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89章︰塑造空心環形山及地下通風設施

在沙盤區域的地下,他把通海航道的幾條分叉線路打通,只是還沒有在各自終點位置形成可見的港口。

在地下,是如通海航道一樣寬,高達百米的通道!

有著結構支撐,以及宮楠對沙盤區域地質結構的穩定性保證,也能讓這龐大的地下工程變得安全。

此通道一旦打開終點開口,也就能成為航道和道路相結合的交通網絡,到時候長安城也能通過它來往東邊各地。

而他之所以先建設地下航道,則是因為發光蘑孤需要一定時間的培育,有著它們,這地下交通網里才能有光明。

畢竟如今他還沒有能力建造大型發電站,無法給這地下交通網供電。

甚至于他現在就很苦惱地下交通網的通風功能,有著那麼長的地下通道,若是僅靠出入口,以及向上的通風口,是不能進行良好通風換氣的。

‘要安裝大型風扇設備嗎?只是那電力該從何而來?’

想了片刻,宮楠搖搖頭,因為他發現以現在的技術,還無法打造驅動大風扇所需要的電機設備。

‘那麼有沒有不用電扇,就能達到加速空氣流通的辦法呢?’

他把桌子上的稿紙鋪開,用筆在上面寫寫畫畫,尋找不使用電器設備就能達到通風效果的方案。

最終,他在稿紙上畫了一座火山……。

是類似于火山的地理構造,也是一座空心環形山,此山的高達近萬米,山口部位已是平流層的下端,是屬于溫度最低的區域。

而空心環形山的底部,則是位于地下岩漿層上方,那里的溫度已經接近一千度的高溫!

宮楠此時看著草圖,喃喃自語道︰「熱氣流必然會上升,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在地下航道中設置眾多的通風管道。

通風管道上面接外界,隔斷距離,就向下設置管道連接空心環形山的下端,只要下端設置好傾斜角度,以大盤旋的形式連接,熱空氣應該會直接上升。

如此一來,經過空心環形山內底部的熱空氣上升流動,就能帶動所有通風口的空氣自動流入!」

他感知地下岩漿層的深度,三十多公里的深度,若是想用傾斜通道連接下方,可能就需要讓整個沙盤區域的地下參與建設。

這種方案能行嗎?

萬米高的圓口山,就算是放在欒川那邊的山里,若是天氣晴朗時,估計在洛陽城里都能看到它!

不過……若是天氣不晴朗呢,亦或者說讓那座山周邊的區域一直下雨呢?

宮楠沒有能力操控天氣的變化,但是讓山上下雨,倒是可以辦到的。

而這,也只需要在空心環形山的底部加水就行了!

向下的管道既然可以流通空氣,自然也是能讓水流下去的。只要在通海航道那里引海水進去,還能用來煮鹽呢。

宮楠計算了下空心環形山的底部面積,打算先把那山內的空心按照大直徑來制作,這是為了避免空氣流速過快,從而會破壞山的內壁。

規劃好之後,在夜里,他就開始對地形塑形。

欒川山區,那里無聲無息的出現一座環形山,如火山一般,下粗上細,不斷地向上增高。

與此同時,地下航道的各段位置出現了上千個洞口,向上的會露出地面,在地面上形成百米高的大煙囪。

這是用來讓外界空氣進入的,它們的內直徑都有著百米。做這麼大,也是為了避免口徑小了會導致吸氣速度過 。

在地下航道的下方,則亦是有上千個洞口,那些通道會在沙盤區域內的地下來回折返,最終抵達空心環形山的底部。

于山陽郡的位置,那個原來用于儲存澹水的深坑附近,有一條通道連接空心環形山的底部。

地面上有水道連接通海航道,之後要根據海水在空心環形山的底部的蒸發量,來調整進水口的大小。

就在空心環形山的底部的各個通道口被打通之後,宮楠感覺到整個沙盤區域里都微微一震。

隨後就出現高頻率的細微震動,直到幾分鐘後,這種震動才停止。

宮楠吐出一口氣,這幾分鐘內,他在快速的調整那些通道的內直徑,以及調整地下航道內通道口的出現位置。

造成那種震動的主要原因在地下航道那里,那里面的通道口進行空氣流動,因為上下出口位置不同,就造成了多角度的空氣對流,使得發生了震動。

還好,現在已經調整到合適的位置了。不過在各內陸港口對外開通時,估計還要再做調整。

感知空心環形山的底部,那里有海水不斷流入,又因岩漿層上方的高溫,把海水煮開,從而生成大量的水蒸氣。

又因底部有眾多的通風口相連,涌入進來的水蒸氣就隨著熱空氣一起上升。

只是,那些水蒸氣在升到一定高度時,就會因為溫度降低,從而冷凝成水滴。

那些水滴要麼隨著氣流繼續上升,要麼聚于山體內部的洞壁,然後向下流去。

這是因為山體空心的直徑太大,內部的熱空氣上升速度不夠快的原因。

于是,宮楠開始調整山體的內直徑,並在幾千米的高度位置,在山體上塑造各種流水設置。

在幾個高度位置,山體內壁設置如盤旋滑梯一樣的構造,那些冷凝水滴依附在洞壁之後,會在向下流動時聚于那盤旋滑梯上。

滑梯上則是有多個通向外部的流水口,因為傾斜角度原因,內部的水可以流出去,但是內部的風無法吹出去。

那些水雖然是冷凝水,但是相比于外界的水,還是有著一定溫度的。

尤其是隨著時間越久,空心環形山的內部溫度會越高,最終會達到一個比較穩定的溫度差。

也因此,那些水蒸氣被氣流帶動,也會沖得比之前的高度要高。

深夜里……

宮楠來到欒川,抬頭看著山體頂部,那里已經開始下雪了。

在山體內,他又上升至山頂。才剛鑽出來,就被凍得鑽了進去。

好冷……

萬米高空的雪山,這里以後就會是常年下雪的地方!

只是,這麼一來,在遠處就能更加明顯地看到這山頂了啊,尤其是在夜間,那麼高、那麼白,是那麼的顯眼……。

不過,現在宮楠也不想再繼續調整了。

因為那空心環形山周邊開始下雨夾雪了,而且波及範圍還很廣。這樣也使得視線看向這邊,就會看不清楚這邊的山體。

他出現在地下航道內部,感覺著空氣的流速。不算大,也不算小。若是在通風口旁邊,可能還會有被吸入的可能。

不過,這也好解決。只要在通道口加裝厚實的岩石柵欄,也就安全了。

而且,因為地下航道也有著中間隔離島,再加上兩側上下通風口的傾斜角度,還能讓船只和車輛自動形成左右行駛方向的統一,畢竟走順風方向更省力。

看著上下通風口位置呼嘯的風,宮楠覺得還能利用它們來進行風力發電,如此一來,以後電力需求也不會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