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一章 留學生

奧地利,維也納。

瑞士獨立聯盟希望奧地利能派遣軍官去指揮和訓練他們的軍隊,因為有經驗的佣兵和軍官大多效力于自由聯盟,而反觀他們這一方最老練的將領不過指揮過一個團和走私犯打過仗。

實際上的指揮者是牧師貝利特和烏爾里希•薩利斯,前者是個只在神話故事里看過打仗的家伙,後者則是一位經常要靠權威才能壓制學生的不合格教師。

相反自由聯盟的亨利•杜福爾將軍和弗雷•荷洛賽,一位跟隨過拿破侖南征北戰,另一位則是瑞士參加過戰斗最多的將領。

直接派遣現役軍官和士兵去瑞士也是不可能的,奧地利帝國高層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奧地利人自己放棄了維也納體系,而此時歐洲至少表面上的和平對于奧地利來說十分重要。

奧地利的科技成果和外海殖民地都需要時間才能轉化為國力,同樣德意志關稅同盟和亞平寧關稅同盟也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

奧地利帝國的高層都相信照此繼續發展幾十年,一定可以與大英帝國和俄國一戰。

但在弗蘭茨眼中,和平對于奧地利的真正價值在于壓制了國內矛盾。

此前的盧森堡危機中,匈牙利方面甚至已經在組織軍隊,至于是勤王,還是想改天換地,那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

同時北意大利、波西米亞、甚至海外那些殖民地和隱藏在角落里的人也在蠢蠢欲動。弗蘭茨不覺得他們能成功,最多也就是自掘墳墓而已。

之後奧地利大勝,那些慶賀勝利的人群中就不知道隱藏著多少昨天打算推翻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家伙。

其實很多人都看到了這一點,但是卻毫無辦法,最後只能處理了幾個無關痛癢的倒霉蛋而已。

所以奧地利短時間內不會卷入歐洲大戰,但是不能派兵,不代表不能幫忙訓練。

當然明面上不能這麼說,要說成是學習交流。

讓瑞士正統聯盟的軍官到奧地利學習,一來是教他們如果打仗,二來也是有拉攏之意。

弗蘭茨很清楚花再多的錢賄賂再多的官員,也不如直接培養一群精神奧地利人更有效。

弗蘭茨的提議立刻就得到科羅拉夫伯爵和梅特涅親王的認可,他們也不想涉足瑞士內戰,但能擴大自身影響力的事情可沒有理由不做。

但此時弗蘭茨•卡爾大公和路易大公按照先皇意思提出了反對意見,理由麼,就是奧地利債務深重,沒有錢來支援別國。

當然這條理由並不是兩位大公說的,而是自作聰明的皇家首席顧問斯魯特先生說的。

他覺得有必要和兩位實權人物搞好關系,順便展露一下自己的才華。

但卻更加暴露了這位首席顧問的無能,弗蘭茨甚至都懷疑安娜皇後是不是因為看出此人無能好控制才會與之媾和的

面對這種荒誕的理由,弗蘭茨直接提出了讓對方自費學習這個看起來更加荒誕的解決方案。

最終這個提議被通過,瑞士方面出資到奧地利自費學習

維也納,美泉宮。

弗蘭茨很少參加這種正式的會議,畢竟他還只是一個小孩子。其實這種會議讓他覺得十分尷尬,因為雖然有數百人參加,但是可以旁听的只有數十人,而真正能發言的只有那幾個人。

這種氛圍不利于解決問題,難怪奧地利帝國的決策機構在歷史上就像失了智一樣,連連做出白痴的判斷和愚蠢的決定。

其中之一便是要求拉德茨基元帥放棄整個意大利,但是老將軍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才是對的。

歷史上拉德茨基的勝利對奧地利帝國來說可謂是「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如果沒有在意大利的勝利,恐怕奧地利早就成了二流國家,甚至都等不到沙皇來拉偏架。

由于弗蘭茨幫意大利軍團化解了心結,此時拉德茨基元帥的名聲比歷史上更好了。當地的意大利人對其的稱呼也從「拉德茨基老爹」,改為了「老父親」這個更具威嚴的稱呼。

(所謂意大利軍團的心結前文書提過,就是拉德茨基元帥近乎卑微地示好,要求士兵們對當地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甚至就連自己的第三子因維護國家榮譽被打也偏袒意大利人。

傳說中拉德茨基元帥的第三子就是因此抑郁而終,他的第三子也是他眾多子嗣中最有能力的一個。)

「惡人必不該被縱容,好人必不該蒙冤。」

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將北意大利地區變成了整個奧地利,乃至整個歐洲最清正的區域。

反叛勢力、黑幫、無良商人,甚至奧地利派去的貪污犯都遭到嚴重打擊。再加上奧地利帝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讓當地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地改善。

尤其是軍隊,由于無良商人和貪官都遭到了打擊,他們的軍餉沒人克扣了,也不用再吃那些供應商送來的腐爛發霉的食物了。

再加上拉德茨基元帥本身算是一個很慈祥的人,他允許軍隊購買土地種植作物飼養牲畜以改善伙食。

不過有一點軍隊的這些食物絕對不可以出現在市場上,因為士兵們想要改善伙食這無可厚非,但是軍隊經商對一個國家來說絕對是不穩定因素。

先不說與民爭利會影響國家形象,軍隊作為國家暴力機構一旦可以自給自足,那到時候是國家的軍隊,還是軍隊的國家就不好說了。

好在拉德茨基元帥是一個活得很通透的人,弗蘭茨只需要寫信提點幾句他就能明白這背後的意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總的來說,這些年來北意大利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對外貿易和鐵路交通的發展,讓其獲利頗豐。

國家用當地稅收反哺農業,大量采用化肥和農業機械大大提升了糧食產量和工作效率。

過剩的人口又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到外海和其他地區務工的人員也在不斷增加。

人們有了錢、視野開闊了,對于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就會增加。

在亞平寧關稅同盟成立之後的不到十年時間里,北意大利地區新建了五百多座教堂和一千多所學校。

但無論如何總會有一些人對現狀不滿,這些人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走到一起。

弗蘭茨並不在乎那些人和他們的理由,只是希望他們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再造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