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所謂的大殺器,也就是黑火藥。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點白糖大尹萬,這在後世堪稱婦孺皆知的順口 ,郭戎會知道這樣毫不讓人感到意外。

事實上,從穿越之初,還在龜茲的時候,郭戎就曾經想過根據根據順口 的指導,嘗試制作最簡單版本的黑火藥來幫助安西軍守城。

然而,費盡心機之後,郭戎發現龜茲當時根本就不具備那個條件。

木炭也就算了,雖然龜茲方圓百里之內已經沒有了樹木的存在,但是龜茲城自己也是需要打造兵器和軍械的,所以木炭龜茲是有的,但是木炭之外,硫磺和硝石可就不好找了。

平心而論,正常人誰會帶著這東西出門,而商隊為的是利益,也不會專門帶著這東西滿西域兜售。

確實有商隊願意看在郭昕的面子上收購一些硫磺和硝石,而且承諾下一次返回龜茲的時候給郭戎帶來,但是,直到郭戎帶領第八團上路,也沒有看到這支商隊的影子。

龜茲小城,什麼都缺,但是在地大物博的大唐,這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

以李誦對于郭戎的支持,更是想要什麼能得到什麼,甚至于郭戎想要幾個研發黑火藥的研發人員都沒問題。

結果,一番操作之下,太上皇派人從龍虎山、武當山、青城山、齊雲山、終南山道家名山找來了一群道士,這其中還不乏龍虎山、終南山張嘉軒的師兄弟。

而,這些道士的專長是煉制仙丹!

畢竟經常接觸硫磺、硝石一類東西的人也就這些家伙,尋常人根本就不會踫這些東西。

張嘉軒看到自己的師兄也來到之後,頗為震驚,當即表示自己的師兄道航極深,煉丹之術更是登峰造極,服用了師兄煉制的丹藥之後,飛升的幾率提高至少三成!

初次見到郭戎,張嘉軒的師兄從懷中拿出一個盒子,將盒子遞給了郭戎,听著張嘉軒的師兄說,這是送給自己的禮物,吃完之後保證自己刀槍不入,金槍不倒。

當時,打開盒子之後,看著盒子里放著的那份雞蛋大小泛白、發亮的鉛球,郭戎陷入了沉思,怪不得張嘉軒說吃了他師兄的丹藥,飛升的幾率提高三成,三成太謙虛了。

就這玩意,如果自己吃完了,可不是直接就飛升兵解了……

對此,郭戎只能說張嘉軒是個好醫生,但是他這師兄弟是就太不是東西了,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家伙也可以算是華夏最早的化學家,讓這幫人來研究也確實是最好的。

當然,郭戎覺得用煉金術師稱呼他們更合適。

「那玩意現在的威力炸開城牆絕對是沒問題的,開山碎石也絕對好用!」

對方的話說的輕飄飄,但是听到郭戎的耳中,卻給郭戎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程潛,你是已經可以投入實戰了?」

「當然,就今天路上咱們看到的那塊大石頭,有十幾斤應該就可以炸碎了,至少比他們現在燒石頭肯定省事,就是用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但凡出點意外,炸死或者崩開的碎石弄死個把人跟玩的一樣。」

「臥槽……」

「大將軍,只不過我們的存貨不多了,如果要幫他們修路開山,肯定要從外面調撥物資,所以……」

這幾句話,其它人听得是暈頭轉向,但是郭戎卻知道程潛他們在擔心什麼,這也是郭戎為什麼給這東西起名叫大殺器的原因。

火藥確實是好東西,如果是在龜茲的時候,郭戎會毫不猶豫的將黑火藥投入實戰,但是現在,郭戎也知道一旦,在冷兵器時代,只要自己不出內亂,大唐本來就是無敵的存在,黑火藥這種東西就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

相反,如果自己貿然把這東西投入軍事領域,不見得就不會出現一些不受自己掌握的變化,萬一催生出什麼變數自己可就追悔莫及了。

只不過,下一瞬間,郭戎突然想起來,炸藥這東西最初的作用似乎也就是開山修路和開礦,這也算是回歸本源了,而之前程潛他們最麻煩的就是實驗黑火藥的威力。

既然如此,那干脆把修路名正言順的當成黑火藥的試驗場好了,只不過……

「府谷到長安的路這條路對我大唐國計民生意義重大,我等為唐人,自然義不容辭,小武,你帶著其他人,把可以提供給毛雲鵬的東西整理出來,然後抓緊向毛雲鵬手下工部、將作監的工匠傳授。」

「遵令!」

「程潛、甘界、劉晃你們幾個跟我來,有些東西不能總藏著掖著,丑媳婦總得見公婆。」

緊接著,郭戎將大帳留給了武朋君以及一眾工匠,帶著幾名道士出身的長纓軍工兵營火藥專家直接前往了太上皇李誦的大帳之中。

「哎幼,今天還不是自己來的!」

「陛下,臣有一個想法,是關于曾經的那個大殺器!」

「哦,怎麼?」

「臣想借助這次修路,全面的試驗一下大殺器的效果……」

「這幾位是?」

「這幾位是臣曾經跟您討要的精通煉丹、煉金術的道士,如今是長纓軍工兵營……」

「具體說說……」

……………………………………………………………………………………

「彭!」

隨著一聲驚天巨響,大片都碎石散落到了整個山谷之內。

距離炸點二里之外的一處高坡上,在整整一排塔盾的保護之下觀看爆破現狀的李誦、白居易、劉禹錫等一眾人員身體都為之一震。

緊接著「叮叮當當」的聲音傳入了在場之人的耳中,哪怕是在二里之外,依舊有少量的碎石和泥沙打在了盾牌上。

相比較這些身體相對羸弱的文官和身體虛弱的太上皇,郭戎、程潛、毛雲鵬等人則在爆破完成的第一時間,碎石落下之後,從藏身的地方走出。

等幾人沖到炸點之後,他們發現原本橫檔在山路中間那一塊突出的巨石已經消失,原本巨石所在的位置,留下了一個至少三尺的深坑。

看著消失的巨石,以及留下的深坑,主持道路修建的毛雲鵬處于了一種極度震撼的狀態。

兩天之前,當自己曾經工部的朋友武朋君帶領長纓軍的一眾工兵,向他以及他手下的工匠們傳授各種工程、器械的知識和方法的時候,毛雲鵬就已經被深深的震撼了一輪。

當他確定,自己所掌握的傳承自墨家的技術已經落伍了之後,就產生了一種難以言明的挫敗感。

如果說當時,毛雲鵬產生的是挫敗感,那麼此刻,毛雲鵬產生都就是巨大的危機感,自己所掌握都就是這些,立足天下的也是這些……

當然,如果讓郭戎評價毛雲鵬的狀態,郭戎會告訴毛雲鵬一個名詞,降維打擊,畢竟干掉修路的未必是同行,也可能是玩炸藥的。

相比較震驚的毛雲鵬,程潛等幾個家伙都深情則極為亢奮。

「頭,看來這次用量大了,威力過剩了。」

程潛這一句話,郭戎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沒錯。

科研這東西某種意義上就是在撞大運,炸藥這東西實際的使用也絕對比所謂的實驗室試驗更加有價值。

這一次威力過剩了,下一次可能威力不足,但是多來幾次,這些家伙絕對會成為真正都專家。

與此同時,在二里之外都山坡上,硝煙散去的時候,李誦拿出了自己的千里鏡,認真的看了看爆炸後的遺跡,在看清楚炸點的現狀之後,李誦不禁嘆息。

「大殺器果然是大殺器,郭戎總能帶來好東西啊,這架勢,就算是長安的城牆也扛不住如此的一擊吧!」

說的雖然是長安也撐不住,但是微微顫抖的身體以及的嘴角掛上的是一抹燦爛到了極點的笑容都證明了一點,李誦的心情好到了極點。

在心中,李誦盤算道,也許大唐的朝廷應該再擴編了,也許應該成立一個新的火器監或者軍械監……

按照原來的計劃,從豐州一路返回長安大概需要消耗三到四個月的時間。

但是,從府谷到長安這段道路的路況遠遠超出了預期,結果雖然花費了不少時間給修路都大軍提供輔助,同時幫助大軍清障,返程的時間依舊比預期都要快了一些。

元和三年三月,歷經了整整兩年半的時間,郭戎所率領的這支禁軍為主的護軍,終于返回了長安。

是日,冬日暖陽之下,留守長安的皇帝李純率領文武百官,長安百姓出城十里迎接。

是日,紅旗招展,人山人海,是日,山呼海嘯,萬歲如山。

看著父慈子孝的太上皇與皇帝,看著山呼海嘯、激情澎湃的長安百姓,郭戎突然有了一種很特別都感覺。

相比較之前,長安還是那個長安,但又不單純的是曾經的長安,就好像此時的長安才終于從連續的戰火與動亂中恢復了過來,恢復了曾經的氣度與曾經的自信。

完成了任務,將長纓軍以及禁軍的其他部分帶回禁苑都禁軍軍營,將一路混編而來都天德軍、平盧軍等兵員完成安頓之後,李誦很體貼的給郭戎放了半個月的長假。

重返長公主府,看到一妻一妾,看到一雙兒女,郭戎感慨異常。

尤其是一雙兒女,出發之時,還在襁褓之中,而重返長安之後,他們已經學會了走路,很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

郭戎得到的假期可以看做是大唐的一個慣例,也是凱旋而歸的將軍的榮耀,一般情況下可以看做是李唐對于德勝而還的將軍的獎勵。

郭戎可以休息,但是不代表其他人也是如此。

首先太上皇就沒閑著。

完成了歡迎儀式之後,太上皇在興慶宮僅僅休息了一天不到的時間,就立刻就投身到了大唐復興的事業之中。

先是在興慶宮召集了一次皇帝李純,當朝宰府,三省、七部、九寺、七監、一台的大老進行了一次層次極高的會議。

然後就開始在李純的陪同下,開始不停的召見留守長安的所有重要文武,了解他所關心的各項事業的進展。

兵部、戶部等相關的府衙也開全力運轉。

雖然在行進的途中,禁軍各部的軍功就一直在統計,但是返回之後,依舊要對出征的禁軍的軍功需要進行最後的統計和核算,從前確定職餃、爵位、封賞等等內容。

再有忙碌的則是由韓愈、劉禹錫等人引領的禁軍文官。

禁軍在曠日持久的遠征中編制幾經變化,又經歷了諸多戰事,急需補充缺額,恢復編制。

與此同時,禁軍離開長安整整兩年半,一批又一批的新兵通過了考核之後,成為了各支禁軍的後備兵員和輔兵。

半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逝,包括郭戎在內,整個長安城都在一種緊張而忙碌的過程中度過。

苦戰了半個月,以地主的身份將兩位牌友鎮壓之後,郭戎接到了來自李誦的要求,三天之後,他需要參加望日朝會,如果不懂讓他去找韓愈補課。

被指定需要參加三日之後的朝會,在听到這個要求的第一時間,郭戎是非常懵逼的,畢竟說實在的,他到現在為止還沒參加過朝會……

于是乎,郭戎在收到李誦的要求之後第一時間竄到了長纓軍的大營中,然而在經過了韓愈的補課之後,郭戎突然發現唐代的朝會原來還有這麼多的講究,而且和自己之前見到的電視劇上的朝會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國古代稱臣見君為朝,君見臣為會,合稱朝會。

在唐代最為重要的朝會,是每年舉行一次元旦、冬至大朝會,其次是太宗朝開始、玄宗時代確定的初一,十五舉行的朔望日朝會。

不過無論是大朝會,還是朔望日朝會更多的都是禮儀性質的朝會,一般情況下主要總結大計,宣布詔敕,宣布封賞,但不奏事,會而不議。

而郭戎或者說後世電視劇里所表現的早朝則是第三種,常朝,常朝也叫常參,或日朝、早朝。

而有皇帝親自主持的常參,才是皇帝真正和朝廷的重臣,宰府商討大事的會議。只不過有唐一代,常參從來就沒有被嚴格的執行過。

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房玄齡奏請三日一朝,到貞觀二十三年(649年),長孫無忌等奏請「視朝坐日」。

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改為「五日一朝」。

武則天時,敕「每十日一朝」。

中宗即位之後,制令「每隔日不坐」。

玄宗晚年荒政,朔望日朝制度都遭到破壞,常朝更是形同虛設。

而李誦要求郭戎參加的則是三月十五舉行的朔日朝會。

「太上皇這一次要將禁軍正式昭告天下了!」

听著韓愈介紹完朝會之後的感嘆,郭戎是一臉懵逼。

「退之先生,昭告天下是什麼意思?禁軍不早就天下盡知了麼?」

「你呀!」韓愈笑著指著郭戎笑罵道,「笨!」

「會而不議,宣而不議,那你覺得朝會上能做什麼?」

「封賞?」

「還算有救,隴西、隴南之戰給你封侯綽綽有余,但是陛下給你的只有賞賜,而沒有爵位,當時我就感覺挺奇怪的,本以為你會不滿,結果你這竟然沒有任何怨言,這不容易啊,換個人恐怕早就不滿了,也只有你會老老實實的替陛下領兵、領兵、練兵。」

「額……」

說實話,郭戎還真沒考慮這麼多。

「陛下當時沒給你封爵,依我看,第一是借此繼續考驗你。」

「安西軍?」

「對,以陛下對你的期望之高,畢竟,如果有一天你產生了異心,那危害絕對比昔日的安祿山還要恐怖,再多的考驗也不奇怪。」

看著郭戎點了點頭,韓愈給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繼續說了下去。

「至于第二點,考慮到隴西如此的大勝,陛下並沒有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反而開始大規模的擴編禁軍,我推測是陛下在沒有足夠的硬實力之前,希望韜光養晦,同時讓有疑心之人自己跳出來。」

「現在看來,你徹底通過了陛下的考核了,而陛下對于禁軍的戰斗力也有了足夠的信心,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所以你小子熬出頭了,好好準備一下,不要在朝會上失禮。」

「是陛下讓你來找我的?」

「哦,我懂了。」

「啥!」

「如果我沒記錯,大朝會、朔望朝會,常參,你一次都沒參加過吧。」

「是!我以為……」

「陛下是讓我給你培訓禮儀的,抓緊時間吧,只有三天……,三天之後,你就是陛下想要展示給群臣和天下的牌面!」

然後,郭戎被韓愈直接關在了長纓軍的大營之內……

一切如同韓愈的推測一樣,三天之後的朝會變成了以長纓軍為首的禁軍的舞台。

數不清的封賞,如同海嘯一般,讓參加了朝會的所有朝臣震驚。

包括郭戎、李銳、張取義、邵樹民等一眾禁軍將領盡數封侯,雖然沒有人封公,但是十幾名屬于禁軍之下的侯爵依舊震驚天下。

一夜之間,大唐的禁軍一躍成為了天下最重要的一支勛貴力量。

其中,郭戎獲封酒泉,李銳獲封張掖,張取義獲封福祿……

有心人注意到,長纓、羽林、天策、神威四軍所有將校的受封地清一色位于河西之地,也就是說,太上皇的下一步的目標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河西!

當然郭戎所獲得的不僅僅只有一個酒泉,而且郭戎也不能如同以前一樣,單純的一一個禁軍統帥的身份存在。

兵部左侍郎,這是李誦給郭戎除了長纓軍大將軍之外,最重要的一個職務,而這個職務的目的只有一點,方便郭戎統籌禁軍的指揮和變革——唐軍的第二輪軍改。

除此之外,郭戎被兼任的職務還包括了教育監、科技監、航海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