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0、火雲洞三皇五帝,狀元之位

魏叔玉早起修煉完畢,與老爹一塊喝了杯早茶,便朝皇宮走去,準備參與朝會。

而此時。

三十三重天之上。

火雲洞。

三皇五帝大殿。

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以及五帝,靜坐在大殿之中,臉色顯得愁容。

三皇五帝入駐火雲洞,名義為人族鎮壓氣運,非無量量劫不得出!

實際上,三皇五帝是被囚禁在了火雲洞,永世不得出……

「西游量劫要開始了吧?」正殿之中伏羲天皇,沉聲說了一句。

「要開始了,佛法東傳,將瓜分完人族最後的氣運……」神農氏、軒轅氏點頭,聲音中滿是無奈。

顓頊、帝嚳、堯、舜、禹五帝,臉上也露出悲憤,「可惡,我人族難道就是任人宰割的魚肉?沒辦法反抗?」

五帝話音落下,正殿中變得一陣寂靜。

「人族…該怎麼反抗?」

「人族孱弱,該怎麼反抗諸天仙聖?太清聖人、玉清聖人、上清聖人、西方二聖……都是聖人至尊啊!」

「自商朝後,人皇自降位格為天子,人族氣運又流逝無數,再難有反抗之力……」

「唉!」正殿之中響起了一聲長長的嘆息聲,這是一種巨大的無力。

伏羲、神農、軒轅皆是準聖大圓滿修為,三皇道果位同聖人,但這又如何?

位同聖人,卻不是聖人,不成聖終是螻蟻,改變不了人族被宰割的局面。

正殿之中,寂靜了下來,變得無比的寂靜。

而就在這時。

伏羲低著頭的 地抬起,瞪大了雙眸,有些難以置信,震驚大聲道︰「它怎麼又出現了?」

神農、軒轅幾乎與伏羲同時抬起了頭,雙眸望向虛空,不敢相信道︰「它不是遁入虛空亂流了嗎?」

就連五帝,也後知後覺的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氣息。

崆峒印!

崆峒印,乃人族至寶,敕封人族三皇五帝關鍵之物!

當年正是太清老子手持崆峒印,才能行立三皇五帝之舉,更是將三皇五帝軟禁在了火雲洞!

再加之三皇五帝身兼人族氣運,對人族至寶有著極其敏銳的洞察力。

連諸天仙聖都未察覺到崆峒印的氣息,三皇五帝卻通過人族氣運感知到了。

三皇五帝皆是站起身來,對視一眼,確定自己感知未錯,「崆峒印後來不是遁入虛空亂流當中了?」

「人族至寶竟此時出世了?」

「人族有變!驚天之變!」

伏羲周身準聖大圓滿氣勢盡數升起,祭出了一巨大古樸龜殼,施展自創的先天八卦術,推算崆峒印在誰手中,以及人族走向!

伏羲全力推衍,一縷玄之又玄的氣息反噬。

「噗!」伏羲吐出一口鮮血,後退了數步,半坐在地上。

「大哥!」神農、軒轅皆是急忙上前攙扶,十分擔憂。

伏羲嘴角滲出血跡,但雙眸卻是精芒閃爍,擺了擺手,「無妨,量劫已至,天機不明,吾遭到了一絲反噬……」

「天機晦澀不堪,難以推測,但吾也看到了一角,崆峒印在吾人族之人手中!」伏羲氣息微弱的說道,但雙眸中精芒卻不斷。

「在吾人族手中?」

「這難道是吾人族的機會?」

三皇五帝正殿,又寂靜了下去,這次寂靜中,顯然多出了一絲希望的生機。

……

與此同時。

西方,大雷音寺。

如來佛祖高坐于九品功德金蓮,梵光陣陣。

底下,八大菩薩、十八金身羅漢、眾佛陀、尊者,興盛至極。

觀音菩薩與文殊菩薩走上前一步,恭敬道︰「稟我佛如來,魏征已經斬殺了涇河龍王,吾在涇河龍王冤魂中留下了一縷佛門梵光,可以護住他不受大唐人族國運反噬,怨氣積累到一定程度,便可直接影響唐皇了!」

如來佛祖微微點了點頭,「甚好,現在便等待金蟬子的第十世了!」

「我佛門大計,不可出任何差錯!」

「是,謹遵我佛如來法旨!」

……

長安城,大明宮。

凋欄玉砌,金光璀璨,富麗堂皇。

李世民身穿一襲大裘冕,頭戴翼善冠,一身氣勢,不怒自威。

大殿正中,文武百官齊列,皆是雙手放置身前行稽首禮,朝拜道︰「臣等拜見陛下!」

「免禮!」

「謝陛下。」

「開始朝會。」

「先前殿試,魏叔玉提出的制番之策,汝等皆是已看過,對于朕欽點叔玉為狀元,可有異議?」

底下,文武百官皆是出言道︰「叔玉的制番之策,沿襲漢制,又推陳出新,實在是驚為天人,陛下英明,臣等並無異議!」

「臣等又听聞,叔玉鄉試會試皆是第一名成績,如今欽點為狀元,便是連中三元,實乃我大唐國之棟梁!」

魏征上前半步,朝大殿中諸位同僚行禮︰「犬子怎經得起諸位同僚如此夸贊,言過了言過了。」

魏叔玉也跟著老爹走上前一步,向諸位大臣行禮道︰「叔玉惶恐!」

「哈哈哈,這可不是那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魏叔玉啊,今日倒是變得謙虛起來了。」李世民高坐于上,大聲笑了笑。

「不錯,銳氣與謙虛皆有!」

「著朕旨意,賜魏叔玉翰林院修撰正六品!」李世民大手一揮,宣布了對魏叔玉的封賞,甚至還特意提高了半級,翰林院修撰一般是從六品的。

「多謝陛下,必為大唐效死!」魏叔玉行大禮,恭敬向上大拜道。

而就在此時。

魏叔玉的識海里又響起系統聲。

「宿主連中三元,獲封正六品翰林修撰,改變西游走勢,獲得獎勵︰一千縷人道氣運。」

魏叔玉听著系統聲音,嘴角不由微微翹起,「一千縷人道氣運…比較豐厚!」

此刻在朝堂上,魏叔玉並未著急察看系統,而是將目光瞥向了身後的陳姓學子。

父親魏征夢中斬龍,這是西游,而今年又是貞觀十三年,那陳姓學子的身份已經呼之欲出了。

「陳光芯!」

「唐僧他爹!」

「要是沒有自己,陳光芯就是狀元了,自己是奪了本屬于陳光芯的狀元之位,改變了走勢!」

按照西游來看,貞觀十三年,陳光芯高中狀元,娶了丞相殷開山之女殷溫嬌為妻。

同年,陳光芯攜妻子殷溫嬌赴江州任,途中被艄公劉洪打落江中,並被冒名。

也正是這年,涇河龍王被斬,冤魂不散,日夜騷擾李世民,李世民實在沒辦法,才決定在長安舉辦水陸法會,超度亡魂,主持者正是長大的後唐僧!

這…無疑就出現了相悖!

貞觀十三年,陳光芯被害,殷溫嬌月復中孩子還未出世,唐僧就長大成人了?

「此次殿試,陳光芯位列第二,名列探花,受從六品之職,赴江州上任。」李世民宣布了敕封。

魏叔玉听著李世民的敕封,印證的心中猜想。

「或許時間不準呢?」

「涇河龍王今年被斬,冤魂不散,怨氣並不是一下子達到頂峰,而是騷擾了李世民十幾年……十幾年後的怨氣或許在某個勢力的推動下,形成了氣候,令李世民難以招架,這才舉辦了水陸法會。」

「這麼來看,便說的通了,冤魂纏了李世民十幾年,十幾年後水陸法會召開,唐僧作為佛門之子,主持水陸法會,一役名震長安,為成為取經人埋下伏筆!」

魏叔玉的思路,變得清明了許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