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暮直到月影初升,耗費了大半個時辰,山羊須老者才徹底清點干淨,有幾件他不認識,不知何用,不過有羅青在側,能告知講解。
老頭直起腰,身後一名小廝拿著算盤 里啪啦,一名小廝則拿著一張寫滿素材價的紙張,幫著捋順。
片刻後,手持算盤的小廝開口道︰「這些一共值三千一百八十枚撒帳錢。」
三十余枚壓祀錢,近兩萬疫病錢,這筆買賣,不可謂小。
小廝將單子遞來,「客官,你瞧瞧有無錯漏。」
羅青擺擺手,笑道︰「貴閣遠近聞名,想來是不會坑騙于我,不必查驗了。
不知能否將撒帳錢,換成壓祀錢?我游歷天下,若出了咱們喜婚撒帳錢輻射區,此錢可就沒那般好用了。」
山羊胡老者和善笑道︰「不成問題。」
敲定下一筆買賣,小廝前去取錢,羅青笑道︰「先生,貴鋪素材眾多,能否趁此功夫,帶我逛逛?」
「好說,好說。」
老者前面領路,羅青提起話頭,「我初來乍到,對紅甲城並不熟悉,準備請祭藥師煉制幾枚上等藥物,不知先生能否告知與我城中祭藥師哪位厲害些,好說話些?」
「首屈一指的祭藥師當屬杜娟藥鋪的吳立人,吳前輩不僅煉藥值得稱道,為人同樣不差,城池許多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受過他恩惠,而且其人不會脅恩圖報,有口皆碑。
客官若要煉丹,可找此人,斷不會坑害于你。」
山羊胡老者接著道︰「客官游歷江湖,想必見識了許多地方的打打殺殺,人心鬼蜮。
遠的中原之地不必多說,只說近在眼前的亂冢,便有各色人等,行走之時,千防萬防。
不過在咱們紅甲,對于自身安危就不必有任大的擔憂了。
老朽當初選擇在紅甲城定居,就是看中這里安穩,不必過那等朝不保夕的日子……
所以客官在城池行事,無需顧忌甚麼,只要不觸犯律則,無人能耐你如何……」
山茶素材鋪一共三層,一樓二樓每樓高有六七丈,頗高的牆壁上鈴鐺滿目,懸掛有大大小小的素材。
一樓多是紅甲城所出產的素材,有調配蔻丹所需的各類顏料、輔材,還有各類指甲甲片等等。
蔻丹不只是可涂抹于本人指甲上,還能涂在粘貼的指甲片上,有些女子對自己天然生長的指甲不滿意,因此貼上假指甲,假指甲片不只是有著修飾裝扮之用,有些指甲片詭祀縈繞,還可用于斗法,或用于它處。
歡喜而來的暗門子因地制宜,結合本地蔻丹之俗,根據歡喜十八般武藝中的‘手藝’創制出‘甲藝’,甲藝之中就有用到這指甲片的地方。
其中奧妙,不足為外人道也。
二樓則多為從天下各地販賣運來的素材物。
羅青兩人從三樓下來,先到二樓。
山羊胡老者介紹道︰「二樓所放素材種類極多,無論是西邊喜婚之物,還是中原乃至大地東側的喪斂、笈冠,或者其他一些小勢力所產的素材都有。
不知客官是否听過喜婚城的‘紅妝鋪’,紅妝鋪高數十丈,有二三十層樓閣,方圓佔地極大,乃是喜婚城甚至整個西地,當之無愧的第一大素材鋪子,應有盡有,無論何種素材,何種勢力,皆藏而有之。
據說咱們山茶素材鋪的掌櫃曾在紅妝鋪當差,有些素材門路,因此才能辦下這家規模不小的門鋪。」
有幾家羅青熟悉的地方的產物。
「先蠶鄉天蠶繭絲︰先蠶鄉尤擅繅絲,上古祭主時代,祭主之妻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祭主,旨定農桑,法制衣裳,是以尊為先蠶。
祀君時代,分封之地為先蠶,是感嫘祖之功,欲繼其之功。
天蠶之絲,品秩上佳,硬度極大,疫病境才能摧毀,可用此來做衣裳。」
「薰香城鎮神香料︰燻香城所產植株白夷研磨,外加術香水調和,以三比五比例調配而成。以此做香囊,有提神之效,有抵抗神識攻伐之術之效,有著消減相關詭巧、祀術之效……」
「中霤城壓鎮石……」
「遺蒼山玉石胚子……」
那些出產成品的地方其實也會向天下各地販賣原料,比如先蠶鄉,並不是只有成品衣裳轉銷各地,也有這蠶繭流通。
還有遺蒼山,號稱天下玉石探花,位列前三甲,也有原石原玉販賣。
當然,也有羅青不曾知曉的地方,不曾見過的素材。
比如一根長長的白色肋骨,比如一團由落花編制成的坐墊。
「骸骨汀的骸骨︰骸骨汀為祀君末年大戰的戰場,位于四瀆之一的荊江之側,亂兵南下之時,荊江之南‘比肩公’召兵卒千百萬,據江而守,因亂兵之中有祀修以品秩為‘蒸’的詭巧祀器施展上牢祀術,並布置上牢陣法,屠滅數百萬兵。
因祀術毀肉不毀骨,兵卒肉身盡毀,只留堆積如山的遺骨殘留,由此荊江之陰,比肩公舊地成為骸骨汀。
骸骨汀有殘魂匯聚,有人骨堆積,魂附人骨,于是由蘊育出非人非獸,非精非魅,非魔非鬼的‘骨怪’。
如今骸骨汀被以‘骸骨娘娘’為首的‘骨怪’所佔,常人難進。
骸骨汀遺骨中有厲害祀修的,因經過祀術摧毀,遺骨已然不凡,可當作煉制相關詭巧祀器的原材,可研磨粉碎,依次用作制造相關詭物……」
「花朝城的花裀[y n]︰落花當作墊,稱作裀,花朝城坐落于南方一顆高百丈的‘花樹’之下,花樹不凡,相傳為祭主時代之物,因享祭祀而得百姓香火,因此得以長成百丈之高。
花朝城四季有落花飄零,長年不絕,終年有花香彌漫,春雨蒙蒙,花瓣狹小,色澹……冬季雪花飄零,花色為粉,與雪花共舞……」
「雲城白雲︰祀世奇觀異景不可勝數,公認有十大景,為造物主之無盡藏,凡人不可輕攀。東海之濱,有蜃景城,可望不可及;南海之畔,岳首之山有雲城,巍峨聳立雲朵間,江南繁華有花朝,百丈花樹落紅塵,與君共赴花朝宴,極北之地有雪原……
雲城與天接壤,伸手觸雲,揉做一團,可裝入瓶中,可用以做御空類詭巧祀器,因雲品秩較低,功用有限。」
「六腑莊的胃︰祀君時代,胃袋荷囊的研制,六腑莊居功甚偉,此胃之中裝滿胃液,可當作一次性詭巧,拋擲出手,抓周境難抵……」
「……」
羅青咂咂嘴,嘆為觀止。
自從出了客忤,一路游歷,名為游歷,實則逢城不入,多在曠野路途之中,因此羅青沒見識過甚麼大地方,沒見識過大城池中的諸多物什,說起來,這還是他首次進來這般大城,倒是增長了不少的見識。
甚麼十大景,甚麼極北極南,甚麼東海之濱。
羅青指著白雲城得來的白雲,明知故問道︰「先生,敢問那放于琉璃瓶中的是何物?
可否拿來與我瞧瞧?」
山羊胡老者笑道︰「自無不可。」
他探出手,指向那瓶白雲,右手成爪,虛空攝物。
這等本領,算不得甚麼,無非是借助周遭祀力氣機,成牽引之勢而已,理論而言,能夠修行的祀修皆可掌握,其中差別只在于對身前祀力的牽引程度如何而已。
老頭遞給羅青,提醒道︰「此物名字簡單,白雲,客官可以拿著瓶看,但不可擰開瓶蓋,否則白雲頃刻間就會逸散而出,煙消雲散。」
「白雲?」
老頭故作神秘,捻須道︰「不錯,就是蒼穹之上的白雲。」
羅青詢問道︰「若是不能擰開瓶蓋,那此物如何使用?」
羅青之所以拿來這白雲,只是想拿到手中,嘗試能夠拿捏,知物眼能見這白雲制法,出產,以及詳細介紹,可卻無法親身感知體會。
老頭搖搖頭,「並非不能,只是打開一次,白雲就會逸散出一點,所以不會輕易開口。
客官若果真想買,我可為你開此蓋口。」
羅青舉起瓶子,在燈光下照了照,不隔光,「一瓶多少錢財?」
「對于我等祀修而言,縱是能憑借著詭巧祀器或仗著疫病境實力飛掠至天幕之上,可仍無法采摘白雲,白雲搜集,只能在一個地方,那就是雲城。
鄙鋪從白雲商賈那里買來這一罐,都需耗極大的代價。
客官若是想要,一口價,八枚壓祀錢。」
八枚壓祀錢,也就是四千八百疫病錢,一件礿器品秩的詭巧也不過如此了吧?
其實白雲雖然珍貴,但並不值這個價,只是因祀世大地流通的白雲極少,能有門路弄來白雲的商鋪極少,常言道,物以稀為貴,如此稀少,自然也就存在了溢價。
羅青可不是冤大頭,搖搖頭,還給了老頭,「太貴了些。」
對于詭巧祀器匠,這朵白雲興許才是上等的素材物,畢竟能添入詭巧之中,沒啥所屬。
「為何只白雲城能采摘此物?其他地就不行?」
山羊胡老頭輕身一躍,將琉璃瓶放入原處,安然落地,轉身道︰「天地之間,地氣各處不同,只有白雲城那片方寸之地白雲可砌作牆壁城池,另外還有香火加持,因此才能如此罷。
世間不可解說,不可模透之事太多了。」
「先生可曾去過白雲城?」
老頭苦笑一聲,「白雲城豈是那般好入的?
我只听說過此地,知道確有此地,但白雲城到底在何處,如何進,那就兩眼一抹黑了。
坊間相傳,進入雲城,需遵守甚麼律則,否則祀君末年的那場大亂,白雲城早就遭了劫難,哪會殘存至今,依舊繁華?」
山羊胡老頭唏噓道︰「祀君時代天下有十大景,在天下大亂之時,各個關好門戶,一點不受影響,甚麼花朝城,甚麼蜃景城,皆是如此。」
羅青耳朵微動,「蜃景城?」
「蜃景城位于東海之濱,常年隱于天際之內,罕少相見,祀君當初見蜃景城不服王化,于是勃然大怒,說了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親率大軍征伐,結果無疾而終,壓根沒找到那蜃景城的蹤影。
雖說祀君極力遮掩這件丑事,但仍難免流傳至今。
天下十大景,除卻蜃景城外,其他九景,在祀君時代,雖說對祀君俯首稱臣,但都是游離于祀君政權之外,相對獨立。」
羅青仰頭環視一圈各類素材,「先生,不知其他十景的素材,貴鋪可有?」
山羊胡老者搖搖頭,「放眼天下,山茶素材鋪只是一個小店,怎麼可能收集得十景素材?
或許喜婚城的紅妝鋪子會有。
听說祀君時代,君城之內,有素材鋪囊括天下之物,甚麼十景,算不得什麼。」
「哦?」
「天下之大,所謂的十景,只是最為人所知的地方罷了,還有不為人所知的呢?
你說有多少?十個、百個?還是千萬個?」
「祀君大人御宇多年,難道還有甚麼人能敵得過他?」
老頭聳聳肩,「猶未可知。天下許多人說亂自內始,誰知有無外敵?」
羅青還想詢問,正在這時,小廝拿來一袋壓祀錢。
「客官,您點點。」
羅青接過手,神識一掃,確認無誤,放入懷中,笑道︰「與先生相談,受益甚多。
一樓還未逛上一遍,不知先生能否再與我說說咱們這紅甲?」
山羊胡老頭溫和道︰「自無不可。」
羅青與老頭下到了一樓,恰巧踫上一人,乃是今日在街衢見到的‘蔻丹潘安’丁安。
丁安實力不高,所賣蔻丹也為行家不齒,瞧不上眼,可憑借著一副容貌,生意滾滾,此人在紅甲城中多少有些名頭。
羅青瞥了一眼那丁安,便移開目光。
山羊胡老者在前,羅青在後,微微仰頭環視。
「咱們紅甲的素材就相對沒二樓眼花繚亂了,看著多,其實都是一類物什。」
————
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黃帝,旨定農桑,法制衣裳,興嫁娶,尚禮儀,架宮室,奠國基,統一中原,弼政之功,歿世不忘,是以尊為先蠶——《嫘祖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