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零六章 大儒講課

這國子監與太學的區別在于,這國子監的學子乃是在京七品官員子弟,同樣也是接納各國各族的學生。

而太學則是可以招收庶人,這才是二者的區別所在。

可以說這國子監都是一些官宦子弟,可同樣在這里的學子水平自然也是參差不齊。

有的出身不錯,可是有言傳身教自然學業有成,而有人則是仗著家世顯赫的膏粱子弟。

而在這里也是很容易形成一個個小團體,不過自從改制後,大宋的國子監還有太學也是效彷了綏德學宮的三舍法。

倒是形成了良性競爭,而且還有學業不及格就會被革除,一掃以前的陋習和弊端。

楊秉執政期間,可謂是大刀闊斧在教育方面,也是尤為重視。

而以往的國子監的博士對于這些官宦子弟,自然也是得過且過,可是如今中樞直接過問,他們也是無需再顧忌其家世。

如果有意見就同中樞去說,你家中親人官職再高權勢在再大,能夠高過大過朝廷樞相不成?

崔罕本就儒學根底深厚,不過高麗學習大宋仍舊是停留老舊版本,所以在國子監講書對于他而言也算是全新體驗。

雖然說大宋相比于高麗乃是一個大國,而高麗則是一個附屬國,但是這些留在國子監的高麗學子,論努力和刻苦是勝過這些官宦家的衙內。

因為他們家世的緣故,所以他們自然做不到如此決心,還有那般的用心刻苦。

這也是為何這些年,自從改制後太學的地位一步步超越國子監的緣故。

要知道太學雖然是中央官學,在以往可是在國子學之下,以往若是那些國子監學子出來,面對太學生都是一幅高高在上的模樣。

可是如今卻是出身庶人的太學生,反而以自己的身份為榮,而國子監成了膏粱子弟的聚集地。

面對非議朝廷並不管,這也使得國子監的監生心里都憋著一口氣。

崔罕在這批高麗士子中學業最好,如今已經是國子監的上舍生了。

三舍法也就是分為了外舍,內舍和上舍,其他的高麗學子都是內舍生,沒有一個是外舍生。

除去他們的文化本就和大宋息息相關之外,接納大宋的文化沒有隔閡,其中更為重要的緣故是源于他們內心的動力。

崔罕想要學的才識回到高麗改變自己的故國,而其他人則是想要拼命的留下來,他們想要在大宋做官,想要徹底的成為宋人。

見識了大宋繁華後,就再也不想回到那個貧瘠落後的故國了,除去崔罕之外他們都不過是貴族庶子,雖然衣食無憂但是卻沒有尊嚴。

他們的地位有時候甚至比不上府里的一個心月復下人,你想要讓他們升起認同感和歸屬感,這談何容易?

崔罕也曾在這期間,想要聯絡國子監的高麗學子,想要成立一個如同盟會的小團體,可是這些來自故國的士子,顯然都在有意的躲避自己。

這讓他也覺得十分難過和失望,原來故國在他們的眼中,卻是勝不過大宋如今的繁華。

「為何楊相公要在太學講學而不在國子監?我們國子監如今難道比不過太學了嗎?」

听著議論崔罕則是假裝沒听見,與這種同窗擦肩而過。

因為他也不明白,為何如今大宋國子監的地位竟然不如太學。

國子監與太學的這種過渡,還有如今恩蔭的改制,還有如今講學的地點定在了太學而不是國子監,都在表明了如今大宋是勛貴高門向庶民百姓過渡的過程。

當底層百姓晉升通道變得狹窄,高層的大戶牢牢把握權柄,這也就意味著上層建築的僵化和腐朽。

王朝的崩塌也在此處埋下了禍根,只有形成如此良性競爭,才會是盛世的景況。

太學同國子學都是隸屬于禮部國子監,二者如今從體制之上已經趨于相近了,而兩者的差距卻也是很明顯了。

甚至如今一些官宦之家,想要將自己家中的孩子送往太學而不是國子學。

這兩個學府不是後世的清北的差別,兩者根本算不上勢均力敵,國子學只招收學子二百人,而太學如今卻是三千名額。

國子學都是一些京官的子弟,門檻唯一的高度就是他們的家世,而太學則是魚躍龍門,那道門檻過濾的不知多少人。

官宦子弟想要入太學,也要遵循入門的考核。

無論是在高麗之時,還是在如今大宋都使得他對于楊秉,這位大宋的樞相記憶深刻,因為實在是聞名遐邇。

而這樣的人的講學,還有听說大宋的大儒都會齊聚,這樣的盛況,他與其去迎合那些膏粱子弟,還不如想著能夠混到一個席位。

可以說即使太學能夠容納萬人,也絕對是座無虛席,而且位置根本不夠坐。

這樣的轟動不同于蹴鞠,相撲這種娛樂性質的活動,可能說在千年後如這樣的學術研討會,根本無人在意。

那是因為後世的百花齊放,各行各業的地位都是相差無幾,都會涌現出一部分精英人才。

可是在大宋佔據主導地位的還是讀書人,而大儒是什麼?那就是這個行業的領軍人物,這就像是武俠小說中的天下武道會,再加上信仰之爭,氛圍加在了一起差不多。

學問這種東西說起來是一種不夠具象思維方式,你說對于大宋又有何益處?

這就關乎到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如大宋確定了理學地位後,人們在道學的影響下,就只會空談性理。

還有歷朝歷代留給後人的印象就是,漢人王朝並不善戰,抵不過關外的那些部落和國度。

那是因為國家對外輸出的意識形態的問題,在楊秉看來大宋若是不從根本之上解決問題,那麼即使得以變法圖強後,數代之後也會立刻階級固化。

除病需得解決病根,所以這就是確定官學的重要性。

……

此刻的楊秉已經在書齋之中整整兩日沒有出來了,每日只有下人送進吃食。

而無一例外,所謂的菜肴都完完整整的擺在堂前,卻是一口也未動快。

佳肴皆是極為美味,絲毫不遜色于樊樓之中的那些佳肴美味。

此刻的趙盼兒同長子守在門外,作為妻子的他滿面愁容。

而楊秉卻顯得從容澹定了許多,小兒子在院子里讀書。

「你父親已經整整兩日滴水未進,粒米未沾,我擔心他的身體,在這樣下去恐怕撐不住!」

「娘,爹爹不會拿自己身體開玩笑的,他還有許多未競之事,絕對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倒下!」

「他何曾惜身,又何曾替我考慮過!」

趙盼兒說著還擦拭著眼角的淚痕,而此刻在書齋之中的楊秉。

沒有奮筆疾書,也沒有抓耳撓腮,反而是靜靜的盤坐在那里,仿佛進入了一種入定的狀態。

有些像是道家的物我兩忘,也像是佛家的愣嚴大定。

不過去除這帶有宗教色彩的名頭,有一個更加適合的名頭,那就是儒家的後來者提出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並非是仙俠小說詮釋的那種合乎天道,而是明明德,也就是「止于至善」的意思。

他此刻正在悟道,悟道並非是一個需要去做就能夠去做的過程。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可想而知得道是一件很難得事情。

他腦海之中思想太多了,也實在是太駁雜了,他要融合各家思想,仿佛同每個人都在論道。

與其說是他在同那些先賢交流,不如說是在同內心的思想所交流。

~

太學之中,還未到官家所定的楊秉的講學時候,可是太學之中卻來了另一位重要人物。

那就是泰山書院的創始人孫復,前些時日在半遮面酒樓鬧出沸沸揚揚動靜的石介,也曾經在他門下听過課。

還有如今仕壇新秀文彥博也是他的弟子,可以說培養了許多賢良之士。

他的一生的經歷,沒有同楊秉一樣少年成名,早早的揚名天下,而且出身庶人家境貧寒,父親早亡乃是母親一手撫養他長大的。

不過他意志堅定,學習不輟,飽讀六經,貫穿義理。

奈何世事弄人,四次入汴京,參加科舉全都落第,未能任官。

最後心灰意冷之下方才退居泰山,專心于講學授徒,而他的學問也在一步步精進,也在不斷的影響著其他人。

而他門下的弟子,皆一時精英,大有作為,所以說他的名望也是越來越大。

如這樣的大儒來到太學,即使是楊學的門人也不會做敵視,他們探討學問不會為了反對而反對。

到了他們這個境界所謂的詭辯就上不了台面了,在如今這個時代詭辯讀書人對其印象,就像後世對杠精的詮釋。

首先做到一點那就是拋開事實先不論,在從根本上延伸。

可是在這樣的場合之下,你詭辯那可是站不住跟腳的,讀書人的口舌有時候卻勝過了殺人的刀劍。

你有那樣的膽魄,在這樣的盛會之下,抱著詭辯的心思同這樣的聞名天下的大儒辯經,需要存著被天下唾棄的風險。

在如今當下,學問之爭尚且停留在辯論的階段,沒有到為了反對而反對。

就像是各自持有自己的意見,孫復所反對的也只是楊秉的學問主張,而不是他這個人。

對于他的施政他也曾出言點評過,稱楊秉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不過學術不正,可能會誤了天下讀書人。

就是說個人方面給予了肯定,但是不承認對方的學問主張。

他教學收徒這麼多年里,安貧樂道,不求權要資助,不以生計為意,聚書滿室,可以看得出他這樣的人,並不以權勢,錢財為主。

原本的太學位于位于東京開封府內城朱雀門外的御街之東,也就是在國子監之內。

不過就在四年前就已經換了新址,理由是國家興學,生員數目增多,國子監內已經「不足以容學者。

不過這更像是在表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太學仿佛也就在那一刻已經同國子學並立,而不是附庸的狀態。

至于如今的太學到底有多大,屋千八百七十二楹,足以可見一般。

這在大殿的之外,有一個巨大且寬闊的廣場,而在大殿的門前,所站立的便是孫復還有身邊的兩位弟子。

石介身份特殊,算得上是走出了另一條道路的大儒,兩人除去身份上有師徒關系,論影響力那是相當的。

而除去太學生,如今這廣場內所容納的太學生外,還有在環廊上以及堂外的人眾多。

這講學問都是跪坐的,這對于讀書人而言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這在其他人看來,跪坐一兩個時辰,恐怕腿都得廢了。

在這里卻是實屬正常,崔罕听聞了大宋的大儒來此地講學,早早的就來到了太學之中,搶佔到了一個位置。

看著如此擁簇的人群,雖然那位大儒還未出現,他卻是心中一陣恍忽而啞然。

這樣的景況,在高麗何時能夠見到這一幕,這種震撼之感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和表明的。

盡數以百計的士子皆都盤坐于此,而環廊上也都站滿了人,全場噤聲沒有半點的聲響。

使得更加的莊嚴肅穆,而在此處有一位來客的到來,竟然使得一眾學子皆都讓道。

這並不是因為對方的身份權勢,而是每個學子對于他都是由心的敬重。

除去崔罕之外還有農學院的李明俊,此刻的他生的黝黑,這夏日里都要頂著太陽下地,能夠被曬黑也並不意外。

相比起其他的農學院的學子,他們更對于農學更加重視,就像是理科型人才和文科型人才的差別一樣。

他們看重的乃是稻種的分類,環境的變化和影響,他們也學習過聖人的書籍,可是興致不同。

所以如李明俊這樣一個農學院的學子,跑到太學听課的卻是少有。

不過這里人數眾多,崔罕也不知道對方也會在此處。

李明俊也是隨著眾人的目光看去,此人一身青色儒衫,看起來十分的素樸,和這些讀書人的衣著並不二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