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章 太陰煉形

明勁者,易骨之道也。是拳中之明勁。將人身中散亂之?,收納于丹田之內,不偏不倚,和而不流。

用九要之規模鍛煉,練至于六陽純全,剛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勁之功盡,易骨之勁全,功亦畢矣。

簡而言之,就是扶正根骨,馴服雜氣,盡收丹田,講究中正二字,力貫周身,意到,力到,無所不至。

正好,自己記得《體源流》中記載了幾種道家秘術,可以輔助修行,加快進度。

人出生後,先天資質已定,體質、根骨不易更改。凡人想要更順利的修行,就要找些易筋煉骨的辦法。

道家有一門秘術,講究破而後立,能修煉肌體,使修習者月兌胎換骨,身形輕盈不朽。這就是太陰煉形之術!!!

若是以太陰煉形之術輔左內家拳月兌胎換骨,想必如虎添翼,功效倍增。為自己打下旁人難以企及的根基。

天帝曰︰太陰煉身形,勝服九轉丹,形容端且嚴,面色似靈雲,上登太極闕,受書為真人。真人煉形于太陰,易貌于三官者,太乙守尸,三魂營骨,七魄衛肉,胎靈掾氣。五藏自生,白骨如玉,收血育肉,生津成液,復質成形。

魏長生緩緩踱步,琢磨這段真誥,遲遲不得精髓,念頭一動,合身靈性之光,片刻後,嘴角不由勾出一絲微笑,恍然大悟。

原來所謂的太陰煉形,就是要讓人心分三用,一份心思灌注骨骼,一份心思感受肌體血肉,一份心思統合調度周身。

坐忘冥冥中,觀想滿月,外部接引太陰之氣洗禮自身,內則運用意念給身體暗示,吸收五谷精氣,運化于身,每日蛻變,百日功成,褪去自身舊體。

功成之後,五髒強健,骨骼潔白如玉,肌體清透,津液飽滿,周身少有雜質。

如此說來,豈不是越早修習此法越好?此等前置條件,創造此法之人,定是天驕妖孽。

好在自身年歲尚幼,肌體透徹,依仗靈性之光,早已能做到一心三用,他心中大定。

皓月當空,大如磨盤,魏長生當下便跏趺而坐,靜心冥想,沐浴月光,神神明明。不思不量,冥冥中好似有太陰星降下帝流漿,自鹵門滴下,蔓延全身。不知不覺中滿口生津,甘甜沁人。

雙齒緩緩叩動三十六下,若玉盤敲擊之聲,隨即將津液分三口緩緩咽下,一股清涼之氣自喉直入肺腑之間,滲入周身,人體好似破繭成蝶,深處逐漸生成新的微粒,要退去舊體,羽化登仙。

良久,他睜開雙目,眼神清亮,宛如童生雙月。略一動彈,周身有一層薄薄的干枯皮膜撕裂落下,露出內里皮膚,細膩如玉。只覺周身內外,由淺及深,處處都比昨日強了一絲。

金雞報曉,一大早,靖州城中便人來人往,沉寂了一夜的城池開始復蘇,換發生機。

魏長生一身白色錦服,不同以往,年歲相近的魏府子弟今日起,便要進入學堂進修,為期三年。待到年滿十歲,便轉到武堂,開始修行。

魏府正東方,一座佔地數十畝的練武場傍,三座學堂相對聳立。學期三年,學堂亦是三座,循環不息,千百年來一直如此。

練武場上此時人頭攢動,好不熱鬧。以魏府十三爺為首的一眾高層,與大量孩童,一大早就已經在此等候。

日頭越來越高。

「來了,來了,終于來了」一道干練之聲從魏府高層中傳出。

眾人精神一陣,齊齊抬頭望向天邊。只見天邊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黑色小點,速度驚人,眨眼楮便有房屋大小。

下一刻,只見雲霧繚繞之間,一艘巨大的樓船躍然而出,遮天蔽日般,投下陣陣陰影。樓船周身拴有八匹龍馬,遍體龍鱗,背生雙翅。

這種龍馬周身遍布赤紅龍鱗,其色似血,體態極為修長,高九米,長約十五米,雙翅展開,約有三十米長短,是罕見的異種,價值驚人,凡人口中的龍馬精神,指的就是此馬。

此時眾人中最為震撼的莫過于魏長生,活生生的異獸飛舟,這副景象,給他帶給了無與倫比的心靈沖擊。

宛若前世今生那些源遠流長的神話傳說,照映進了現實,緩緩向他展示出波瀾壯闊的一幕,變得鮮活無比,充滿了血肉。

樓船緩緩降落在練武場中,掀起陣陣氣浪。隨後降下一塊踏板,樓船之中飛出一位衣著華麗的中年修士,滿臉笑容走向一眾魏府高層。

「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怎的今年又輪到十三爺帶隊了?」

中年修士抱拳,隨後開口打趣道。

「哎,可不是,上一次帶隊不過幾年以前,至今還歷歷在目。」十三爺臉色一苦,笑道。

「誰讓這魏府中,就屬我最清閑,家主看不過去我這懶散的性子,本來二十七弟的活,硬是指派給我。」周遭高層,眼觀鼻,鼻觀心,視若無睹。

閑聊敘舊間,魏長生五感敏睿,只看見十三爺遞給中年修士一個靈光閃爍的事物。一晃而逝。

片刻後,兩人紛紛點頭,「魏府年滿十歲者,上船。」十三爺聲調不高,卻清晰的在場眾人耳邊響起。隨後與中年修士飛身而上。

待到練武場中一些看起來年歲稍長,個頭稍大,衣著勁裝的孩童陸續登上樓船,踏板收起。只見八匹龍馬怒聲吼叫,龍吟此起彼伏,聲音激蕩悠揚,展翅奮足,拉動樓船緩緩升空。

升至半空,轟隆一聲,破開音障,如同一道流光,離開魏府範圍,向著十萬大山深處飛去。

片刻功夫後,魏府高層,一走而空。只留下三位身著素色衣袍,鬢如銀霜之人,此三人正是負責學堂授課的講師。三人各自帶領一群孩童走向一座學堂。

「自今日起,府中的月供不再無償發放,一切資源需要你們自己爭取,學堂之中,每月會根據各自的學業進度,給予你們評級,評級分為甲,乙,丙,丁四等,各分上,中,下三等,共計十二層評級。

所有的吃穿用度,修行資源,都需要評級兌換。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最是公平不過」。

最左側學堂中,學堂講師手持戒尺,面目嚴肅,看著有些清瘦,正侃侃而談。

雖說早已知曉,一眾學子此時,仍是不免面面相覷。

「課程分為三大類十小類,第一年,雜識課,分為文字,術數,文獻典籍,九州志四種。第二年,增加修行課,修行理論知識,身體構造,天材地寶重寶鑒定,修行界常識。第三年,再增加攻伐課,分為拳腳兵器,戰斗技巧,學堂排名」。

「不識文字,不通術數就是大老粗。」

「不學修行理論,不了解身體構造,和瞎子沒什麼區別,走火入魔,死了也是活該。」

「至于,天材地寶鑒定,修行界常識,嘿,重寶在手而不自知的事,那可是天天都有發生」

在講師對面,數十位稚子筆直端坐,一個個都聚精會神的听著。

「你們都是我魏府中人,不管是嫡系,旁系,亦或者管事子弟,學堂中一概不論,機會來之不易,爾等須得好生珍惜,外面的散修,野狐禪,做夢都學不到這些,且不論你等日後成就高低與否,在外那都是修行正統,你們可听明白?」

「弟子謹記。」眾人起身高聲應答。

「很好。」講師面無波動,「都坐吧。日後可稱我為先生。」

「先生,據說成為修士後,靈慧大增,可過目不忘,我等緣何不先修行?日後再學,如此豈不是事半功倍?」一個黑衣童子,五官端正,大大方方起身詢問。

「你們可知道我魏府如何擁有現在的風光?」先生帶著一絲自豪道。

「千年前,我魏府不過是個不入流的的小家族,大貓小貓兩三只,萬幸後來出了一位天驕子弟,得以拜入無量聖宗。」

「如今已是貴為一峰之主,元神大修,對魏府素來多有照顧,仰仗于此,別的勢力不敢欺凌,加之我魏府代代家主,苦心經營,終于有了現在的家業。」提及無量聖宗,先生眼含敬畏。

「想我人族,年滿十歲方可開始修行,雖說有前人功法,然,每人的體質都有些許差別,聖地不同,自有手段,可為弟子打下深厚的根基,我魏府便是效彷無量聖宗,七歲進學。」

「直到十歲,托老祖庇蔭,派遣龍馬飛舟前來接引,前往聖宗,和聖宗子弟一同參悟無量玉璧。」

「你們領悟的學識,會在無量玉璧的幫助下,短暫溝通天道法則而不必擔心同化迷失,領悟出最契合自身體質的功法,這就是一步快,步步快。」

「終有一日,我魏府也有這種手段,也能縱橫億萬里疆域,晉升宗門聖地!!」說到此處,先生滿是希冀。

「入門第一課,改變你們的呼吸」。先生話鋒突轉,不緊不慢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