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章 二虎競食 良將在野

「大漢天子詔︰劉備劉玄德,征討有功,今特封為徐州牧。」(不知道漢朝聖旨正確格式是什麼,大家湊合看吧。)

「劉備奉詔。」

「還請劉州牧屏退左右,天子還有密詔。」

陳謙等人目送著劉備與天使走向後堂,張飛首先忍不住了,開口問道︰「有什麼事不能一次說完,非得再加一道密詔?軍師,你怎麼看?」

陳謙翻了個白眼,差點就接一句我站著看,心中思索著,「這就是荀或的‘二虎競食’之計了吧?真不愧是荀令君啊。」

曹操麾下謀士各有特點,但最讓陳謙忌憚的,就是這位「留香荀令」了,郭嘉的奇謀,荀攸的軍略都還能以巧破之,唯有荀或的謀劃,往往以堂堂正正的大勢碾壓,你明明看的清清楚楚,卻絲毫沒有輾轉騰挪的余地。

不過,陳謙也不會認為自己不如他就是了,自己還有對歷史的熟知,必能勝之。

「想來,無外乎曹操借天子之名挑撥主公攻擊呂布罷了。」陳謙隨口道。

不多時,劉備從後堂出來後,下令召眾文武議事,待人來齊後,開口道︰「天子密詔,讓我攻伐呂布,諸位以為如何?」

陳登率先起身道︰「此必是曹操之意,意在讓主公與呂布反目,他就可趁機圖謀徐州,主公萬不可答應。」

諸葛瑾接著道︰「元龍所言極是,可曹操只需派細作將此事在小沛散播,便可使呂布及其部將心有芥蒂,此乃陽謀啊!」

眾人也都無奈,諸葛瑾說的沒錯,就算他們看出曹操的意圖,不與呂布交惡。可他們不知道呂布是怎麼想的啊!萬一呂布反手一個背刺,那……

「諸位勿驚,玄德公也莫要憂慮,此事易耳!」

陳謙開口寬慰道,「呂布之事,謙已有謀劃,短則一月,長則三月,必能使呂布一干下屬唯我所用。」

呂布的結局陳謙沒說,不過眾人也能明白,此人必死無疑。

劉備在听到陳謙那句「此事易耳」時,就已經面露喜色了,待听完之後,直接起身對陳謙說道︰「此事,便托付給子誠了。」

陳謙稱是,又對劉備等人交待了幾句,劉備幾人听得連連點頭。

三日後,呂布等人又來赴宴,席間,劉備長吁短嘆,呂布果然問道︰「玄德賢弟何故做此長嘆?」不得不說這個呂布真的超勇的,寄人籬下還一口一個賢弟叫著。

幸好劉備也不在乎這些,將呂布請到後堂,將曹操暗詔的事盡數告知于他,只听得呂布一身冷汗,繼而指天賭誓,恨不得把心剖出來讓劉備看看,以證明自己沒有害劉備之心,兩人自然又是一番客套。

待呂布走後,陳謙自屏風後轉出來,劉備回頭問道︰「如此言語,就能打消呂布心中芥蒂嗎?」

「自然不能,不如說,今日之事,只會讓呂布更加渴望有一塊自己的基業,不用再寄人籬下。」

「那…」

「若不如此,怎讓他反叛?他不反叛,我等又怎麼順理成章的接收他的並州狼騎呢?今日之事,只是在他心中種下一粒種子,之後還需再添一把火。」

陳謙此刻已經不在考慮呂布的事了,從他來投徐州開始,就注定了只要他敢起兵,就得被拍死。要不是不想讓雙方死傷太多,他呂布連今天都活不到。

陳謙此刻其實是在思考人才的問題,此刻劉備手下武將只有關張可用,陳宗尚不能獨當一面。頂尖的謀臣比起曹袁二位大老來也差了一大截,所以,該招賢納士了。

將自己的意思與劉備一說,劉備當即點了點頭,那日陳謙給他規劃的南北對峙計劃,他一直記在心里。劉備深知,那種宏圖偉略,憑自己手下這幾個人是不可能做到的,他也一直在尋訪賢才,可惜收效甚微。

「子誠可有大才推薦?」

「嗯,臨淮魯肅,此人豪爽仗義,戰略目光長遠。錦帆賊甘寧,雖名為賊寇,實乃巴蜀世家出身,武略極高。周泰、蔣欽,此二人水賊出身,但難得極為忠義,又能帶兵。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能統領水軍。」

「水軍?」

「嗯,徐州沿海,更何況日後我等要與江東作戰,水軍就是主力。」

劉備點點頭,開口道︰「軍師所說這些人,不如就由備親自去找?」

「那倒不用,徐州暫時還離不開主公,如今主公只需親自寫一封書信即可。」

魯肅和甘寧可能不好說,但其余二人應該很好招攬,畢竟他們出身太低,能當官軍,沒人會願意當賊寇的。甚至甘寧此刻要招攬,估計也沒什麼難度,畢竟一直到孫十萬時期之前,都沒幾個人看得起甘寧,帶著一幫兄弟,號稱錦帆賊,每日沖州撞府,听起來瀟灑,實際上如果有塊安穩的落腳地,誰又願意漂泊不定呢?

兩人正相談間,諸葛瑾進來了,听到二人的談話,微微思索了一番,開口道︰「若主公有意成立水軍,瑾倒有一人推薦。」

「子瑜所薦何人?」

「此人姓徐名盛,字文向,與瑾是同鄉。此人頗為勇武,于軍旅之事也頗有想法,只苦無人欣賞其才,主公若願意,可以讓他試試。」

「能得子瑜夸贊,此人必有不凡之處,那便勞煩子瑜為備請來一見。」

一旁的陳謙卻是早就驚訝了,徐盛∼孫權時期的大將,陳壽曾贊他「江表之虎臣」,曾獲得君主「大壯」,三國時期僅有張遼、徐盛二人獲此殊榮。徐盛之能可見一斑。

有了徐盛的加入,再加上日後魯肅等人,自家的水軍就算是初具規模了,不過戰船的問題不好解決。陳登家族雖能造船,卻只是艋艟走軻,至于真正的大船,只有荊州和江東能制造。

江東方面,可以考慮從陸家入手,也就是陸遜的家族,孫策破廬江時殺了廬江太守陸康,孫陸兩家就此結仇,直至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雙方關系才逐漸回暖。不過要是想讓陸家交出造船技術,恐怕不那麼簡單。

不過自己也不需要最頂尖的戰船,只要幾個能造大船的工匠即可,自己腦中可還記著宋代的海鰍船的建造方式呢。只要有工匠,隨時都能開工。

想著自家的水軍未來有一天,或許能把船開到北美洲去,陳謙心里不由一陣火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