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78章 吐蕃人的心思,扶桑人來了

李二把事情安排了下去,大約片刻,以祿東贊為首的吐蕃一行人緩緩的走了進來。

徑直的來到了大殿中間,對著上方行了個禮!

真的是他們。

對于這個吐蕃使臣眾人對其還是有相當大的印象。

遙想當年就是這個人第1次出使我大唐,與我大唐是各種比試,到了最後被我大唐一路吊打。

更是被我大唐對齊一頓挖苦嘲諷。

時至今日,這人又來到我大唐,定然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沒錯,這一次的眾人表示,定然要把他們吐蕃人再狠狠的收拾一頓。

「外使見過大唐陛下!」

「哈哈,吐蕃使臣朕記得你,不知這一次你來我大唐所為何事呀?」

「回大唐陛下的話,這一次我等來大唐,是關于此次雙方戰斗一事。

我等希望與大唐停止對抗,我們與大唐簽訂停戰協議,雙方重歸于好!」

「這群吐蕃人,今日前來竟然是做這些事兒?」

下方大臣無不小聲的嘀咕了起來,這吐蕃人狼子野心,與我大唐開戰是他們。

如今與我大唐想著要停止戰斗重修于好也是他們?

這所有的便宜都讓他們吐蕃人佔盡了,他們這群人怎麼會如此不要臉?

他們說完,李二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那麼微微的一笑,開口詢問道。

「吐蕃使臣,你們是想要開戰就與我大唐開戰,想要停止開戰,難不成我大唐就要停止開戰?

這什麼好事兒都讓你吐蕃人給佔據了,這恐怕有些不妥吧?」

李二並沒有多說其他的話,只是把這句話說完,微微的一笑,眼神中倒是充滿著不屑。

一個小小的吐蕃罷了,真的以為我大唐這邊這麼好拿捏?

听到大唐陛下說的這番話,祿東贊再次行了個禮。

「雖說大唐與吐蕃確實發生了戰斗,只不過這雙方所發生的戰斗,也不過是讓大唐知道我吐蕃的實力罷了。

我們想著向大唐證明一下自己罷了,完全沒有其他的意思。

再說了國跟國之間都只是利益關系,如今大唐已經知道了我們吐蕃人的真正實力,這一次想必大唐會和我吐蕃好好的聊聊了。

而不至于像之前的那樣,並不清楚我吐蕃人的實力,認為我吐蕃人實力微弱。」

這吐蕃人可真是不達目的善不罷休啊,不過他們這些吐蕃人到底想要談什麼?

難不成是想獲得某些利益?或者是想著讓我大唐割地賠款還是說其他的利益?

李二聞言不屑的笑了。

「吐蕃使臣,既然你說要與我大唐談條件,你們這一次來說說你們的條件,讓我大唐也听听到底是什麼。」

祿東贊會意的一笑再次行了個禮,開口說道。

「大唐陛下,其實我們也並非是想與大唐談這談那。

皆是因為我們吐蕃對于大唐十分的向往,希望能夠與大唐成為朋友。

當成為朋友跟大唐好好的學習交流。

若是在之前我們上一次交流完,大唐就能答應,我們這雙方早就已經成為了朋友,而不至于出現今日的這種情形。

所以說大唐陛下我們今日前來跟上一次的目的一樣,希望能與大唐結親。

這樣一來,大唐與我吐蕃西南邊關將再無戰事,同時我吐蕃向大唐行子佷禮,認大唐為長輩,我等甘願成為後輩。

只是因為我等羨慕大唐。」

什麼,又是和親?

這吐蕃人與我大唐開戰的目的竟然就想當個孫子,這听著也讓人感覺太不可思議了。

是啊,誰說不是的?

听到這所有人,無不小聲的嘀咕了起來。

始終感覺有種怪怪的,他吐蕃人就是因為沒有當孫子,所以惱羞成怒,有大唐開戰,這听著也太過分了吧?

然而此話傳到駝吐蕃人的耳朵里,這群吐蕃人依舊是面帶笑容,就這樣靜靜的看著。

臉上眯起了雙眼並沒有多說任何的話,只是靜靜的一笑。

「吐蕃使臣,難道這就是你吐蕃與我大唐開戰的理由嗎?

就是因為想與我大唐這邊和親?」

祿東贊點了點頭,倒是大大方方的把此事應承了下來。

听到這吐蕃人真的硬撐下來了,所有人再次心里驚呼,我說他們吐蕃人這腦袋不是有毛病吧?

想當孫子也沒必要說的這麼直白啊。

如果說這一次他當了孫子,我大唐還能解決邊關戰亂,此事倒也妥當。

是啊,誰說不是呢。

先前大家還感覺這吐蕃人腦子有毛病,只是經過這麼一說,本來還挺憤怒的心,一時間倒也消散了好多。

這吐蕃人竟然都已經把話說到這樣了,要不然干脆我大唐這邊直接同意就好了。

這樣既免除了邊疆邊關的戰亂,同時也獲得了一個乖孫子我看行。

眾人連連點頭應和,既然他們想當孫子,我們就同意他吧。

一邊說著眾人無過在心里大笑起來。

就在眾人哈哈大笑,一邊想著這吐蕃人竟然想著當孫子,一邊笑呵呵的時候,上面的李二心中則是冷笑了一聲。

「吐蕃使臣,這件事兒朕得需要一天時間做考慮。

來人,傳朕的旨意,把他們吐蕃使臣安排到鴻臚寺,好吃好喝伺候著。

等明日朕上朝的時候在與諸位告知,如何?」

听到大唐陛下說完,祿東贊再次行了個禮!

「既然大唐陛下都說了,那我等先行告退!」

說著一行人來的匆匆,離去的匆匆,只剩下整個朝堂這些人一邊笑呵呵的模樣!

「諸位愛卿,此事你們怎麼看?」

「陛下,我們覺得這個是我們大唐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要求,一邊還想著當孫子,這不當孫子還與我們開戰。

若是他們想與我們接親,我們就接親吧,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這邊關戰火越來越大。

同時,也可以 讓雙方罷兵言和我們的西南邊關將永無戰事!」

「不錯不錯,這種方法不錯呀。」

其他的大臣也陸陸續續的站了出來開口進行勸阻。

以一個人的和親,從而雙方免除戰事,而且這次和親並不像是之前的那樣大唐帶著屈辱,而是人家都主動舌忝著臉過來請求。

還提出了這些個更為低下的要求,覺得此次和親肯定是利大于弊!

「我說你們天天就想著和親,和親。

要我說陛下我們才不用和親,這吐蕃人前腳剛消滅了我大唐這麼多將士。

到了最後,我們竟然要和親,這難不成是在跟所有人說我大唐怕了他們?

要我說要打就打,和他們吐蕃人打個天翻地覆,讓他們知道知道我們大唐的真正實力!」

下方關于和親是否的問題,吵得是天翻地覆。

听到他們因為這種事情而發生了吵吵,李二揮了揮手。

「好了諸位,這是皇宮,不是菜市場,此事朕會稍作考慮,退朝。」

太極殿內,幾個重臣靜靜的站在一旁听著陛下的安排。

「諸位,此事你們怎麼看?」

「陛下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形來說,和親確實利大于弊。

若是合了親之後在西南邊關將會陷入平穩狀態,而不至于在和吐蕃人繼續發生沖突。

只要西南邊關進入到了平穩階段,我大唐這邊倒是有利。

只是微臣倒是沒有看出這其他的事情,難道這吐蕃人當真是因為喜歡我大唐的文化,就因為我大唐拒絕,所以才與我們開戰了?」

幾人說完,李二搖了搖頭。

「諸位其實你們今日之所言也不無道理,但是你們卻忘了一件事。」

忘了一件事兒?

听到陛下那麼一說,所有人心生疑惑,陛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怎麼沒有听明白呢?

「你們要明白國和國之間根本沒有永恆的朋友,有的皆是永恆的利益。

包括我們大唐與他們吐蕃人也是如此。

但是吐蕃人蠻夷之地為何會來到我大唐,屢次希望與我大唐和親,你們不感覺此事有點奇怪嗎?」

眾人思緒了片刻搖了搖頭,隨後又點了點頭。

說是奇怪吧,還真有點奇怪,哪有人自己非得過來當孫子的?

不過這吐蕃當孫子事情也能理解,畢竟他們大唐終究還是比他們吐蕃人要強大的多。

而他們這群吐蕃人與大唐所說的這些事,終究也不過是為了那點兒小九九罷了。

是啊,當眾人說完,這些話傳到李二的耳朵里,李二倒是不屑的笑了。

「我說諸位,你可都是我朝堂重臣,對于此事都是這麼想的?」

眾人聞言再次點了點頭。

李二深深的呼了口氣,暗自感慨。

「我說諸位,這事情若是向諸位想的這樣簡單,這事情還好辦了呢。

然而這事情且沒有向諸位想的這樣簡單呀,還是我賢弟說的對。」

听到陛下這麼說,眾人再次心生疑惑。難不成這事情真的如同陛下所說的這麼復雜?

「諸位,今日如同你們所言之所見,你們倒是認為他們這群吐蕃人沒有什麼壞心思。

甚至認為他們這群人為了與我大唐和親,跪舌忝我大唐甚至不惜一戰,就只希望能與我大唐和親之後,行子佷禮?

若是諸位這事情這麼一說,大家也只看到了表象罷了。

對于我們真的和親了,與我大唐而言,那可真的要萬劫不復。

我且問諸位,如今的我大唐與吐蕃相比,誰更強誰更弱?」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這句話都無需思考,這孰輕孰弱,一眼便知。

定然是我大唐強盛,他吐蕃實力微弱。

就如同此次的戰爭一樣,雖說我大唐這邊損傷慘重都沒有把這吐蕃人給拿下。

但是我大唐這邊卻可以立刻征兵百萬,繼續前去戰斗。

除此之外那北方的突厥,以及幽州的將士,以及前去征戰其他部族的將士,都可以調撥過來與他吐蕃人繼續開戰。

而他所謂的高原反應,我大唐這邊也已經有辦法拿下,定然可以狠狠的拿捏住。

所以對于我大唐的將士而言,我大唐最終還是能夠穩操勝券的。

「哈哈,諸位雖然這個吐蕃人更為野蠻,但是這群人卻比突厥人要聰明,而且還聰明的太多。

我問諸位若是我大唐與吐蕃繼續開戰,我大唐能否獲勝?

听到陛下這麼一說,所有人連連點頭。

這若是與吐蕃人繼續開戰,這接下來獲勝的肯定是我大唐。

到了最後,只要我大唐能夠把高原反應克服,這吐蕃小兒還不是隨手的拿捏?

李二听聞再次點了點頭。

「諸位其實這個事情,就像你們所看到的這樣。

我大唐與吐蕃開戰贏,肯定是能夠輕松的拿捏。

諸位若是將來有一日,他們吐蕃人與我大唐對應,無論是在武器上還是各個方面都與我大唐一樣,我問諸位,你們認為這接下來的戰斗,我大唐在與吐蕃開戰,誰能贏?」

這?這?

「陛下,我大唐依舊能獲勝!」

「沒錯,到那個時候我大唐定然還能獲勝。

但是諸位,我再問諸位最後一句,如果說我大唐後世子孫,這文臣武將不如在座的諸位呢?

到那個時候,這吐蕃人若是與我大唐的實力相仿,我在問諸位,你們認為到那個時候我大唐與吐蕃開戰,這個勝算又有多少呢?」

這一次陛下說了這句話,可是直接把所有人問的呆住了。

眾人可是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未來所發生的這些事。

他們所說的不就是現在發生的嗎?

「諸位有道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國家若是想要強盛,經歷了一代人,兩代人的努力又能如何?

你們笑吐蕃人甘願當孫子,與我大唐開個戰就是為了當個孫子。

而他吐蕃人卻在笑諸位,把這麼多的東西全部贈給了他們。

若是我們把這麼多好東西全部贈給了吐蕃,這20年內我敢斷言他們不會興兵來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但是諸位這20年後呢,到那個時候這吐蕃人,把我大唐所有的先進文化全部學習了過去。

到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與我大唐一樣,有了我大唐先進的武器。

我且問諸位,這20年後又當如何?

若是他吐蕃人再繼續隱忍了下去,沒有在20年內開戰,我問諸位到那個時候我們又該如何?

這?

難道諸位想要看著將來若是有戰事,這吐蕃人學習到了我大唐的先進知識,文化以及各式各樣的東西之後前來征戰。

也許到那個時候,我們所有人已經離去。

但是諸位,你們甘心讓我大唐後世子孫,被吐蕃小兒所蹂躪所拿捏不成?

陛下的這句話傳到群臣的耳朵里,陣陣入耳,字字珠璣。

讓所有的大臣听到,只感覺腦海在嗡嗡作響。

是啊,他們考慮的都只不過是現在,而陛下考慮的是未來,誰不希望自己子孫家族越來越大?

如果說有朝一日自己的家族覆滅,是不是每到逢年過節,連個上墳的人都沒了。

若是真的那樣,那可真是讓人感覺尤為不爽。

李二搖了搖頭!

所以說諸位,哪怕是朕背上暴君的名字,背上各式各樣的罵名又如何?

我們能夠為我大唐的後世子孫打下這一片天地,讓其後世不再有戰亂之爭,那該有多好?

把吐蕃人全部消滅,把周邊所有的敵人全部拿捏,讓我大唐永世之太平。

听到陛下所說的這句話,群臣把這句話在嘴里仔細的咀嚼了幾句。

如今我大唐並不像是隋朝那班,整個大唐兵強馬壯,實力強悍。

自己也不會窮兵黷武,所以說也不用擔心,出現各式各樣的情況。

在有限的條件下,需要把我們的利益最大化。

同時把所有的兵馬全部集中在一起進行征戰。

听到陛下這麼一說啊,眾人暗自點頭!

「所以說諸位,你們認為這一次他們吐蕃人來我大唐,是真的為了和親,為了裝孫子的嗎?

他們是為了和親,只是為了謀求將來更大的利益。

如今這眼前的這些利益又能如何,就算我們此時再侮辱他罵他,甚至把這吐蕃人,在我的朝堂狠狠的扇他幾耳光,他都會笑臉相迎。

那是因為他們這群人是謀求將來更大的利益,而不是今日這種毛頭小利!」

听到陛下這麼一說,眾人是如夢驚醒。

若真如同陛下所說這樣,這群吐蕃人可真是太雞賊了,比任何一個部族都要雞賊。

據說他吐蕃的首領非常的年輕,正直壯年,活他個四五十年綽綽有余。

我大唐這些先進的技術,若是讓吐蕃人學習的話,都無需20年,只需要5~10年,一代人就能夠培養出來。

再需要個5~10年就可以讓它吐蕃技術與我大唐比肩,在吐蕃之地遍地開花。

再用個5~10年訓練軍隊,剩下的10年便與我大唐開戰。

到那個時候雙方的軍力真是實力都相差無幾,屆時這吐蕃與我大唐在西南邊關所發生的戰斗只會比現在的要強不會變弱。

想到這些群臣眉頭緊皺,如今這吐蕃人都已經來到了我大唐,想要與我大唐求合。

但是卻是如此的狼子野心,讓眾人感覺尤為不爽呀!

「陛下,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吐蕃人的狼子野心,我們該如何是好?

總不能還按照之前的老路子下嫁公主吧?」

「哼,下嫁我大唐的公主,他們吐蕃人也配?」

眾人無不對那群吐蕃人充滿了鄙夷。

我大唐這邊肯定不慫,想要與我大唐和親,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

「既然如此,那就明日上朝的時候讓他們吐蕃人,從哪來的就滾回去吧,不要在這丟人現眼。

同時派遣大軍前去西南邊關進行駐守,若是這群吐蕃人有任何異動,直接對其展開猛烈的進攻,死死的守住。

讓他們前來進攻吧,我大唐全然不怕。」

「是陛下,陛下聖明。」

就在李二這邊剛把此事說完,長安城的護衛匆匆的趕了進來。

「啟奏陛下,扶桑一行人已經抵達到了我長安城,在城外靜靜的等待,還請陛下定奪。」

「好了還是老樣子,鴻臚寺那邊前去自行處理即可。」

「是陛下。」

長安城外扶桑一行人靜靜的等著,抬頭看著面前這碩大的長安城,所有人的心中無不充滿了羨慕。

他們的國都城可沒有人家長安城這邊輝煌。

遙想當年還是之前的事情,他扶桑人曾經來到中原這邊進行學習。

當時他們就知道這中原之地,地大物博,物產豐富。

是他們想要學習的楷模,是他們想要學習的師傅。

直到今日再次前來,又看到人家這城池,自己這顆心又泛濫好多。

不愧是大唐,不愧是中原讓我扶桑,在學習個百年都無法超越。

是啊,是啊,說到這些,其他使臣也是連連點頭。

再一看那左右兩邊的中原人,陸陸續續正在那進進出出。

看著都要比他們的扶桑人多的多,與大唐而言萬萬是不能開戰。

無需用其他地盤的人,估計就長安城這些人口組成的將士,就能把我扶桑人全部拿捏。

不知道這一次這群人還真的沒有見過,城外的百姓站在一旁看著這群扶桑人,對其指指點點。

他們這群人看樣子這個頭怎麼這麼小?長得跟個猴子似的,就如同沒有進化出來那樣。

不知道,不知道。

當那扶桑人看到這周圍的百姓對齊笑哈哈的模樣,又對其指指點點的模樣。

那扶桑一行人連忙起身對著周圍的百姓深深的鞠了一躬。

那周圍的百姓見到這一幕著實被嚇了一跳,他們這些人為何要沖自己鞠躬?

見到這,周圍的眾人連忙也深深的鞠了一躬,對這些扶桑人回了過去。

哎呀,這唐人不愧是禮儀之邦,我們能過來學習實在是太對了。

看看哪怕是他們普通的百姓也都這樣有禮儀,他們這邊對其鞠了一躬。

人家又還了一個,不錯不錯,真的好期待入了朝堂之後,去了他們那邊學習,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整個人也是滿懷著期待。

只听見長安城內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以及將士的隊列聲音,靜靜的來到一眾扶桑人的使臣面前。

「諸位可是扶桑使臣,我們乃是大唐鴻臚寺的。」

原來是大唐的諸位大人,我等扶桑使臣,今日前來大唐這邊學習。

同時,這些是我們敬獻給大唐陛下的禮物!

那態度之謙和可比吐蕃人要好上數倍,正所謂這人和人之間的第一印象十分的重要。

他們扶桑人的一波操作,讓所有人的第一印象都非常的滿意。

見到他們這群人這般模樣,大唐這邊的眾臣微微一笑,他們扶桑小兒還是蠻懂規矩的。

「各位請吧!」

「諸位大人先請!」

「好了,你們跟著我們過來吧。」

「是諸位大人!」

跟著鴻臚寺的眾人的身後,所有人向著鴻臚寺的方向出發。

抵達到了鴻臚寺,把他們一行人全部安排了下來。

「謝謝諸位大人,謝謝諸位大人。」

一邊說著,一邊在衣服里就要掏出銀兩!

「好了,你們是扶桑使臣,不遠萬里來到我大唐,我大唐定然要以禮相待。

絕對不會收你們的錢財,你們在這好好的休息,屆時會有人全權安排妥當的。」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

這唐人不但說話如此客氣,對人也這麼友好,讓眾人的心可謂是十分的激動。

又是連連點頭哈腰,說著不停感謝。

「諸位大人,不知這位大人我們什麼時候能夠覲見大唐陛下?」

「哎諸位莫要著急,我大唐陛下都已經知道了你們前來此地。

所以安排我等給諸位好好的安排妥當。

在我大唐把事情全部解決完了之後,自然而然便會帶諸位前去。」

「那就有勞了這位大人。」

一邊說著這扶桑人一邊連連感謝。

這種卑微屈膝的樣子,讓此前來給他們籌備的一行人十分滿意。

「諸位要是有什麼事的話,可以直接前去尋找官差即刻。

到時候這些官差前去找我等即可,我等先行告辭。」

「諸位大人慢走!」

鴻臚寺一行人齊聚此地,開始說起這說起那,探討著來到此地所發生的這些事兒。

「諸位,大唐這邊的實力我們應該也知道了吧?

各位接下來把我們此次前來的所有計劃說一下。

記住了,我們此次前來大唐是有重要的任務在身,第一學大唐先進的文化。

這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無論是各個方面都要比我們扶桑人強大的很多。

甚至說比我們要強大的不下百倍。

所以說此次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學習到大唐的這些先進的知識。

學習到了大唐先進知識之後,要與大唐結成朋友。

同時呢,再往大唐這邊派遣大量的人手前去學習。

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扶桑人實力慢慢變得強大。

屆時在對外拓展也是綽綽有余。

說起這些眾人把下一步的計劃又安排了下去。

又把帶過來的兩個扶桑女子叫了過來!

「大人!」

你們在這邊也學習了這麼多年,這中原的文字語言也都已經熟練的掌握。

同時我們也教會了你們這麼多技巧,接下來你們應該知道自己的任務!

「嘿,為了天皇為了我扶桑。」

屆時把你們進獻給大唐陛下,一定要記住使出渾身的本事,也一定要伺候好大唐陛下。

我們扶桑的未來,拜托給諸位了!

「嘿。」

這可是通過整個扶桑進行選拔,選拔出來的兩個最漂亮的女子。

此次一同跟著他們的使臣出使大唐,屆時便進獻給大唐陛下。

想起這些只要把大唐陛下伺候好了,這扶桑想要發發達,還不是大唐陛下一句話的事兒?

想到這些人,眾人無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隨後便開始靜靜的等待明日的到來,等待大唐陛下的召見。

話說另一邊吐蕃一行人退出了皇宮之後,回到鴻臚寺便開始進行等待。

只不過眾人並不明白他們這群唐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此次是要同意還是不同意,或者是有了其他的想法。

不過與目前的情形而言,他們這群唐人應該不會繼續開戰了。

畢竟他大唐這邊由我吐蕃開戰,完全佔不了什麼上風。

而且我吐蕃這樣卑微,想要與之學習,想要與之和親,還自降身份,他們應該同意吧?

「大相,要我說我們也沒必要非得和親,只要吐蕃與大唐和平,我們便可以入大唐學習。」

听到其他人員這麼一說,祿東贊搖了搖頭。

「諸位,你們所說的這些也不無道理,但是你們要明白,大唐這些先進的東西絕對是不傳之秘。

要是我們不與之和親,沒有達到這層關系,你認為大唐會要我們隨隨便便就能夠學習?

這一家人都有些時候會遮遮掩掩,何況只是普通的朋友罷了。

所以說必須得取得大唐的信任,讓我吐蕃能夠深入學習。

這樣一來才符合我吐蕃的利益。」

听到大相這麼一分析解釋,隨行的人員無不暗自點頭。

大相所言甚是有理,他們與大唐進行交流,做這做那不能太听信他們唐人。

還是大相把這個事情看得如此透徹。

真是可惜啊,我吐蕃與大唐相比,實力還是處于弱的。

也就是此次大唐進攻我吐蕃,因為我吐蕃有天神的庇佑,所以才把他們一行人全部拿捏。

不然的話,也定然讓他們這群吐蕃人直接鑽了空子。

「大相,你說若是他們唐人明日拒絕了,我們呢又該如何?」

「哼,我們的將士就讓大唐西南邊關,永無寧日。

同時出兵,一路北上,把其他的地盤全部收復,只能按照這種步驟進行。

好了諸位,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有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你們也不要著急!」

「是大相。」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隨後坐在一邊靜靜的等待。

緊接著有人傳來消息,這鴻臚寺又來了生人!

什麼叫鴻臚寺又來人了。

「大相,這一次來的人听他們唐人說是扶桑人。」

「扶桑人?」

扶桑人是什麼人?有周圍隨行的人員面帶疑惑,從來沒有听說過呀!

「這史書上倒是記載了一些,據說這群扶桑人是位于大唐東部的茫茫茫的大海,才能抵達到的一個國度。

他們這群扶桑人實力微弱。」

哦,原來如此。

听到大相這麼一說,眾人也就明了。

不過今日之扶桑來到此地跟他們也並沒有什麼關系。

他們的扶桑人與他們吐蕃人之間,也沒有什麼利益關系。

「好了,讓所有人好好的休息,明日再去他們朝堂。」

「是大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