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88章︰王四化的出路

拿到了心心念念的明星簽名海報,祖美蘭開心的很。

不過對于李陽昨晚徹夜未歸的事情,祖美蘭同志也並不打算放過。

對于李陽那個「不是給你要明星海報了嗎」的蹩腳說法,祖美蘭肯定是不信的。至于不信的理由……

你見過哪個男的去要明星海報,把自己脖子上要一圈草莓?

實在受不了祖美蘭三堂會審的架勢,李陽只好拿出了自己穿越前對付祖美蘭百試不爽的辦法——走。

拎著車鑰匙,李陽就跑路到了王四化那兒。

對于他的遭遇,王四化並不能理解。王胖子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李陽對于李奉獻這個鄰居一家看的這麼重要。

不過對于李陽和範冰兵搞到一起去這件事兒,王四化是一點兒也不意外。

首發&︰塔>-讀小說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早半年之前,那丫頭看你的眼神都他媽拉絲兒了。我幾次遇見她,她都跟我打听你的事兒,看得出來人家姑娘得有多掛著你。能挺到現在才把你拿下,證明這姑娘的手段還很稚女敕」。

對于這個死胖子的評價,李陽沒話說。

畢竟在過去的半年多里,王四化接觸範冰兵的時候比自己還多。

王四化這一段時間過得比較消停,李陽也很久沒見到他了。說起來,王四化最近這麼消停,跟投資《還珠》還有很大的關系。

之前李陽準備投資《還珠》的時候,並不是自己一個人投的,而是拉上了王四化和王劍林二人一起。

雖然投資的並不是很多,但是這部劇發行之後所得的收益很高。王四化當初只投了一百萬,算下來分賬就分了差不多有四倍。

這可讓老哥找到了一條賺錢的捷徑。

跟李陽扯了一會兒淡之後,王四化就說起了他的心想法。

「大陽,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和影視圈的人接觸。我發現啊,咱們國內的影視行業,最近發展的相當迅速。我想要往這方面靠攏靠攏,你覺得怎麼樣?」

「哦?」

首發&︰塔>-讀小說

包房之中,听到王四化的這個想法,李陽眉頭一挑。

心說不愧是以前做過倒爺的,論投機這一塊害得是你啊!

王四化這個想法,要是放在兩年之前,李陽都覺得不是一個好道路。但是現在馬上就要到千禧年,對于他想要涉足影視行業,李陽卻覺得時機剛剛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2000年之前,國內的影視行業其實是發展不健全的。

在2000年之前,國內此前大量的盜版影視碟片,基本上除了依靠各個電視台的影視作品,都不賺什麼錢。

現在在影視行業里做的最好的,也就是華誼兄弟了,不過就算擁有馮曉剛這樣的名導,找準了賀歲片這一個吸金池,華誼目前的收益其實也並不怎麼樣。

可是千禧年之後就不同了;

首先是國內的熒幕數量,在00年之後開始突飛猛進,中國的影視市場即將進入一個發展高峰期,從一個只有幾億的市場,逐漸變成全球最大的電影票房大倉。

其次,就是港城影視行業的衰落。

首發&︰塔>-讀小說

沒錯,國內的影視行業發展,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港圈大舉進入內地的基礎上的。

港城自從七十年代開始做影視,稱霸了亞洲影視圈將近三十年的時間。尤其是在整個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在亞洲文化圈的影響力甚至是吊打好萊塢的。

在這黃金二十年里,港城影視圈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影視從業者,也形成了一套非常現金的影視制作流程。

這些人才在港城影視產業衰落後進入內地,才真正的將商業電影制作的寶貴經驗融合過來,從此拉開了國內商業片爆發的大幕。

說來也好笑,其實國內大部分的盜版碟片,也都是從港城那面流出來的。這些人逐漸放棄港城市場轉入內地,盜版影視行業也會逐漸衰落,成就日後的電影高票房。

眾所周知,國外的影視圈其實主要就是有兩個大圈子,一個是港圈一個是京圈。京圈最開始是以王碩這樣的大院子弟為首,以交情和關系集結在一起的,所以這個圈子相當的排外,對于投資者也是一樣。但是港圈就不一樣了,大批的港影人進入內地,只要有老板肯投資,那就是恨不得舉雙手歡迎。

現在是99年,正是港圈剛剛融入內地的節點。這個時候不缺錢,而且對影視有想法王胖子想要涉足這個行業,實在是一個再恰當不過的時機。

見李陽點頭,王四化嘿嘿一笑。

「怎麼樣,大陽,你有沒有什麼想法?我一開始想著的,是找找關系看看有電影缺資金的我就投一投,但是今兒你這麼一說,我覺得反正都是往里投錢,那就不如搞個影視公司了啊!到時候咱們自己找導演,自己拍,那不比單純的投資賺的更多?」

王四化一句話就讓李陽破防了。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你一個牙根兒沒搞過電影的,自己開公司是嫌手里的錢沒地方大水漂了吧?

影視行業是什麼德行?

這個行業里面貓膩多了去了!

你一個純粹的外行,沒有任何的發行資源,也沒有獨屬于自己的制作班底,不說別的地方了,就發行的影院抽成以及制作費用就能讓你一分錢都賺不到甚至還得賠進去!

現在搞電影公司的,哪個不是已經在這個山頭站穩了腳跟的?

就看看二十年後國內的那些影視公司,基本上都是現在已有的,後續冒頭的真說混起來的,壓根沒幾個!

哭笑不得的將手中的白酒放下,李陽道︰「這事兒你就不用考慮了,人永遠也賺不到自己認知之外的錢。你現在對這個行業了解的不深,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一個投資者的身份入局,以後要是做的時間長了,積累了一定的人脈之後,要是想自己搞個公司還靠點兒譜。」

「哦……」

王四化失望的點了點頭。

「我這特麼的不是尋思著如果自己有個影視公司,以後泡明星啥的更方便嘛……」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噗!

李陽一口酒沒咽下去,直接噴了出來。

我就說你不懂這個行業!

他媽的當個土大款,劇組主動給你送明星不香嗎?

自己搞個影視公司……你簽約了藝人,玩兒夠了你再跟人家解約啊?

按次付費不香?

再說了,兔子不吃窩邊草,青樓的東家還不踫自家的姐兒呢!

「行了,影視這個事兒,你要是有想法可以投資。但是搞影視公司你就別考慮了,現在各方面條件都不成熟。我之前挺老王說他的萬達以後要是搞大了,有想法想要搞個院線,等他那個院線搞成了,你整個公司拍電影然後放他這上映,那還可以。」

「老王啥時候有過這個想法。我咋不知道?」

听力楊說起王劍林,王四化眨了眨眼楮。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除了奧迪之外,大部分的豪車都需要靠著王四化這種車販子才能實現在國內的市場佔領。

其實相比于電影行業,汽車銷售這個行當,在李陽看來才是未來二十年真正高速發展的行當。

目前1999年,國內汽車的保有量是1400萬台。

可是到了2020年,也就是李陽穿越回來的那一年,國內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2.8億台!

這什麼概念?

二十年間,國內汽車市場翻了20倍!

抓住這個機遇,多了是瞎扯,搞個五億身價跟玩兒似的。

這麼想著,李陽略一沉吟後便道︰「王哥,你有沒有想過代理一個汽車品牌,然後搞全國市場?」

「全國市場?」

王四化一愣,隨即嘆了口氣︰「你說的這個,我倒是考慮過。去年的時候,我尋思著現在我店里的寶馬賣的挺好的,想著和寶馬談談合作,能不能把獨家代理權拿下來,但是我找了翻譯給寶馬德國總部那面打電話咨詢之後,人家直接說資金實力低于五千萬以下的汽貿公司不考慮合作。」

「五千萬你拿不出來?」

李陽疑惑的皺起眉頭。

「歐元!」

王四化一拍大腿,指了指包間的天花板︰「我他媽就是把祖業賣了,也湊不出五千萬歐啊!」

听到這個價碼,李陽咧了咧嘴。

確實,按照現在的匯率,五千萬歐元基本上就是五億多人民幣。

別說王四化,自己一下子拿出這麼大一筆錢也是傷筋動骨的。

「那你可以試試其他的品牌嘛。」

「你不懂。」

對于李陽這種退而求其次的想法,王四化擺了擺手︰「現在買車的,除了公用之外基本上都是商務用途。低端的,人家買個富康啥的就對付了,高端的,人家基本上都是寶馬奧迪奔馳。大眾的代理權更他媽難搞,其他的牌子搞下來,銷路又一般,辛辛苦苦在全國鋪設銷售網絡,給品牌做推廣,到頭來自己賺不了多少,還不如像我現在這樣安安靜靜的搞個小車行,一年還能有個千萬左右的收成了。」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嘛!」

李陽呵呵一笑,道︰「汽車這個東西,不是說好的他就賣的好,而是賣的好的它才好。奔馳寶馬奧迪這樣的牌子你拿不下來,大眾這樣的大牌子你搶不到,你完全可以試試其他的品牌。」

「比如?」

李陽攤開手掌,掰起了手指頭︰「你看國內目前賣的好的那些品牌,他們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打入國內市場了。現在咱們國內的汽車保有量雖然還不是很高,但是現在看來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不錯的。你現在國內市場有的品牌拿不下來,完全可以去跟那些還沒有進入國內,但是想要打入國內市場的品牌談一談嘛。據我所知,像什麼別克,雪佛蘭,標致這些品牌在國內還沒有正兒八經的銷售代理商,你把這些牌子都搞過來,雖然銷量上比不上大眾豐田這些,但是你完全可以把這些品牌集成到一起,三個品牌放在一個4S店里銷售,未來汽車市場真正起量了,不啃排骨還不喝口肉湯?你要是覺得國外的品牌難搞,那還有個招,就是放棄豪車市場,專門搞實用車的銷售。未來幾年,國內經濟形勢好的話,對微型貨運車需求肯定也會爆發增長。國內的五菱,拿個全國代理能用多少錢?說實話,現在要是有人願意幫他們開拓國內銷售市場,在全國各地搞品牌店,他們樂不得的。」

李陽這話不是瞎說。

像五菱這種實用性較強的汽車,很長一段時間在國內都是沒有正兒八經的4S店的。都是通過二級銷售市場,或者是小型的城鄉汽貿公司網絡進行銷售。

「唉?」

李陽這麼一說,王四化瞪大了眼楮。

狠狠的一拍大腿,對李陽豎起了大拇指。

「要麼說還得是你李陽腦子夠用呢,這還真是個辦法啊!我現在手里有一個多億,回頭我跟五菱那面聯系聯系,看看能不能把代理權拿下來。要是真行的話,大不了咱也搞個央視廣告唄!他媽的時風這樣的農用三輪都能賣的那麼好,品牌這個東西,不就是打出去的嗎?」

經過李陽的提點,王四化仿佛抓住了一條通往財富的光明大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