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三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多時一個看起來有些沉悶魁梧的漢子從外面走了進來,他向坐在首座上的王德用行禮。

緊接著他便看見了坐在一側的楊秉,如今的楊秉與以往唯一的面相上的差別,可能就是蓄起了胡須。

來人正是從綏德縣趕來的劉奇,在看見楊秉的那一刻他的情緒罕見的有所動容,激動說道︰「楊知縣,你回來了!」

他依舊還是以知縣稱呼,在他的心里和印象中眼前的楊秉一直還是當初在任的綏德縣縣令。

可以說若是如今楊秉今時今日再回到綏德縣,無論軍民都會以知縣相稱。

而楊秉也沒有糾正對方的稱呼,開口道︰「起來吧!我此次回到延洲也是有事相召所以王經略才將你們調到此處,此番乃是楊某自私可能需要各位弟兄再闖一闖龍潭虎穴!」

劉奇沒有任何的猶豫,微微一怔後便立刻肅然說道︰「我們這些弟兄們願意誓死跟隨于相公,死不旋踵!」

他抱拳半跪在地上以表決心,楊秉激動的將他扶起說道︰「當初你們隨我去往清澗城,最後死傷過半如今又要再向鬼門關走上一遭,便又要再見一見那十殿閻羅,八府判官!」

這十殿閻羅和八府判官本就是戲文里的東西,楊秉向來不相信那些虛妄之言,可是此番卻是需要借此來一壯心間豪氣。

當初他率領著這百余名新卒守住了一座孤城,如今卻是依舊率領舊部在走上一遭。

坐在高座之上的王德用端坐不動,在這個年輕人身上有強大的人格魅力,這不是御下之道而是通過自己感染著身邊的人。

與自己相交之時有文人的溫文儒雅,可是與這些故舊見面卻絲毫不顧忌所謂的文官體面,與這些粗鄙漢子以弟兄相稱,這是朝中的文臣無法做到的。

他本就是一個軍伍中的漢子,楊秉的性格和脾氣都是十分對他的口味,見此情形也是說道︰「想要說話,咱們就擺上酒,讓各位弟兄們好好說道說道!」

劉奇面露為難之色,抱拳說道︰「大帥,這軍中有規矩不許飲酒!」

楊秉微微頜首,這還是當初他在時立下的規矩,軍伍之中不許飲酒。

與其說當值的時候不許飲酒,不如說這些年里劉奇也是滴酒未沾,他本是好酒之人他總覺得自己能夠活下來,是替那些死去的弟兄活下來的,所以一直克制著自己。

以往的他最為豪爽直率,如今的他沉悶少語。

王德用心里感慨了一句果然是軍紀嚴明,若是西北邊軍都能做到如此何愁漢軍不興,可如今西北對于軍中一直削減,沒有引起嘩變已經十分難得了。

不過他面上卻故作深沉的說了句︰「如今乃是在我的府上,不是在軍伍之中與我談什麼軍中的規矩!」

楊秉知曉這位王經略並沒有因此事而動怒,也是笑著打著圓場說道︰「經略此行下官肩上的擔子重,待歸來之時再與經略飲酒也不遲!」

平日里的他雖然是火爆的性子,可是遇見性情相投的人卻是包容性很強,自然不會認為楊秉此舉是拂了自己面子。

王德用道︰「那便待文瑜歸來之時,我再為你擺慶功酒宴到那時一醉方休!」

說著又看向沉悶的劉奇道︰「到那時候可不能拒絕俺的酒,不可再以軍中紀錄推月兌!」

劉奇抱拳說道︰「大帥,若是俺能夠平安歸來定然要和大帥喝的痛快!」

王德用豪爽的拍在劉奇的肩膀上道︰「好!是一個爽利的漢子,沒有婆婆媽媽的性子!」

王德用軍中數十年的生涯,手上的力道可一點也不輕可是拍打在劉奇肩上整個身子巋然不動,如同銅鐵澆灌的身子一般。

王德用對于劉奇倒是頗為欣賞的,大宋的將領因為重文抑武的原因,所以骨子是透露著一種柔,失了筋骨和豪氣。

如劉奇這樣的將士算是一個例外,可是在楊秉的面前又不好直說將人留在自己身邊,一切留待歸來之時再說也不遲。

劉奇也是對于王德用這樣的大帥十分尊敬,若是在初入軍中的時候,一定會對這樣的將軍誓死相隨。

可楊秉待他不僅僅有知遇之恩,而且有生死與共的交情這是不能相比的,楊秉雖然軍紀嚴苛可是對待下屬甚是親厚。

待楊秉與劉奇離開後,林用方才走進了堂中。

王德用臉上的笑容也瞬間收斂消失了化作凝重,說道︰「在我大宋對待我們武人並無清高孤傲的文臣,恐怕也只有他楊文瑜了,他應該作為大宋的中興名臣而不是只身涉險作此事!」

身後的林用捻著胡須說道︰「若是苟生死以利己,那他也不是那個楊文瑜了!」

身為文人尤其是落魄秀才,對于楊秉沒有人不心懷艷羨甚至嫉妒的,旁人數十年苦讀都未曾高中,而對方不過少年卻得了今科狀元,如今年紀輕輕卻能夠身居高位要職。

可是如今的他卻沒有了嫉妒,因為此刻的他由衷的敬重對方的品行!

王德用听到這話也是感嘆的說了句︰「當真是真豪杰,讀書人常以王玄策自居以一文弱書生之軀,不廢一兵一卒而滅一國,如今我大宋也有楊文瑜!」

他對于朝中文臣是並無太多好感的,因為在他的心里文臣只是一些緊抓對方私德攻訐,然後便是尋章摘句舞文弄墨的清高之輩罷了!

如今能夠有遇見楊秉這樣的文臣實在是少有,自然不願這樣的人涉險。

這百人的隊伍都被安置在了延洲的幕府,劉奇與楊秉騎著馬來到了一處空出來的校場,下了馬二人站在高台之上。

隨著一陣塵煙揚起,一支百人的騎兵隊伍到了。

在大宋百人為一都,這百人的隊伍皆是一人兩馬,每個人的眼中看著高台之上的人影都是眼中俱是狂熱。

這支百人的弓羽手,當年在清澗城死傷過半,活下來的老卒皆是養成了過命交情,他們都是綏德縣的良家子出身,對于高台之上的楊秉有著盲目崇拜。

即使時間過去了那麼久,可綏德縣的軍民依舊沒有忘記他們的知縣。

這隊伍之中一個年輕人從馬背上一躍而下,因為身著甲衣不能完全屈膝,所以半跪在地上抱拳行禮道︰「末將楊小乙,我等奉命前來還請相公查驗!」

其余的騎士都下馬行禮,楊秉說道︰「諸位將士都起來吧!各位枕戈待旦,今日隨我一起再去打消黨項人的氣焰,讓他們知道我們大宋將士的底氣!」

其他人听到此行乃是去打西夏黨項人都是十分激動,這些年里他們不過是剿剿匪,平平一些野心作亂的蕃部。

那楊小乙乃是劉奇的副將,並不是因為武藝而是腦子活絡,且對地形地貌熟悉起來很快,這是隊伍不可或缺的存在。

驍勇善戰的 將只可作為先鋒,可若是要身著主將需要具備的素質則是要很多。

這楊小乙身著甲衣,年紀並不大瞧起來也不過是十七八歲的模樣。

見到楊秉的那一刻,也是喜不自禁的再次說道︰「縣令,可還記得四平坊那個你相贈裘衣的老翁?」

楊秉的記憶力向來是不會隨著時間而健忘,遂問道︰「我自然記得,你是老丈的……?」

見楊秉記得,楊小乙立刻說道︰「那是我的爺爺,您贈給他的那件皮裘至今還在家中,他去年去世之間還說過若是我們有朝一日見到縣令您一定需得感謝您的恩情!」

「爺爺說了那一年水災,若是沒有您我們全家恐怕都活不下來,我楊小乙這條性命就是您的!」

在公事面前方才以相公相稱,可表述感情的時候卻是以縣令相稱,對于每個綏德縣的百姓縣令就是對于楊秉最為親切的稱呼和問候了。

在听到那位老翁的離世楊秉也是難免心生感傷,可真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楊秉說道︰「身為一地親民官,保境安民乃是職責所在,好好活下來楊小乙!」

在這個世道有太多的人身不由己,可是他做不到旁人舍棄自己性命來護佑自己。

所有人皆是一人兩馬,隨著高台之上的劉奇手中令旗搖動,所有人整齊上馬。

緊接著看向身邊的楊秉道︰「相公,我們出發吧!」

王德用為他們安排了民夫,他們推著太平車上面裝載著的是糧草輜重,還有甲胃以及箭失。

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騾車還有驢車緩慢前行,楊秉也騎著馬並行。

雖然朝廷說了不給一錢一糧,可是這百人的糧草還是供應的,王德用沒有朝廷的命令自然不許指派禁軍隨行,只能安排民夫為他們解決輜重問題。

這些民夫並不知道此行的目的,他們心里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此番苦一些累一點快些將這些運送到終點方才了了手里的差事。

若是擱在以往一路上還有一些盤剝的官吏,不過劉奇亮出了手令,那些官吏立刻收起了熊心豹子膽。

面對這種弊政,雖然他心里氣惱可是卻無力改變目前的這種現狀,即使因此事而開罪這些官吏,也無法改變整體的現狀,已然是積重難返的局勢。

他們此行去往甘州,一路上若是不攜帶糧草和輜重,無論是人還是馬都扛不住。

向來自古行軍都是無法月兌離行軍,即使後世那位偉大的領導人也說過勝利的戰役都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可是此時的民夫和那時候的人民群眾是不同的,如今這些民夫他們不知道此行目的為何,這是一件差遣和勞務。

去往甘州一路上遙遠,自然不可能不作停歇,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天色逐漸暗沉,這些民夫也暫作歇息。

這些民夫都是自發帶著干糧,伙夫煮飯在楊秉的吩咐下分食給了這些民夫,他們這些糧草抵達甘州也是有剩余的。

而楊秉看上去就知道是人群之中的大官,那些民夫見到楊秉向他們走來,也是誠惶誠恐的模樣。

能夠得到一口熱飯已經十分難得了,有一個面相瘠瘦的老漢說道︰「多謝將軍,賞給我們一口吃食!」

這些人都是身著甲衣,這老漢也以為楊秉乃是一個將軍。

如今的楊秉身型健碩,雖然說不上魁梧可也稱不上文弱。

楊秉並沒有在意對方的稱呼,而是與這些民夫一樣坐在一側,示意他們不必多禮。

剛剛听見老漢唱著鄉中小曲,在這樣的情形下他也不禁吟道︰「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並非是朗誦的曲調,而是後世所听過的雅樂小曲吟唱著,他的嗓音並不是多麼委婉動听,比不上名動汴京的張好好絕美的嗓音,可是卻感情沉郁,氣勢雄渾。

這些民夫雖然不通文墨,不知道這首小曲的詞如何,他們平時吟唱的都是鄉間小調,可是感情是想通的。

不過那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他們卻是能夠听得懂,在民夫之中有一個漢子擦拭著眼角的淚水說著︰「上官這首曲子可真是說出了我們這些人的苦,若是那些官吏也知曉當有多好!」

身側的老漢,知道面前的這個將軍如此平易近人,也是打開了話匣子說著︰「這天下也不是沒有好官,我當初去那綏德縣的時候那里的人苦啊,沒給普通人留活路,可是自從那里來了一個好官,我听說那里如今過的日子都能夠比的上一些富庶的大縣了!」

听到老漢的話,立刻有人附和道︰「我前些年去過一趟綏德縣,如今是不同于以前咯!」

那些就地休整的士卒並沒有搭話,紀律嚴明他們即使休整之時也是沒有任何言語。

這百姓自古都是最為能夠忍耐的,若不是將他們逼到了活不下去,都不會舉起反旗。

這架起了篝火,身上也暖和了老漢看著與他們毫不在意身份的聊天,也是說著︰「郎君,若是有朝一日你能夠見到官家,也向他說說我們的苦!」

在他們的心里楊秉也不過是軍伍之中的一個小將見到官家的機會並不大,可是至少比起他們能夠見到官家的可能性更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