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各位卿家,現在已經是四月下旬了,天氣回暖,北方冰雪開始逐漸消融,」在沈陽的皇宮中,皇太極召集滿清權貴開了會。「所以,鮑卿就上了一份奏章,專門提到了黑龍江那邊。」

把著名漢奸鮑承先拉出當了一回擋箭牌的皇太極,表情嚴肅的掃了掃面前眾人,這才繼續道︰「去年,大清沒有拿下黑龍江邊的兩個商棧,反而折損了一千五百多兵馬,但好歹把祥福瑞的人給堵在了商棧中;原本以為,這樣就可以把祥福瑞給封死、堵死、餓死、逼死了,卻沒想到博和哩那邊祥福瑞大打銀彈,搞了一個戰地走私,把一千多兵馬都腐蝕了;而在混同江那邊,祥福瑞又三天兩頭的出擊,搞得封堵各部雞犬不寧、損失頗多。」

皇太極雖然沒有做出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但語氣也是非常陰沉的︰「我堂堂大清、海東大國,與南朝並尊的北朝,居然奈何不了祥福瑞這等商賈、海賊,朕的顏面何存呢?你們的顏面又何存呢?因此,今天卿等都說說看,眼下朕該怎麼辦?大清該怎麼辦!」

在場的滿清要員一個個都沉默不語,皇太極便點名道︰「莊親王,你是怎麼個主張呢?」

濟爾哈朗苦笑的站了出來︰「皇上,臣以為眼下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調派援兵北上,會同留守封堵部隊,對混同江並博和哩之敵實施強攻,不惜一切代價,將其等摧毀;而另一個,則是將前線兵馬撤退回來,然後在合適的地方重新設防,以阻止祥福瑞勢力滲透南下。」

濟爾哈朗的話乍听起來跟沒說一樣,但實則公然提出了放棄黑龍江沿線的主張,對此,皇太極不予評價,而是沖著多爾袞問道︰「睿親王去年是西路軍主帥,說說你的意見吧!」

多爾袞站出來回應道︰「臣同意莊親王的意見,只要願意付出代價,打肯定是打得下來的,但問題是,打下混同江、博和哩的商棧就完了嗎?臣麾下的索海部就在牛滿河發現了祥福瑞的另一個商棧,臣也相信,在博和哩的下游,還有祥福瑞的商棧,一個個拔除過去,我大清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呢?還請皇上明鑒。」

若一個商棧面前損失1000兵馬,祥福瑞在黑龍江上有10個商棧,清軍就要損失10000人了,更不要說,損失1000人還未必能奪得下一個商棧了。

此外,為了奪取一個商棧,至少得調動5~6000兵馬進行攻擊吧,就算不同時攻打混同江、博和哩兩處商棧,而是一個個的打過去,那期間糧食的消耗也是極其巨大的,清廷又能承受多久呢?

還有就是,沒人知道奪取一個商棧需要多久時間,若是一個個的打過去,又在某個商棧面前耽擱了大量的時間,那麼豈不是又要拖到無法攻擊的冬天了?若祥福瑞在黑龍江的商棧真有10多個話,那是準備打上10年嗎?

皇太極冷然道︰「睿親王的意思也是現在就撤兵嗎?」

對于皇太極的逼問,多爾袞反將一軍道︰「只要能保證封堵部隊的物資供應,臣倒覺得未必需要撤軍,且只有不撤軍,才能更好的限制祥福瑞的勢力南下滲透。」

皇太極的目光落到岳托身上︰「成親王也是這麼看的嗎?」

岳托的回答與濟爾哈朗的一致︰「回皇上的話,臣以為如果不能加以強攻的話,還是立刻撤軍的為好。」

岳托隨即解釋道︰「再過一個多月,黑龍江、混同江、阿速江都要化凍開河了,到時候水路重開,祥福瑞就可以利用其舟船之力,縱橫江上,乃至封鎖阿速江、混同江航道,斷我糧道,屆時,就不是我們封鎖對方,還是對方封鎖我們了。」

岳托的話得到了碩的附和︰「皇上,成親王說的對,尤其是在阿速江一線,敵人舟師對我糧道的威脅極大,不可輕視啊!」

沒錯,認為祥福瑞可能用舟船深入松花江、烏蘇里江截斷清軍糧道的擔心實際就是碩在家庭聚會上提出的,並得到了岳托的認可——碩並不知道福王府在黑龍江上的船只有限,拿去運輸福王府軍了,就沒有余力截斷清軍越江糧道,但正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碩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只不過現在皇太極先問了岳托,才由岳托出來提醒,而碩跟著幫腔而已。

皇太極的臉色終于有了變化,是的,他之前沒有想到烏蘇里江這邊情況更加復雜一些,所以,他猶豫了一會,問多鐸道︰「豫親王覺得也該撤兵嗎?」

年輕氣盛的多鐸卻對去年鄂碩部的覆滅耿耿于懷呢,所以他反對濟爾哈朗等人撤退的意見,堅定的說道︰「皇上,不拔出黑龍江沿線的祥福瑞商棧,我大清就不能從北地索倫各部中招募新血,用南蠻子的話來說,就是芒刺在背啊,所以,寧可現在花一些代價,也要永絕後患才好!」

豪格也支持打,所以就見他主動站出來說道︰「皇上,打仗又怎麼能沒有損失呢,總不能因為有損失就不打了吧。」

皇太極的目光落到了代善的身上︰「禮親王的意思呢?」

一副老態龍鐘、精力不足樣子的代善先咳嗽了兩聲,才回到道︰「臣也是支持打的,但總要說個出兵數字,以及對損失的估算吧。」

的確,即便皇太極堅持要打,那也得算一下屆時出兵多少人,其中滿八旗多少、蒙古旗多少、漢軍旗又是多少,然而預備損失多少人,其中滿八旗多少,蒙古旗多少,漢軍旗又是多少?

如果出兵數字巨大,滿清的糧食供應能不能保障?

如果預估損失巨大,八旗權貴願不願意干了!

如果作戰主力和預估損失的大頭都是漢軍旗的話,那漢軍旗上下會不會覺得自己是炮灰了,從而影響了後續的作戰,以及未來對大明軍人的拉攏。

方方面面都得算清楚了,才好啊!

皇太極揣摩了一下代善這只老狐狸的話,點了點頭︰「禮親王這是老成謀國之言呢,打仗卻是要算仔細了,正所謂多算者勝,不算者敗,這樣吧,兵部趕快拿個主張出來。」

站在後排的兵部官員們齊聲應道︰「!」

皇太極便轉移話題道︰「接下來,議一下,今年是不是要出兵南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