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65章︰真正的龍吐珠(求追更銀票)

听到祖美華兩口子對自己的夸獎,李陽不禁無奈一笑。

實事求是的講,李陽其實並不是一個很隨和的人。

或者說他的隨和是分對誰的。

對于祖美華,祖美蘭和李奉獻這樣的家人就不說了。

雖然現在看起來他李陽和這些人沒有血緣關系,可實際上卻是李陽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最親近的人。

等到于老四,胡勝利這些個老街坊老鄰居,他也是無條件的包容。哪怕是這些人有什麼事情做錯了,他也能夠耐著性子的去和他們說,去和他們講道理掰扯是與非。

畢竟,在穿越之前李奉獻住院那會兒自己人生中最難的階段,這些人是無條件幫助過自己的!

但是除了這些人之外的其他人,那就不一定了。

在穿越之前,李陽干過一段時間的商場經理,接觸的人不少。

他深深的知道,在這個社會上有的時候並不是你彬彬有禮,親**和就能夠讓所有人都覺得你有素質,有涵養。

對于一部分人來說,你越是對他們客氣,他們就越是覺得你好欺負好拿捏。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19年的時候李陽在商場里面擔任樓層經理,那個時候商場樓層裝修讓剛剛升職為經理的李陽去負責。

當時商場在外面找了個裝修隊,跟這個裝修隊接觸的時候,剛剛成了經理的李陽是客客氣氣相敬如賓,每次見到那個裝修隊的隊長都發煙遞誰的,就是想著讓對方精心一些,把商場的裝修工作給干好了,把自己升職之後經手的第一個任務給干好了,讓領導看到自己的能力。

可是沒成想,裝修剛做了一個星期,就出了亂子。

先是會計發現裝修隊虛報材料,後是商場里面的商戶和保安反應,裝修隊的工人違反商場管理條例,在商場內抽煙,圖省事兒甚至在消防通道里小便。

李陽本以為這只是工人們的問題,就專門請了那裝修隊長吃了頓飯,客客氣氣的反應了這些事情。

那狗幣隊長當時滿口答應,可是回頭就出了個讓李陽畢生難忘的事兒;

副總在一次視察裝修現場的時候,發現裝修工人往牆上貼瓷磚根本就沒用水泥,而是用發泡膠糊弄!所有裝修隊干完的活兒,全都不合格。

當時李陽就被副總一頓批評,差點就讓他管鋪蓋滾蛋。

在領導那里吃了窩火,年輕氣盛的李陽當即就把那個裝修隊的隊長拽到了商場後門,把這人按在垃圾桶旁一頓暴揍。

面對對方要報警的恐嚇,他更是直接耍起了無賴,告訴對方如果報警一分錢的工程款都別想拿到。

那是李陽第一次生那麼大的脾氣,事後他還擔心自己和那裝修隊長的梁子結下了,那狗幣隊長會不會報復自己什麼的。

卻不成想,第二天那孫子跟只狗似的拿了兩條中華過來主動賠罪。

自那之後,李陽天天就叼著去裝修現場轉悠。什麼他媽的客氣,什麼他媽的素質全丟了。

不僅讓那些工人把所有干完的活兒都給砸了重干,往後更是只要看到哪兒的裝修不合適張口就罵,抬腳就踹。

最後更是生生壓了那狗幣隊長的一期工程款兩個多月。

那一段時間,李陽是把他印象中惡人干的事兒全干了一遍,可是結果卻是等到最後裝修效果和質量異乎尋常的完美。

這件事情,給那個時候的李陽很大的觸動。他覺得非常有收獲,除了在驗收的時候他受到了商場總經理的表揚和五千塊的獎金之外,他領悟到了後來讓他受益匪淺的道理——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吃敬酒的。

大部分的時候人心得善,不能去作惡。

但是其余的部分人得惡,不能讓別人去利用和踐踏自己的善良!

祖美華和李愛華不知道,但是李陽心里是明鏡的。

自打回到這個時代,光是死在自己手里,或者說是因為自己丟了命的,就已經有四個人了。

那個自己已經忘記了名字的城管,後來的馬連山,沈雲瑞或者是墳頭還沒長出草的孫明遠,听到這兩口子對自己的評價,不知道會是什麼感想。

而那些最開始自己盤下印刷廠時鬧事,被自己開除的印刷廠只夠,現在也還在大街上游蕩沒有個正經營生,吃了上頓沒下頓呢。

不知道他們認不認為自己是個干大事兒的人。

只是這些事情,他不想讓祖美華和李愛華知道。

和全家人一起吃過了早餐,左右沒什麼事兒的李陽便拎起了車鑰匙,將李小陽和剛剛辦理完借讀的祖蕾蕾拎到了車上,送兩個熊孩子去了學校。

自打林小婉去上海讀研,他對于送李小陽上學倒不是特別熱衷了。而且自打換了車,李陽也覺得開那台寶馬750去送李小陽上學太過張揚,對于李小陽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這種風光其實對他本身也沒有什麼好處。

之所以帶上倆熊孩子,主要是他順路。

昨晚上和王劍林吵了四個小時,好容易達成了協定,今天怎麼著也得落實到紙面上。

而王劍林下榻的國賓大酒店,就是沿著林業局職工小學前的那條大道一路走到頭。

到達酒店的時候,剛好是早上八點。

不過這個時候,王劍林和他那個秘書已經起了。

接到李陽打來的電話時,二人正在酒店的餐廳里吃早點。

拎著電話,在服務員的一路招呼中走進了餐廳,李陽迅速找到了王劍林。

這貨正端著碗清粥,就著碟咸菜有一搭無一搭的吃著。看到李陽,面色很是不善。

「呵,李總起來的夠早啊。想必是昨晚上睡的挺香?」

「嗯!」

李陽哈哈一笑,拉過餐椅大馬金刀的坐在了王劍林的對面,笑道︰「不僅睡的香,早餐吃的還好呢。昨晚上那一大桌子的菜一口沒動,我全打包回家了。今天早上吃了一肚子的鮑魚,就連粥都是昨晚上那條龍蝦切碎了熬的,這生猛海鮮吃的,我感覺著我這尿酸都高了。」

「哼!」

對于李陽得了便宜又賣乖的小人嘴臉,王劍林回了一聲冷哼,便將注意力放回了那碗只吃了幾口的清粥上面。

看著對方悶著頭,拿著勺子攪著粥也不吃,李陽吸了口氣。

按說,昨晚上的一番交流雖然帶了點兒火氣,可是從結果來看,王劍林並不吃虧。

自己得了好處是不假,可是做生意的不會虧本,這一點王劍林這個老油條已經頗為明了。按照李陽的估算,拿下明德商投,王劍林憑借萬達的強大整合能力,至少能夠在這一次的交易後賺八九個億。

要知道,拿下明德組建萬達龍江分公司,相當于將萬達的商業版圖擴大了一省之地。業務量不說翻倍,肯定會大幅度增長。

而自己昨晚上從老王這里卡油卡到的,除了八字沒一撇的萬達分公司百分之八的干股之外,兩個訂單老王都是不需要掏現金的。

省建集團的訂單走的是老王的人情,而萬達的訂單就更是互惠互利的事兒。以萬達的情況來說,即便是這個訂單不給綏遠,肯定也省不下,萬達沒有自己的穩定建材供應商,左右都是花錢。

給了自己,這也就算是個順水人情嘛。

至于讓王思聰這小子認自己當干爹,雖說是源自于李陽的惡趣味,可是老王昨晚上都沒表現出來什麼抵觸,今天更不應該為了這個事兒這麼郁悶啊。

「王董,今天的心情不太美麗啊。怎麼著,還在為昨晚上的事兒生氣?不至于吧,做人要大度啊。」

「不是針對你。」

李陽主動提及,王劍林擺手搖了搖頭。

想了想,他索性將絲毫不想入口的清粥放到了餐桌上,沉吟了片刻憂慮道︰「還是明德的問題,今天早上我接到了省里的電話,說是明德被除了你我之外的另一個人給盯上了。昨天這個人已經去省里進行活動了。」

「哦?」

听到王劍林這麼說,李陽第一個反應就是慶幸。

幸虧沒有介入到對明德的爭奪戰之中,現在看起來,這特麼的也太激烈了!

這邊王劍林這個過江龍剛來,那邊又有座山雕起飛。

果然,如同秦喜斌分析的那樣,把明德納入囊中對于目前的自己來說,是一件不好把握的事兒啊。

「是誰啊,能讓王董如此憂慮,怕是實力不淺?」

「豈止是實力不淺。」

王劍林苦笑了一笑,雙手一攤。

「這人的底蘊,資金的調動能力,以及和政府層面的關系,可比我強多了。和你這個地頭蛇爭一爭,我倒是沒啥特別的壓力。可是如果這個人真的要拿明德,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說不好,昨天晚上你我商量好的條件,怕是要竹籃打水一場空嘍。」

「誰啊?」

王劍林表現出來的無奈,著實勾起了李陽的好奇。

他本以為王劍林的背景和實力已經是夠深的了,沒成仙現在跳出來個讓王劍林都忌憚的家伙,這就有點嚇人了!

「郭建新。」

面對李陽的詢問,王劍林沉聲回到。

「誰?」

听到這個名字,李陽直接咧起了嘴。

「這貨怎麼還能盯上明德呢?」

郭建新是誰啊?

可能在二三十年之後,這個人沒什麼人知道了,可是在當下的97年,郭建新的名號可是響當當!

特別是在龍江省內,這人幾乎就是二十多年之後的王劍林!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根據現下流行的胡潤財富雜志的排行,這個人是全國首富。

嗯,沒錯。

龍江省土生土長的,全國首富。

而且這個首富,還是沒什麼爭議的那種。

說起來,這個人其實發家的經歷挺具有代表性的。

如果非要用一個標簽來定義這個人的話,那麼這個標簽應該是「倒爺」。

在當下的1997年,中國內地有兩個巨富,都是倒爺出身;一個是商業構想腦洞大破天的牟其中,另一個就是更加低調,干的項目卻一樣動輒就是改造中國改造地球的郭建新。

二人之間有著相當趨同的冒險家特點,但是更加值得品味的是,這二人最後的結局都是鋃鐺入獄。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二十多年之後,中國巨富的排行榜上看不到這倆人,在國內沒什麼知名度的原因了。

郭建新的發家歷史非常的簡單;

*****,剛剛大學畢業的郭建新被分配到黑龍江地方外貿公司,並在6月踏上了去莫斯科的征程。當時,前蘇聯萬業蕭條,市場極度匱乏,蘊藏著潛在的巨大商機。

才智過人、頭腦靈活的郭建新來到蘇聯沒多久便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並于*****6月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單國際貿易合同——以價值30萬人民幣的國內廠家積壓的紐扣和拉鏈換回了前蘇聯濱海邊疆區價值180萬元人民幣的小徑木和圓鋼,開創了以貨易貨的先河。

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後,郭建新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1990年12月,他成功用廣東一公司積壓的,價值八十多萬人民幣的兒童鞋,換回了1000噸時值600萬元人民幣堪察加島的紅魚。

時至1991年6月,郭建新將自己的辦公室設在了馬雅戚卡亞大街10號,也就是俄羅斯總理府——當時前蘇聯的總理就在9樓辦公。

不僅對蘇貿易方面順風順水,郭建新還先後在烏克蘭的基輔、遠東的海參藏均設立了自己的公司和辦事機構,一時間可謂意氣風發、風頭無兩。

到了1992年蘇聯解體之後,郭建新與遠東地區的銀行家朋友共同籌劃俄羅斯遠東儲蓄銀行的股份重組。他把錢借給俄方朋友入股,作為回報,這些金融富頭將俄羅斯遠東最大的船務公司介紹給郭建新,使其得以獨家擁有銷售俄羅斯二手船的業務。

一時間,郭建新在香港、韓國的公司訂單不斷,資本勢力迅速增長。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又先後投入前蘇聯研發機構數千萬元,培育出了可在希望在鹽堿荒漠土壤環境中正常生長的植物高桿菠菜。在吉、蒙、黑、山東幾個省分別建立了種子繁育和規模化開發種植基地,組建了一個改善國內鹽堿地土壤質量,改變徒弟風沙化,將「廢地」變寶的龐大項目。

可以說在國內,這位爺可是手眼通天的主兒。

和他比起來,眼前的王劍林還只能算是小魚小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