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03 必須要幫鵝擰

梁家河作為一個兩千多口人的大村子,趁兩台彩電是很合理,也很合邏輯的。

不符合邏輯的是劉媒婆說鵝擰是村里首富,為什麼首富沒有彩電?

照此推斷的話,鵝擰的富裕在村里的最好成績也就是第三名。

甚至還會更靠後。

所以問題來了,媒婆的話水分太大,進而讓女方猜想,鵝擰到底有沒有錢也成了未知數。

也就是說,女方除了一開始要的那些條件,什麼三轉一響一類,另外還要求鵝擰買彩電。

這樣才能證明你真正有財力嘛。

一開始劉媒婆還巧舌如簧地給人解釋︰

「他錢是有的是錢,可是光有錢沒有票,你也不來電視啊不是!

他家這台電視還是好不容易跟人訂做的,別人訂做都排不上號吶!

俺村里那兩台彩電其實都是一個人買的,可是人家有後門啊。

大倉他小姑是縣城的,听說他小姑父是干部,人家什麼東西買不到啊!」

可是老姑娘的姑姑不依不饒,認為鵝擰走不通關系搞不到電視票,是能力不行的表現。

光有錢,沒有能力,這門親事她表示不看好。

反正要想女方所有的話事人都通過,鵝擰必須要買彩電。

以此來證明他既有財力,又有能力。

劉媒婆沒辦法,只好商量鵝擰,讓他買彩電。

鵝擰試著跟老姑娘溝通了一下,據說以失敗告終。

反正,最後這門親事崩了。

村里人也都知道了,鵝擰就是因為買不上彩電,人家閨女不跟他。

大倉當然也听說這事了,覺得這里邊好像也有自己的責任,感覺有點內疚。

眼看著年除夕一天比一天近了,這天晚飯之後,鵝擰又來了。

每年如此,到年底送點東西過來。

今年跟去年一樣,給大倉家每一個人都帶來新衣服。

根據每個人的穿著特色,精心選擇款式,然後每個款式都帶了好幾個碼的,拿過來穿穿看哪一個碼合適。

要知道,別看現在日子比以前好了,僅僅指的是能吃飽了,能穿暖了,手里有點余糧了。

要想吃好的穿好的,有好多錢的日子,還早呢。

就說過年穿新衣服這事吧,並不是家家戶戶的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就今年,依然有好多人家過年做不起新衣服。

最多就是給吵要得厲害的孩子做個新褂子,就算過年了。

至于一大家子人,全家老老少少都做一身新衣服的人家,在村里佔比並不大。

大倉家老老少少七口人,鵝擰給他們家每一個人都送一身新衣服,真算得上絕大手筆。

當然,除了鵝擰知恩圖報以外,還能看得出,鵝擰這幾年確實掙著錢了。

送出這些衣服對他來說一點都不為難。

這好幾年鵝擰都送習慣了,一開始大倉娘都是一再推讓,現在也不再矯情。

反正大倉早有準備,還會給他回禮的。

也虧不著他。

看鵝擰送來衣服,全家人就欣喜地試穿,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穿著合適的新衣服。

都試好了以後,鵝擰把其他穿著不合適的又包起來,待會兒回去的時候帶走。

大倉早已經泡好茶,引導著他到自家客廳來喝茶。

半年的功夫,大倉家煥然一新,完全變了樣兒。

大倉家里這麼多房子,走到哪里都溫暖如春,而且據大倉介紹,家里二十四小時全天這個溫度。

小鍋爐是自動的,只要別忘了隔上一兩天把煤箱裝滿,把灰斗里的爐灰倒掉就行。

不僅僅是屋里二十四小時恆溫,而且水龍頭往這邊一扭出涼水,那邊一扭出熱水。

這讓鵝擰驚訝極了。

也羨慕極了。

因為大倉家這種條件,是農村人想都無法想象的。

農村人見過條件最好的,就是以前想肥田村長家那樣的,到了冬天家里生一個煤爐。

肥田家肯定是十分豪華的,煤爐生在廚房里,白鐵煙囪管子穿過東間臥房,到了當做客廳的堂屋,還弄了個白鐵暖包,然後白鐵管子才穿到煙囪里。

這樣,肥田家里的客廳里和東間臥房都很暖和。

只不過所謂的暖和,也是生著爐子的時候暖和。

一大早起來,爐子在下半夜早息了,屋里依然如冰窖一樣寒冷。

饒是如此,這已經是村里最享福,最豪華的了。

其他人家,即使蓋了新房子的,往往也燒不起煤爐,到了冬天屋里的熱源就是灶上做飯。

把炕燒熱了,屋里就不是那麼冷。

至于其他還沒蓋新房子的人家,家里則是更冷。

因為現在的新房子,都是 明瓦亮的玻璃窗,到了冬天門窗都關得嚴嚴實實。

而老房子,到了冬天最多就是在臥房門口掛上門簾遮擋寒風。

而堂屋,在大白天就只能開著門任由寒風吹進來。

只有到了夜晚才把堂屋的屋門關閉上來。

因為老房子的門都是「全實木」的,大白天閉上門來,屋里全黑了。

所以哪怕冬天再冷,白天也開著門。

最多就是在堂屋門口,再做上一個「半門子」。

所謂半門子,就是兩扇門的高度只有門框的一半,閉上半門子,就能把門口的下半部分遮擋起來。

這樣也能起到一點抵御寒風的作用,而空出來的上半部分,既能讓屋里明亮,也能讓灶煙飄出去。

據說以前的時候,外國人到咱們農村來,感到奇怪極了。

他們搞不懂為什麼房子要建成那種模式,到了冬天都只能開著門,任由寒風吹進屋里?

幾百年過去了,現在已經是85年,但是那些住老房子的農民,跟前人的居住條件沒什麼區別。

也就是說在這種條件下的農村,大倉家居然如此先進,讓鵝擰比進了城都要眼花繚亂。

吃自來水,屋里有暖氣,也就像他這樣走南闖北,精通時事的人才知道那是城里人的生活。

至于那些常年在家務農,一輩子去不了幾次縣城的老農民,根本就了解不到城里人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或者全憑想象,皇帝家的門樓比咱們的正房建得都好,皇帝下地都用金鋤頭,皇帝娘娘天天吃烙餅……

也就是說,村里大多數的人沒見過城里人怎麼生活。

他們只知道大倉家吃上了自來水,還燒著那麼大一個爐子,但是他們不知道這種先進程度,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縣城的人家。

只能說,有錢人的快樂,你永遠想象不到。

鵝擰手里有點錢,也見過城里人的生活狀態,所以他能體會得到,才能震撼于大倉能把家里擺弄得如此先進。

看到鵝擰沉浸于震撼中久久無法自拔的樣子,大倉問他︰

「鵝大哥,反正你也蓋了新房子,要不要家里也弄成這樣?」

鵝擰的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他不敢想象搞成這樣要花多少錢。

更不敢想象自己一個農村人,如果把家里弄得如此先進,會不會讓自己跟李自成一樣?

當了皇帝以後天天放鞭炮吃餃子過年,本來十八年的天下,只用十八天就過完了。

農村人受苦慣了,不敢過太享受的日子,怕「促壽」。

只不過這話只能鵝擰自己在心里想想,要是這樣說出來,那不成了咒大倉一家人了嘛。

見鵝擰搖頭,大倉說道︰「花不了多少錢的。」

換了別人,大倉或許沒這麼熱心,但是對鵝擰,他就另眼相看。

因為這幾年他看明白了,鵝擰是個真正的好人。

拿他自己來說,善良正直,勤勤懇懇,踏實肯干。

對別人呢,知恩圖報。

反過來,施恩又不圖報。

僅僅因為自己那年冬天救他一命,他除了年底雷打不動來送東西,平常有什麼好東西,也會送過來。

踫上繼父或者母親干重活的時候,二話不說就去幫忙。

看樣子,他是準備把這份恩情記一輩子。

所謂的施恩不圖報,是他經常在外邊跑,遇上別人有困難,也會熱心相助。

據說他就曾經救助過好幾個人。

其中就有鄰村那個算卦先生「瞎豹」,也有人叫他「瞎漢豹」,是個瞎子,會算命。

據說算得相當準。

只不過前些年看相打卦跳大神那些事,是當做封建迷信來嚴厲打擊的。

瞎豹以前的主業是去村里給人說大鼓書,掙點嚼谷。

當然,也有人偷偷找他算卦,算完了給他少許錢意思意思。

這幾年對封建迷信管得沒那麼嚴了,而且因為收音機的普及,電視的出現,還有村里放電影的次數也不少,他這種大鼓書的幾乎沒了市場。

于是他漸漸把主業放到給人算卦上面。

表面上還是背著三弦各村游走,但是幾乎不再說書,而是找一戶人家住下,在人家里住上幾天。

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瞎豹的名頭,知道他算得很準,所以他不管到了哪個村,總有人慕名找他算卦。

這就是他的收入來源了。

去年夏天,瞎豹走路的時候誤入一片高粱地。

據說,人一旦產生迷失感,失去方向,他走路的軌跡就是一個圓形。

瞎豹就是如此,炎炎夏日的午後,他就在高粱地里轉圈——用來探路的那根小竹竿也早被高粱秸絆得不知所蹤。

這個點兒老農民們都回家吃飯,午睡去了,野地里除了蟈蟈、螞蚱們的歡唱,再沒有一點人的蹤跡。

瞎豹轉了很長時間,如論如何是轉不出來了,大聲呼救也沒人回應。

後來嗓子都啞了,本來熱汗濕透了衣服,也變得突然不再出汗,一股急火攻上來,發痧了。

表現就是劇烈頭痛,極度頭暈,口渴難耐,心慌,惡心……漸漸開始神志模糊。

鵝擰趕集賣貨,都是等到集上的人全部走干淨了才收攤,回來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正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

回家的路上,路過這片高粱地。

剛才騎車子下坡的時候,就曾經瞥見前邊一片高粱地里邊的有高粱很突兀地晃動。

還猜想是不是有狼?

已經走過那片高粱地了,耳朵里似乎听到有個沙啞的聲音喊了一聲「救命」。

他就停下了,在考慮是不是有人在高粱地里遇上狼一類的了!

按說,他現在也是一個人,貿然進入高粱地,也有一定的危險性。

可是,自從鵝擰被大倉救了一命之後,本來就心地善良的他,開始不知不覺在模仿大倉的行為。

就是遇上別人有難的時候,都要盡力想辦法幫人一把。

最後他還是支住車子,鑽進那片高粱地查看。

此時的瞎豹已經只剩一口油氣和一縷殘存的意識,命懸一線……

鵝擰把瞎豹背出高粱地,看他的樣子,知道如果不及時救治鐵定是活不了了。

可現在的情況是,他的二八大杠後邊載著滿滿的貨物,真的沒法再帶上一個大活人去醫院。

可是人命關天,他只好先把自己的貨物卸下來,藏到高粱地里,然後把瞎豹綁在自己背上。

飛馳去了醫院。

瞎豹撿回一條命。

可是等瞎豹月兌離危險,鵝擰再跑回去找自己的貨物時,早已經沒有了。

鵝擰不但給瞎豹墊付了醫藥費,還丟了滿滿一大包的貨物。

損失慘重。

事後瞎豹上門,除了答謝救命之恩,還要賠鵝擰的損失。

可是鵝擰感覺人家看不見,是個殘疾人,自己幫他是應該的,怎麼能讓人賠呢!

無論如何不要瞎豹的錢。

對此瞎豹實在是感激不盡。

這以後不管走到哪里,瞎豹都要跟人說起自己被鵝擰救了的事,傳頌鵝擰的仁義。

他跟鵝擰也成了關系極好的忘年交——瞎豹比鵝擰大二十多歲。

也就是說,通過這些種種行為,大倉對鵝擰的印象極好。

而且感覺跟他在一起的時候,不管說話辦事,交流起來也挺舒服。

所以他見鵝擰對自己家的自來水啊,暖氣啊這些挺羨慕,就自告奮勇想給他家也設計一套。

沒想到鵝擰卻是堅決拒絕。

最後拒絕的理由是,他幾乎每天趕集,風霜雨雪一年四季在外邊跑,如果家里弄得太舒服,就會把自己慣得受不了趕集的苦。

大倉一听也有道理。

于是不再勸他。

然後又問到他的親事。

他倆之間,有啥說啥,也不怕鵝擰認為自己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直接問道︰

「我听村里人說,你那親事散了,是因為女方要求你買彩電,你買不上這才散的。

我估計你不應該是買不起彩電吧?

是不是搞不到電視票?

想不想要?

想要的話我直接給你買一台回來就行。

錄像機要不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