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08章 你現在有投資人了嗎?

「天吶,你就是那個剛剛得到紅杉樹5億美元投資,公司被估值為50億美元的華國公司的創始人?」

「呃,沒錯,如果沒有第二家華國公司被紅杉樹以這個估值投資的話……」

不過斯特羅姆的震驚還遠未停止,他听到何洛繼續說道︰

「另外,作為投資人,我也在美利堅投資了一家公司,或許他們的APP你也使用過,這家公司叫做,我是他們的早期投資人,同時也是聯合創始人之一,只是因為我自己在華國的創業的原因,目前並不會參與這家公司的運營。」

何洛知道美利堅人和華國人不同,他們更喜歡直截了當的談話方式,因此表現出自己的實力,更有可能獲得他們的贊賞和肯定,因此他此時並不像是在華國國內低調的風格,而是直接秀出了肌肉,畢竟此時他對對方的創業項目也有了想法。

「談談你的項目吧,我看到你是準備做一個分享照片和視頻的網站?」

何洛把話題轉到了斯特羅姆的創業項目上。

「是的,Lawrence,我本來是想做一個基于地理位置,讓用戶把相冊進行分享的網站。我之前就對攝影感興趣,當我想自己創業的時候,就立刻有了這個想法。我把這個網站命名為Burbn,不過目前看來發展的並不好,因為目前Fa都在做類似的事情,特別是Foursquare,發展的更好。」

斯特羅姆有些低落的說道。

「那你現在有投資人了嗎?」

「我的網站現在只是個雛形,不過史蒂文先生倒是對我的創意有些興趣,他說過有意給我25萬美金的投資,不過前提是要找到一個靠譜的合伙人完成這個項目。我在這個咖啡廳還遇到了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他叫邁克,我準備說服他跟我一起創業,不過他雖然認可我這個網站的用戶體驗,但不太喜歡基于地理位置的概念,我還在勸說他,等會可能你們就能見到他,是個很棒的人。」

何洛暗自確定,他說的應該就是邁克•克里格,未來Instagram的聯合創始人與CTO,那麼說斯特羅姆現在的Burbn,就是未來Instagram的前身了。

想到這里,何洛不再猶豫,直接對斯特羅姆說道︰

「我對你的項目很感興趣,我認為它會有前途,所以我願意投資你的項目,並且我也有一些想法可以跟你們一起交流。」

本來斯特羅姆就對之前何洛的表現非常贊賞,現在听了他的話,也開心起來,想起來他也是個成功的投資人,便很有興致的跟他聊了起來。

沒多久,又有一個個子稍矮的年輕人進到咖啡廳中,斯特羅姆見到他,熱情的招呼他過來,並且對何洛和謝綺君介紹了他,正是斯特羅姆之前說過的邁克——邁克•克里格。

幾個人熟悉之後,又開始針對斯特羅姆的Burbn網站開始討論起來,兩個人都感覺跟何洛頗為投機,于是考慮之後,邁克決定了加入斯特羅姆的創業項目,而兩個人不但同意了何洛的投資,還希望他成為這個項目的聯合創始人。

何洛表示自己在華國還有太多事情要處理,不過答應會定期跟他們交流,給他們提供意見。

對于何洛投資持有的股份,何洛給了他們兩個選擇,投資他們的項目50萬美元,佔股20%或者是200萬美元,佔股40%。

斯特羅姆之前在谷歌的投資部工作過三年,不但在 谷頗有人脈,對于融資的股份也非常清楚,他本來並不想在最初出讓太多股份,因此還是偏向于50萬美金出讓20%股份,但200萬美金持有40%股份也的確非常誘人,他有些猶豫不定。

不過最後何洛的話促使他做出了決定,何洛表示自己主要的事業在華國,因此對于他的投資還是主要以財務投資為主,因此在公司的經營方面,他只會提出建議,不會對兩人有任何的干涉,甚至可以在投資協議中簽訂一份附加協議,那就是未來公司如果上市,那麼支持兩人持有的股份成為B類股,具有更高的投票權,而他的股份,只會轉為普通的A類股。

這一點打動了斯特羅姆,答應了何洛200萬美金投資持有40%股份的方案。他自己持股45%,邁克持股15%,這就是這個Instagram前身的公司的天使輪股份分配。

何洛說的也的確是他的想法,畢竟在他的前世,之後美利堅的發展何洛也清楚,對于像Instagram這種社交類的公司,身為華國人,他也只能是財務投資,不可能允許他掌握公司的權利,否則肯定會影響公司的發展,受到美利堅的各種打壓。

能夠機緣巧合之下遇到Instagram公司的這兩位創始人,並且成功的投資這家公司,何洛還是非常開心的,也算是這一次 谷之行另外的一個收獲。

在同兩人完成了這次投資協議之後,何洛就不再停留,帶著謝綺君一起,匆匆的趕往了位于芝加哥的Groupon公司總部。

Groupon公司的創始人安德魯最初是一名美利堅西北大學的學生,當時他對于編程很感興趣,自己運營者一個叫做「政策樹」的網站。

當地的企業家埃里克在同他的接觸中,發現了安德魯在編程和網頁方面的才能,于是安德魯被招募進了埃里克的The Point公司工作,這家公司,就是Groupon的前身。

The Point是一家類似于任務發布平台的社交網站,有人在平台上發布任務或事件,然後召集人們在有效期限內限期去完成它。這家初創企業並沒有獲得成功,它當時的影響力範圍僅限于芝加哥,沒有能力往全美利堅擴張。

在那個時候,埃里克和安德魯等The Point公司的早期高層管理人員每周都開會,想要找出讓企業發展的辦法。

在2008年中期,團隊內部想出了一個新點子︰既然人們可以通過The Point召集不同的人來共同完成某一件事,為什麼不能召集幾十個想要買同一種產品的人,看看能否幫助他們獲得團體折扣?

這個想法安德魯其實在The Point的初期就提出過,但是公司並沒有執行,現在埃里克認為它可行,卻受到了包括安德魯在內的其它早期高管的反對,理由是不符合公司的核心使命。

這時候是2008年,恰巧在不久之後,在美利堅爆發了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使信貸市場停滯不前,The Point公司的資金壓力加大,獲得現金流的渴望迫使這家公司的管理者做出改變。

于是2008年11月,Groupon誕生了,不過當時The Point內部只把它當成一個輔助項目,並沒有預料到它後來的騰飛。

Groupon最初的模式相當簡單,它每天只發起一筆交易,提供一個本地商家的優惠券,通常會低至商品或服務原價格的2-3成,一旦購買優惠券的人數達到預期數量,交易就會生效。

這種模式其實相當有效,因為它很輕,不需要像電商平台一樣處理物流運輸,建立倉儲,投入過多的資金和人員。在推廣上,他們也采取了最節省資金的模式︰通過口口相傳,以及批量的發送電子郵件,吸引想要獲得優惠的消費者。

對于消費者來說,次貸危機,消費降級的情況下,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購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很劃算、很有吸引力;對于參與團購的商家來說,在銀行貸款收緊的時候,即使利潤低一點,能夠有大量的現金流涌入也是利好。

因此雖然現在看起來,這樣的模式平平無奇,但在當時Groupon公司第一個提出了這種新穎的團購模式,立刻受到了媒體的追捧,它們大規模的報道這種模式,讓Groupon的知名度瞬間起飛,也因此,這之後無論是招募參與團購的人,還是尋找加盟商家,Groupon的工作都順利了很多。

現在經過幾次融資之後,Groupon公司的規模迅速擴大,不但在全美擴展,並且開始了海外擴張的嘗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