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4章 首戰告捷

「好好好!」

眼見城頭火炮一輪齊射就干掉了瓦剌悍將孛羅,別說是角樓中于謙三人拍桉叫好,就連看到這一幕的明軍將士們都高興的歡呼起來。

十幾門火炮的這輪齊射,至少有一半炮彈砸進了瓦剌騎兵陣中,除了干掉孛羅外,更是將數十騎轟的人仰馬翻,陣中霎時傳出一陣撕心裂肺慘叫和戰馬的嘶鳴聲。

如此以來,後方沖鋒的瓦剌騎兵收勢不住,紛紛被倒在路上的戰馬絆倒,部分僥幸繞開的騎兵也不得不拉緊韁繩,生生止住了沖鋒的勢頭。

只在剎那間,三千鐵騎就硬生生停了下來,在大道上擠成了一團。

如此突然的一幕,讓瓦剌騎兵們徹底慌了神,下意識朝最前方的孛羅看去。

這一看不要緊,當先那匹高大強健的戰馬上,哪還有自家主將孛羅的身影!

在前方,只剩下跟隨孛羅的十幾個親衛,而且這些人正紛紛撥轉馬頭,瘋狂朝來時的路上狂奔。

看到這樣的情景,瓦剌騎兵們哪里還不知道主將也被轟殺,頓時亂作一團。

「將軍中炮身亡了!」

也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嗓子,瓦剌軍中頓時炸了鍋,瞬間,這個消息就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全軍。

相對于主將陣亡的消息,瓦剌將士們卻更加關注城頭的動靜。

此時,瓦剌將士們在火力覆蓋範圍內擠作一團,完全成了明軍炮兵的活靶子,這要是再來一輪齊射,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倒霉蛋被撕碎!

眼見城頭明軍清理完炮膛,正才重新裝填火藥,瓦剌騎兵心中的驚恐戰勝了理智,紛紛調轉馬頭逃跑,任軍中將領怎麼呼喝打罵,都止不住潰逃的趨勢。

轟轟轟——

城頭又是一輪齊射,炮彈猶如在軍陣中開了花,掃翻了一大片人和戰馬。

這恐怖的一幕,頓時讓瓦剌騎兵們想起傳說中明軍火炮的威力。

這些騎兵都是瓦剌青壯,並不曾經歷過明太宗朱棣征討漠北的戰事,對火炮的威力了解甚少。

在這些年中,瓦剌雖然和明朝邊鎮偶有摩擦,卻也很少到動用火炮的程度。

土木堡之戰前後這段時間,明軍更是被瓦剌打的落花流水,對付騎兵的火器完全沒有用武之地,以至于瓦剌將士們對這些熱武器十分陌生。

他們對明軍火器的了解,也多是在族中老人追思以往時,偶然听到過明軍火炮之犀利。

沒有親身經歷,很難感受到騎兵面對火器的無力,是以在親自領教過明朝火炮威力後,瓦剌人心中對于火炮的恐懼被無限放大。

逃!

只有逃,才能避免死亡!

只有逃,才不會粉身碎骨!

只有逃,才有命和家中的妻兒團聚!

三千瓦剌騎兵心中,恐怕有大半都閃過這些念頭,他們嘶聲竭力,連抽戰馬,想要逃離這片人間煉獄。

然而,更讓他們驚恐的是,在奔向來路的時候,竟有一支不下五百人的明軍截斷了他們退路。

「沖陣,不沖就死!」

雖然群龍無首,但瓦剌騎兵們的本能告訴他們,只有沖垮這支攔截明軍,他們才能逃出火炮射擊範圍。

還好,對面的明軍只有五百人,在強大的三千瓦剌精騎面前,他們有極高的勝算。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瓦剌人天生就是優秀的騎兵,不用上司下令,他們就自覺的收攏陣型,毅然決然的加速朝前方沖去。

然而,最前排的明軍卻舉起了火銃。

「砰砰砰——」

只听一陣槍響後,明軍陣中冒氣一大片白煙。

隨著槍響,沖在最前方的瓦剌騎兵卻像是被割麥子一樣,紛紛慘呼著跌落下馬。

他們跨下的戰馬,不知是受到槍聲驚嚇,還是被鉛丸擊中,竟不受控制的朝兩邊奔去,沖進了附近的泥田里。

相比于火炮,火銃威勢要小許多,但在對陣時殺傷力卻更強大,只這一輪射擊,就讓瓦剌損失了不下七八十騎。

還不等明軍陣中煙霧散去,瓦剌騎兵們就驚恐的發現,明軍前排射擊完的士卒齊齊後退,第二排士兵輪替上前,再次瞄準了他們。

「砰砰砰——」

又是一陣亂槍響起,明軍割麥子的情形再次發生,瓦剌沖陣之勢再次為之一緩。

瓦剌人終于意識到,明軍這種輪替射擊之法,對騎兵有極強的克制作用。

而他們因為擠在一起,無法用弓箭有效反擊,再加上馬背上射箭距離遠遜于火器射擊範圍,因而在這此期間,他們只能以血肉之軀抵擋明軍的火器。

「砰砰砰——」

當明軍火銃第三次射擊後,瓦剌兩千余騎徹底崩潰,紛紛躍入兩邊的水塘泥田里,想要避開明軍射擊範圍。

「此戰勝矣!」

見到這一幕,整顆心都提到嗓子眼里的于謙徹底松了口氣。

此戰勝敗,最關鍵的就是那五百神機營將士能不能擊潰瓦剌騎兵,只要將其攔下,瓦剌騎兵無路可走,只能選擇從兩邊的泥田逃命。

這兩邊田地看似廣闊,但對于瓦剌騎兵來說,卻是明軍為他們選擇的墓地。

因為現在北方正處于冬灌時期,田地里泥濘不堪,戰馬沖進田中,馬蹄會深陷進去,行進速度大大減緩。

為了搶先逃命,有不少瓦剌騎兵選擇丟下坐騎,手腳並用朝對岸踉蹌奔去。

「殺——」

正當此時,宣武門外的大營中,傳出震天的喊殺聲。

于謙三人轉頭看去,就見湯節親領大軍,浩浩蕩蕩從營中殺了出來。

興安拍著窗台,興奮道︰「湯指揮出擊的正是時候,瓦剌這次最少要折損一半人馬!」

于謙觀察片刻,見瓦剌人有不少已經奔上岸,而湯節的騎兵也無法發揮作用,他立馬叫來傳令兵,下令讓正陽門和崇文門的守將李瑞、劉得新增派騎兵,從側面去追擊瓦剌逃兵。

待看到兩支騎兵飛速遠去,于謙三人才出了角樓。

站在城頭上,薛瑞既激動又有些唏噓,沒想到京師保衛戰首戰告捷,竟然和歷史上完全不一樣。

要知道,在原本歷史上,明軍首戰告捷,還是前去支援紫荊關的都督高禮和毛福壽部,恰巧遇到了來窺伺明軍虛實的瓦剌三百騎兵,一番大戰後,明軍以少勝多,將這三百人趕走。

但也僅是趕走而已,就這麼一點戰果,卻被朝廷大書特書,儼然成了一場決定勝負的關鍵戰役。

但這一次,明朝守軍和瓦剌第一次交鋒,不但在規模上有所擴大,甚至連烈度都要更加十等,而明軍取得的戰果也殊為可觀。

這讓薛瑞不禁反思起來,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歷史的走向竟發生了一些細微變化,而這細微變化,是否和自己有關?

于謙和興安交換了一些對此戰的看法,轉頭看來,就見薛瑞滿臉凝重,目光無神的看著遠方,似在思考什麼重要事情。

興安不禁好奇道︰「薛小子,咱們打了大勝仗,你卻愁眉不展,可是發現了什麼問題?」

薛瑞回過神來,忙搖頭道︰「學生是在想,有此一戰,必能讓京城內外百萬軍民重拾信心,消除土木堡之戰被瓦剌留下的心理陰影。」

「不錯,京城軍民缺的就是必勝的信心,今日一戰,可讓京城軍民更加團結,那良鄉所在的五萬瓦剌大軍便不足為慮了。」于謙頷首道。

興安呵呵一笑,看向于謙︰「于大人,此戰既然勝了,那咱家就親自回宮一趟,將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告知陛下,也好讓陛下放心些。」

他是皇帝派來監軍的,于謙自然無權決定他的去留,只是拱手道︰「公公請自便。」

興安看向薛瑞,贊道︰「這次大勝,薛小子功不可沒,咱家回宮後,必如實稟明陛下,為你請功。」

薛瑞忙搖頭︰「公公謬贊了,學生只是胡亂說了幾句,此戰還是多虧了大司馬和公公謀劃指揮,學生就算有功,也只有這麼一丁點……」

說著豎起小拇指,掐著指尖給對面兩人看。

「哈哈哈,你倒是會說話,且等著咱家好消息吧!」

興安大笑一聲,就跟于謙拱手告辭,提著下擺風風火火的下了城牆。

等興安走後,于謙看向薛瑞,溫言道︰

「先前你就簡在帝心,加上此次功勞,或能請陛下格外開恩,允你以陰陽戶身份參加科舉,待你日後金榜題名,即能在朝中為官,做出一番事業,又能繼續研究天文歷算,一展所長,你覺得如何?」

「這……」

薛瑞不得不承認,他是有那麼一剎那心動。

作為一個穿越者,若是能做出一番大事業,如于謙這般留名青史,被千古稱頌,自然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但一想到科舉需要學習枯燥的八股文,甚至還有可能屢試不中,他就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覺得還是躺平做一條快樂的咸魚為好。

至于做官的事,還是不要強求了。

見他猶豫,于謙忍不住勸道︰

「若是你同意,老夫再替你敲敲邊鼓,請陛下破例一次,就算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也不見得就不得更改,畢竟開國這些年來,歷任皇帝違背祖制的事,也不止做這一件。」

說著句話的時候,于謙下意識壓低了聲音,並朝周圍看了一眼。

若是這些話傳出去,絕對會被認為是大逆不道,于謙當著薛瑞說這些,顯然是對他充滿了信任。

薛瑞感動之余,忍不住就想答應下來。

然而,他忽然想起一事來,不禁壓低聲音問道︰

「于公,我能不能將這些功勞積攢起來,待日後補選為欽天監官,再請陛下格外開恩,允我轉遷其他衙門做官,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

「嗯?」

于謙不禁瞪大了眼楮,像是看一朵奇葩一樣盯著薛瑞。

要知道,太祖皇帝朱元章在洪武六年規定︰凡欽天監官生,永遠不許遷動,子孫只習學天文歷算,不許習他業。

僅此一條規定,就斷絕了陰陽戶子弟科舉的可能性。

于謙提出的辦法,是讓皇帝格外開恩,允許他在學習天文歷算的同時,還可以讀書科舉。

以薛瑞的聰明才智,只要肯努力,遲早有考中進士做官的一天,這樣朝廷就能得到即能任事又精通天文歷算的復合型人才,也免得浪費薛瑞這塊良才。

然而,薛瑞卻突發奇想,覺得若是靠著自己擅長的天文歷算本事補錄監官,再靠著長期積累下來的功勞,請皇帝破例允許他以欽天監官身份調任其他衙門,這樣就能不用科舉就輕松做官,還能不負于謙期望,也算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吹胡子瞪眼看了薛瑞半天,于謙才沒好氣道︰

「我還真是小瞧了你,竟然敢打這種如意算盤,我告訴你,此事絕對不行!」

「為什麼呀?」

薛瑞略有些失望,雖說他想出這個辦法只用了幾秒鐘,但比于謙的提議見效快,而且還保險不少,同時他也能輕松許多,但被于謙斷然拒絕,他還是想听听緣由。

于謙搖頭道︰

「非是我不同意,而是很難成功,就是陛下想格外開恩,恐怕也要面對比允你科舉更大的壓力。

你想想,朝中官職一個蘿卜一個坑,你欽天監官突然要搶佔其他衙門官職,是不是會受到抵制?

再者,不經科舉入仕實非正途,極有可能會被視為幸進之徒,在官場上難免會被人瞧不起,日後仕途必然坎坷,就是你想做一些實事,恐怕也會無端被朝官抵制,你覺得做這種官有何前途可言?」

「竟然會這樣!」

薛瑞恍然大悟,要真如于謙這麼說,自己就算轉遷到其他衙門,恐怕也會無端遭受排擠,這樣反倒不如在欽天監做官來的自在。

于謙嘆息道︰「你是個有主意的人,老夫也不勸你,若是覺得老夫提議可行,隨時可以提出來,老夫會幫你想辦法。」

「好。」

見于謙這麼為他勞心勞神,薛瑞也不想辜負他的苦心,開始思考先前的提議。

卻說興安回到宮中,飛快的朝乾清宮奔去。

「大喜,大喜啊!」

剛到宮門口,興安就扯著公鴨嗓不停叫了起來,引的周圍宮女太監紛紛張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