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此言一出,其余幾個國家的國主們均是驚得要跳起來了。

西大陸,那是什麼地方?

「西大陸離東大陸隔了萬里之遙。佔城國主說得沒錯,他們的確開著蒸汽船,拿著火銃,雖然這些比不上我大明的裝備,可是比起十年前的大明來說,高明了不知道多少個時代了。」

朱棣嘆了一口氣,「時代在變化,變得朕都應接不暇了。朕也是沒想到,西大陸的人居然還能越過半個大西洋,繞過好望角,穿過印度洋,從阿拉弗拉海登上了澳大利亞這塊陸地。」

國主們發現,大明皇帝說的這些地名,他們一個都沒有听說過,他們以為,地球也就比他們國家到大明稍微大一點,大明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國家了,海上的世界比他們想象得要大太多了。

人人都目瞪口呆,若非參加這次博覽會,興許,他們的國家遭遇了澳大利亞那樣的慘劇,他們連敵人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都一無所知。

死了之後,連仇人是誰,都不知道呢。

此時,雖然人人都不甘願將自己的國土拱手相讓,卻也不得不佩服舍楊該的果決與度量,能夠為了國家做出這樣大的犧牲,實在是叫人欽佩啊!

舍楊該扮演的這個角色,本來應當是三佛齊梁道明的,他來大明的目的,便是投誠。

他乃是大明人,他只是暫時因大明人的勢力而成為了三佛齊的王,大明皇室不可能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允許一個大明人稱王。

他忙跪了下來,「皇上,臣代表三佛齊國的百姓們請求大明將三佛齊國並入大明的版圖,他們渴望成為大皇帝陛下的子民,生生世世效忠于大皇帝陛下。」

梁道明一開口,曾經目睹了大明海軍有多麼厲害的渤泥國主、爪哇國東王和滿剌加國主也同樣效彷,紛紛希望能夠成為大明版圖的一部分。

「朕的手伸不了那麼長,對于貴國的要求,朕會和朕的臣子們討論,你們可以把你們的要求提得更加具體一點,趁著諸位國主在這里,朕將命人受理諸位的訴求,盡量讓諸位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真臘國主,暹羅國主以及亦力把里的使臣等人面面相覷,他們原以為只是一次博覽會結束後的覲見,原以為大皇帝陛下會大手一揮,對他們這些前來湊趣的國主們重賞,誰能想到,竟然是鴻門宴。

三山國的三位國王也非常矛盾,誰也不願意做別人的附庸,他們願意奉大明為主,為的也是利益。

但是,在見識過大明的強大,周邊國家願意放棄主權來敬奉大明後,他們心里也不澹定。

朝鮮國主李芳遠深深地朝李禔看了一眼,若是這個兒子能夠娶到大明的女子,哪怕不是公主,他也願意將王位傳給這個兒子,如若不然,他不得不考慮其他的兒子了。

接下來,輪到各國的總督與國主們見面了,朱棣親自將自己國家的總督介紹給西南這些國家,「朕之所以朝貴國派遣總督,一是為了幫助你們這些國主們更好地統治國家,二是我大明在貴國有諸多友好交易的項目要管理,總督絕不會對貴國的內政進行干預,這一點,請諸位放心。」

自然無人敢說「不」,而對于大明來說,只要在那片土地上立了足,其他的一切就都好說了。

大明的瓷器、茶葉和錦緞都算不得什麼了,大明將用高科技來改變那些國家的老百姓的生活,大明將會把大量的人吸引到自己的國家來,在他們的國家里用機器進行勞作,從土地里獲取巨大的利潤。

大地母親,永遠都是富裕而又豐饒。

見過面後,朱棣每位國主送了一輛自行車,這已經令國主們都非常高興了,誰不知道,大明的自行車十萬兩白銀一輛。

這只是售價,關稅加進去,售價能夠高達十五萬兩白銀。

大皇帝陛下真是大手筆啊!

方才在大殿里的緊張、恐懼的情緒一掃而空,有些語言不通的國主居然還攀談起來了,雞同鴨講,也無所謂。

朱棣將徐輝祖留了下來,「朕听說你最近在家里好好準備,你去蘭納之後,打算怎麼做?」

徐輝祖想了想,道,「臣有點想法,說出來,若皇上覺得不對,請皇上賜教。」

客氣一句後,他道,「臣听說現在清邁宣慰使和清來宣慰使不合,臣以為,可以在此基礎上做一些文章,若是能夠將兩邊挑撥得打起來,一旦出現民不聊生的局面,臣將請大明軍隊進行鎮壓,再撫恤百姓,臣以為將來蘭納即可歸入我大明的版圖。「

真是高明啊!朱高燨心說,他這位大舅舅果然是個人才,當年,朱允炆若是能夠多信任他舅舅一點,而不是用李景隆那個蠢貨,或許,建文朝還能多堅持一兩天。

而沒有他穿越的那段歷史,他爹未必能夠打破層層防線,而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

朱棣也很滿意,他一直都知道自己這位大舅哥能力很強,但,既然兩人曾經撕破了臉,他也不願意俯就,萬一這大舅哥不給他面子,他下不了台,必然不會留他性命。

帝王的尊榮向來都是用鮮血鑄就。

但現在,大明擴張得太快了,且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在管理上不可能用血腥鎮壓,在用人上要求就高很多。

用兒子的話說,大兵壓境成本太高,對大明來說不合算,大明要走的是一條不一樣的掠奪之路。

「在蘭納沒有真正成為大明的一個州府之前,大明在蘭納的目的只有三個,一是種植橡膠,二是礦石資源,三是財富。」朱棣道,「當然,大明盡量不激起民變,甚至我們要與老百姓們站在一邊,給他們提供保護,提供勞動獲得食物的機會。」

這是徐輝祖第一次與朱棣討論國策政事,他不得不承認,比起朱允炆來,朱棣老辣到了極點。

他不知道如何形容朱允炆,只能說他是一個地道的書呆子,用一個流行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個傻白甜,不接地氣的君王。

而朱棣,所做的一切看似都是為老百姓,其中卻暗藏著道,維護百姓實際上也是在維護統治政權。

如今整個大明,對皇上的的擁戴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對皇上的愛戴變成了一種信仰。

「臣領旨!」

徐輝祖不明白自己為何緊張,他從宮里出去的路上,忍不住思索自己的緊張從何而來,比起在朱棣面前的緊張,他在朱允炆面前可以說胸有成竹。

想來想去,徐輝祖明白了一個道理,他是怕皇上不滿意自己的奏對。

徐輝祖不由得苦笑了一聲,皇上對這個世界的變化應接不暇,自己又何嘗不是呢,他若是再被冷落幾年,基本上,他已經跟不上時代的形勢了。

這個時代日新月異,變化得實在是太快了。

永樂五年冬月初十日,朱高燨大婚。

大明東南海岸,港口已經增加到了二十一個,船只往來不絕,從大明一船一船運出去的水泥,被送到了西南各個國家,從西南各國運過來的木頭、礦石、煤炭等物資取代了昔日的香料、象牙和寶石。

大明對香料、寶石和象牙等這些非自然資源的物資增收高額關稅,這些生意一般只有從大食等國來的商人才會做。

東南海域上的風平浪靜,海盜絕跡,吸引了不少從中東地區前來的商人,他們簡直是為這個國家的富強程度感到震驚。

朱高燨的婚期過後,第一批從澳大利亞運送過來的物資到達了港口,朱棣率領文臣武將和皇子們前往港口迎接。

回來的是沉香保,,朱高燨為他請了一個正六品的工部主事,他如今也是有官職在身的人了,對朱高燨越發忠誠。

朱高燨陪著朱棣上船看了物資,滿滿一船全部都是金礦石。

在海關的酒樓雅間里,沉香保跪在朱棣父子面前,顯得很緊張,一開始說話都不利索,朱高燨笑道,「你緊張什麼,你越洋過海回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好好說話,哆嗦個什麼勁?」

沉香保鼻子一酸,眼淚都淌下來了,「也只有四殿下才不嫌棄屬下這麼個人。」

他抹了一把臉,深吸一口氣,「殿下回來之後,屬下就帶著咱們的人和工部的人一起從羅利沙洲過去,繞過了西北角,幾乎繞過了澳大利亞一大片的海岸線,才到達了四殿下說的那個地方。也幸好有了殿下給的詳細的地圖,屬下等才能夠很快找到金礦。「

朱棣的腦海里還在盤旋那一船金礦石,他從未見過這麼多金礦石,顏色深淺不一,能夠閃瞎人的眼。

「怎麼這麼快就把礦挖出來了?」朱高燨想知道他離開後,這些人是如何在島上工作?

沉香保不好意思地一笑,「也都是用了殿下的法子,況且有金姆他們的幫助。他們在集市上給我們做了宣揚,很多部落都知道我們,等我們到達那里的時候,有土著主動願意投靠我們,人多力量大,比起最初,我們要容易多了。」

沉香保虔誠地道,「這些都是殿下的功勞。」

朱高燨笑了一下,「你們能夠順利就好,與當地人交好的政策一點要貫徹下去。再,挑選一些禮物,誰要是過去的時候,幫我給金姆他們帶些禮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