簡體版

第180章 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安臨淵看到巡撫的勸慰信,心中一動。

「手中有權才可普及大義。城主若位及人臣,普天之下,唯一人在你之上。你方可為所欲為,將俠義傳播,造福天下億萬黔首!」

安臨淵看到這,心潮澎湃,欲靜而不能。

「巡撫大人好文筆!字字誅我心!」

「我若綣縮于此,豈非讓天下英雄小看了我!」

「至于錢財,身外之物。若不能舍棄錢財,如何成就大我!」

安臨淵看向師爺,見師爺臉上亦顯出微笑,知道師爺已看出巡撫的信起到了作用,說道︰

「謝謝你家巡撫。我進京前當前往拜謝。」

安臨淵將丘陵地區剿匪所得的黃金全部集中起來,共計8百萬兩,夜明珠25顆,其它寶物若干。

「我夢見麒麟,畫下了麒麟腳趾圖案,誠招天下金匠,替我打造麟趾金。」

城主公告一經貼出,雲天下城中即有數十人揭榜。

「流民中真是人才輩出。可惜了這天下之民,人才輩出,但依然衣不能裹體,食不能果月復!我若不出世為億萬民眾爭上一爭,如何對得起俠義兩字!」

安臨淵想著︰

「若要送禮,直接送黃金未免太落了俗套。既然是為億萬黔首謀福利,大局之下,我個人犧牲點錢財是應該的。只是既然要送,就該送出意外,送出驚世駭俗,送出常人不能得的寶物才行。「

《詩經》周南•麟之趾篇言︰「麟之趾,振振公子;麟之定,振振公姓」。

《說苑》記載白麟︰「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後踐,位平然而後處,不群居,不旅行,紛兮其質文也,幽問循循如也。」

《周易參同契》中寫道︰「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

「麟趾加黃金,祥瑞加長生,誰會不喜愛呢?」

「麟趾金重一斤,250克。底面呈圓形,內凹,中空,狀如白麟蹄。」

「在麟趾金的上緣處,要把黃金拉成一根根極細的金絲,按照墨樣花紋的彎曲轉折,掐成圖案,制作成各式各樣的紋樣,再焊接上去。」

「麟趾金中間部分瓖嵌上美玉、琉璃片、翡翠、夜明珠等寶物,加大麟趾金的價值。」

安臨淵把詳細制作要求給到了打造麟趾金的金匠,期待著富麗堂皇的寶物誕生。

8百萬兩黃金合50萬金,一共制作出50萬麟趾金。其中35萬麟趾金瓖嵌美玉; 10萬麟趾金瓖嵌琉璃; 5萬麟趾金瓖嵌翡翠;25麟趾金瓖嵌夜明珠。

每一個麟趾金都可以說是一件藝術品!金光閃閃,寶物灼灼!

雲天上城已經招收了1千個小五行陣隊員。安臨淵挑選了其中陣法修習契合度最高的1百個小五行陣隊員,攜帶50萬麟趾金,一起前往皇城謀官。

安臨淵將瓖嵌著夜明珠的麟趾金、瓖嵌著翡翠的麟趾金、瓖嵌著琉璃片的麟趾金放到東原道巡撫面前桌上︰

「感謝巡撫點撥,通透了我心思。些許小禮,一點心意,還望大人不要推月兌。」

巡撫眼角帶笑︰「城主肯下這番功夫,想來到了皇城,必定心想事成。」

巡撫說著,從袖里拿了一卷帛書出來,遞給安臨淵︰

「城主,此次進皇城,名單上之人均不可遺漏。我另修書數封送往皇城,為城主鋪路。」

「巡撫大人心懷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城主不甚感激!」

安臨淵除了東原道巡撫府邸,直往皇城而去。車內,展開帛書。見帛書上密密麻麻寫了數百官諱。

「還好此次出來清空了庫藏,人均可以送千斤。巡撫所列官員,官職均在巡撫之上。我送巡撫千斤,帛書所列之人至少都要送千斤以上。」

安臨淵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行俠極不易!若無雄厚財力,如何行俠呢?如今犧牲我一人之財,盼能換來全天下人之安居樂業。」

安臨淵散盡50萬麟趾金,身邊只剩下24個瓖嵌夜明珠的麟趾金。終于買通滿朝上下,獲舉薦典客,官列九卿之一,掌管天下少數民族。

「滿朝文武倒是替我安排了一個好差事!自古少數民族就是不好惹的存在,動不動就造反,動刀動兵的。」

「不過自古少數民族也是俠義眷念之所,多少俠客出沒于少數民族地區!若我的俠義能先在少數民族地區普及,再攜俠義之風席卷回中土,也是一種思路。」

朝堂之上,皇帝威儀堂堂。

「謝主隆恩!」安臨淵謝了皇帝敕封典客九卿官職。

「任職典客之愛卿歷來不出皇城,朕知新官上任三把火,安愛卿有何想法?」

安臨淵想不到這皇帝倒不是羸弱之輩,這剛封官,就來了下馬威。

「臣願听陛下安排。」安臨淵來不及思索如何應對,先將皮球踢回給了皇帝。

「朕聞愛卿極擅治理地方。東原道有悍匪丘陵區,千年來匪患不絕。自我朝太祖以來就未曾降伏過悍匪。如今听聞愛卿將千年匪區治理得行不思危,夜不閉戶,實屬時間罕見大才。」

安臨淵心中暗暗慚愧︰

「想不到麟趾金的威力如此之大,連皇帝都通曉我的功勞。」

皇帝接著說︰「我朝有大患,千年來少數民族地區從來未平定過。比之丘陵匪患,對我朝威脅度超過千百倍。今幸得愛卿大才,愛卿可不能負我。」

安臨淵拜道︰

「陛下言明如此,臣願出皇城,前往各少數民族地區,為陛下安撫,招攬他們。」

安臨淵既已位列九卿,掌管天下少數民族,謀思如何才能替天行道。

「少數民族不服中央無非是中央視少數民族地區為蠻夷︰北狄南蠻,西戎東夷。中央視四方少數民族為只懂劫掠的蠻夷,歷朝歷代皆是采取防範態度。千萬年來中土形成的這種觀點要擯棄,何其難哉!」

「少數民族不服中央的第二個原因是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少數民族地區土地貧瘠,物產不豐饒,同樣的土地面積,能養活的人口不到中土的百分之一。但是中央對少數民族地區關心太少,不聞不問。」

「這兩個原因互相糾纏,成為死結。如今,皇帝將這千古難題踢給我,還給我戴了高帽,如何應對才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