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朱由崧受封成為福王世子的那天,北京的泰昌皇帝開始生病了。

後來,有種說法是鄭貴妃為了謀取皇後及皇太後的位置,所以向泰昌帝進奉了十名美人,然後泰昌帝不顧自己原本底子就虧的身體,當晚就享用了四名美人,第二天起床,人就生病了,因此這件事是鄭貴妃的陰謀。

但這種說法是極其荒誕不經的,完全是一盆故意灑向鄭貴妃和泰昌帝的污水。

首先,既然鄭貴妃要謀取皇後及皇太後的位置需要泰昌帝配合,讓泰昌帝生病對她有什麼好處呢?

其次,即便鄭貴妃送給了泰昌帝十名美人,也沒讓泰昌帝一次性享用多人。

最後,此時還在神宗的喪禮期間,泰昌帝一心營造「純孝」的形象,又怎麼可能在服喪未滿的時候,享用美人這種可以在社會輿論中上升忤逆人倫的行為呢?

所以,泰昌帝生病只能是因為其本身的原因,亦或是極度亢奮後的副作用,也可能是過去三十多年那個弦繃得太緊了,一下子松弛下來,從精神到肉•體都有些不適應的緣故。

不管怎麼說,泰昌帝生病了,體內積郁,無法排便,人因此難受的不得了。

但生病歸生病,難受歸難受,但泰昌帝並沒有耽誤執政,這不,他迅速啟用了國本之爭中因為恭請神宗冊封自己而被貶官罷職的官員,並把王之寀等在梃擊案後遭到三黨報復的官員召回朝堂,從而營造了東林黨人口中「眾正盈朝」的局面。

此外,泰昌帝還再次對提出辭官請求的熊廷弼加以安慰,讓其繼續履行經略責任,並且派人安撫朝鮮及蒙古虎墩兔憨(林丹汗)等,以利用他們牽制後金方面。

總之,泰昌帝忍著極大的不適,耐心處理朝政,再加上新人新氣象的傳統,一時間,泰昌朝政通人和,有蒸蒸日上的氣象。

可是,太醫院始終沒辦法讓便秘的泰昌帝能好好的拉幾次,所以,病急亂投醫的泰昌帝便命令自稱熟悉醫理的新晉司禮監秉筆崔文升替自己開藥,後來,有人說這是鄭貴妃的陰謀,因此害死了泰昌帝。

然而可惜的是,這種陰謀論的推測實在是無稽之談,首先,讓崔文升開藥是泰昌帝自己的決定,若要是鄭貴妃的提議,王安等人又怎麼可能不出來反對呢,起居注和實錄里應該有明顯記錄的,但可惜,沒有;其次,還是那句話,已經到了要抱救命稻草的程度的鄭貴妃是有求于泰昌帝,泰昌帝出事了,對鄭貴妃又有什麼好處呢?

因此,事情不過是一個慌了手腳的皇帝的自以為是罷了,結果是悲劇的。

這不,泰昌帝吃了崔文升開出的通利藥以後,立刻從便秘狀態,轉為了月復瀉狀態,最高峰一晚上泄了三十多次近四十次,幾乎人都要拉沒了。

其實,這就是變成了痢疾了,若是朱由崧在場,會用溫鹽水補水,再用人參提振精神,用蜂蜜和牛乳(或豆漿)補充營養,總之是死不掉的。

但太醫院卻借機發泄對崔文升侵奪職權的不滿,對前來問詢的方從哲危言聳听說什麼「皇帝的情況大而不妙。」

方從哲也異常的疑惑,泰昌帝不過四十歲,怎麼就一下子危在旦夕了。

太醫們便似是而非的解釋說什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陛下埋怨服藥無效,而濫用瀉藥,以致調治之功毀于一旦」雲雲。

方從哲一驚之下,月兌口說了句「莫非不好辦了」?

太醫院方面便說,只要听他們的,還是有救的,方從哲便表示,自己一定力勸泰昌皇帝一定按太醫院的醫案進行調治。

至此,驅逐崔文升的輿論準備已經就緒了。

隨後相關消息被泄露出去,義憤填膺的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就立刻跳出來發聲道︰「賊臣崔文升不知醫••••••妄為嘗試;如其知醫,則醫家有余者泄之,不足者補之。皇上哀毀之余,一日萬幾,于法正宜清補,文升反投相伐之劑。」

而朱常洛生母王氏外家、原皇太子妃郭氏外家兩家外戚都認為其中必有陰謀,遍謁朝中大臣,哭訴宮禁凶危之狀︰「崔文升藥,故也,非誤也!」

雖然外間已經沸沸揚揚了,但泰昌帝自家知道自家事,所以並沒有責罰崔文升,而在大臣們看來,眼下是不是處置崔文升並不是第一要務,真正關鍵的是鄭貴妃到底能不能封後。

首輔方從哲就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將進封鄭貴妃為皇後的神宗遺詔暫時存放在內閣,對外則秘而不宣(其實,該知道的早已經知道了),但從禮儀上泰昌帝要對鄭貴妃如同當年神宗對慈聖李太後一樣,每日朝謁,以嫡母待之。

方從哲的建議受到鄭貴妃和泰昌皇帝的一致反對。

鄭貴妃這邊很清楚,現在都爭取不到封後,就不要指望日後泰昌帝一脈還會遵守之前的承諾;而泰昌帝一是不願意把鄭貴妃當中嫡母對待,二是也不願意背上違背父親遺命的罵名,事情就似乎這樣僵住了。

于是,時任吏部尚書的周嘉謨在楊漣、左光斗等「正人君子」的建議下,找到了怯懦的鄭養性,對其威逼道︰「眼下的情況已經很明確了,如果鄭氏日後不想滿門抄斬的話,就去敦請貴妃搬出乾清宮。」

當然,單純的威脅未必會讓鄭養性屈服,所以周嘉謨又許諾道︰「如果貴妃能主動遷往慈寧宮的話,那麼可以允許貴妃執掌太後印璽,暫攝太後之事,日後還有被陛下尊奉為太後的機會。」

受到了威逼利誘的鄭養性無奈的前往乾清宮勸說姑母,遲遲等不到福王進京的鄭貴妃知道大勢已去,沒能耐跟丈夫神宗一樣,與朝臣對抗幾十年的她,只好委委屈屈的搬離了乾清宮,搬到了太後居住的慈寧宮,至此,移宮案的第一階段以泰昌皇帝的勝利而告終,泰昌皇帝一家就此得以遷入了天子正寢之稱的乾清宮。

不過隨著泰昌帝的病情不斷惡化,移宮案的第二階段,很快就將拉開帷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