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2章 朱棣最信任的是胡

「你不是說,橡膠有多重要?咱大明的工業都靠橡膠了,你這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凡是個識字的,就能照著你這圖,弄出橡膠來了。」

朱高燨心說,天然橡膠能有多大用處,但看此時他爹痛心疾首的樣子,朱高燨還是把要說的話,都咽下去了,一個勁兒地認錯,「爹,兒子還是太女敕了,這要不是有爹幫忙把關,兒子就犯了大錯了!」

唉,說來說去都是時代太落後了,在後世,衛星滿天飛的年代里,山川地勢算什麼機密啊!

還有,生膠有個屁用,沒有後加工,橡膠就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想到後世用的開煉機,密煉機,還有硫化機,朱高燨覺得,工業發展這條路,真的是路漫漫啊!

任何一個子件,都牽扯到一個完整的供應生產鏈,真的是千頭萬緒。

朱棣听兒子嘴里說著最誠懇的認錯的話,臉上半點羞愧之色都沒有,他不得不反省自己,是不是對這臭小子太寵溺了一點?

但,讓他對著兒子發脾氣,他又不舍得。

「這樣吧,爹的意思,瓊州那邊還是讓胡去吧,你也說過,橡膠這種資源事關重大,讓別人去,爹實在是不放心。」

胡是誰?歷史上,朱允炆在朱棣破宮之後,不知去向,這前任皇帝丟了,可不是一件小事,朱棣雖宣布了建文帝的死訊,但私底下,卻沒有放松對建文帝的尋找。

這一找,找了整整二十年。

若說朱棣對誰最信任,自然是胡了,否則,怎麼可能會把那麼重要的事交給胡去做?

此時的胡才二十六歲,他是建文二年的進士,被授予兵部給事中。原本,胡打算去競聘戶部給事中的職位,有了朱棣的信賴,他也不必去競爭職位了。

朱棣命人將胡叫了來,將朱高燨之前打算給黃子澄的圖冊遞給了胡,「朕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交給你去辦!」

朱高燨同情地看著胡,有些人的命格真是上天注定了的,歷史上,胡幫朱棣找朱允炆,娘死了,他請求回去守喪,朱棣也不答應。

他的腳步恨不得丈量了大明的每一寸土地,而眼下,朱棣不必尋訪建文帝的蹤跡了,胡又被朱棣看中,讓他去瓊州府這種天涯海角的地方。

帝王的信任啊!

真不是普通凡人能夠承受的。

朱棣將任務交代了一遍,「如果瓊州府沒有這種叫橡膠的樹,那就在雲南,你回頭去找沐成,從橡膠樹上……「

說到這里,朱棣不知道橡膠樹通過什麼法子來進行傳種,他一時語塞,看向朱高燨。

朱高燨只好接過他爹的話,「橡膠樹通過種子來傳播種植,先將種子培育出來,再進行移種,一般瓊州府二三月份的時候催芽最好,種在沙地比較合適,這種樹,生長五六年才能開割膠乳。「

「具體的一些培育方法,我已經在這張紙上寫清楚了,具體還是要你們根據實際情況總結經驗教訓,用心做事,多培育一些橡膠樹。」

胡沒想到交給自己的,居然是這樣一樁艱巨的任務,他還沒開口,朱棣便已經下令了,「朕會讓吏部提拔你為瓊州府知府,都指揮花茂尚在瓊州築城防倭,既然那里今後要大量種植橡膠樹,朕將另派良將,領軍前往瓊州。「

知府乃是正四品,而眼下,胡一個給事中,不過從七品,他驚得渾身一顫,「皇上,臣為大明肝腦涂地,也是本分,臣還什麼都沒有做,不敢居功,若將來,臣真的將橡膠樹種植出來了,臣再向皇上討要恩典!」

朱棣想了想,覺得這樣未嘗不可,但朱高燨在一旁道,「多多少少總要升個官兒吧,千里奔波,為的是什麼?爹,兒子覺著,還是要給個恩典,眼下的確不好一口氣讓胡當個知府,去了瓊州那邊,人生地不熟,多要仰仗現任知府,等混熟了,再將現在的知府調回來,讓胡當知府合適。「

瓊州府多少數民族,又是天涯海角之地,洪武二年設立海南衛所,派當時的廣西都指揮僉事孫安派兵前往鎮御,置海南分司,鎮兵一千余名,受廣西都司節制。

洪武三年,海南衛改隸廣東,以北征時收編的潰敗元軍充實衛所,當時海南設立了東西二所,有軍千余名,洪武五年,改分司為海南衛,六年立屯田。

海南衛旗兵軍近一萬六千人,但衛所軍兵陸續逃亡。

畢竟,這時候的海南雖然名字好听,名字叫「瓊」,卻並不是後世的海南島,風光大好,而是窮鄉僻壤之地。

朱高燨現代人的思維還是佔了主體,他笑道,「你也別擔心,沒道理讓你一輩子在瓊州府待著,等將來有了起色,會把你調回來……」

「四皇子言重了!」胡忙道,「臣能為皇上,為我大明盡綿薄之力,乃是臣的福氣,也是臣的本分!」

朱高燨還想說什麼,朱棣抬手攔住了他,他這兒子什麼都好,就是缺了些殺伐果斷之氣,「那就依四皇子的意思,你暫時任同知,朕讓陳亨領兵隨你去。」

陳亨領命後,領一千騎兵,用三輛拖拉機,帶著三挺大炮,十挺沖鋒槍,兩百桿火銃,兩拖拉機彈藥,赴瓊州。

這一次的任務來得很突然,大朝會上,朱棣下了命令後,眾臣子都有些懵了,瓊州府那種偏遠地區,至于配備如此多的火器,前往鎮壓嗎?

朱棣不管朝臣們是怎麼想的,他對陳亨和胡道,「重要性,朕已經跟你們說過了,瓊州府的糧食,由廣西和廣東兩省供應,無論如何,要把朕交代下去的任務做好。」

「臣等遵旨!」

朱高燨站出來道,「老胡,你這次去,若是沒有找到橡膠,就去一趟雲南,從那邊搞到橡膠種子,在我給你的圖紙上畫出來的地方種植,老百姓們若是不願意種,沒關系,你先帶銀子過去,告訴他們,一斤橡膠,我按三倍的糧食價格收購,可以先給老百姓定金,五年的成熟期,每年都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