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一仗,有多邦城里的安南軍,也有梁民獻和蔡伯樂從升龍城帶來的兩萬多幸存的軍人,一共三十多萬安南大軍,不管年齡大小,凡是手拿過武器的,全部都被大明軍押解回國,但凡反抗,一縷射殺,毫不留情面。

此時的北京城門口,聚集了太多的老百姓,听說皇上皇後和四皇子回來了,整個北京城里,所有的作坊都停了,人都朝城門口這里匯聚過來。

「是皇上,皇後娘娘,還有四皇子,他們回來了!」

「回來了,終于回來了!」

朱高燨放眼看去,看到了好幾張熟悉的面孔,他舞動手臂喊道,「餛飩張,唉,那誰,還記得我嗎?」

「是四殿下,四殿下,我家開了女乃茶店,來喝一口吧!」曾經參加過靖難之役的軍士,因為受過傷,治療好後,便被遣回家了,得了一筆遣送費,來到北京城,開了一家女乃茶店。

用的是朱高燨給的方子。

朱高燨笑道,「好啊,把女乃茶做好了,等我啊!」

「好,四殿下,要來啦!」

眾人均是大笑,朱棣看到兒子如此受歡迎,很高興,笑道,「讓你的這些老百姓們先把路讓一讓,我們先進去?「

金忠和郭資領著眾人拜下去,山呼萬歲後,朱高燨道,「鄉親們,先把路讓一下,等我把我爹娘送回行宮,我再去找你們喝酒!」

「好,大家伙兒,把路讓開,讓皇上和皇後先回去,我們回去等四殿下,今日,就在這北京城里,咱們不醉不歸!

「不醉不歸!「

徐氏見兒子回到北京城後,如魚得水一般,真是既高興又為他擔憂,「兒子,你喝酒能行的嗎?」

「娘,說說而已,難道他們還真的要兒子喝醉不成?不過,娘,這時候正是您和爹施恩的時候,不說兩句嗎?」

徐氏乃是虎門將女,又母儀天下,不是不敢在這麼多人面前講話,而是身邊有丈夫,她不由得看向朱棣,朱棣道,「當年,陪著你們一起守城的是他們,朕這次陪你回來,也有要犒勞他們的意思,但由皇後出面,更為妥當!」

徐氏的臉上漸漸地綻放出笑容來,她握了握朱棣的手,站出來,高聲道,「父老鄉親們,我猶記得當年是你們拼了命協助我們守城,這份恩情,我和皇上一直記到了今天,沒有諸位,就沒有我一家的今日,在此,我感謝諸位!」

說著,徐氏彎下腰來,老百姓們感動得眼眶都紅了,其中一個老丈走出來,行禮道,「皇後娘娘,若沒有當年皇上的靖難之役,也絕不會有我等今日的好生活。當年,我等並非是幫皇後娘娘和四殿下守城,也是幫我們自己守住我們的家!」

「是啊,皇後娘娘,那都是我們自願的!」

「皇後娘娘,四殿下對我等也是恩重如山,我們有今日,全仗著四殿下!」

「我等唯願皇上萬壽無疆,唯願四殿體健康,我大明百姓就有長長久久的好日子啊!」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四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老百姓們拜了下去,自動分開一條道來,朱棣的車緩緩地開動,從老百姓們讓出的道上駛離,從始至終,這些老百姓們均是五體投地,發自內心地恭敬。

哪怕沒有人抬頭看,朱棣依舊朝著他們招手,他不停地喊著「鄉親們免禮,鄉親們免禮!」可沒有一個人起身,情不自禁地,朱棣的眼眶有些發熱,他想,遷都吧,回到北京來,這里才是他的家,才是他的根本。

他無法離開這座城市,還有這座城市里的老百姓,他依然記得當年靖難之役,是他們肩背手推,將糧食運到戰場,是他們寬慰他起兵造反謀逆不安的心,是他們的支持,讓他沖破了黑暗的桎梏,走向了光明。

今天,他回到這里,赤子之心依舊,他們依然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他,幾乎將他拱奉上了神壇。

北京城里,昔日的燕王府已經榮升為了潛邸,經過修葺之後,煥然一新。

回到熟悉的地方,朱棣夫婦只覺得無比安心。從朱棣離開這里的時候,他就想過要回來,徐氏當初離開,便留下了不少老人,服侍起朱棣一家三口來,輕車熟路,也讓人非常舒服。

梳洗過一番,簡單地休息一下後,朱棣便將金忠和郭資喚了進來

二人在朱棣面前被賜座,半邊坐在小杌子上,均畢恭畢敬,匯報北京這邊的情況。

金忠說著難處,臉上卻滿是笑容,「到處都要人,人手實在是不夠。去年,臣要在城外搭建新的發動機生產線的廠房,到處都找不到人手,正好又是農忙季節,臣擔心工錢出得多了,地里的活計又沒人做,只好和老百姓們換工,用拖拉機幫他們犁地,讓他們來幫忙上工。「

朱高燨想到後世,種的是雜交水稻不說,直接撒種在地里,平常老百姓只需要做好田間管理,水位和病蟲害,等到了收獲期,直接用機器月兌粒,稻谷上岸了就直接賣掉。

何等輕松!

但眼下,一畝田的水稻產量實在是太低了,要是像後世一畝地能產一兩千斤谷子,就好了。

朱高燨便對朱棣道,「爹,兒子有個提議,跟黃福說一說,在瓊州那邊弄點田地出來,咱們找些會種田的人,看能不能培育一些好種子出來,把糧食的產量提高一點。」

朱棣知道兒子說這話肯定是有緣由的,便記在了心里,這種事,他來安排就好,肯定不能讓兒子把啥心都給操了。

朱高燨又對金忠道,「你繼續說吧!」

金忠接著道,「去年底,發動機線勉強搭起來了,很多零部件按照四殿下的意思,交給外面的手工作坊做,如今,北京城里的作坊遍地都是,皇上要修宮城,臣專門在外頭重新劃了一塊地,打算把這些作坊都遷過去,就怕他們不肯遷。」

朱棣兩道眉毛豎起來,「他們敢不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