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張縉彥離開後,朱由崧叫來西廠提督萬世︰「現在狹西是什麼情況?」

萬世回復道︰「闖逆大致控制了西安、鳳翔、平涼、慶陽、延安、漢中、鞏昌、臨洮等府城,並控制了同州、華州、耀州、乾州、靜寧、涇州、秦州、隴州等一眾州縣,及山丹、莊浪、靖虜等衛所,但河州、階州、蘭州、西寧、甘州、肅州、涼州、固原等地依舊在我大明文武的控制之下,且就算是依舊被闖逆控制的州府縣域之內,也有大量忠于朝廷的力量。」

由于李自成北返時兵力最多6~7萬人,因此北返陝西後,對陝西的控制力遠遠不如當初——相當多支持順軍的陝西地方武裝並不願意接受大順朝廷的整編,事實上處于了割據的狀態——故而並未能迅速有效的控制陝西全境。

听完萬世並不詳細的介紹,朱由崧探問道︰「堵胤錫這邊,有沒有可能趁機控制了興安直隸州全境?」

控制了興安直隸州全境,鄖陽西線及夔州北線就安全了。

萬世考慮了一下回應道︰「奪取興安直隸州的問題不是很大,但堵部堂這邊缺兵缺的厲害,一旦不能及時在興安州境內要點修築起完善的防御,那還不如不出兵,死守鄖陽與興安邊境為好。」

萬世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畢竟興安州與西安府等于就隔了一個終南山,一旦堵胤錫部推進過去,必然會引起李自成的空前警惕的,屆時就可能引來可怕的反撲了。

但問題是,堵胤錫不控制興安直隸州,李自成日後就不反撲了嗎?

朱由崧考慮良久,決定還是听听當事人的意見︰「傳旨問一下堵胤錫,看他是怎麼考慮的,另外,也順便問一下孫傳庭,把達州的馬得功、盧鼎兩部劃歸堵胤錫統轄,就戰術上來看,合不合適。」

萬世領命欲走,但還沒告退,朱由崧又問道︰「現在山東是怎麼個情況?」

萬世不知道朱由崧問話的重點,所以,只能籠統的回復道︰「現在石廷柱坐鎮濟南,負責鎮壓濟北、清北等地的反清武裝;耿繼茂坐鎮萊州、耿繼茂部下陳紹宗坐鎮登州,分別負責威懾登萊周邊州縣;耿繼茂的另一名部下徐得功率部負責堵防威海衛;金礪部在鰲山衛設營盯防;姜瓖部則在東平、濮州、曹州之間負責鎮壓榆園軍。」

說到這,萬世忽然明白了朱由崧問話的意圖,便告知道︰「兗南只有馬光遠部在活動,另外,兗州城和濟寧城還有五千清軍。」

朱由崧想了想又問道︰「清軍在沿黃一線還有多少兵馬?」

萬世答道︰「在懷慶方向有博洛軍萬人;在原武、陽武、封丘方向,有吞齊軍萬人;在曹縣、城武、單縣方向有碩塞部萬人;至于濟爾哈朗的主力主要集中在廣平、彰德、大名境內,兗州和濟寧有準塔部的偏師。」

黃河太長是清軍無法全面封鎖的,但清軍廣泛的使用了減兵增灶等隱真示假的手段,散播了一系列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消息,讓西廠無法判斷出清軍主力已經陸續北返的實情,這就導致了萬世的報告內容還停留在幾個月之前的狀態,並不能反應眼下的真實情況。

朱由崧仔細的想了想,清軍的河防策略其實跟他的方案是類似的,都是將主要戰力放在二線,以便機動,所不同的是,清軍因為戰斗力較強,所以在沿河一線不需要派遣大量部隊,而明軍這邊,因為部隊戰力有限,所以,就只能用更多的部隊頂在一線。

因此一定程度上被誤導的朱由崧判定道︰「也就是說,除非調用濟爾哈朗的主力,否則清軍是很難在兗南布置大隊兵馬的?」

萬世想了想,回復道︰「這個奴婢不是很懂,皇爺還是要咨詢參軍才好。」

朱由崧便命令道︰「叫余龍他們來。」

以五軍都督府參軍名義實際主持參謀部工作的余龍很快出現在了朱由崧面前,朱由崧便讓萬世重復了一遍西廠的情報,然後問道︰「沒有嘛有可能在嶧縣城下打一個快速殲滅戰,消滅正在圍攻嶧縣的馬光遠部呢?」

余龍和身邊商量了一陣子,回復道︰「陛下要打,也不是不可以,但這一仗必須打得快,否則,山東各路清軍會舍棄當面之敵,而齊攻過來;此外,這一仗還不能強求全殲對手,能實現擊潰便已經是最佳結果了。」

朱由崧皺眉道︰「難不成調用燕山師也不能實現全殲嗎?」

余龍再次和身邊人商量了一陣子,告訴朱由崧道︰「陛下,臣等本來計劃就是用燕山師來打,但有一點不得不防。」

「說!」

「是!」余龍應了一聲後,繼續道。「臣等以為,清虜未必不是再用馬光遠部釣魚,要做好一旦開打,就全面大打的準備。」

朱由崧盤算了一下家底,搖頭道︰「餉銀倒是足備,但糧食、軍械卻是不足,沒辦法大打啊!」

「那就只能玩聲東擊西的戰術了。」余龍指著地圖對朱由崧說道。「舒城侯(黃得功)所部因為要防著狹西的闖逆,所以不能輕動,或可以讓靖北伯(高杰)所部和襄南伯(劉肇基)所部做出北渡黃河的假象來,誘使清軍主力加以關注,進而使其無法輕易東調。」

朱由崧鼓掌道︰「同在黃河沿線,尚可喜部卻故意不動,倒是好想法。」

是的,沿黃四鎮,動兩支,不動兩支,必然讓清軍產生狐疑,而一旦生疑,便無法立刻做出決斷,這就給了東線從容開戰的機會。

朱由崧的夸贊讓余龍頗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停頓了一下後,才繼續說道︰「在吸引了清軍主力的注意後,燕山師快打快撤,重創了清軍馬光遠部、解救勇士營第二戰兵營後,立刻退回黃河以南,這樣,清軍想要短我一臂也是不可能了;不過,這是最好結果,如果清軍不為靖北伯、襄南伯兩部的動作所迷惑的話,還是要做好大打的準備,至少要把金吾師也從中線調過來備戰。」

「說的有道理,朕可以決定怎麼開始,卻沒辦法決定怎麼結束,必須要有一個萬全之策才好,不能有半點僥幸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