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六十七章 甜蜜唱法

節目單上自己的節目比較靠近中段,而且每個人的節目雖然都是錯開的,但排列卻相對較集中,很明顯這是為了給歌手們趕場用,平均一首歌五分鐘,三首歌也不過十五分鐘,只需要在一個小時內表演完,就可以離開這個場子,奔赴下一個了。

這些套路周至都是在上一世經過了的,很快就換好演出服,整理好妝容和發型,來到了候場區,觀看表演。

當周至正津津有味地回味這曾經熟悉的場景時,感覺到有人在點自己的後背。

一轉頭,就見到一個穿著寶藍色真絲禮服長裙,水晶高跟涼鞋,戴著長袖絲綢手套,妝容精致華麗,黛發高聳,戴著碎鑽裝飾風格頭冠的大美女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婷……婷婷?」小丫頭這樣一捯飭後,簡直艷壓整個後台,就連對她熟悉無比的周至,都看得恍了一下神。

上一世兩兄妹跑場子的時候穿的都是便宜貨,衣服是婚紗店租的,飾品什麼的都是九龍,荷花池這些地方胡亂淘來湊數的,而現在關婷婷這身,卻是唐琪淘汰下來的演出服,飾品也是多年精心挑選的好東西,很明顯,就連化妝術也是名師指點出來的。

所以關婷婷現在這模樣,周至上一世都沒見著過。

「好看嗎?」粘上了假睫毛的大眼楮閃了閃,關婷婷給周至遞上一串藍寶石形狀的裝飾項鏈︰「來給我戴上。」

「太好看了。」周至接過項鏈站到關婷婷身後,將項鏈繞到她的脖子上,輕聲說道︰「小丫頭,一下子就長大了啊。」

關婷婷身子朝後一靠,拿後背撞了周至一下,很明顯頗有點得意。

這一靠卻正在扣項鏈扣的周至不小心瞥見了關婷婷絲綢禮服下的前胸溝壑,嚇得趕緊將視線收回到卡扣上來。

一語成讖,這小丫頭,當真是一下子就長大了啊……

搞定服化道,兄妹倆就開始觀摩別人的表演。

上一世是關婷婷給周至講解注意事項,這一世卻輪到周至給關婷婷講解了。

這里的表演其實都挺專業的,但是有點過于的「學院派」了,而且模彷得過于的刻意,剛剛兩個歌手一個模彷的楊玉瑩,另一個年紀偏大,更是穿著軍禮服模彷董文華,十五的月亮在這兒唱,的確有點……只能算暖場了。

「這個是關系戶吧?」周至悄悄在關婷婷耳邊說道。

「我們還不是?」關婷婷給了周至一胳膊肘︰「不帶連自己一起罵的。」

「我發現你臨到上台脾氣都變了?」周至笑道︰「以前這種話你都接不起來的。」

「該我了,懶得跟你貧。」關婷婷轉過身,對著周至露出一個看似無比真誠,然而周至一看就知道這是她面具的甜美笑容︰「祝我好運。」

「去啊,去給這平凡的夜晚一抹麗色,去顛倒那台下的碌碌群生,她臉上的光輝會掩蓋星星的明亮,讓鳥兒認為黎明而唱出歌聲——」周至擺出一副舞台劇詠嘆的樣子朗誦起來。

關婷婷的笑容變成了真實的笑容︰「我發現你臨到上台,脾氣也變了。」

這時候場外主持人已經開始插科打諢,講了幾個笑話調活氣氛,最後才用夸張的語調說道︰「接下來讓我們請出有‘小鄧麗君’之稱的關婷婷小姐,為大家獻上一曲——《又見炊煙》!」

然而音樂響起,主持人退下後,舞台上卻空無一人,只有優美婉轉的歌聲響起來。

「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

鄧麗君其實是一位被低估了的歌手,很長一段時間里,說起鄧麗君,就是「靡靡之音」的代表。

然而其實她無論是音色,音域,腔體中的胸聲共鳴和月復腔支撐,五組高音能力保持,低音渾厚感,高音明亮感和金屬強混感等方面,無一不是最高的級別。

只是鄧麗君大火的歌主要都是慢板和柔情,導致其個人能力沒有凸顯出來而已。

只有听過她演唱《星》的人,才能真正知道她的能力和功底到底有多麼的強悍。

最搞笑的是鄧麗君的唱法還和周至做的學問研究有著一定的關系。

中文講究字正腔圓,這個腔,指的其實就是「咬字」。

古人對吟唱早就研究得很透徹了,傳統的咬字,其實是分作三個部分來講的,那就是「出聲」,「引月復」,以及「歸韻」。

一個字的吐出,尤其是長聲的時候會越發的明顯。

「咬字」,是指把字頭咬準,字頭其實就是聲母,而所謂的「出聲」,就是把聲母發準確。

「引月復」是指延長發響的韻母,通常也叫字月復。

「歸韻「是字音的收尾。

所以發音過程就可以概括為三個要點︰咬字頭,吐字月復,收字尾。

之所以會這麼做,其原因卻因為漢語本身自帶高低音,而給它配上音樂後,卻需要用曲調的高低來替換掉這種語言自帶的高低音,從而在演唱時去掉「說話味兒」,以體現出音樂的最大魅力。

怎麼解決呢?以「大海」二字來舉例。

「大」字音高,「海」字音低,要在音樂里解決它,就要將「海」分作三個部分來處理。

先發出「喝」的音,這就是「出聲」;然後長大嘴型放亮音色,這就是「引月復」,最後歸到「愛」這個韻音上,這就是「歸韻」。

這樣就將「大——海——」變成了「大——喝愛——」,這樣「大」和「愛」的音高本來就是相同的,只需要根據曲調來定高下就行了。

之前中國的吟詩唱曲,到戲劇表演,再到民族唱法,各類曲藝,基本都是如此。

京劇的「念白」里,這種表現尤為明顯。

然而從鄧麗君開始,這種千篇一律的歌演唱方法開始得到了改變,這就是她首先開始運用的——發音點意識。

這個問題說起來有點復雜,大致就是咬字的發音點非常靠前,統一在上頜竇前,開口就形成明亮柔美的音色。

這種發音方式其實是結合了民歌的高音唱法,西方音樂的唱法,其特點就是溫暖,柔和,明亮。

倒也的確當得起「靡靡之音」這樣的說法,以至于後來演唱界將這種唱法稱為「甜蜜唱法」。

但是要是以為鄧麗君只能唱一個半八度,沒有高音,那就是極大的誤解。

在磁帶不流行的年代里,歌曲越好唱越流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如果去听听她的英文歌和日文歌,就會知道她的真實能力。

關婷婷在唱完第一段後,緩緩地走向了舞台中央,這種「先聞其聲,後見其人」的方式,也給台下無數的听眾充滿了想象的空間。

但是無論他們如何想象,婷婷的出場,都證明了他們想象程度還不夠,歌聲的主人,比他們想象的還要美。

當然化妝術的加成是免不了的。

就在全場所有人都陶醉在關婷婷的容貌和歌聲里的時候,只有周至在低著頭琢磨學術,比較「甜蜜唱法」的發聲位置和傳統發聲歸韻的巨大區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