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八十六章 宋本

「什麼?!」魯教授大吃一驚︰「從何見得?萬一是明代的影印本呢?」

廣都在宋代就是今天蜀都雙流縣一帶,裴氏是當時出名的書家,周至說這冊子是廣都裴氏的刻本,那意思就是這是宋代蜀刻的原本。

而說起影印,很多人都以為就是攝影然後復制印刷,是現代才有的東西,其實這是一個古詞新用帶來的誤解。

影印,在古代其實就是指「原封不動的復刻」,包括原書中的避諱,錯漏,歷代名人收藏的印章等,都一古腦兒照搬,甚至裝幀都做得和古代原本一模一樣,這就叫影印。

比如明代的經濟發達起來之後,很多書樓就不遺余力地制作過一些影印本,其中宋本蜀刻的《昭明文選》,就是其一。

魯教授看來也是大行家,知道《昭明文選》有明影宋本的存在,一下就問上了專業問題。

周至笑道︰「我們先說版式,宋代蜀刻本版式疏朗明快,分有大字,中字,小字本,《藏園增訂郘目》著錄︰‘宋廣都裴氏刊本,大版心,十一行十八字,注雙行二十六字,白口,左右雙欄……字體疏朗,有顏柳體勢,為蜀本無疑’。」

「這冊《昭明文選》,以顏體為主,字大如錢,字跡清晰,刻印精美。正是北宋中字刻本的特征。」

「再說耳題,耳題也稱書耳,即在版框左右欄外,標明本頁的章節或要目的小字,多見于宋刻本,後世很少使用。」

「關于耳題,近代藏書家群碧樓主人鄧邦述考證說‘凡書之有耳者多屬宋刻本,惟中統本《史記》亦有之。然其為南宋刻本,不可以元刻本論。唯明刻本亦間而有之,如《顧氏文房小說》一種,為彷刻也,也稱佳本’。」

「這冊《昭明文選》,也具備有這個特征。」

魯教授說道︰「可是據我所知,明人影印《照明文選》,也完全復制了這些特征,就是你剛剛提到的‘明刻本亦間而有之’。」

「對。」周至笑道︰「明代刻書也有不少的精品,比如我收藏的那套《嵇中散集》。」

「就《昭明文選》這部書來說,近人毛春翔《古書版本常談》中,提及明人精刻二十余種,其中稱‘極有名者’僅五種,中間就有《昭明文選》。」

「明代最精品的《昭明文選》,正是明嘉靖袁氏嘉趣堂,根據宋廣都裴氏刻本翻凋,校勘而成。」

「歷史記載說這套凋印前後耗費十六載,用費浩繁。開本宏闊,字體勁健典雅,其行款、字畫一依宋廣都裴氏本,字體端莊方岩,且凋印精好,宋諱也一如原本,甚為精善。」

「此書在眾多明刻本中地位極高,後人特將其列入《書林清話•明人刻書之精品》中而大書特書,認為本書彷宋蜀本,凋鐫精湛,紙墨精良。字體端方堅硬,為明代影宋奇佳之品。」

「並在論述宋版書刊刻之精時又再次提到︰‘《文選》今尚有明袁褧彷宋裴氏本,可作虎賁中郎’。意思是說這套明代刻本,僅僅比宋代原本略遜一籌。」

「而《天祿琳瑯書目》中記載的所謂宋刻《文選》,大部分就是撤去牌記的袁褧刻本,所謂‘後世書商,往往撤去牌記,以充宋槧’。」

「對呀。」魯教授恨不得現在手里有個放大鏡︰「你如何能夠斷定現在這冊《昭明文選》,不屬于這種情況呢?」

周至笑道︰「因為明版《昭明文選》有個非常顯著的特征,乃是用白棉紙精印的。」

「白棉紙?」

「白棉紙是以桑樹皮和楮樹皮為主要原料,加入部分棉縴維和絲縴維制作而成。紙質潔白細潤而復加有柔韌,明代凡豪貴印書多用此紙,並以之為佳選。」

「故白棉紙為明代的紙中新貴,袁氏《昭明文選》便是選用的優質白棉紙印刷,紙質柔韌,在有明一代書中尤稱上乘。」

「那……這個不是?」

「現在您所看到的這本冊子,幾乎所有特征都和袁氏《昭明文選》相當,甚至處處更顯精當,唯一不如者,就是它用的乃是竹紙,在宋代,這種紙呼為‘玉扣’。」

「除了竹紙特征外,它還經過浸染,用的是花椒汁,這也是宋人常用的手法,以花椒汁滲染紙張,用作防蠹,作為宋刻本通常所用的紙,又叫作‘椒紙’。」

「因此明代藏書家張應文說︰‘藏書者貴宋刻,紙質瑩潔,墨色清純,為可愛耳。’另一個明代藏書家高廉也說︰‘宋人之書,紙堅刻軟,用墨稀薄,開卷一種書香。’還有一個清代藏書家孫從添說︰‘南北宋刻本,墨氣香澹,紙色蒼潤,展卷便有驚人之處。’」

「瑩潔蒼潤,卻是玉扣紙的特征,相比于明代棉紙的柔韌和細潤,區別其實很大的。」

「其實一句話就能夠比較清楚,那就是宋紙類絹,明紙類布。」

說完將自己收藏的另一部書取了出來,擺在《昭明文選》的旁邊︰「這部《嵇中散集》就是明本,教授你可以參看一下紙質。」

光說道是不大區分得出來的,可是將兩冊書擺放到一起,這差異就出來了。

《昭明文選》的紙質更薄,能夠看出染過色,又因為年頭久遠出現過因保管不善帶來的浸潤水漬,但是紙質總體較薄,微微有些透明感。

而《嵇中散集》與之相比較,很明顯可見柔韌而綿密,紙張是自然氧化後的那種黃色,不是染出來的。

「是不一樣……」魯教授經過品評,確定了這一點。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證據。」周至指著扉頁上諸多書房印章里的一枚︰「這冊《昭明文選》是首卷首冊,因此留有不少藏家的書房印,這里邊最重要的一枚,就是這個,足以說明其不是明本。」

「這個?水什麼宮?」

「水精宮道人。」周至又取出一本書法冊子打開︰「看這里,兩枚印章完全一樣,這是趙孟頫的印章,水精宮道人是他的自號。」

「趙孟頫是書法名家,南宋降元宗室!」魯教授驚呼道︰「這冊子有他的印章,那足以說明這是趙氏以前的版本!」

說完想起來一個問題︰「你這冊子,也是九眼橋來的?!」

周至笑眯眯地點頭︰「這些東西,包括之前民國版系列影印本,都是夾雜在一堆圖書館的破書古籍里打堆稱來的,三塊錢一斤。」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