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004、貞觀二十八年

貞觀二十七年,唐三藏拒受靈山正法果位,而後便獨自回了長安城。

于雁塔寺看誦《大藏真經》,修建水陸大會,遍傳大乘教義。

又有十二沙彌赤足徒步自西而至三藏法師座下聆听大乘佛法,執弟子禮。

又過一年,唐王皇後臨盆在即。

唐王在寢宮外來回踱步焦急萬分,身邊有一黃口小兒,卻是緊緊牽著長樂公主的手。

「父皇,母後這又不是第一次了,您怎如此著急?」長樂公主開口說道。

「顛倒當知,一切眾生,不能見于十二因緣,是故輪轉生死苦趣。若有人見十二因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見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汝今得聞我說此十二因緣,汝今以得佛性清淨,堪為法器。」唐王先是念了一段佛經。

而後又說。「你母後此次所誕乃是父皇的第一十二子,朕豈能不擔憂?」

長樂公主也是知曉自己的父皇這些年都在研讀佛經,三藏法師西行歸來之後更是認真了許多,但她卻是不知父皇已經到了如今這地步了。

「哇!」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門外的三人才放下了懸著的心。

「啊!」宮中突然傳來陣陣尖叫聲,而後便見金光彌漫皇後寢宮。

宮女忙不迭的從寢宮中跑了出來,唐王見狀則是想要沖進去瞧瞧情況。

長樂公主一把將唐王拉住。「父皇,龍體為重!」

卻是見一戰戰兢兢的穩婆抱著一男嬰走了出來,而男嬰則乖抱著一方日月寶璽。

「陛……陛……陛下,皇子與皇後娘娘皆安然無恙。」

「何故如此驚慌?」

「陛下,皇子抱印而生,後又見金光萬道,故而奴婢等心生害怕。」

「哈哈哈!」唐王听聞後卻是哈哈大笑。「此乃天生異象,古之成大事者莫不是如此!」

「傳朕旨意,為慶十二皇子誕生大赦天下!」

穩婆與宮女跪倒在地,唐王接過孩子之後瞧瞧了這天生的寶璽,又瞧瞧了自己的第十二子,愈發的覺得這孩子乃是上天賞賜他的。

「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你名李相。」

長樂公主皺眉說道。「父皇,皇長孫亦名李象。」

唐王沉思片刻。「皇長孫尚年幼,改名就是。」

說罷也不管其他便抱著李相走進了寢宮之中。

尚且年幼的弟弟拉了拉姐姐的手,長樂公主低頭一笑。

「治兒自己玩去就是,這里的事情已經了結了。」

李治高興的點了點頭,便蹦蹦跳跳的離開了這里。

長樂公主卻是略顯失神的來到上淵府中。

溫怡不解的問道。「你今天這是怎麼了?怎魂不守舍的?」

「母後誕下一子。」

溫怡更加疑惑的問道。「這難道不是喜事嗎?你愁個什麼?」

長樂公主搖了搖頭。「我這弟弟生有金光異象伴身,又抱一金印而生,父皇對他寵愛的緊,連皇長孫的名字都給了他了。」

溫怡自幼便在山中修行又哪里懂得皇家的恩恩怨怨。「反正都是你弟弟,你管其他的作甚。」

長樂公主又搖了搖頭,皇家的事情若是真這麼簡單就好了。便是尋常人家也會因為幾分錢財而爭搶又何況是一個偌大的帝國。

原本她的大哥乃是太子,現如今自己這個親弟弟的出現卻是讓長樂公主察覺到一些異樣。

東宮之中,太子听聞唐王將皇長孫的名字給了自己的弟弟也是勃然大怒。

與此同時亦是覺得自己的地位隱隱受到了沖擊,關鍵還是父皇春秋鼎盛,他想要上位還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此時此刻,長安城鎮守宮城玄武門的右領軍中郎將薛府上亦是傳來喜訊。

薛將軍夫人為其誕下第二個兒子,薛將軍二子生有西宮白虎相伴,懷中則抱一劍。

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

薛將軍又哪里不識得此劍,雖然沒有親眼見過但卻听說過上古軒轅劍的傳說。

薛將軍見到軒轅劍卻絲毫都高興不起來,要知這軒轅劍乃是上古聖皇之佩劍,他又不是皇帝,這劍飛到自己家來又是怎麼一回事?

他也沒有造反的心思啊!

薛將軍只好將軒轅劍給藏了起來,卻是不敢在人前顯露的,這件聖器卻是只能帶來災禍,而非善事。

薛將軍為其二子取名丁山。

是夜,檢校中書令長孫無忌的家中亦是氣氛焦灼。

長孫無忌家中已有十二個兒子,但卻沒有一個女兒。

故而夫人臨盆在即他也是焦急萬分,兒子已經夠多了,他現在卻是想要一個女兒了。

「哇!」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產房中月華鋪滿滿屋,好似生出的並不是一個嬰兒而是一輪月亮。

長孫無忌倒不擔心,只覺得自己的女兒天生異象乃是上天的預示。

他為女兒取名長孫如月。

雁塔寺,十二沙彌背著包袱拜別三藏法師。

十二沙彌將向西去十二處,分別去往唐三藏西行路上路過的十二處地方。

分別是︰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梁女國、祭賽國、朱紫國、獅駝國、比丘國、滅法國、鳳仙郡、玉華州、金平府。

「願世人皆聞大乘佛法。」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唐三藏送別十二沙彌,十二沙彌則披星戴月赤足徒步向西而去。

……

不周山微微震動,兩黃獸不知從何處飛了出來,有些擔憂不周山的情況。

見東皇太一從門中走出便沒好氣的對他說道。「東皇,你若是將不周山弄壞了女媧娘娘可不會放過你!」

「聒噪。」

東皇太一一揮衣袖便將兩黃獸掃到了山底,兩黃獸便也不敢說話了。

東皇太一輕點門戶,便見北辰中飛出眾多神人。

而後便見招搖山至箕尾山,共計有十山,每座山皆現鳥身龍首神。

櫃山至漆吳山,共有十七座山,諸山現龍身鳥首神。

天虞山至南禺山,共十四座山,每座山現龍身人面神。

錢來山至騩山,共有十九座山,山上現人身羊首神。

鈐山至來山,共有十七座山,其中十位人面馬身神,七位人面牛身神。

崇吾山至翼望山,共有二十三座山,皆有羊身人面神。

陰山以下至崦嵫山,共有十九座山,現人身雞首神。

單狐山至堤山,總共二十五座山,現人面蛇身神。

管涔山至敦題山,總共十七座山,現蛇身人面神。

太行山至母逢山止,總共有四十六座山,現馬身人面神。

樕山至竹山,總共十二座山,現人身龍首神。

空桑山至?山,總共有十七座山,獸身人面神。

尸胡山至無皋山,共有九座山,現人身羊角神。

……

其余各山也是出現神異的山神,只不過有些山神卻是不得入山。

譬如太行山現如今便是妖庭的地盤,這自北辰而出的山神自然也就無法入山了。

還比如現如今有些山中有天庭冊封的正神,北辰而出的山神亦是無法入山。

……

天庭之中,李陽明在太陽星上布下一方太陽大陣,煉化姜開陽所遺留的三足金烏之遺蛻。

他打出一顆顆丹藥,體內的金烏本源亦是與金烏遺蛻遙相呼應。

李陽明看著金烏遺蛻微微搖頭。「終究還是少了本源之力,我雖有逢蒙所留李代桃僵之術,但卻無法施展。」

而後便帶有恨意的說道。「你既已經算計到了我的頭上,也莫要怪我與你作對了。我李陽明倒是要看看你這上古的天帝現在還能否翻天覆地!」

李陽明將金烏遺蛻煉化成了一身外化身,此樁金仙機緣卻是因為東皇太一的插手而橫生了許多變故。

也不怪李陽明敢和東皇太一作對了,搶人機緣本就等于殺人父母。

「敕封雲中君為坎宮斗姆正神!」

听聞此聲,李陽明目露精光。

「原來紫微的身邊乃是雲中君。」

「北極驅邪當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