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62章 不要他們的錢

看到尼爾森的反應,何洛繼續說道︰

「還有,就是獵戶座基金會進行一些長期的投資,因此為了不會因為中間的資金變動,影響投資,這支基金的封閉期會比較長,至少5年封閉期,如果持有達到8年可以免去贖回費用。」

對于何洛所說的這一條,尼爾森也沒有意見,許多知名的私募基金都有類似的規定,畢竟越是涉及高額資金的投資,無論是進入還是推出,都是需要一定的過程的,而且許多長期投資,也不是短時間就能見效的,因此基金封閉期也是行業通行的規則。

而且長期持有基金,本身就能夠減少盈利的資本利得稅——當然,前提是基金的表現能夠讓人滿意。

如果何洛真能做到持續的超過年化10%的盈利,就足以讓那些投資者們滿意了。

于是接下來,何洛又在同尼爾森的商議之下,確定了獵戶座基金的階梯式收益分成規定︰

基金所得到的投資收益,盈利50%以下的部分收取盈利部分15%的分成;盈利在50%-100%之間的部分,收取25%分成;盈利超過100%的部分,收取35%分成。

這種為投資人盈利越高,基金公司能夠獲得越高比例分成的方式,本身就是對基金公司的激勵方式,大部分的私募基金都是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分成,對于這些,都算是常規操作了。

就這樣,獵戶座基金的基本政策就這樣制定完成,現在尼爾森就已經可以開始準備為何洛進行募資了︰

「Lawrence先生,資金方面您可以放心,僅僅是從中東那些土豪國的主權基金那里,我們就能夠為您籌集來至少一半份額的出資額度。」

「不,尼爾森。」

看到對方信心滿滿的表情,何洛搖了搖頭,說道︰

「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的獵戶座基金主要只會接受美利堅本土的資金加入,至于說其他的資金,佔比不會超過四分之一。」

何洛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這一支基金,本身賺錢就不是主要目的,而是為了贏得「友誼」和支持的,因此在現在,他最需要的還是美利堅本土資金的支持。

是的,石油土豪國們都非常有錢,像是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和卡塔爾這些國家的主權基金,隨隨便便就能拿出千百億美元進行投資,根據今年剛剛公布的全球主權基金規模的排行榜,位列前十名之中,有四席來自于中東的石油土豪國。

阿布扎比投資局和沙特貨幣管理局,分別以7730億和6759億美元的總規模,分列二三位。

因此如果何洛只是為了募集資金,通過「借雞下蛋」的方式來賺錢的話,那麼選擇這些中東的土豪國,也是比較合適的。

畢竟在次貸危機之前,就因為史上最大的龐氏騙局,納斯達克股票公司前董事局主席伯納德•麥道夫一手炮制的這場給投資者造成500億美元損失的詐騙桉損失慘重。

加上在次貸危機之中,這些中東主權基金在華爾街的投資,更是遭受重創,而在次貸危機的時候,還被美利堅方面「請求」他們動用資金救世,可以說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也是因此,在次貸危機之後,許多中東石油國的主權基金,開始不再信任華爾街,將更多的資金開始投向了其他市場,這其中,就包括了歐洲,以及亞洲。

就比如孫政義的軟銀集團,就在這場石油國的主權基金投資轉移中,得到了他們500億美元的投資,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後孫政義有底氣的去到處投資,並且敢于收購美利堅的第三大電信運營商Sprint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轉移之中,華國也得到了不少石油國們的投資,只不過佔比並不算太高而已,主要也是他們秉承「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謹慎態度的結果。

這樣的話,身為華國人,作為亞洲首富的何洛,如果他的這支基金也接受這些石油國們的投資,那麼很容易獲得對方的信任,畢竟不同于華爾街,何洛本身擁有的財富,就足以讓人放心,再加上他的身份,就正對石油國們的胃口了。

但何洛除了希望將獵戶座基金作為紐帶,聯系一些美利堅本土的資本之外,還有一個不便明說的目的,那就是為自己今後的產業布局,加上保險。

就像是孫政義利用其他人投向軟銀集團的資金,進行投資布局一樣,那些投資人需要的,只是最終收益的分紅,那麼這些布局所投資或者購買的產業,事實上控制權是在孫政義的手中的,他能夠對這些產業施加影響力,並且進行控制。

而何洛也可以這樣,通過獵戶座基金的各項投資,利用來自各個出資人的資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對這些產業進行控制。

既然是這樣的話,就是為什麼他不希望在獵戶座基金中引入太多石油國的資本,而是大部分要來自于美利堅本土資本了。

因為通過利益的紐帶,如果聯結的是美利堅本土的資本,那麼之後他通過獵戶座基金所投資的這些產業,安全性就有了保障。如果主要是石油國資本,那麼美利堅這邊到時候割起韭菜來,就會毫不手軟。

但如果是美利堅的本土資本,那就比較安全了,難道你要自己割自己背後的資本?

在這里,就要展開說一下伯納德•麥道夫的那起史上最大的「龐氏騙局」了。

伯納德•麥道夫可以說是華爾街的知名大老,他曾經身為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公司的董事局主席的身份,可以說在之後他創建的「投資基金」,讓所有人都信服。

並且他的這個「投資基金」也的確帶給了投資者豐厚的回報,這就導致了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加入到這個基金之中,無數的人揮舞著鈔票要給麥道夫送錢。

但麥道夫可也不是誰的錢都收,他的投資基金設置了極高的門檻,只有通過他認可的人,才有資格進行投資。

這就更讓他的基金,成為大家眼中的「黃金項目」了,能夠加入到麥道夫的基金之中,甚至被許多人當成了身份的象征。

當然,既然是龐氏騙局,就是用後來人的本金,來支付早先加入的人的利息。隨著規模越來越大,所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就越來越高,因此就需要更多的資金加入,這種龐氏騙局,不具有持久性,遲早都會「暴雷」。

但最有意思的是,麥道夫的這個騙局,卻是他的兩個兒子舉報的,最終的結果,就是麥道夫入獄,而兩個兒子毫發無損,還過得很滋潤。

之所以展開說這個事情,就是因為當時麥道夫的「騙局」之中,至少有200億美元的資金來自于中東石油國。而最終的結局,一些美利堅財團的資金,在麥道夫的兒子「舉報」他之前,就已經連本帶利的還了回去,最終遭受損失的,就是中東石油國的投資和一些普通富豪的投資……

可以說,在這場「騙局」里面,中東石油國是被割的最慘的一顆韭菜。

從這個事情里面,也可以說明,如果不想被當做韭菜去割,那麼還是要把更多的美利堅資本綁定在自己這里,而不是拿這些中東石油國的錢。

否則到時候即便高盛集團是自己的合作者,恐怕在利益的誘惑之下,也會毫不猶豫的轉頭就去參與到分食自己這塊「肥肉」的盛宴之中……

也只有他們自己的錢,才會讓對方有所忌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