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你就算要去其他醫院,也把這個病歷本先帶著。然後等下面的檢查結果出來,你拿著一起去,免得你到時候再跑一趟,再多做檢查。」徐渭站起來,到門口,對病人這麼說。
這話,听著很順耳,病人不耐煩地等徐渭寫完,然後又才拿著病歷本匆匆走了出去。神色不太好,仍是低聲地罵罵咧咧。
「現在的醫院越來越不成樣子了。小病大治。」
徐渭搖頭,對方雲說︰「小方,辛苦你了,讓你白跑了一趟。」
情況是這樣的,現在方雲是在編制的,在編人員,有自己的工號,拿自己的工號開醫囑或者完成操作,是有一定的提成的。
若是把方雲叫來,能讓方雲做個手法復位,他還能拿到十塊二十塊的。
方雲則搖頭︰「也不辛苦了,徐哥,正好也漲漲見識,並不是所有的關節月兌位,都能夠用手法復位處理的。」
這樣的情況,莫說是方雲了,就算是頂級專家來,他復位了也不成啊。
韌帶斷了,不重建,手法復位能治好,那玄學治病就好了。
「但是我們的建議都給到了,也寫在了病歷本上。」
「小方,你先回去吧。」徐渭就讓方雲先去忙自己的事情。
方雲也點頭,並未因為第一天值班就出師不利而心情不爽,病人要去哪里就診,有他自己的選擇權,即便是醫生,也不能打著為病人好的旗號,去阻礙什麼。
方雲回到了病房,把剩下的病歷、術前的各項資料都做完。
然後就對張青陽說︰「青陽,我先去值班室,看書了。有事叫我啊。」
張青陽則是在忙著補病歷,他習慣是值班的時候,把自己的病人所有病歷都補完,然後把出院病歷歸檔整理好。
點了點頭,並未回話。
周末,是比較空閑的,後續又來了幾個骨折的病人,都是粉碎性的骨折,張青陽將他們的入院手續都一一辦理好,並且優先分給了自己組上的空床位,然後再分去王先升組上的空床位。
方雲也知道這些病人,也記得胡廣華所說的,如果遇到了簡單骨折的病人,要叫他的事情。
不過,沒有遇到合適的,方雲也就不想節外生枝。
骨折的復位,也可以分為切開復位與閉合復位,閉合復位又可以分成手法復位及克氏針等復位術。
時間緩緩流逝,方雲目前在精通鑽研的,正是髖關節月兌位的手法復位,他的肩關節月兌位手法復位已經達到了專家級,所以看看能不能通過觸類旁通,將髖關節月兌位的手法復位術也提升起來。
但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地慢慢琢磨和揣測,怎麼由精通到專家級,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性問題。
差不多在下午三點。
病房里又來了一個急診病人,張青陽馬上就被護士們叫了出來,上去問︰「您好,您是哪里不舒服?」
「我是來找你們科室的方雲,方醫生的,我們上午的時候在門診見過,然後徐醫生讓我現在來病房找他。」病人左手托住右手,道。
張青陽沒多想,只是自然而然地以為,這是徐渭從門診打發過來的關節月兌位的,看癥狀也是比較像。
于是便把方雲叫了出來。
方雲到了值班室,一看,稍稍一愣,這不是就是早上吐槽水電才是良心醫院的那位大哥麼?
「您好!」方雲還是客氣地與他打招呼。
病人此刻低頭,不敢講話,他的家屬,是一個與他差不多年紀的中年婦女,皮膚黝黑,頭發被一根皮筋捆住。
她先撩了撩頭發,才說︰「方醫生吶,早上的事情,是真的不好意思啊,我們都是鄉下人,什麼都不懂,沖撞了你,你別往心里去啊。」
方雲搖頭,笑了笑︰「阿姨,沒這麼嚴重,您說,叔叔上午不是說去了水電骨傷科醫院麼?怎麼又回來了?」
大漢又低下了頭去。
婦女輕輕地打了他肩膀一下,才說︰「我男人是去了水電骨傷科,然後還在那里說了一些不太中听的話,被那邊的值班醫生听了去後,就把什麼主任叫了過來。」
「然後那主任一听說你的名字,就馬上安排我們再做了核磁了,核磁過了兩個多小時,出來了,然後他們建議我們來找方醫生你,說是關節月兌位這個啊,你做得比他們更好。」
「主任親口講的!你看看,他冤里冤枉跑這麼大一趟。」
「給方醫生道歉啊。」婦女又拍了漢子一下。
「不好意思啊,方醫生。」他努力地擠出一個自認為最為和善的面容,其實笑得比哭得還有些難看。
自己氣沖沖地繞過了方雲,跑去了水電骨傷科醫院,因為方雲年輕,不敢說徐渭的不是,在那邊吐槽了一大通。
結果人主任听說了方雲的名字,還大大方方地講了,這邊的關節月兌位做得更好,昨天還是前天,才幫他們了了難。
如果想做手術,兩邊都能做,想不做手術,方雲醫生都不敢搞的手法復位,他們絕對不搞!
方雲並沒有多想,只是道︰「做過了核磁檢查了嗎?能給我看看嗎?」
婦女連忙把核磁遞了過來。
方雲只是一掃,就看到了,尺側副韌帶和橈側副韌帶,果然都斷了,然後目前也有月兌位。
方雲再仔細審視一番,沒看到其他問題,便說︰「大叔,阿姨,這個情況,並不是我不想給你們做手法復位,而是真的做不了。」
「這韌帶斷了,這好比穿大號褲子,扣子沒了,腰身也更大,皮帶也沒有。你不扣扣子,也不系皮帶的話,走大街上,褲子會掉下來啊。」
「這和這樣的情況,是一樣的,所以要麼把扣子重新裝一顆,要麼就是改下腰身尺寸。」
「其實這樣的情況,可以通過微創來做,但是這種微創,只有沙市那邊能做,就連湘州人民醫院估計都做不好,我們醫院,只能做個大口子,把韌帶給接起來。」
方雲打了一個不怎麼恰當,但很好理解的比喻。
「唉,哪里還跑到沙市去哦,我們再來找你,也只能認倒霉啊,既然要做手術,那就還是要做的。」婦女如此說。
婦女還正說著,忽然又看到,又推進來了一個輪椅病人。
她好奇地轉過頭︰「欸,胡大姐,你們怎麼也過來了?」
這不是她在水電骨傷科醫院看到的那個病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