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40 爺倆矛盾激化

「不會吧?」鵝擰詫異地說︰

「建東從十六歲就開始跟著二叔趕集當皮匠,以前趕集的時候怎麼不害羞?

我知道跟我一樣趕集做買賣的那些人,都管建東叫小皮匠。

整天小皮匠小皮匠的叫著,也沒見他反感,更不會害羞啊!

再說了,他這結婚都四五年了,孩子滿地跑了,還能朝著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害羞?」

老英雄梁金元這奔七十的人了,到現在才只有一個孫子媳婦,那就是建東媳婦。

建東從十六歲開始跟著父親趕集當皮匠,很快就掌握了皮匠的所有技藝,開始跟父親分別趕不同地方的集。

也就是家里的地沒耽誤的情況下,還有父子倆趕集當皮匠的雙份收入,日子在村里也算是比較富裕。

當然媒婆也就上門了。

建東就是個趕集的小皮匠,眼界不高,對自己未來的老婆沒什麼超越身份的期望。

普普通通的農家姑娘就很滿意了。

而且還有一點,他好像被大哥跟黃秋艷那事給嚇著了,對于來相親的姑娘,太漂亮的他反而不是很喜歡。

末後看上了一個鼻窩里兩團雀斑的姑娘。

一開始家里人不同意,嫌那閨女臉上有雀斑。

沒想到建東就是看上她了,跟家里人鬧別扭,非她不娶。

並且去找大哥,希望得到大哥的支持,讓大哥去說服自己的父母。

大哥沒有直接去找二叔和二嬸,而是偷偷跑集上去,不顧大伯頭子的身份,偷窺了那個叫孫鳳珍的姑娘。

孫鳳珍是個很有能力的姑娘,初中畢業以後就開始做小買賣——趕集賣婦女用的雜貨。

本地人管這種職業叫「花媳婦」,主要賣一些頭花、梳子、圍巾、布頭、襪子一類,就是為大閨女小媳婦服務的。

大伯頭子偷窺這位「準兄弟媳婦」,第一是看相貌,據說家里人反對的原因就是嫌她臉上有雀斑。

順帶還觀察了一番這位「花媳婦」的經營過程。

發現孫鳳珍並不算那種能說會道型的——表面上看是這樣。

顧客來到攤上,拿起某種商品問價,想買的免不了還要對商品褒貶幾句。

孫鳳珍並不反駁對方,甚至還會順著對方的話頭去說,但是前兩句是順著說,後邊兩句不著痕跡地稍微拐了個彎。

顧客對她的話感覺很受用,听起來很真誠的樣子,瞬間打消了顧慮,從而爽快地掏錢買下來。

買賣做成了,居然還有點成了朋友的感覺。

大倉在暗中偷窺多時,情不自禁地點頭贊嘆,這姑娘行,不錯,情商挺高。

回來以後,大倉就先去找爺爺女乃女乃,把自己去集上偷窺孫鳳珍的事兒跟他們說了,盛贊那個姑娘。

相親的時候,爺爺女乃女乃肯定要去瞧一瞧的。

嫌人家姑娘臉上有雀斑的,其中就有這倆老東西。

但是大孫子裝作不知道的樣子,盛贊過孫鳳珍之後,話鋒一轉,問爺爺女乃女乃︰

「我好像听說建剛看中了,俺二叔和俺二嬸子不大願意,嫌人家臉上有雀斑,有這回事嗎?」

「有!」虼蚤女乃女乃一臉正氣凜然地說︰

「尤其是你二嬸,口口聲聲說什麼,現在咱家條件不差,娶媳婦盡挑盡選,大路上有的是沒疤沒麻的好閨女,憑什麼要找個一臉雀斑的?」

「你二叔也說過反對了,這事我知道。」爺爺一臉義憤填膺地說,「他那雙破眼就是瘸,除了能看出人家閨女臉上有雀斑,別的什麼也不會看。」

「對,老二就是眼瘸。」女乃女乃附和著說,「老二家也稀松,就是個標準的婦道人家,看人就看表面,那人什麼性格脾氣啊,她不會看。」

老兩口一唱一和,把二兒子和二兒媳婦批得體無完膚。

所謂貶低別人就是為了抬高自己,這話用在老兩口身上太合適不過了。

他們就是試圖通過貶低兒子兒媳,來隱瞞老兩口也曾經反對的事實。

大孫子對爺爺女乃女乃的火眼金楮表示了高度的贊揚。

老兩口既得意又高興。

興奮的虼蚤女乃女乃自告奮勇︰「我去把你二叔二嬸叫過來,就說你覺得老孫家那閨女不錯。」

大倉趕緊說道︰「女乃女乃您別去,當佷子的有什麼想說的就去二叔家,哪有把他們叫過來的道理!」

爺爺一把拉住孫子,按他坐下︰「你在這里陪爺爺喝茶,讓你女乃女乃去叫,就說我找他。」

秉義兩口子听說父親傳喚,而且看到傳話的母親氣勢洶洶的樣子,有點丈二和尚模不著頭腦。

不知道自己又身犯何律法犯哪條?

來到之後,老英雄板著臉,義正言辭地指出老二家兩口子犯了表面主義錯誤。

「人家老孫家那閨女多好啊,你看看是論脾氣啊還是論身材吧,哪有缺材的地方?

再說人家年輕輕的做買賣也是好手,這要娶進門來,你們家那一攤子她就能頂起來。

一個家庭,選好老大媳婦很重要,重要的是要看脾氣,看能力,知道不?

不能只盯著人家臉上那倆雀斑。

俺大孫子剛才說了,他也見過那閨女。

他說臉上那幾個雀斑不但不難看,人家俊就俊在那幾個雀斑上呢!

你們就是眼神不好使,不懂——哎,哎哎,倉啊,你剛才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

哦哦我想起來了,是不懂欣賞,你們就是不懂欣賞!」

一番教訓,老二家兩口子唯唯諾諾表示接受批評。

當然,他們還是覺得老爺子說得有道理。

那個孫鳳珍高高的個子,身條不錯,長得雖然不是很漂亮,也是五官端正,眉清目秀。

相親的那天都去看了,合家這麼多人,也沒挑出人家什麼毛病。

唯一感覺遺憾的就是臉上有幾十粒雀斑,分散到鼻窩兩側,每一側也就能平均分到十多粒,說起來也不算什麼大毛病。

可是他們怎麼知道,以大佷子帶有後世審美的眼光來看,本身長得不錯的女孩,臉上在稀稀疏疏長幾十粒雀斑,其實平添幾分風情。

顯得更有女人味兒。

要不然建東也不會神魂顛倒的樣子,要死要活非她不娶。

由于爺爺女乃女乃很不仗義的叛變,二叔和二嬸的思想也轉變過來,感覺那幾十粒雀斑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大倉娘,那更是豁達之人,兒子回去跟她一說這事,她立即就思想通順地跑去跟老二兩口子統一了意見。

至于三嬸,怎麼形容她呢?

相親結束那天,一家人湊在一起討論「相後感」。

你一言我一語的,也沒挑出大毛病,唯一覺得遺憾的就是人家閨女臉上有雀斑。

三嬸立即表示附和,大放厥詞地歷數了雀斑多麼難看,怎麼抹粉也蓋不住一類,種種弊端。

可是現在公婆首先叛變,而且堅決不承認曾經表示過反對雀斑,然後大嫂等人相繼叛變。

三嬸于是又大放厥詞,歷數了許多雀斑其實很好看,她就喜歡臉上有雀斑的姑娘,看著就舒服,種種優點。

不管怎麼說吧,全家人意見一致,思想統一。

關鍵是建東跟孫鳳珍早就一見鐘情,看中了對方。

兩家很快就達成一致,給倆人訂親。

過不多日子倆人就結婚了。

剛結婚那時候,孫鳳珍還是一如既往地趕集,當她的花媳婦。

當她懷孕之後,就不再趕集。

以後生了孩子,在家看孩子,花媳婦那個買賣,就徹底扔下了。

二叔帶著建東去縣城開輪胎門市,這是進城做買賣,在村里屬于獨一無二的存在。

在他們自己,包括村里人看來,進城做買賣,開門市,帶有一定的冒險性。

誰知道他們是賠是賺呢?

這次進城也是帶有試探性的。

所以只是爺倆去了,家里其他人還是一如既往在家種地。

家是大後方。

在他們看來,不管進城能不能掙到錢,到時候還是要回老家來的——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要把全家都搬到縣城,也變成城里人的一部分。

建東到了縣城,以一個常年趕集的小皮匠的身份和眼光去審視城里的一切,給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卑。

看看城里人衣著的光鮮,工作的悠游,可是看看自己和老爹,穿著太老土了,而且新開的門市,根本就沒有顧客上門。

每天看著別的門市都忙忙碌碌,光鮮的城里人過來過去,建東羞愧欲死,躲在三間破舊的門面房里面不敢出來。

老爹因為沒有生意而著急,開始給人修自行車。

兒子因為沒有生意而羞愧欲死,看到父親在外面給人修自行車讓他更加自卑。

父子因為在這方面意見不合,起了爭執,而且愈演愈烈。

終至于矛盾激化不可調和。

建東決定回家。

既然你喜歡修車子,你自己在這里修吧,我還是回家種地,趕集當我的小皮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