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王剛在盛家安心待了幾天,就準備去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

八王爺趙宗全十幾天前就到了汴京,並且與禮部官員交接好,擔起主考官的責任。

趙宗全來京後,立刻受到官家歡迎,留在宮里幾個時辰才離開。

邕王接到消息後,眼楮里的陰沉更重三分。

另一邊,江南運送異獸的隊伍,因為山體滑坡而耽誤行程,眼看只能等到會試以後才能到京。

邕王急的想找王剛商議,可是王剛只是托人帶了句話給他。

「計劃繼續進行,殿試之時,就是逼宮之日。」

邕王得到王剛的回復後,立刻安心不少。

會試如期舉行,王剛和盛長柏一早就坐馬車趕到考試會場。

進入會場前,禮部會派人搜身,所有舉子必須當眾月兌衣,讓人搜遍全身,防止夾帶。

王剛考鄉試時已經經歷過一次,非常從容。

他不知道的是,考場不遠處的一個二層小樓上,兩個女人一直都在觀察他。

「小姐,那個就是盛家三郎,旁邊那個是他二哥盛長柏。」一個書童打扮的人,對旁邊的主子說道。

「小蓮,你在外面不要叫我小姐,要叫公子,記住我現在不是海家的二小姐。」

說話之人是個長相陰秀的富家公子,看樣子不過十七八歲,讓人一看就是個女扮男裝的小姐。

這兩個人正是海家二小姐海朝雲和丫鬟小蓮。

海朝雲听說家里給自己談了門婚事,就想親眼見見男方是什麼人。

這個時代,正常未出閣的女子是不能與未來夫婿見面的,海朝雲只能趁著會試的機會,偷偷過來觀察王剛。

「公子,未來姑爺長相也不甚俊俏,就是氣度還不錯。」小蓮盯著王剛評頭論足道。

海朝雲看了看王剛,又看了看他旁邊的盛長柏,不由點點頭。

其實海朝雲剛開始听說家里要把她嫁給一個庶子時,心里也是不同意的。

後來還是海夫人派人打听了王剛過往,發現他房里沒有一個丫鬟開過臉,海家才同意了這門婚事。

海家的家訓太過嚴苛,不論男女四十歲無所出才準納妾。

海家男人固然成了人人想嫁的對象,可海家女人就倒了霉,婆家很難找。

海朝雲雖然默許了這門婚事,可還是有點不忿于對方庶子的身份,所以再加了一個條件。

王剛必須考中進士,並且進入翰林院,兩家婚事才算成。

如今親眼見到王剛後,海朝雲倒是有些被他的氣度折服。

會場門口,那些舉子被當眾搜身時,滿是不忿和羞愧,唯有王剛處之泰然,甚至主動驗身,以示坦蕩。

相比起來,盛長柏雖然坦蕩,可被人搜身時還是有些羞澀和扭捏。

人最怕就是對比,有了其他舉子襯托,王剛的氣質頓時鶴立雞群,想不引起別人注意都難。

海朝雲還發現,王剛身上有一股子自信,好像會試對他來說,不過小菜一碟。

其他考生都在干什麼呢?

他們都在臨時抱佛腳,搜身前都抱著一本書看,似乎想要最後惡補一下。

王剛卻兩手空空,就帶了干糧進入考場。

如此風度,海朝雲不由另眼相看。

當然了,海朝雲不是嘉誠郡主那樣的花痴,一見齊衡就走不動道,非要嫁給他不可。

海朝雲見過王剛後,只是初步認可了他,並沒有一見鐘情這種惡俗之事。

「小蓮,我們回去吧!等三天後考完,我們再來一次。」海朝雲對丫鬟說道。

「小姐,你這是看上未來姑爺了。」小蓮嬉笑道。

海朝雲笑罵道:「你懂什麼,我是想看看他考完之後,還有沒有現在這份從容自信。」

一對主僕笑笑打打的返回海家,果然三天後再次出現在原來的地方。

兩人還是那副裝扮,找了個靠考場大門最近的地方,暗中觀察走出來的舉子。

大多舉子出來後,神情都有些恍忽,似乎沒從考試里走出來。

這也難怪,一連三天困在小隔間里,吃喝拉撒全在那里,與關禁閉其實差別不大。

舉子考完後,要麼是體力消耗過大,精神萎靡,要麼就是還沉浸在自己的文章里不可自拔。

唯有王剛走出來時,龍行虎步,仰首挺胸,面不改色。

海朝雲看到王剛這幅樣子,心神為之一動。

「公子,公子,他出來了。」小蓮看到王剛,激動的對海朝雲說道。

「我沒瞎,看的見。」海朝雲沒好氣道。

「咦!他怎麼站在那里沒走?等家里人來接他嗎?」小蓮看王剛走出考場,就站在大門口一動未動,有些好奇。

「你忘了,他是和二哥一起來考試,他二哥還沒出來。」海朝雲輕輕敲了一下小蓮的腦袋,怪她少見多怪。

果然,盛長柏走出考場後,王剛立刻上前扶住了他,兄弟倆一起走向盛家派來的馬車。

「兄友弟恭,盛家門風不錯。」海朝雲在心里給王剛又加了點分。

王剛上馬車前,朝海朝雲所站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後才鑽進馬車里。

他考試前就感覺怪怪的,好像有人在暗處窺伺他。

本來王剛以為是邕王派來的人在監視他,可轉念一想也不對。

這次出考場後,王剛故意停住不走,一是想等盛長柏一起走,另一個就是想看看暗中窺伺的人走沒走。

「那人似乎沒什麼惡意,可惜我的內家拳沒練到不聞不見,覺險而避,明心見性,可以見如來。」

王剛回去後,立刻收到邕王秘密送來的消息,一是恭喜他會試考完,並且表示他已經打點過,這次會試他必是第一名。

另一個是馬國維護送異獸的隊伍,明日就能入京。

王剛將邕王的紙條燒掉,然後看了看窗外的天空。

「最多十天,一切都結束了。」

…………

會試之後三天,是考官閱卷的時間,所有考生的卷子會湖上名字,然後由多位閱卷官審核,選取最優秀的一百名,上報禮部侍郎,然後由一位主考官和三位副使排出名次。

第一名自然就是這科的會元。

這一百人叫貢士,剩下來的殿試就是走個過場,由皇帝點中前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貢士就是準進士,當官是穩了。

會試還會選出二三百人,這些人也會參加殿試,不過能不能中進士,就看最後一場殿試的發揮,發揮好,皇帝高興,也能賜進士,不過這種進士的含金量,遠遠不能與貢生相比。

總的來說,會試前一百名,已經很了不起。

三天後放榜,眾多舉子主要看的也是前一百名。

王剛既然接到邕王的通知,也就沒派人去看榜,而是坐在家里等消息。

果然一早報喜的人就竄到盛府。

「恭喜盛府盛長楓高中會元。」

一聲道喜之聲,讓整個盛家都熱鬧起來。

盛拉著林噙霜來到前門,听到報喜之人的聲音,眼淚再也忍不住。

林噙霜倒是沒哭,她是徹底高興瘋了,一直在傻笑。

最後還是王若弗不情不願掏出一錠銀子給了報喜之人。

「我家長柏考了第幾名?」王若弗問道。

「盛家二公子高中第二十七名。」報喜之人接過銀子,手卻沒有放下來。

王若弗一听兒子比王剛差了二十多名,哪還有心情給賞銀。

最後還是王若弗身邊的嬤嬤給了錢。

盛這次高興了,兩個兒子,一個中會元,一個成了貢生,也算是準進士,怎麼看盛家都是這次科舉的大贏家呀!

盛明蘭將消息帶到壽安堂告訴盛老太太後,羨慕道:「二哥哥和三哥哥,以後是不是會和父親同朝為官?」

盛老太太笑的後槽牙都快露出來。

「父子三人同朝為官,上次還是三蘇,這次輪到三盛,合該我盛家將興。」

盛明蘭不太明白三蘇是誰,可還是能感覺到盛老太太的喜悅。

「等七弟長棟將來長大,也考個進士回來,那就是父子四人同朝為官了。」

盛老太太一愣,不由笑的更大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