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臣言盡此,皇帝哥哥當然可以不听我說的,」朱由崧沉穩的說道。「但請陛下仔細想一想,王安在陛下大婚以及驅逐奉聖夫人這件事的態度,再回過來判斷臣弟說的對還是不對。」

在天啟帝看來,驅逐客氏出宮的事早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了,朱由崧了解並不奇怪,但關于王安在自己大婚前因為張氏體弱而建議另置皇後的事確是內廷隱秘,朱由崧卻一言道破,這讓天啟帝對朱由崧產生了某種警惕。

所以,天啟帝當下眼眉一豎,向朱由崧質問道︰「關于朕的大婚,你听說什麼了!」

朱由崧平靜的回應道︰「不是臣弟听說什麼了,而是京師的街頭巷角在傳些什麼!」

天啟帝大驚失色︰「什麼,關于皇後的事情已經鬧得街頭盡知了!東廠,錦衣衛,他們,他們為什麼不報告!」

朱由崧笑而不答,天啟帝立刻清醒過來,王安現在就是東廠廠督,肯定是他壓下了東廠的報告,那錦衣衛呢?

听著天啟帝月兌口而出的問題,朱由崧冷然道︰「駱思恭跟東林的關系緊密啊!」

響鑼不用重錘,駱思恭跟東林關系緊密,東林又跟王安是政治盟友,那麼錦衣衛還會報告王安的壞話嗎?而廠衛這些耳目都閉塞了,天啟帝又從哪里了解輿情呢?一旦不知輿情,豈不是就成了被王安隔絕在宮中的傀儡了嗎?

細思極恐的天啟帝再次搖了搖頭︰「朕會派人去打听的,你不要在這里繼續搬弄是非了!」

朱由崧笑道︰「好,臣弟不說了。」

天啟帝深吸一口氣後,轉過身來,領著朱由崧向昭仁殿走了回去,一邊走一邊問道︰「听說,你又在河南辦了一個冶鐵場?一個月能產幾十萬斤鐵和鋼?」

朱由崧不動聲色的回應道︰「臣弟原本指望把這些鐵和鋼賣給兵部和兵仗局的,結果出了硫磺這件事,心里已經哇涼哇涼的了,但前期已經投入了上萬兩銀子,眼見得騎虎難下,只好把這些鐵和鋼賣給省內的各處鐵匠鋪,如此,也多少回收一些利益。」

天啟帝扭頭看了看朱由崧,忽然笑了起來︰「你呀,說來說去怎麼又繞回來了,朕知道了,稍後問一下兵仗局那邊,如果硫磺和鐵的品質真是不錯的話,那兵仗局買誰的不是買的,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

朱由崧裝出一副欣喜的樣子躬身應道︰「臣弟謝過陛下主持公道!」

天啟帝笑道︰「你也別先謝朕,朕幫你也是有事相求的!」

朱由崧當然知道天啟帝說的什麼,但表面上依舊裝作懵懂的樣子來︰「不敢陛下說求這個字,若是臣弟能做得到的,陛下只管吩咐就是了!」

說話間,兩人回到了宮室之內,天啟帝給朱由崧賜了座,然後又讓內侍上了茶水,這才繼續道︰「那朕可就開口了!」

朱由崧含笑的听著,就听天啟帝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遼沈一失,東北形勢緊張,朝廷要續調各路大軍馳援遼西,需要大量的錢糧,可是國庫空空蕩蕩的,內庫也所剩不多,所以,朕的意思,你是不是可以說服叔父,將崇文門關稅還給內廷!」

朱由崧調動演技,做出一副震驚的樣子來,看著朱由崧張大嘴的樣子,天啟帝趕忙安撫道︰「朕知道,崇文門關稅本是神廟賜給叔父的,朕沒有權力將其收回,可是眼下朝廷真的很困難,還望由崧弟弟和叔父勉為其難••••••」

朱由崧听到這,立刻翻身跪了下來︰「陛下這話,折煞我父子了,如今國家有事,我父子也是朱氏子孫,也是責無旁貸,理當從命的。」

天啟帝原本還想再勸,忽然一愣︰「你說什麼,你答應了?那叔父這邊?」

朱由崧回復道︰「父王這邊,臣弟會竭力說服的,另外,好叫陛下知曉,如今福王府的經營,都是由臣弟掌管,區區一萬五千兩,臣弟自詡還是能賺出來的。」

「好,好啊!」天啟帝高興道。「常言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如今一見,由崧和叔父果然是公忠體國啊!好,好極了!別跪了,坐下說話!」

見朱由崧起身坐好,天啟帝保證道︰「兵仗局那邊,朕會交代下去的,絕不讓叔父和你吃虧了!」

朱由崧卻笑道︰「陛下之前已經說過了,臣弟並不擔心兵仗局又有什麼變化,不過,臣弟想請旨從兵仗局采購幾位大炮!」

朱由崧不是自己造炮了嗎?

怎麼還要從兵仗局購買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自己造的炮沒辦法見光,所以需要掩飾火炮的來源,到時候就可以一門兵仗局的火炮搭配幾門或十幾門朱由崧自產的火炮了,想來,地方上是沒可能發函去問內廷兵仗局到底賣了幾門給福王府吧。

天啟帝的臉色立刻由晴轉陰了︰「大炮,你要這個干什麼?」

朱由崧解釋道︰「福王府在雲梯關新設了一個福永號船行,搞一些海運,可海上不如內河,海盜眾多,據說還有倭寇,所以,船上一定要配有武備,才不至于事到臨頭了,沒有防御的能力,但火炮一事關系重大,故此,臣弟想從兵仗局購買一些,也不多,一船兩三位即可,主要也是為了震懾。」

「用在外洋?一船兩三位火炮?」天啟帝的表情緩和了下來,是的,區區幾門火炮能成什麼事,而且還是用在海船上的,再說了,朱由崧能光明磊落的把事情說出來,那肯定就不存在謀反的意圖,所以,天啟帝最終笑道。「海運,是想出海貿易吧!」

朱由崧臉上浮出了一絲尷尬的笑容︰「吾皇聖明,眼下東南沿海私港遍地,士紳能出海貿易,為什麼宗藩就不可以呢!」

天啟帝臉色變幻再三,壓低聲音問道︰「出海能賺錢嗎?」

朱由崧回復道︰「臣弟第一次搞,也不清楚,但听說,一船出去至少三、四倍的利潤,所以,哪怕海上凶險,還是有人趨之若鶩!」

天啟帝模了模嘴邊的絨毛,若有所思道︰「是啊,海上凶險,這就是最大的難處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