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98章 對狙嘛?

「標尺八十,三輪速射!」

伴隨著命令,在左威衛整個戰陣最前端的一千兩百名弓箭手,將手中的強弓舉起呈八十度左右的夾角,然後松開弓弦。

「唰!唰!唰!」

整整一千兩百支三稜白羽箭直接飛上天空,密集的箭失如同黑雲一般,徑直的壓向了前方。

一箭射出,弓箭手們沒有任何停頓,左手持弓,右手以最快的速度伸向背後的箭壺,羽箭被取出,再次搭于弓弦之上,羽箭再次飛射而出。

當第二波齊射的箭失離弦之時,第一波的箭失已然如同密集的雨點一樣落到了沖鋒在最前沿的渤海人之中。

渤海步卒的披甲率在遼東各部、各族中算是比較高的,但仍然是以皮甲和革甲為主。

這些皮甲和革甲,對于普通的箭失確實有一定的防御力,對于唐軍統一換裝制之後,三稜箭頭破甲箭面前則顯得蒼白無力,更何況,這些倉促出擊的渤海步卒的甲胃都未必齊全。

隨著箭雨落地,血花飛濺,慘叫和哀嚎之聲不絕于耳,渤海步卒成片成片的倒在了箭雨之下。

如果踫上其他力量,比如以戰五渣著稱的新羅、百濟、高句麗聯軍,一波箭雨就可能被擊潰。

但是,渤海人可不是那些孱弱到了極點的廢物。

雨點一般的破甲箭確實會帶來鮮血、痛苦甚至死亡,但是對于這些出生在遼東苦寒之地,成長于白山黑水,和嚴寒,和野獸,和饑餓,抗爭的渤海人來說,鮮血、痛苦、死亡卻會將他們的凶性和本能引爆,變得更加的凶悍,更加的狂暴,更加的危險。

如果找一個狀態來形容這些遭受箭雨襲擊的渤海步卒,那麼他們只能是那些受了傷之後的野獸。

片刻的低沉和彷徨之後,這些家伙的眼眸通紅,目光中帶著殺戮,掙扎著,嚎叫著,繼續上前……

渤海人變得更加凶殘,更加的危險,但是這些對于造成了他們痛苦,給他們帶來鮮血和死亡的弓箭手們卻沒有任何的影響。

就好像倒在他們箭雨之下的並不是和他們一樣的人,而是一些和他們毫不相干的野獸一般。

弓箭手們依舊按部就班的再次取箭,再次射出,整個過程,精準、迅速、冷靜、殘酷、無情,就如同一架架專注于殺戮的機器一般。

在短短二十息的時間之內,所有弓箭手完成了三輪速射,而沖在最前面的渤海步卒距離弓箭手們的距離也從六十步進入到了接近四十步的。

四十步的距離,在理論上依舊足夠弓箭手們再行至少兩輪齊射,隨著距離的縮短,箭失所能發揮的威力也可以更大,但是軍令只有清晰的一個字,撤!

隨著命令的傳達,弓箭手們迅速收攏弓箭,沿著預留出來的空間迅速的向著後方以及重步兵戰陣的兩側褪去。

然而,弓箭手們停了射擊,不代表遠程的進攻就會停下,因為左威衛的戰陣中不僅有弓箭手,還有整整三千弩兵,外加整整二十架八牛弩。

此時此刻,三千弩兵已經以千人為單位,均勻的分布為了三個波段,做好了射擊的準備。

弓箭手們根據命令後撤的同一時間,位于重步兵戰陣後方則傳來了射擊的命令,早就準備就緒的弩手們扣動了手中的扳機。

……………………

相比較之前弓箭手們的散射,此時此刻弩手們弩失數量略少,但是這絕對不代表殺傷力就會減少。

相反,重步兵後方這種安靜、安全的位置使得弩手們可以平心靜氣、按部就班的瞄準。

更重要的是,作為長安禁軍,左威衛使用的弩具和其他唐軍不同,是將作監、科技監、長纓軍工兵營,禁軍器械營聯合改良和升級的新式弩具。

和之前兩石、三石並存相比,升級和改良之後,禁軍單兵使用的弩具被統一為三石。

從元和二年郭戎向李誦、李純獻圖並提出一攬子建議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年的時間。

有皇帝李純的鼎力支持,有敦煌長公主府為首禁軍集團和以汾陽郡王為首舊關隴勛貴們資金的不斷投入,有科技監為首新興技術派官員的參與,再加上府谷煤礦的開發和煤炭的大規模使用,以長安為核心的工業迅速發展,冶煉和鑄造技術突飛 進。

冶煉和鑄造技術的大幅度進步,使得弩機、弩括在內弩具核心零部件的品質提高,雖然同樣都是三石,新舊版本的弩具卻有了天翻地覆的差距。

相比較原有的三石強弩,新式的三石強弩有效射程的範圍從一百二十步步增加到了接近一百六十步,但是在一百八十步的距離,對于無甲或者輕甲的目標依舊具備足夠的殺傷力。

以唐代一步約等號後世一點五米來計算,有效的殺傷範圍已經達到了兩百四十米,最遠殺傷距離更是接近了三百米。

改良之後的禁軍使用的三石強弩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冷兵器時代真正的巔峰,除了裝填需要的時間較長,還需要保養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缺點。

在射擊的精度上,無風狀態下,經驗豐富的弩手在四十步之內可以將散射的範圍控制在人頭大小,在六十步的範圍內依舊可以控制在人的軀干範圍之內。

之所以精確射擊的範圍被限制在了六十步,也就是九十米之內,原因只有一個,這些已經達到冷兵器巔峰的重弩沒有後世那些配套,比如瞄具,以肉眼識別,六十步就真的已經是極限。

瞄具或者說瞄準鏡,這東西听起來高端,但是也要分種類,真正高端的確實高端,但是低端的也足夠低端。

普通的瞄具和普通的白光望遠鏡一樣,說到底不過是玻璃夾片而已,沒什麼特別的技術含量,算不得什麼高科技產品。

科技監、將作監、工兵營也確實用銅管和透鏡做出了重弩可以使用的瞄具,而且試驗過後裝配了瞄具的重弩真的可以將重弩的精確射擊提升到一百五十步。

但是,問題在于,普通的玻璃好做,但是合適瞄具和望遠鏡的透鏡卻沒那麼容易制作。

長年累月的嘗試之下,敦煌長公主府的工匠確實熟練的掌握了制作和打磨透鏡的技術,使得長公主府確實有一定的產量。

但是,透鏡這東西用途方面瞄具和望遠鏡是沖突的。

且不論難度的問題,配發給各級軍校的望遠鏡顯然比配發給弩手的瞄具更能提升整支隊伍的整體戰力。

更重要的時候,對于一百五十步左右的射擊本質上接近于狙殺,新式的三石重弩確實能做到,但是唐軍明顯有更加適合的東西,那就是八牛弩啊。

一百五十步對于單兵弩來說已經接近了極限,但是對于八牛弩這種大殺器來說,僅僅是一個開始。

根據兔子們的經驗,真要想進行狙殺,單發,帶鏡的都是狙,從這個角度來說用八牛弩對狙很合理。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透鏡有限的產量肯定是優先給各級軍校配發的望遠鏡,而不是制作瞄具。

至于為什麼透鏡的產量有限,很簡單,這是大唐皇帝李純在嚴格控制所有玻璃制品。

要知道,在完成了做局之後,琉璃/玻璃產品,已經成為現在李純手中最重要的收入之一,其實際的收入甚至比鹽鐵還要高。

李純敢于將長安禁軍從十八萬,硬生生的擴充到二十多萬,除了冶煉、鑄造技術的提升可以提供足夠的裝備和軍械之外,最大的依仗的就是琉璃制品帶來的暴利。

然而,玻璃這種東西和冶煉、鑄造不一樣,完全就是手工作坊的產品,門檻實在太低了,這技術一旦流傳出去,瞬間就可以讓玻璃制品變成白菜價。

本著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的原則,李純干脆將玻璃、琉璃產品嚴格控制。

剛開始只是長公主府的玻璃作坊,後來還是怕不夠安全,不夠保密,干脆直接找到了閻卿,準備直接將包括玻璃作坊在內的整個長公主府後院,從人員到場地,再到窯爐等設備直接征用。

雖然李純是大唐的皇帝,但是以這種方式直接征用已經仙逝的太上皇賞賜的嫁妝也是多多少少有些不太合適的。

好在閻卿一切都听郭戎的,而郭戎最大的理想就是打回安西,而打回安西需要大唐舉國之力的支持,別說一個後院,就算把整個公主府都送出去都無所謂,所以整個過程異常的平穩。

當然,郭戎和閻卿也沒有吃虧。

對于長公主府後院的征用無論是人,還是物,都是臨時征用,等征用完畢之後該屬于長公主府的還是長公主府的。

不僅如此,長公主府可以繼續從琉璃貿易中獲得穩定的收益,

除此之外,更是獲得了李純認可的,對郭戎來說異常重要的一個承諾。

這個意外達成的承諾,無意中解決了李純和郭戎之間未來可能存在的最大隱患。

郭戎和閻卿同意,代表征用再無障礙。

對于作坊中的工匠來說,官家怎麼安排跟他沒太大關系,畢竟他們的身份本就是長公主府的家奴,本身就沒有自由,征用之後雖然不能擺月兌家奴的身份,但是卻多了朝廷的一份俸祿,這也算意外之喜。

獲得了閻卿和郭戎的認可之後,急不可耐的李純立刻派人接管了長公主府的後院,完成接管之後,不僅有宦官監守,還有禁軍日夜巡防,防衛的級別比三大內還高。

唯一一點,長公主府的面積有限,正是這一點,限制了琉璃和透鏡的產能。

其結果就是,除卻最初幾個實驗性的瞄具,弩手們沒有再獲得額外的配件。

……………………

雖然沒有瞄具的加持,無法實現遠距離的精準狙擊,但是又怎麼能難倒禁軍的這些精銳。

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對狙,他可以選擇八牛弩作為對手。

如果對手覺得八牛弩太過凶殘,弩兵同樣有辦法提供備選方案,單兵沒法實現百步以上的精準狙擊,這沒關系,那就增加數量,一架不夠那就十架,十架不夠一百架,一百架不夠一千架,總有一款能滿足對方對狙的需求。

而眼前襄平城外,飛向沖陣的渤海步卒的,正巧就是一千支弩箭,只不過他們對準的一個點,而是一條線,一條渤海步卒的鋒線。

相比較修長的羽箭,在強弩提供的強大動能之下,弩失的初速動更快,在空中飛行的時間也更加短暫。

弩失被射出四息不到,弩箭就已經飛躍了重步兵和弓箭手,飛躍到了紅著眼楮的渤海步卒的身前,緊接著上千支弩失組成的箭雨和沖鋒在前的渤海步卒踫撞在了一起。

經驗豐富、老練的弩手,重步兵保護之下安全的環境,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弩具,三者疊加之下,質變產生。

弩箭和渤海步卒踫撞在一起的時候,沖在最前面的整整兩排的渤海步卒幾乎在同一瞬間倒地。

還沒等後面的渤海步卒明白發生了什麼,第二波弩箭已經升空,而且直撲這些茫然的渤海人的面門。

「唰!唰!唰!唰!唰!」

伴隨著第二波弩箭,又是整整兩排渤海步卒,齊刷刷的倒地。

緊接著,第三波弩箭來到……

連續三波弩箭的齊射之下,頂在最前面的五六排的渤海步卒幾乎被清空。

如果站在高處雀看,會發現,渤海軍的沖鋒似乎一下子撞在了一堵無形的牆壁之上。

如果這時候有渤海人可以認真的觀察,會發現,每一個倒地的渤海步卒的正面,都插滿了一寸有余,手指粗細的重弩弩失。

渤海人悍勇不假,在戰場的刺激之下變得更加凶殘,更加危險不假,但是他們終究也是血肉之軀,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有極限的。

之前唐軍弓箭手的射擊帶來的傷亡絕對數量其實不少,因為這本就在他們的認知範圍之內,在他們的預期之中,非但並沒有影響他們的士氣,相反激發了他們的凶性。

然而,接下來的內容則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眾所周知,無論是步卒還是騎兵,沖在最前端,頂在最前面的永遠都是最強,最悍勇的存在。

但是,短短幾息之內,超過六百最精銳,最悍勇的步卒,被直接清空,幾乎在一瞬間擊潰了渤海人的心理極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