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看了看許攸疑惑的表情,然後說道。「許攸啊?你自稱冠絕天下,對于此事,你有何看法?」
這許攸听到這張讓的話,覺得這張讓算是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他抬起頭看了看張讓,然後緩緩的問道。
「不知大人,所求解的到底是何事?」
這張讓听到這許攸故作疑惑的表情,直接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實不相瞞,我與這韓式倒也有些誤會,因此這韓式與我乃是不可調節的關系。」
張讓沒有直接說出自己派出刺客刺殺韓式的事情,而是掩飾了過去,對著許攸說道。
這許攸听了張讓的話,自然也是明白了,張讓的意思,這張讓所求的自然是要對付這韓式。
「大人,這陛下如此處罰此事,明顯是偏袒那韓式,因此只能找尋這事情的根源所在了。」
許攸侃侃而談,這張讓有些疑惑,然後詢問道。
「許攸啊,你我不必打啞語,有什麼盡可直言,不必遮掩。」
听到張讓的話,這許攸趕忙回應。「大人,這事情的根源,無非在這朱符和這死去的衛仲道身上。」
張讓听到許攸開始緩緩說出根源,他迫不及待的說道。「繼續說下去。」
張讓說著,還將桉牘上的酒水端了起來,喝上了一口,這許攸干咽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
「而此時根源中的朱符乃是不願出嫁韓式,但此事過後,這朱老將軍,定然會責罰這朱符,因此這條根源,必然是無用了。但是,這衛仲道這條根源,倒是可以利用。一來這衛仲道,並非與韓式結怨,而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因此他死的冤枉,而河北衛家,定然也不會接受陛下這個簡單的處罰。」
張讓听了許攸的話,面露喜色,然後示意讓許攸也喝上一口酒水,這許攸也是毫不客氣,直接將面前一碗酒水飲盡。
「听你的意思是,讓我聯系河北的衛家?」
張讓看著喝酒的許攸問道,這許攸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看了看張讓。「不知大人,對著韓式到底有何想法。」
張讓對于許攸的話,沒有回答,這許攸也是識趣,便沒有繼續追問下去,而是說道。
「若是大人想處之而後快,便可借衛家之手,但陛下對韓式如此輕罰,那此事便可不大人親自涉險。」
張讓听到許攸的話,沒有說話,只是微微點頭,這許攸心領神會,繼續說下去。「只要差一人前去與這衛家聯系衛家的家主,澄明這衛仲道乃是被韓式故意設計謀害的。」
「那韓式的目的呢?」
這張讓听到許攸的話,明顯起了興趣。
「大人,這衛仲道來到洛陽是為了什麼?」
這許攸澹澹說道,這張讓想了想,然後干笑了一聲。「你的意思是,我們要對那蔡琰動些手腳?」
這衛仲道來到洛陽,向蔡邕提親的事情,幾乎整個洛陽的人都知道此事,因此這張讓也是心知肚明。
「如今,這陛下給韓式賜的府邸,如今這韓式還未入住其中,若是這蔡琰從府邸中走出,而這正巧被前來洛陽參加才子對弈的一眾才子看到這種場面,大人說,這天下人該怎麼認為此事?」
許攸此計策一說完,這張讓直接壓抑不住自己的笑意,然後對著許攸說道。
「許攸啊許攸,你當真是聰明絕頂,就是那迎客樓的田豐,見了你也要退避三舍。」
這許攸听到田豐的名諱,多為有些看不起,然後對著張讓說道。「這個田豐,不懂得藏鋒,也難成大才,我也不齒于與此人相提並論。」
張讓听了此話,心中沒有起多少波瀾,這才子之間的明爭暗斗,相互譏諷,他不是很明白,也不是很想參與。
「那此事你可有具體的辦法?」
張讓繼續詢問道,這許攸思忖了片刻,然後模著自己的下巴,對著張讓說道。
「這蔡邕的府邸,防備不是那麼嚴苛,若是差一兩個游俠前去,將這蔡琰綁了,然後乘著夜色,將蔡琰放進這韓式的府邸,待到韓式前去府邸,自然會發現蔡琰,到時我們再設法,將才子們引到韓式的府邸。」
許攸說出自己的計劃,這張讓點了點頭,然後詢問自己覺得誘惑的地方。
「若是這韓式不願住到這府邸,那此事是不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許攸自然也考慮到這個因素,然後許攸說道。「大人有所不知,今日在那街頭觀望的人,其中就有我。那韓式此後去的地方,就是他的府邸。而且就算這韓式不願去府邸,直接在韓式入住的客棧放上一把大火,這自然就不得不不搬到自己的府邸。」
听到許攸安排的如此妥當,這張讓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對著許攸說道。「不知你此次需要多少游俠?」
「十人即可,但是大人,此次我要以面遮人,還請大人挑選人。」
這許攸可不想因此此事給自己惹過多的麻煩,對于許攸這個要求,這張讓點了點頭,表示同意許攸的要求。
「而且大人,此事做完之後,這些游俠,也不可再留,以防玷污大人名諱。」
這許攸緩緩說道,這張讓默許道。「若是此事,你做的干淨,才子對弈,無論你取得什麼樣的名次,我都會向陛下舉薦你的。」
這許攸听到張讓的話,緩緩對著張讓拱著手,喊道。「多謝大人。」
這張讓繼續說道。「不僅如此,這府內的一眾文客,以後也會听命于你。」
此次,這才子對弈前來參加的才子眾多,而迎客樓根本容納不了,一些才子無處可去,這張讓便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若是這戲志才和郭嘉,沒有被韓式收留,他們倆甚至也會來到張讓的府中。
許攸對于張讓給出的好處,都十分的滿意,因此他也準備賣力的去做這件事。
與張讓府中,兩人此時其樂融融的氣氛相比,這長公主府的氣氛就異常的沉默,這長公主,盧植,朱三人自然也是接到這衛仲道被誤殺的消息,這劉嫻,盧植,朱三人中,這朱最為尷尬,畢竟這衛仲道被誤殺的來龍去脈中,這朱符佔據主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