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明弘光七年、清順治八年九月二十日,哲布尊巴一世駐地所在的敖爾告(又叫烏爾格、庫倫,意思是宮殿,不過一開始敖爾告的位置並不固定在另一時空的烏蘭巴托,而是在土拉河沿線逐水草而移動)內,滿清高層舉行了一次重要的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滿清將決定接下來的國家行動方針,所以,與會者展開了激烈的爭辯。

一開始,爭辯的內容還是滿清國家是否要繼續西遷。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反對西行者認為,從今年明軍的北伐來看,明軍並無直接攻打漠北的能力,因此滿清退到喀爾喀中部就足夠安全了,可以就地積蓄力量、休養生息!

支持西行者認為,明軍之所以沒有在奪取科爾沁草原後緊追科爾沁人不放,主要是穩扎穩打的緣故,君不見,明軍不但在科爾沁草原上建立了一個新的都司,並且還西進征服了鄂爾多斯地區、迫使鄂爾多斯各部及阿拉善部都服從大明的統治,因此,大明不是沒有能力征討漠北,而是有自己的進攻節奏。

其之所以不一鼓作氣北征喀爾喀無非是為了避免一次性透支太多的國力罷了,故而,一旦兩三年後,大明籌夠了北伐的錢糧,明軍就會再度北征的,屆時,以肯特山-杭愛山之間的這片不合適大規模開墾的草原,絕對是擋不住明軍的進攻,因此滿清還是需要繼續西進,以便拉開與大明的距離,找尋到一片更安全的國土。

反對西行者卻認為,在之前的長途遷移中,八旗婦孺表現出極大的不適應,產生了大量的傷病,並因此死了不少人,所以,即便要繼續西行,也得停下來進行一段較長的休整才好。

支持西行者認為,目前清廷佔據的這片草原,之前養育四、五萬人的土謝圖汗部都困難,根本不可能支持俘虜了車臣汗部、土謝圖汗部的牧民及牧民家庭後擴張到25萬人的八旗。

反對西行者表示,之前土謝圖汗部之所以養不了太多人,主要是因為土謝圖汗部不會種地,而根據他們實地探查下來,肯特山和杭愛山之間的這片區域內水資源豐富,完全可以開墾出足夠數量的農地來的,這樣農牧結合,不但養二三十萬人不存問題,而且還能維持一支精銳的騎兵及騎馬步兵。

支持西行者卻不認可反對西行者本地合適耕作的結論,認為完全是扯澹,真要相信了,留下種了一年地,到時候卻顆粒無收,反而會讓滿清陷入絕境之中。

由于雙方誰也不能說服對手,主持會議並扮了半天木頭人的孝莊太後便問會議開始後,同意保持著沉默的多爾袞道︰「睿親王是什麼主張?」

另一時空應該在去年就去世的多爾袞如今頗有些形銷骨立——另一時空中,多爾袞的死有遇刺身亡、騎馬摔斷腿後因為脂肪栓塞綜合癥死亡等多種說法,但在本時空中,多爾袞在滹沱河大戰失敗後,憂思過重,所以根本維持不住體重,搞得現在不單不是胖子,而且還瘦的驚人,看去就命不久矣的樣子——不過,瘦成麻花的多爾袞腦子依然敏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所以,對于孝莊的問題,多爾袞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在場眾臣道︰「你們有誰知道唐努烏梁海這個地方的?」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