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唐德勇驅車來到太學東京辦事處,剛打開車,就被以呂好問為首的,大宋政事堂的相公們堵住了。

「唐長官,哦,唐總經理,我等冒昧前來,打擾了!」呂好問拱手道。

「不敢當,各位相公要折殺小子麼?」唐德勇拱手還禮,說道︰

「各位相公大駕光臨,不為無因吧?走,去辦公室去,外面太冷。」

到辦公室坐下,唐德勇燒水,泡茶,這辦公室以前是王建軍用的,前段時間兩邊辦公,所以,茶葉庫存頗豐。

「來,各位相公請用茶,小子不會斗茶,請多擔待!」唐德勇陪著給各位奉茶,就是不問他們的來意。

茶水三泡之後,樞密使張叔夜端起茶杯又放下,最後忍不住了,問道︰

「唐總,華夏實業投資公司的方案出來了吧?到為什麼必須要以土地置換股份,你給老頭子們說說。」

「如此說來,相公們很有錢啊!既然各位想知道,我就說說。」

唐德勇拿出香煙散了一圈,有拿出火機要給各位點上,呂好問看著唐德勇的金屬火機,示意先給別人點。

輪到呂好問時,他說自己來,接過火機「叮」地一聲打著了,美美地吸了一口,然後把火機塞入了袖袋里。

唐德勇看在眼里,卻不以為意,隨意提出一個問題︰

「各位相公家里都是有田有產的大家族,你們家的土地能種出黃金白銀嗎?」

「種出黃金白銀?未曾與聞!」

「難道海漢人能在地里種出黃金白銀?」

「是的,我們能!」唐德勇肯定地回答道。

「在遙遠的歐洲,一群被邪教控制的蠻夷之人,生產力低下,商品匱乏,但是黃金白銀很多,我們準備把他們從邪教手里解放出來,讓他們也能享用到華夏民族豐富的商品,和燦爛的文化。」

「所以,我們要在那里建立殖民地,或者租界,用華夏的商品和醫藥去交易他們的黃金白銀。」

「至于為何定要以土地置換股份,因為我們要在華夏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置換的土地所有權歸華發會,華發會再以一成五或兩成的地租,租賃給無地或失地的農民,從根本上根治土地兼並,顛覆治亂循環的歷史周期律!」

「我們對華夏民族的感情是真誠的。」

「同時,也是預防歐洲白人崛起,他們已經有人在開始研究數學了,若不及早遏制,將來可能會給華夏民族帶來極大的麻煩。」

「當然,土地置換股份這事純粹屬于自願,不願參與的,華發會絕不強求。」

「這個回答,各位還滿意嗎?」

唐德勇說完,還追問一句。

「蠻夷之人,當教化為先,豈可入戶奪利。」參知政事何栗癟癟嘴,便準備開講聖人之言。

「何相公,打住打住,聖人之言在我這不好使,女真人都沒教化好,跟我談什麼教化蠻夷邪教。你不願意用土地置換股份,沒人強迫你!」

唐德勇揮手打斷了何栗的話,還反唇相譏道。

「某並未反對以土地置換股份,股份是股份,教化歸教化,豈可混為一談。」何栗的話讓人無語,這不是典型的既當又立嗎?

面對利益,大宋士大夫像何栗這麼迂腐的是少數,梅執禮的話就充分說明這一點。

「唐總,華發會擬發多少股?每股置換多少畝土地?」

這話問到了點子上,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華夏實業投資公司總共你發行七十五萬股,首期擬發行二十萬股,每股置換一百畝中上等土地,第二期在半年以後視公司運營狀況,增發三十至四十萬股,每股置換土地數額未定,第三期再增發余額股份,每股價值同樣視公司運營狀況而定。」

唐德勇把後世風投的手段都用上了,天使輪投資風險高,但回報也高,一輪二輪投資風險小了,回報率自然不能與天使輪投資同日而語。

這個道理,大宋人自然是懂得,否則怎麼會有歷代歷朝最富裕的王朝?

「附著在土地的田賦徭役由租地農民承擔嗎?」

呂好問的問題直指事物的核心,由租地農民承擔的話,就等于華發會成了大宋最大地主。

「田賦徭役由華發會承擔,但是租地農民交租後的余糧,華發會有優先收購權。」

「華發會將以貨幣形式繳納朝廷的田賦,還會招募培訓專業人士,專門服朝廷的徭役。」

「同時,華發會會跟朝廷議定田賦徭役的標準,否則,朝廷田賦徭役標準超過一成五以上,華發會豈不要虧死,屆時華發會如果造朝廷的反就不好看了。」

唐德勇的回答讓相公們大吃一驚,如此一來,華發會只能維持運營,毫無利益可言。

華發會如此做法,究竟意欲何為?

「如此一來,華發會根本無利可圖,殺頭的生意有人做,不賺錢的生意可沒人做!」張叔夜質疑道。

「呵呵,大宋的相公們的見識,居然僅限于此,誰說華發會不賺錢?」唐德勇諷刺道。

「首先,在華發會農業科技支持下,兩成地租已經遠超大宋原來的五成;其次,華發會才用集約化模式管理農民,成本會大大降低;」

「其三,也是最關鍵的,農民必須富裕,只有農民富裕了,才有錢消費更多的工業化商品,朝廷才能獲得更多的商業稅,所以工業化才是華夏民族的未來!」

「儒家的治國思想已經落後了,不要把目光盯在土地和農民身上,農民不是你們的敵人,眼楮要向外看,要攫取外族的利益,來發展壯大華夏民族。」

唐德勇的話讓相公們陷入了深思,海漢人的品格太崇高,武力太強悍,學問太厲害,無論軍事,經濟,治學、沒有任何事情難得住海漢人。

難怪那麼多名門望族要爭先恐後,把自家家族的女兒嫁給海漢人?

海漢人如果願意,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顛覆大宋,但海漢人始終秉持承諾,絕不覬覦大宋的江山。

海漢人言出法隨,讓大宋君臣原來的擔心,變成了失望。

「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今日老頭子受教了,還請唐總包涵。」張叔夜光明磊落,不懂也不會藏拙。

「今日受教了,唐總中州學校里也教授這些課程嗎?」梅執禮始終執著于為家族輸送厲害的學問,

「梅相公,目前中州學校還沒有教授,要升級到大學,才會教授學習政治管理,工商管理、經濟管理,學問積累到一定程度,自己也能悟出來的。哈哈哈。」

唐德勇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循循善誘。

不管是梅執禮,呂好問、張叔夜、甚至何栗,無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學到海漢人的學問。

同時,最關鍵的是要盡快將土地置換股份的消息,傳回老家,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即便再來,也非原來的機了。

四人喝完杯中熱茶,告辭離去。

同時,東京城里,華發會城里華夏實業投資公司,以土地置換股份的消息已經發酵。

原來沒有機會,參與第一次投資的普通士紳開始蠢蠢欲動,幾百上千畝地還是拿得出來的。

海漢酒樓里,人滿為患,一座難求。

海漢酒樓是海漢人投資的,自然關于海漢人的信息,自然無限接近于真實,要打听土地置換股份的消息,自然要來海漢酒樓才最靠譜。

「王員外,你家田產殷實,這次準備置換多少股?」

「李兄,粥少僧多,前景堪憂啊!」王員外沮喪道。

「王員外,不會吧?今天才出來的消息,股份一下子就搶光了?」李姓商人驚訝道。

「上午,從這里出發的加急快馬已經走了十幾波了,都是大宋有名的大家族,韓家、富家、錢家、崔家,那家不是千頃以上的田產?」

一個信仰的茶商,憂心忡忡地接口道,其實他也雇了加急快馬,給家里通信,速持地契開京城換股。

二樓采雅軒里,曹晟得意忘形地說道︰

「那些傻X,哪里知道小唐要按步驟成片置換土地的?」

「曹駙馬,您跟海漢人唐總較厚,可有什麼內部消息透露?」

拍曹晟馬屁的竟然是開封府知府程振,程振老家在應天府,不知道唐德勇的成片置換,都有哪些地方?

首期只有二十萬股,也就是只置換兩千萬畝土地,還真是粥少僧多。

「很明顯京畿路、河北西路、河東路是首期置換土地的地方!」高禛不容置疑道。

「難說,曹兄,你還是再去問問折兄吧!把穩著實,好過胡亂猜測。」潘裕建議道

潘裕上次

「折兄現在焦頭爛額,自古不暇,哪有時間跟你相談。」曹晟否定了潘裕的建議。

上次曹晟吃相難看,差點得罪了折彥質和唐德勇,這次他不敢造次。

除了跟高堯輔、蔡迢一起跟見唐德勇,否則,唐德勇可能不鳥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