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商貿的繁榮直接影響到了北方的貿易。
尤其是前往朝鮮的商船逐漸增加。
別看朝鮮現在也算是「閉關鎖國」,可那是對于西夷人,而對于大明這邊,一直是開放的。
而朝鮮的高麗參以及各種毛皮一直是中原以及江南之地最為緊俏的商品之一。
不僅僅鄭氏的商船賺的盆滿缽滿,就連廣州灣這個新恢復的「港口圈」也受益頗多。
也因此,北上的海船越來越多。
這一路上自然難免會遭遇海盜。
不過此時卻不用怕了。
因為每過一段時間,大明齊王的水師就會組織商船一同前往北方。
而他們的目的地自然是朝鮮。
而大明水師艦船的目的地則是濟州島。
如今的濟州島已經被齊王所佔據,不僅駐守有精兵五千,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運來糧食與兵馬。
而水師方面,也有一支小型艦隊駐守此地。
為的就是以防朝鮮水師。
雖然朝鮮當下並不會派遣水師前來,然正所謂不怕萬一就怕一萬,秦明覺得還是小心為上。
至于韃子的登州水師,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
而隨著濟州島兵馬逐漸增多,關于遼東半島三衛。金州衛,蓋州衛,復州衛的收復行動計劃也已然開始了。
此次率軍出征的依舊是水師總兵張大胡子。
畢竟這一次大戰,乃是跨海作戰,水師的作用很大。
而且此次不僅要拿下三衛,甚至還有可能威脅天津。
這樣一來,韃子可就不太好過了。
至于大明與大清的協議,那根本就是廢紙一張。
秦明會對外宣稱是倭寇海盜所為。
至于韃子會不會信,他可不管,反正他信了。
何況,此次出兵計劃只是針對這三衛,尤其是金州衛必須得拿下。
要知道一旦拿下此地,在遼東半島就等于瓖嵌了一根釘子,牢牢的將韃子釘在那不敢「動彈」。
————
林中,官道拐彎處,秦明率親兵正秘密潛伏著。
當昌化營殘兵逃至拐彎處,秦明立刻小聲對身旁親兵道︰「去……即刻傳信鄭守備,魚已入網!」
「是……!」
隨著親兵應聲離開,數百名黎兵也從官道左右林中撤了回來。
與此同時,數百綠營兵也緊跟沖殺了過來。
他等皆都殺紅了眼,眼中一心只求殺敵獲功,根本不曾想到前方會有埋伏。
或者說,他等此前確實想到了,然因後方傳令兵還未傳令,他等也不好就此打住,往後撤。
而這時,後方不遠,高雷總兵栗養志見前方漸漸沒了動靜,心中隱隱有種不好預感。
忽然,他臉色一變,似乎想到了什麼,立馬對身旁親兵道︰「去!即刻讓沖殺綠營兵撤回……賊寇定有埋伏……!」
「總兵大人,只怕已來不及了,還是直接敲鑼鳴金吧!」
「對對對……趕快敲鑼……!」
「是……是是!」
此時栗養志也稍稍慌了神,但作為老將,他很快便反應過來。
然而卻已經來不及了。
當鑼聲剛敲響,前方已然接戰。
再說此時,官道拐彎處,秦明見只追擊來了數百綠營兵,心中頓時暗道不好。
他還是低估了韃子主將的謹慎。
然事已至此,他也只能采取備用計劃,那便是即刻發動攻擊,爭取在最快時間內,吃掉這數百綠營兵。
「殺……!」
秦明一馬當先,率數十名鐵甲戰兵從左右兩側沖出,直接擋住了數百綠營兵的後路。
「噗嗤……!」
「噗嗤……!」
「中埋伏了!」
「逃呀!」
「不要亂!擋住!擋住!」
這一刻,數百綠營兵當中,幾名綠營把總也嚇得魂都沒了。
他等一下子便清醒了過來,開始一邊後撤,一邊阻止綠營兵抵擋。
可秦明麾下皆乃鄭氏鐵人軍戰兵,盡管只有數十名,可卻皆都能以一當十,手中長刀如砍瓜切菜般,不斷收割著綠營兵的性命。
一時間,本就有些慌亂的綠營兵開始迅速後撤,他等根本不顧幾名把總阻攔,丟下手中長矛、腰刀、圓盾,恨不得多生兩只腳。
見此一幕,秦明稍稍往後撇了一眼,見鄭澧已然率伏兵追擊上來,不由瞬間大喜。
盡管計劃趕不上變化,伏擊戰變成了突襲戰。
可作為戰場主將,隨機應變是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一昧死板,照兵法行事,不過是紙上談兵,第二趙括罷了。
當然,趙括並非完全紙上談兵,事實上,歷史之上,趙括雖非名將,但也非庸將,然歷史屬于勝利者,因而趙括被「黑」,也理所當然了。
不過,這都扯遠了,還是說回此刻。
見鄭澧率戰兵已追至,他即刻大聲長嘯︰「殺!給本將殺上去!絕不可讓其有喘息之機!」
話落,他在數十名戰兵護衛下,再次沿著官道沖殺了上去。
而從左右林中撤回的五百多黎兵,見秦明率軍親自沖鋒,也紛紛被其氛圍感染,開始調轉方向,從左右兩側再次向後方追殺而去。
這一刻,數百綠營兵猶如喪家之犬,撤得極為狼狽。
中途不斷有綠營兵摔倒,但很快就被追擊上來的戰兵給踩在地上,亂刀砍死了。
後方,栗養志見前方不遠亂作一團,一百多名綠營兵被殺得丟盔棄甲,也臉色一抽,但他還是迅速下令,左右兩翼留守兵力及馬兵即刻上前。
「馬兵上前!兩翼戰兵!擋住!」
「火銃手,立刻調到前方,若有賊寇沖出,即刻開火!快!」
「總兵大人!還是率軍撤回縣城吧!賊寇似乎有意以殘兵沖擊中軍而來……」
「不!現在絕不可往後撤,一旦後撤,將會引起潰敗!」
栗養志把手一擺,並未听從身旁副將建議,他冷眼看著前方戰況。
另一側,狹窄的官道之上,秦明麾下鐵甲戰兵奮力砍殺著前方綠營兵,然綠營兵畢竟人數眾多,再加上左右兩翼還有馬兵不斷射箭,數十名戰兵漸漸有些吃力起來。
尤其是此時,不斷有綠營長矛兵從左右兩側繞過官道,向秦明等包圍而來,這不禁讓秦明皺起了眉頭。
這會,他已然往後退至安全處,見鄭澧已率軍追擊下來,不由對鄭澧道︰「鄭守備,接下來大軍便交與爾了。」
「將軍請放心!吾定將韃子主將人頭提到將軍面前。」
鄭澧乃召喚而出的兵種,自是對秦明絕對忠心服從。
他應了一聲,直接下令崖州營最精銳的數百鐵甲戰兵沖殺了上去,而臨川營及剩下兵馬則從左右兩側紛紛對上了繞過來的綠營矛手。
一時間,狹窄官道上與左右兩側林坡之上,數千大軍激烈廝殺,戰成了一團。
…………
一個時辰後,雙方皆都死傷慘重。
可雙方卻都知道,若是後退半步,必定會自行潰散,因而即使戰況慘烈,鄭澧與栗養志還是咬牙堅持著。
他們不斷派兵沖上去,地上到處都是尸體,鮮血更是將官道周圍都給染紅了。
後方,秦明身旁也只剩下了十多名戰兵,他手持千里鏡站于林中高處,看著韃子中軍,眉頭緊鎖。
此刻,栗養志身旁也只剩下了數十名最精銳的戰兵護衛以及百名火銃手,至于其他綠營兵,不是戰死,就是被其遣派上去了。
這會,身為總兵的栗養志也未曾料到,這股賊寇竟如此難纏,雙方兵馬雖相差無幾,然他麾下皆乃跟隨他多年的精銳綠營。
如今戰成僵持局面,他怎能不為之震驚。
「鳥銃手上前!給本將射擊!」
「將軍……!不可……吾等還有將士未曾撤下……」
「閉嘴!韓副將,爾若是貪生怕死,休怪本將對爾不客氣!」
「開火……!」
「射擊!……」
「砰砰砰……!」
……
栗養志根本不顧副將阻攔,直接命令鳥銃手上前開火。
一瞬間,無數彈丸朝著最前方的崖州營鐵甲戰兵飛射而去。
「噗噗噗……」
下一刻,就見,十數名鐵甲戰兵被射倒在地。
連同一起被射倒在地的還有幾名綠營兵矛手。
沒錯!
為了戰勝對面之敵,栗養志根本不顧自身一方綠營兵死活。
「開火!射擊!」
「噗噗噗……」
……
林中,官道拐彎處,秦明率親兵正秘密潛伏著。
當昌化營殘兵逃至拐彎處,秦明立刻小聲對身旁親兵道︰「去……即刻傳信鄭守備,魚已入網!」
「是……!」
隨著親兵應聲離開,數百名黎兵也從官道左右林中撤了回來。
與此同時,數百綠營兵也緊跟沖殺了過來。
他等皆都殺紅了眼,眼中一心只求殺敵獲功,根本不曾想到前方會有埋伏。
或者說,他等此前確實想到了,然因後方傳令兵還未傳令,他等也不好就此打住,往後撤。
而這時,後方不遠,高雷總兵栗養志見前方漸漸沒了動靜,心中隱隱有種不好預感。
忽然,他臉色一變,似乎想到了什麼,立馬對身旁親兵道︰「去!即刻讓沖殺綠營兵撤回……賊寇定有埋伏……!」
「總兵大人,只怕已來不及了,還是直接敲鑼鳴金吧!」
「對對對……趕快敲鑼……!」
「是……是是!」
此時栗養志也稍稍慌了神,但作為老將,他很快便反應過來。
然而卻已經來不及了。
當鑼聲剛敲響,前方已然接戰。
再說此時,官道拐彎處,秦明見只追擊來了數百綠營兵,心中頓時暗道不好。
他還是低估了韃子主將的謹慎。
然事已至此,他也只能采取備用計劃,那便是即刻發動攻擊,爭取在最快時間內,吃掉這數百綠營兵。
「殺……!」
秦明一馬當先,率數十名鐵甲戰兵從左右兩側沖出,直接擋住了數百綠營兵的後路。
「噗嗤……!」
「噗嗤……!」
「中埋伏了!」
「逃呀!」
「不要亂!擋住!擋住!」
這一刻,數百綠營兵當中,幾名綠營把總也嚇得魂都沒了。
他等一下子便清醒了過來,開始一邊後撤,一邊阻止綠營兵抵擋。
可秦明麾下皆乃鄭氏鐵人軍戰兵,盡管只有數十名,可卻皆都能以一當十,手中長刀如砍瓜切菜般,不斷收割著綠營兵的性命。
一時間,本就有些慌亂的綠營兵開始迅速後撤,他等根本不顧幾名把總阻攔,丟下手中長矛、腰刀、圓盾,恨不得多生兩只腳。
見此一幕,秦明稍稍往後撇了一眼,見鄭澧已然率伏兵追擊上來,不由瞬間大喜。
盡管計劃趕不上變化,伏擊戰變成了突襲戰。
可作為戰場主將,隨機應變是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一昧死板,照兵法行事,不過是紙上談兵,第二趙括罷了。
當然,趙括並非完全紙上談兵,事實上,歷史之上,趙括雖非名將,但也非庸將,然歷史屬于勝利者,因而趙括被「黑」,也理所當然了。
不過,這都扯遠了,還是說回此刻。
見鄭澧率戰兵已追至,他即刻大聲長嘯︰「殺!給本將殺上去!絕不可讓其有喘息之機!」
話落,他在數十名戰兵護衛下,再次沿著官道沖殺了上去。
而從左右林中撤回的五百多黎兵,見秦明率軍親自沖鋒,也紛紛被其氛圍感染,開始調轉方向,從左右兩側再次向後方追殺而去。
這一刻,數百綠營兵猶如喪家之犬,撤得極為狼狽。
中途不斷有綠營兵摔倒,但很快就被追擊上來的戰兵給踩在地上,亂刀砍死了。
後方,栗養志見前方不遠亂作一團,一百多名綠營兵被殺得丟盔棄甲,也臉色一抽,但他還是迅速下令,左右兩翼留守兵力及馬兵即刻上前。
「馬兵上前!兩翼戰兵!擋住!」
「火銃手,立刻調到前方,若有賊寇沖出,即刻開火!快!」
「總兵大人!還是率軍撤回縣城吧!賊寇似乎有意以殘兵沖擊中軍而來……」
「不!現在絕不可往後撤,一旦後撤,將會引起潰敗!」
栗養志把手一擺,並未听從身旁副將建議,他冷眼看著前方戰況。
另一側,狹窄的官道之上,秦明麾下鐵甲戰兵奮力砍殺著前方綠營兵,然綠營兵畢竟人數眾多,再加上左右兩翼還有馬兵不斷射箭,數十名戰兵漸漸有些吃力起來。
尤其是此時,不斷有綠營長矛兵從左右兩側繞過官道,向秦明等包圍而來,這不禁讓秦明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