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62章︰大放水背後的滲透計劃

太監將李長安的話帶回去之後,小心翼翼地彎著腰,壓根就不敢直起來,大氣也不敢出。

忠勇伯實在太狠了,直接駁了皇後娘娘的面子。

如今皇後娘娘改年號六年,獨掌朝綱,積威日盛,何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本以為會面臨疾風驟雨般的怒斥,結果只是在短暫的安靜之後,听到了一句話,

「你下去吧。」

太監愣了一下,然後迅速離開。

一直走了老遠,方才後知後覺,不可思議地長出一口氣。

「這就沒事了?」

他怎麼也想不通,忠勇伯如此行事,竟然沒有得到任何駁斥,甚至連一句批評的話都沒有,簡直不合常理。

難道……那一晚是真的?

太監趕緊甩了甩腦袋,想把這危險的想法甩出去。

要是一不小心口快說了出去,會出人命的。

而李長安前往供銷司衙門,並且召集舊部的消息,也很快就在京城的官員當中傳開。

他們早就盯著供銷司很久了,如今李長安終于出手,讓他們也越發緊張。

到底他會如何挑選官員?

涉及全國上千個官位,這可是上百年不遇的大事。

「什麼?他竟然把皇後娘娘派去的人,都給趕走了?」

「他是瘋了嗎?」

「這是挾功自重!皇後娘娘豈會坐視?即便現在不動怒,也必然在心中有了計較。」

「而且,那三位可都是六部中的主事,官階六品,豈是隨意驅趕?」

「這李長安連一點基本的官場之禮都不懂了嗎?」

一些官員听到這個消息後,全都驚呆了。

一個個還以為是自己听錯了。

確認之後,更是大為不解。

這時有其他官員笑道,「那是你們沒進過南方鎮撫司。」

「那時候,忠勇伯可是誰的面子都沒給,六品主事算什麼?斬了一府同知,威逼知府,這事不是早就傳遍全國了嗎?」

「當初,他為了給澤烏縣縣令張衛民翻案,刀指三品大儒,國子監祭酒向大人,都被他拒之門外。」

「主事又算得了什麼?」

「忠勇伯只要開始辦事,公事公辦的很,誰來都是一樣。」

「這次供銷司,恐怕也是如此,雖然不太可能再殺人,但誰要是違逆他的意思,肯定討不了好。」

「此次建立供銷司,乃是大晉官場難有的大事,也不知該如何才能插手其中。」

……

而此時,旺福記,

二樓的包廂里,

一個接一個在京城頗有名聲的青年才俊急忙趕來,在進包廂前整理了一下衣衫後,方才走進去,恭敬地抱拳行禮,

「見過大人。」

包廂里,已經坐了好幾個人,都在興高采烈地交談官場瑣事。

他們在南巡鎮撫司結下了情誼,只是這幾年也一直東奔西走,或是分屬不同衙門,很難有這樣的機會,能夠相聚。

李長安舉起酒杯,正在各自交談的眾人,也迅速噤聲,雙手舉杯。

「李某與諸位有三年未見,這第一杯酒,便敬你我再次共聚。」

說完,仰頭飲盡杯中酒。

眾人也緊跟著喝完。

李長安放下酒杯,「接下來該談正事了。」

他隨手在包廂內布下一座法陣,隔絕了外界的一切。

「供銷司之事,你們應該都已經知道了。」

「如今,我召集大家過來,便是要建立供銷司。」

封不疑率先開口道,「當年在南巡鎮撫司,大人帶我們賑災,往事歷歷在目。」

「如今大人相召,我等必竭盡全力。」

「不錯,我等能有今日成就,全賴大人當年栽培。」

眾人紛紛點頭。

李長安示意眾人吃菜,「先吃菜,邊吃邊說。」

「當年我曾說過,供銷司乃是補全南方三府賑災的最後一環,但時至今日,此事完全可以變得更加利國利民。」

「足以對整個大晉百姓都有好處。」

「上至朝廷衙門,下至各郡縣,都能建立供銷局,每個供銷局至少有七個官位。」

「諸位可以想想,這會涉及到多少官位。」

話音剛落,包廂內鴉雀無聲。

來的七個人,全都不可置信地瞪大眼楮。

大晉十九府,一府三四個郡,一郡下轄十三個左右的縣。

這樣算下來,官位要超過五千個!?

傳言中的上千個官位,與之相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對李長安的信任,讓他們沒有絲毫的懷疑。

可正是沒有懷疑,才更加震撼人心。

這麼多官位,若傳出去,得嚇死一大批人。

「大人,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宋思仁開口詢問道。

李長安吃了粒花生米道,「我知道現在整個大晉官場,但凡知道供銷司之事的人,都想著怎麼在里面撈好處。」

「所以,首要原則就是,按規矩辦!」

這話大家听著都熟悉。

公事公辦,大公無私,當初在南巡鎮撫司的時候,大人就是這麼做的。

結果李長安的下一句,就讓在座眾人差點沒被噎著,

「五千多個官位,實在太多,所以……朝廷六部,四院一監,見者有份。」

曾世才扯了扯嘴角,「大人,這……跟按規矩辦,好像搭不上邊啊?」

李長安笑著解釋道,「涉及五千個官位,茲事體大,佔據了太多國運,會引來諸多忌憚。」

「如果一味壓制排斥,最終供銷司即便建立起來,也必將寸步難行,政令不通,供銷司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我們要抓大放小,朋友多多的,敵人少少的。借敵人之力,行自己之事。」

「換句話說,就是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

他頓了頓,「四院一監和朝廷在國運上,有天然的隔閡,但至少在供銷司,我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你們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

薛世清點頭,「大人這是用官位去換將來的路。」

「不錯。」李長安給他夾了一塊肉,「用官位換將來。」

「供銷司一旦發展起來,會牽扯到極大的利益紛爭,為了能牢牢把持供銷司的力量,所以要先借路。」

「這些官位,就是我們的買路錢。」

在場七人都不是笨人,一解釋全都听明白了。

「大人,您就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吧。」曹彥道迫不及待問道。

李長安豎起兩根手指,

「你們每個人,我給二十個官位名額,記住,一定是要信得過的。」

「明天把人帶到供銷司衙門。」

「記住把他們的名冊都準備好,品性差的不能要。」

「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吧?」

七人迅速點頭,每個人的眼中都是興奮之意。

他們是李長安的心月復,而他們再挑選的二十個人,也就成了他們的心月復。

這無疑會形成一個圍繞自己的小派系。

區別于書院,區別于原先各部衙門。

是真正關聯到官位氣運利益的牢固派系。

「回去之後,仔細甄別。」

李長安叮囑道。

「是,謹遵大人吩咐。」七人齊聲應道。

……

待散場之後,李長安叫住了封不疑,「你幫我去送幾張請柬。」

封不疑接過請柬,面部微微抽搐。

乖乖,六部尚書,還有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全都叫齊了。

大人這是要干什麼大事?

「大人放心,我一定送到。」

李長安點了點頭。

待包廂里空無一人之後,李長安拿出了千里傳音符,

「弟子李長安,拜見趙賢公。」

不多時,趙洪山的聲音傳來,「我還以為你這臭小子有了師公,就不找我了。」

李長安連忙笑道,「這哪能啊,趙賢公是弟子最敬愛的尊長,我怎麼可能不向賢公請安?」

「行了,這種話你還說給王天罡听吧。」趙洪山臉上露出笑意,「說罷,有什麼事?」

李長安正色說道,「賢公應該知道,弟子正在主持供銷司建立一事。」

「有好事,肯定先緊著咱們書院啊。」

趙洪山樂了,「你小子不會又憋什麼壞水吧?我記得當年在南方賑災時,你可斬了好幾個白鹿書院的人。」

李長安干笑道,「賢公言重了,就那些渣滓,根本不配做我白鹿書院的人。」

「我李長安絕不是知恩不圖報的人。」

他胸脯拍的震天響,「供銷司建立,官位空缺極多,所以還想問賢公借點人。」

說是借人,實際上也就是送官位了。

趙洪山又怎麼可能听不明白?

他笑著問道,「好啊,準備借多少?」

李長安頓了頓回復,「兩百。」

傳音符對面,傳來了劇烈的咳嗽聲,「多……多少?」

「兩百!」李長安肯定道。

趙洪山難以置信地詢問,

「你確定?這可不是一個兩個,也不是十個二十個,整整兩百個官位,大晉什麼時候能有這麼多空出來的官位?」

「長安,官位不是隨便設的,要是沒用,不僅不會產生氣運,反而會反噬國運。」

「冗官冗員可要不得。」

李長安認真道,「賢公放心,這些弟子已經有了打算,不會耽誤大事。」

趙洪山到現在都有點暈乎,兩百個官位,這對大晉官場而言,不啻于一塊大石頭砸進平靜的湖面。

砸起來的水花,能嚇死人!

他沉吟了片刻,「另外三院一監,你準備給多少?」

「一家一百五十個官位。」李長安給出了一個數字,「也不能相差太大,要不然這事兒就不好辦了。」

趙洪山點了點頭,「我明白。」

李長安露出笑意,「那這每家一百五十個官位,就有勞賢公去討價還價了。」

「這麼說來,書院可是承了你的大情了。」趙洪山道,「上次南方賑災,書院也得了巨大好處,這次你又送官位。」

「說吧,想要什麼?我盡量給你拿來。」

李長安搓了搓手,

「要是能有第二件金縷衣就好了,弟子這趟被不知哪個雜碎送出去,身上的金縷衣已經毀了,沒了東西庇護,心里總不踏實。」

趙洪山的聲音里也多了絲凶狠之意,

「你放心,這件事我們一直都在查,只要找到蛛絲馬跡,一定把他上下三代都揪出來。」

「至于金縷衣,我去跟嵩岳書院要一件,為了一百五十個官位,他們拒絕不了。」

李長安滿意地挑了挑眉頭,趕緊補充,「還有就是弟子最近在修心上遇到了瓶頸,不知賢公能不能給些聖人經文?」

「我听說聖人經文對修心有好處。」

「另外五品君子境的九思神通,弟子自己模索實在有些困難,書院那里有沒有相關的經文典籍?」

「還有先天之物,能不能幫弟子找一件?我家玲瓏武道修到五品要用……」

趙洪山趕緊止住了李長安繼續往下說,「差不多就行了,別再說了。」

「光是聖人經文,就得要人命,你還不知足?」

「這東西,是一個書院最核心的秘藏,咱們書院的聖人經文更是寶貝中的寶貝。」

「至于君子九思神通相關的經文,我倒是可以給你多找一些。」

「聖人經文……我自己從心底里願意拿給你看,興許能讓你有所精進,但此事我做不了主。」

「另外你說的先天之物……等我去萬松書院那問問看有沒有,要是沒有那就沒辦法了。」

李長安一听能有這麼些好處,已經心滿意足了,能多要點總是好的。

「多謝賢公!」

趙洪山無奈笑道,「你這臭小子……」

「你為書院考慮,書院也絕不會虧待你,放手大膽的去做,凡事有書院給你撐腰。」

李長安立刻道,「賢公放心,弟子肯定不負書院所望。」

待結束時,李長安補充了一句,「對了,這些官位給出去,還得賢公和他們解釋一下。」

「供銷司畢竟要為國為民辦事,官位是送出去了,但只能擔任副職。」

「想要擔任正職,必須要通過考核,往後供銷司上下每年一大考,合格者上,不合格者下。」

趙洪山無奈搖了搖頭,「我現在有點後悔給你那麼多東西。」

「說是這麼多官位,但實際上也就是一年?」

李長安正色道,「賢公此言差矣,如果連大考都通過不了,這樣的人還配繼續待在那兒嗎?」

「這些官位,一直都是書院的,但具體是誰,咱可不能定死了,能者上,庸者下,這才能為書院聚攏氣運。」

趙洪山點了點頭,「那就好,我還以為你要把官位再收回去,只要官位數量固定,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掐斷千里傳音符的文氣,李長安長舒一口氣,又重新點了份火鍋,靜靜等著。

不多時,顧衛道推開了包廂的門。

李長安起身心里。

顧衛道坐下,「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書院那邊已經差不多了。」李長安如實說道,「今晚就是朝廷各部。」

「你放出去多少官位?」顧衛道率先動筷子。

李長安上前為師傅斟酒,「四院一監共計六百五十個官位,朝廷各部,每部一百個官位。」

「噗……」顧衛道嘴里的酒直接就噴了出來,「這……這麼多!?」

李長安趕緊繼續斟酒,

「不多,一共五千多個官位,放出去不到一千五百個官位,分散到各地,也還不到三分之一。」

「這還不多?」顧衛道眼珠子都瞪圓了,

「三分之一的官員都是關系戶,這供銷司還沒建立好,就腐.敗成這樣,事情還能辦得好嗎?」

李長安勸慰道,「師父放心,弟子已經有了打算。」

「明年開始,供銷司每年都要進行大考,能者上庸者下。」

顧衛道這才輕舒一口氣,「這還差不多。」

可李長安接下來的話,又讓他提起了一口氣,

「不過弟子不準備把這些官位收回來,而是把數量就固定在那兒。」

顧衛道有點不懂了,「固定官位數量,這不是增加了各部權柄嗎?而且時間長了,那就又是一個個蛀蟲。」

李長安為師父斟酒,「弟子共有三點考慮。」

「其一,正因為供銷司內,各部都有人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至于遭到各部針對,行事也更方便。」

「哪怕是光佔官位不干事,尸位素餐,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他們只是副職,正職一定是通過考核的人,他們有能力辦好事。」

顧衛道不置可否地點點頭。

「其二,弟子固定官位數量,但不固定是誰。換句話說,那些人如果通不過了大考,照樣得下。」

「想留在供銷司,最起碼是符合選拔標準的,不至于是草包。」

顧衛道又點了點頭,但依舊對李長安的想法,有不同意見。

李長安繼續說道,

「其三,如果某一年大考,這些關系戶有大半沒通過大考,各部也找不到能通過的關系戶,去填補這些官位,師父覺得他們會怎麼辦?」

顧衛道一下子愣住了,他心念急轉,「官位對這些人而言,是最美味的魚餌。」

「如果拿不下來,白白空在那里,簡直比殺人還要難受。」

「他們會盡可能擴大關系範圍,也要找到符合考核標準的人,去佔住這些官位。」

李長安臉上露出笑意,「這個時候,就是咱們的機會了。」

「他們想把官位全部掌握在手里,光憑自己的關系網,想要佔全,根本不可能,弟子也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一旦擴大關系網,就代表他們之前固守的派系,就不穩固了。」

「那時候,空多少官位出來,就意味著有多少個漏洞。」

「咱們只要能安排三成進去,屆時整個朝廷,都會向我們慢慢敞開大門。」

顧衛道放下酒杯,看向自己這個得意弟子,滿是感慨,「你心思縝密,師父自愧弗如。」

當年師父若是能如你一樣,又豈會落得那般下場?」

李長安鄭重其事道,「師父放心,當年北境大戰,弟子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供銷司,只是一個開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