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四章 官不見民,民不見官

黃寶當初本想通過科舉改變自己命運,奈何資質有限且家中也並無余財供給,只能通過投名成為了小吏。

這投名就是通過報名——資格審查——考試——試用——正式錄用等環節。

雖然綏德縣僅僅是初設,可是大宋如今不僅僅冗官嚴重,冗吏問題也不可小覷。

州縣小吏並不考聖人文章,而是試算書也就是算術,在當下大宋著錄的實用算書約有三十余種。

黃寶不僅僅達到的是合格水準,而是十分優異。

不同于那些老吏混吃等死,他尚且還有野心想要繼續向上攀爬。

如他這種小吏若無特殊際遇,這一生恐怕都沒有晉升的機會。

這縣衙畫卯,就是三班六房官員的打卡上班了,不過如今楊秉已至縣衙,過往卻只有幾名小吏在畫卯結束後回到自己的去處。

楊秉在廊道上撞見了昨日提拔的小吏黃寶,問詢道︰「帶我去簽押房中,我要去看點卯冊!」

他既然為官一任,自然對于上下都了解的十分清楚,這頭梆就是縣衙正式工作的信號,等外面的書吏、衙役們進衙門報到。過了一段時間,內衙宅門前又打點五下。

所有吏員在點卯之後,皆各自回到三班六房。

黃寶恭敬的回話︰「是!」

這點卯冊之中,所有吏員是否自己到了縣衙都是一眼明了,昨日的時間里三班六房中的吏員皆報過自己的姓名,籍貫,擔任何事都一應俱全。

黃寶將點卯冊遞給了楊秉,一邊說道︰「出城的辦公的吏員分別有許高,任嘉……」

他心中也明白了,還有剩余哪些縣吏並未點卯。

黃寶試探著想要從這位新任縣令臉上看到情緒的變化,可是卻一無所獲。

只見楊秉站在那里說道︰「縣衙吏員應卯遲達者,依宋律處笞二十小板!」

這二十小板自然是不能將人杖斃,雖然不重可板子落在身上自然會覺得疼痛。

想要整肅必須得鐵血手段,若是一味的懷柔不僅僅不能使那些縣衙內的老油條就範感恩,反而不記上官寬恕之德。

這官場之中整肅屬下和軍中整肅軍紀是一樣的道理,軍紀渙散自然就無法做到政令下達如臂揮使。

黃寶听見楊秉的話,只覺 背發涼身子也挺直了些,原來面前的知縣遠沒有看起來那般寬容和煦。

原以為至多是那些尚未到縣衙的吏員,所迎來的不過是一陣訓斥而已。

于是在縣衙的三班六房之中看見了這樣一幅畫面,有些小吏弓著身子面露痛苦之色。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今終究還是燒到我們頭上了!」

「以後無法做到以往那樣清閑了,還是這知縣未至時,韓縣丞,江主簿掌權主事之時更好!」

听到此人的埋怨,身邊之人立刻一幅驚嚇的模樣說道︰「口無遮攔,難道這二十板子打得輕了嗎?」

倒不是此人心地善良,為同僚考慮而是擔心對方連累自己,對方听到這話也立刻噤聲了。

韓遂與江曲皆是能干之人,可是他們的目光都從未放在過手底下的這些人身上,他們所注重都是政績,更別說庸碌無能的縣尉周春了。

主簿江曲看見楊秉的舉措後,覺得知縣為此而大動干戈只為殺雞儆猴只覺得有些小題大做。

微微顰眉不過沒有多說,因為他也不想為此而觸對方眉頭。

主簿在縣衙的西邊,而大堂東邊則是縣丞衙,而知縣辦公的地方則是在二堂,也就是穿過屏門後。

黃寶因為機敏能干,作為他隨身的書吏為他遞交公文,還有綏德縣各地農桑,水利的情況往日整理的公文都將他的桉前堆砌的如一座小山一樣。

黃寶眼見著知縣有要將這些公文全部看完的趨勢,他在一旁輕聲說道︰「知縣,如此多的桉牘您需得顧念著身子,萬萬不可為此而壞了身子,如今縣衙上上下下都依仗著您拿主意!」

如此多的桉牘一件件翻閱,恐怕需得挑燈夜讀的架勢了。

楊秉並沒有抬頭,而是看著公文眉頭微皺微微抬手,黃寶心領神會的退了下去。

看到一行文字他眉頭緊鎖︰「九月,綏德,清澗大水,婬雨不止,水淹莊稼,莊稼盡沒,歉收!」

這是說因為九月大雨的緣故,所以征收糧米並未成功。

這綏德縣位于黃河中游,這黃河之水可灌既土地,同樣泛濫了也可以毀了農田。

他對于自身的要求是,要讓綏德縣農桑耕殖野無曠土,水利興修民賴其用。

今日出城的小吏,就是設粥鋪施粥賑濟災民,綏德與清澗兩地如今合歸一地,他自然明白公函之中,所淹沒的除去莊稼還有農居。

他自京城之時,便听到的乃是河北之地的水災,川陝四路大旱如那些災情上至天听,還有如綏德縣一縣之地的大水遠在東京又有誰知曉?

生活在東京城里,就是生活在雲霧繚繞的天上看不見地上的泥土。

這知縣作為親民官,此時不與民親近依舊在縣衙之中通過公函去了解百姓疾苦豈不是有些虛偽。

這親民官說起來知縣貼近基層,可是在大宋多的是官不見民,民不見官!

只有斷決獄訟的時候方能見到他們頭頂的父母官是誰,長得是何模樣是否親善是否嚴苛。

這知縣要下達鄉里,縣衙上下可都要忙活起來,不僅僅是吏員還有縣丞,主簿,以及縣尉都隨行一起。

周春如今听到小吏來報,听說縣令要出城巡視放糧賑濟災民。

打擾了他清晨的大好心情,廂房內炭爐正隆暖意融融。

隨著他的起身,院子里的婆子僕婢都忙作了一團。

一位美艷婦人依附在他的身上春意闌珊︰「如今這麼早,縣衙里有什麼大事,要官人親自累身前往,吩咐手底下人去處理便好!」

原來是榻上的女子醒了,起身附在她的背後滿眼不舍的模樣。

這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他納的妾雲梔,這延州綏德縣風土之惡不差于嶺南,家中妻子兒女不願意與他一同來此地受苦。

所以留在了蘇州繁華的地界,與家中親人分別的他便在綏德納了一位妾室,乃是當地的一位富商之女。

「你一介婦道人家懂什麼?如今這新任知縣因為縣衙第一次見面之時本就對我心生不滿,若是此時再有什麼差錯,恐怕我這一身官袍穿不了多久了!」

雖然說以楊秉的年紀,他周春的長子年紀也比起對方小不了多少,可是卻依舊需得擺出謙恭之態。

這罰你俸祿這樣的罪名都是小,若是瀆職之罪面對的就是輕重不一的貶謫了。

使女不多時就為他穿上了一身青色官袍,這從八品著青袍。

剛剛到了縣衙大門,只見其他的衙役還有隨行的吏員都皆已經到場。

他剛剛將至便與楊秉迎面相見,他絲毫沒有流露出尷尬而是臉上掛著笑著說道︰「這綏德縣大小事宜,知縣皆親往可真是讓我等汗顏,今日方知何為親民官!」

一旁的江曲本就對于上午發生之時有所不滿,如今又要出城查看賑災之事。

于是拱手說道︰「知縣如今縣衙諸多事宜皆都繁忙,實在不應將眼光盯在那些細枝末節之上!」

在他的眼中震懾小吏,巡視工作都是細枝末節,都不過是面子功夫而已!

這就是江曲與周春兩人顯著區別,江曲有能力自然不必言說,但是為人太過于直率不融于官場,而周春則太過于圓滑世故可能力卻是泛泛。

畢竟書讀的好文章作的好,並不能說明一個人有處理政務的才具。

而一直不曾言語的韓遂這個時候出聲了︰「這農桑富足,水利通暢也是與綏德縣的政績息息相關!知縣如今剛剛來到綏德縣,不過若是事事親力親為恐怕分身乏術!」

他眼中之中透露的也是此行並無必要,話語更為委婉一些並沒有如江曲那般的直白。

這附近的吏員在江曲的那番話開口後,便已經噤若寒蟬不敢出聲了,這上官之間的分歧就是神仙打架。

在他的的預想中這位知縣,在看見眾人反對應該是要大發雷霆,或者說滿臉陰郁了。

可是楊秉卻表現的十分澹定從容的听聞他們的話,方才緩緩說道︰「縣內有水旱災傷之訴,民以水災流記,縣衙需要做的無使失業,免于傷亡,此等難道是枝節小事嗎?」

「自我即任起,我便不會存在民不見官,官不見民之事,百姓之事與我等息息相關,這親民官所要做的便是與民同甘苦!」

此言一出迎得眾人的迎奉,當然在心底對于楊秉這番話有幾分信從就不得而知了。

楊秉與周春,以及江曲幾人都是坐著馬車,唯獨韓遂執意要騎馬前往。

楊秉並不會騎馬,這學習騎馬可不同于後世學習騎車那麼簡單,無論是難度還是危險性都是大大提高了。

可如今綏德乃是西北邊陲之地,所以他也有想過空暇之時也要練習騎馬,這里可不同于東京那樣安生了。

韓遂其父乃武勛之家,自然也是弓馬嫻熟騎馬自然不是話下。

看著對方嫻熟的上馬,楊秉的眼中少見的流露出了艷羨。

這無定河的下游地區的一處河堤,從城中來得小吏此刻已經亂作一團。

他們帶了一些衙役,此時與村民發生了沖突,有些衙役被一些村中青年所打傷。

兩邊的局勢赫然勢同水火,若是擱以往早就安排人回縣衙調動人馬,平定亂民鬧事的人。

而如今知縣剛剛赴任,誰也不想在此時觸這眉頭,打算都瞞下來。

坐在馬上的韓遂比起馬車速度更為快一些,且他座下乃是戰馬自然不是那拉馬車的駑馬可比。

所以見到此情形,立刻是面色瞬間冷了下來,竟然這等小事還能鬧出紕漏來。

賑災撫恤安民之事,在他看來就是一件小事而已,所派出的吏員也皆是經驗豐富的老吏,處理這種事情本該鬧不出紕漏才是!

他沒有說話畢竟今日主事的人還沒說到,他此時開口問話可就是有些逾越了。

他政治頭腦並不低,自然知道這種事情而是靜靜的等待身後馬車的到來。

江曲剛剛下了馬車,便見到村民與衙役吏員對峙在一起的畫面,對面村民為首的乃是幾位青年漢子,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甚至有人還直接精赤著上身。

若不是因為他們吃不上飯,人數的優勢這官府派出的這些人怎麼能形成對峙場面。

他面紅耳赤,有些羞臊難堪想起了自己剛剛的那番話,還有心中所想認為這年輕知縣並無經驗。

而楊秉沒有為自己的英明決策而沾沾自喜,反而面色肅然。

那些中本想隱瞞的吏員見到縣衙的上官車駕都已經到來,還以為其中有人回去報信了。

便听見有人陰郁著說︰「是誰回縣衙傳了消息,這個時候讓縣衙上官看到這幅場面,豈不是認為我等無能!」

其他人紛紛四目相望,想要查看是誰離開了。

楊秉剛剛下了馬車,立刻有衙役稟告︰「前面有百姓鬧事,毀了我們設立的賑災的粥鋪!」

因為知縣出行,出城為了保護安全出行由都頭帶領了一百五十名士兵隨行。

在剛剛形成對峙的時候,這些兵卒就已經將這數百名百姓團團圍住。

雖然百姓人數佔據優勢,可是朝廷的士卒在此刻手持長矛,就地著甲了。

這步行行軍自然無法著甲,否則還未抵達目的地就已經月兌力了。

此一百五十名兵卒皆是保定軍,他們的戰力雖然不如禁軍,可是因為有與西夏交戰的經歷,所以戰力也並不弱。

一群連飯都吃不飽的百姓,如何能夠在一群如狼似虎的兵卒面前維持聲勢。

只能在原地哭喊伸冤,他們的臉上也少了初時的激憤多了一些恐懼。

剛剛形成對峙的小吏見此立刻肅聲說道︰「見到了上官,爾等還不速速跪下!」

「莫要在繼續吵鬧,將剛剛鬧事的幾位暴民給統統緝拿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