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55 太讓人驚訝了

就這麼點事兒表姐就想暈過去?

那哪兒成啊!

這邊一百塊錢一抓,是仿機械表大面屏的電子表,是最貴的。

那邊跑數字的電子表,六十塊錢抓一把。

要是還想要更便宜的,還有假冒偽劣,塑料小表芯的,四十塊錢一抓。

大倉最後為了表演給姐姐看,帶姐姐到了那些假冒偽劣電子表那里,給攤販四十塊錢,讓姐姐抓一把。

表姐怎麼敢下手去抓啊!

這麼大個的表,花花綠綠的,一看就十分高級。

只給人家四十塊錢,自己就能抓一把,只要你的巴掌夠大,能抓多少算多少。

一把下去幾十塊手表出來,一塊手表一塊來錢,老板不得賠死啊?

表姐于心不忍!

無論表弟怎麼攛掇,甚至抓著她的手腕子往箱子里推,她都一跳一跳地往後躲。

急得差點下口咬表弟的胳膊。

七歲的女兒在一邊早就看明白怎麼回事了,媽媽不抓,我抓!

伸出小手滿滿抓了一把。

她媽一看急了︰「嗨這孩子,快給人放——」

話音未落,大倉趕緊把孩子小手接住。

這要放回去,三十塊錢打水漂了。

孩子手小,一把抓了不到十塊。

也挺好,權當抓女圭女圭了。

這幾塊手表就給孩子當玩具吧。

反正大倉是不會進假冒偽劣回去騙人的。

可把倆孩子興奮壞了。

倆手腕子上都戴表。

跟著大人每走兩步,就要抬起腕子讓媽媽和舅舅欣賞她們的手表。

這回表姐是真正的暈了。

因為她發現了一個最大的矛盾之處。

就是說,在咱們的家鄉,幾分錢一斤的,並不值錢的東西,到了南方變成金子。

在咱們家鄉,只有錢沒有票都買不到的緊缺商品,在南方卻像大白菜一樣不值錢。

她雖然生性樸實,但不代表就要拒絕好生活,說實話,看到別的年輕小媳婦結婚買上手表,她內心深處也有羨慕的成分。

尤其小媳婦們在一起顯擺腕子的手表,比較誰戴著表更好看,魏紅也會不由自主看看自己雪白的手腕。

她知道自己的腕子上戴一塊表,肯定比那些干瘦的小胳膊好看多了。

在咱們的老家,能有一塊手表,對于任何一個年輕人來說,都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遙遠夢想。

可是大倉帶自己來的這地方呢?

手表用手抓!

她以前听的童謠︰販子販子,掙一半子。

就以為販子掙的很多了。

可是她知道,大倉這個販子,掙的……她沒有詞語可以形容。

最無法形容的是,大倉從一家金碧輝煌的店里,給表姐買了一塊金燦燦的女士手表。

店里的人金發碧眼,說著表姐听不懂的外國語言。

表弟居然還能毫無障礙地跟人對話。

雖然這表很貴很貴,表姐卻是來不及心疼錢了。

只是不敢面對,表弟怎麼能給表姐買這樣的禮物呢?

在老家,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大家心里有個默認值,那就是手表幾乎是當做定情信物來看的。

表姐無論如何不要。

表弟硬是抓著表姐的手腕,給她戴上,並教她如何看時間。

表姐嚇得都不敢亂動了。

可是心髒「撲通撲通」的狂跳過後,她偷著看看腕子上的表,不知道為什麼心里居然很是喜悅。

狂掃一通之後,貨箱滿了大半,他們也該回程了。

表姐很是不解,問大倉︰「車斗里還沒滿呢,你為什麼不買些電視捎回去?」

在表姐看來,在咱們那里買電視還是得憑票,你要是帶些電視回去多好啊!

從今年以來,絕大多數的商品都已經敞開供應,不用憑票了。

只不過糧油、電視機、自行車、洗衣機等大宗商品,因為緊缺,還是要憑票。

雖然現在每個村里也有那麼三台五台的電視了,但那都是有關系的人家。

對于大多數的人家來說,買台電視還是相當有難度的。

大倉笑笑說︰「電視太沉了,又佔地方,不拉那東西。」

「車斗里那不是還閑著地方嗎?」

「大老遠出來一趟,怎麼可能讓它閑著啊,咱們這又不是單位車。」大倉感慨地說。

他所感慨的,就是當今社會單位車的浪費情況。

本來現在車輛就少,交通不便,運輸能力很差。

但是單位送貨的車,不管多大的車,跑多遠,送下貨之後,基本都是空著往回跑。

這其實是一種驚人的浪費。

再過幾年,個人跑運輸的越來越多,個人車越來越多,這種情況會有所改善。

因為個人不像單位那麼財大氣粗,個人跑運輸就是要多拉快跑,來回不空車,能多賺就多賺。

只不過這種情況的改善,也是個緩慢的過程。

個人當然不想空車往回跑,可是往往的,他們把貨送到了,卻沒有回程的貨可以拉。

于是,配貨站就會應運而生。

本來大倉這次準備把孫玉業帶出來,就是著手兩個布局。

第一,就是建立自己的販運線路。

他要做全國第一個建立生鮮運輸的網絡。

生鮮販運這個生意,到底有多賺錢,別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表姐肯定是知道了。

第二,就是以點帶線,以線帶面。

先在南北幾個大城市建立配貨站和貨場,然後在逐漸鋪開,形成網絡。

只不過自己這些大布局,就不跟表姐說了,她不會懂。

現在大倉要做的,就是要給表姐展示某個具體的生意。

服裝生意。

離開深圳,他先帶表姐去了一個專做電器的城市。

到了那里,表姐看到了一個個的小廠子。

或者說是小作坊。

都是生產電器的。

表弟告訴她,這些都是私人的。

人家這里好幾年前家家戶戶就開始做電器了。

只不過以前的時候,國家對私營經濟還沒有完全放開。

中間有那麼幾年,抓了幾個干得很大的個體戶,其他一些大的個體戶嚇得都跑了。

直到去年,國家政策才真正承認了私營經濟的合法地位。

現在這里的電器生意越做越大了。

大倉從這里又買了一些電器,電纜等。

這些主要是回去自己用。

因為他的矸石磚廠已經發展到五家,還有正在籌建的一處矸石水泥廠,需要用到不少電氣電纜。

當表姐听說表弟居然跟這些南方人一樣,居然也有自己的廠子,她實在是驚訝極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