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八章 通天閣大學士

「陛下說笑了」

與一眾老道客套一番後,朱厚照便關閉了傳訊符投射出來的光幕影像。

「都是國之大才啊!」

朱厚照慨然一嘆,想起了扶龍道人,風鈴大師,宋應星,徐光啟,趙德柱等人,這些都是對太武朝有莫大貢獻的人,他應該給予最高規格的重視。

忽然間,他想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記錄功臣生平的凌煙閣,一個與之差不多的想法緩緩涌上心頭。

「愛卿,朕有意建一座通天閣,將我朝功臣生平功績盡皆收納其中,對此你怎麼看?」

朱厚照征求楊一清的意見。

楊一清眼前一亮,大喜道︰「陛下有意效彷唐太宗之凌煙閣,廣布恩德于天下,使得後世亦能銘記我朝之輝煌。」

「此乃大喜之事,臣認為,通天閣不但要建,還應于落成之日,請來各朝名流觀禮,以彰我朝盛世華風。」

留名通天閣,就意味著名垂青史,這樣的大好機會擺在面前,楊一清又怎會錯過。

他是太武朝重臣,群臣之中,地位僅在王陽明之下,通天閣留名之人,怎麼著也得有他一個。

「愛卿這話說到朕心里去了,我朝功臣留名通天閣,無數年以後,也不失為一樁佳話。」

朱厚照問道︰「愛卿認為,我朝哪些人有資格留名通天閣?」

風過留痕,人過留影,但凡是人都無法抵擋名垂千古的誘惑,但朱厚照不希望他的通天閣多些濫竽充數之輩。

問楊一清太武朝有哪些人有資格入通天閣,也是朱厚照對楊一清的考驗。

王陽明即將道成,屆時就會辭去內閣首輔之位,最有能力接任內閣首輔就屬楊一清與楊廷和。

朱厚照在這兩人之間還未做出選擇,如果楊一清就通天閣留名這事能夠做到秉公直言,那下一任首輔,朱厚照會優先考慮他。

若他提及一些能力資歷都一般,與他個人私交甚密的官員,那他接任首輔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內閣首輔是孤臣,朱厚照才放心!

到了如今這種局面,就是內閣首輔拉幫結派,黨羽眾多,朱厚照也能一力鎮壓,但權謀玩多了,就成了一種本能。

「臣以為,李東陽老大人理應留名通天閣。」

楊一清並不知道朱厚照在考驗他,但他清楚朱厚照的個性,便率先提起李東陽,試探一下朱厚照的態度。

朱厚照輕輕點了點頭,李東陽是他的老師,主政之時勞苦功高,致士回鄉之後仍辦學授課,其不論是功績,還是品性,都足以留名通天閣。

「其他人呢?」

朱厚照示意楊一清繼續說。

楊一清心下一喜,朱厚照既然不排斥李東陽,那他這樣對朱厚照忠心耿耿的大臣,留名通天閣就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了。

「王首輔,費宏,王鏊,楊廷和,梁儲,張懋,胡大魁,沐昆,陳武」

他一連報出一大串名字,有文有武,都是太武朝的柱國重臣,唯獨少了他自己。

但他可以肯定,留名通天閣的人中必有他楊一清,只是他不好意思提名自己而已。

「他們跟隨朕一路走來,確實有留名通天閣的資格。」

朱厚照對楊一清的提名亦是大為認同,但提名的人中少了一些他所鐘意的人。

「把扶龍道人,風鈴大師,徐光啟,宋應星,趙德柱,玄通道人等日月學宮的大師們也列入其中。」

「他們研究出來的東西對我朝影響深遠,意義重大,留名通天閣理所應當。」

「另外,凡是留名通天閣之人,加封通天閣大學士,享二品官員俸祿,可隨意進出皇宮藏經閣。」

朱厚照這一次的手筆堪稱不可謂不大,把楊一清都給嚇著了。

建立通天閣,加封通天閣大學士都只是名譽而已,可隨意進出皇宮藏經閣卻是實打實的好處。

皇宮藏經閣中,收藏著無數百家經典,還有朱厚照自各個世界掠奪來的諸多武功秘籍,修行秘法,只要不是個傻子,進入皇宮藏經閣,定會收獲滿滿。

「陛下聖明!」

楊一清連忙一個彩虹屁拍上,畢竟他也將是通天閣大學士名頭的獲利者。

一道靈光突然一閃而過,朱厚照又想到了一個騷操作,看著楊一清,神色莫名道︰

「愛卿,你說,朕若是連其他各朝的名士也封為通天閣大學士,是否能行得通。」

一听這話,楊一清瞬間就懵了,任他腦子再怎麼靈活多變,都萬萬沒想到,朱厚照竟然會想出如此騷操作。

太武朝的皇帝冊封其他各朝的官?

像話嗎?

簡直荒誕至極!

這不是明擺著挖其他各朝的牆角嗎?

即使挖不到牆角,也能使人家君臣離心,著實陰損到了極點。

「陛下,這不妥吧!」

楊一清憋了半天,才憋出這麼一句不痛不癢的話來。

他很想勸朱厚照在這種非常時期,就不要搞事了,卻又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

「有什麼不妥的,朕只是欣賞各朝名士的才華而已,又沒打算挖牆腳。」

朱厚照振振有詞道。

楊一清無語,很想說︰陛下,這話您自己信嗎?

朱厚照對自己的鬼話當然不信,冊封他朝的名士為通天閣大學士,他的意圖就是拉攏人才,哪怕只是拉攏到一個,他便是賺了。

一個都拉攏不到,他也不虧,反正通天閣大學士的福利待遇只有他太武朝的大臣才有。

「就這麼決定吧!」

朱厚照大手一揮,阻止楊一清開口勸說,連冊封的人選都想好了︰

「洪武朝李善長,劉伯溫,徐達,湯和」

「永樂朝楊士奇,解縉,夏元吉,張玉」

「都送一份冊封聖旨過去,通天閣我朝功臣可留名其中,其他各朝名士亦無不可,如此方能顯示我朝之恢宏氣度。」

臨了,朱厚照又想起了什麼,補充道︰「正統朝,泰昌朝就不必了,大明十六朝中,此兩朝屬于墊底擺爛的貨色,想來也沒什麼名士。」

毫不掩飾的區別對待,可見他有多不待見朱祁鎮與朱常洛。

大爭之世,機遇無數,還不思進取,沉迷,這兩貨爛泥扶不上牆,若非礙于局勢平衡,朱厚照早把他們兩個的地盤一口吞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