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鄭娟對王剛的財務狀況還是很了解的。

他在木材廠,每個月工資38塊,平常能從後廚帶點飯盒回家,改善伙食。

可光字片一棟房子,不說少,一間房怎麼也要三四百塊錢,更何況政策上不給買賣房子。

「我這幾年攢了些錢,夠買房的。」王剛解釋道:

「我家隔壁老張頭,孫子病了,有意賣房看病,我們可以先簽一個合同,再去房管所或者街道辦找人公證,大家幾十年鄰居,不會有事。」

鄭娟說道:「你有錢也不能亂花,你們家房子住的好好的,為什麼還要買房。」

王剛解釋道:「我們家那兩間房是我爸的,可我爸有三個子女,不可能都給我,所以盡早買房,以後生活也有個保障。」

鄭母看王剛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到,更放心把女兒交給他了。

「娟兒,這種事听昆兒的,他說的有道理,不過房子買好了,你們小兩口自己住,我和光明還住太平胡同。」鄭母說道。

鄭光明點點頭道:「對,我和媽兩個人,住這也夠了。」

王剛搖頭道:「大娘,你年紀大了,光明又還小,我可不放心你們住這麼遠,以後搬在一起住,相互有個照應,我媽還想著跟你天天在家念佛聊天呢。」

鄭母帶動李素華,也成了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王剛覺得這樣也好,兩個老太太有了共同的興趣愛好,也能聊得起來,相處更愉快。

鄭娟看王剛把母親和弟弟都安排妥當,感動的抱著他的胳膊,靠在他身上。

鄭母看小兩口膩歪著,找了個借口,招呼鄭光明一起離開。

王剛聞著身邊動人的香氣,不由自主的朝她吻去。

鄭娟也動了情,激烈的回應著。

吻了一會,王剛才克制自己把鄭娟拉開。

「我想等到,我們結婚那天。」王剛抱著鄭娟說道。

鄭娟輕輕點頭,一顆心都給了王剛。

溫存片刻後,王剛將初三聚會的事,告訴鄭娟,隨便她去不去。

「我要去,我想見見你的朋友。」鄭娟一口答應,沒有絲毫猶豫。

王剛笑了笑,說道:「好,那初三那天我來接你。」

「你爸什麼時候到。」鄭娟問道。

「沒有意外明天到。」王剛想著,周志剛今年會不會像電視劇那樣,跑去貴州找周蓉,不回家。

周蓉的事,王剛已經寫信告訴周志剛,不過後來周志剛一直沒回信,沒表示對周蓉的態度。

不過王剛也能猜到,周志剛一定很生氣,不過三年下來,什麼氣也該消了。

女兒奴的氣,能生多久。

「我明天和你一起去火車站接人。」鄭娟似乎有些心急見周志剛。

「我媽早就想好了,明天借一輛自行車,你帶著她去火車站。」王剛笑道。

「你爸會不會不喜歡我?」鄭娟現在又有點患得患失起來。

「不會,每次寫信,我媽可把你夸成了花,我爸也表示很期待見到你。」

鄭娟依偎在王剛的肩頭,說道:「真想快點見到你爸。」

王剛笑道:「你這麼想嫁給我呀!」

鄭娟拍了王剛一下,撒嬌道:「難道你不想娶。」

「想,做夢都想。」王剛摟著鄭娟說道。

晚上,王剛在鄭娟這吃過晚飯才回的家,一到家就發現有客人。

「邵主編,你怎麼來了。」王剛看到來人,就很熱情。

「秉昆,你咋才回來,人家邵主編都等你兩小時了。」李素華埋怨道。

邵主編就江遼出版社下屬《金土地雜志》的主編,邵敬文。

王剛認識邵敬文,能說是巧合,也能說是必然。

三年前,王剛想著怎麼搞錢,就嘗試寫小說,給雜志社投稿。

邵敬文正是看到王剛投的稿,兩人這才認識。

「快過年了,我代表社里來給你送些年貨,還有把這期的潤筆費給你送來。」

邵敬文拿出一張匯款單,遞給王剛。

王剛看到匯款單上的金額,問道:「這次怎麼給多了?」

邵敬文說道:「你寫的故事在我們雜志上刊登,反響很好,經過社里開會討論,一致認為要提高你的稿酬,從千字五元,升至八元。」

王剛挺高興,收起匯款單說道:「是潤筆費,不是稿酬,你別害我。」

邵敬文一拍腦袋,說道:「對對對,是潤筆費,不是稿酬。」

自從混亂開始後,就取消了稿酬制度,不管報紙雜志發表詩文還是短篇故事,都屬于無酬。

可是大活人也不能被尿憋死,所以雜志社就有了潤筆費,其實與稿酬的概念一樣。

「社里還決定,在雜志里專門開闢一個專欄,聘請你為專欄作家,發表你寫的故事。」

李素華沒听太懂,可是听到專欄作家這個詞後,忍不住問道:「邵主編,你是讓我家秉昆,去雜志社上班嗎?」

難怪李素華這麼激動,這個時代,文人還是有些地位的,能進金土地雜志社,這樣的公家單位,屬于很光榮的一件事。

王剛現在工作也挺好,工廠小食堂大廚,活不累,工資還高,更有實惠拿,可名聲不好听呀!

說到底,就是個燒菜的廚子。

「對,社長請示上級特批,邀請周秉昆同志入社。」邵敬文拿出一張介紹信,遞給王剛。

王剛隨意接下,並沒有表現的太過驚喜。

布局三年,今天才有這成果,王剛非但不喜,反而對自己很不滿。

「邵主編,秉昆有正式編制嗎?」李素華問道。

「有編制,當然有編制。」邵敬文笑嘻嘻道。

其實金土地雜志社對王剛很看重,或者說對王剛的才華很看重。

這三年來,金土地雜志在江遼出版社,一枝獨秀,銷量節節攀升,說到底是靠王剛所寫的故事。

自從混亂開始,雜志社很多文人倒了血霉,無法工作,雜志的質量一落千丈。

後來發表的文章也受到限制,很多題材不讓寫,金土地雜志社一度到了停刊的地步。

作為雜志社主編,邵敬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到收到王剛的投稿。

王剛所寫的故事,全是贊揚戰場老兵的事跡,完全貼合時事,更難得的是,王剛文筆很細膩,故事流暢,很能引起讀者共鳴,一點都看不出初中沒畢業的人所寫。

當初邵敬文收到王剛的投稿,還以為是一個混跡戰場幾十年的退伍老兵所寫,根據寄件地址找來,卻發現是個十八歲不到的少年,差點沒甩袖而去。

好在他涵養較高,耐著性子和王剛聊起來,才發現王剛不論談話做事,有理有據,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

後來王剛就順利在金土地雜志上,發表自己寫的故事,並且堅持了三年。

王剛畢竟經歷過一次混亂,知道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所以每次發表的文章故事,都是一次通過,邵敬文作為主編,都沒什麼好修改的。

三年相處下來,邵敬文非常佩服王剛的才華,並且主動招攬他進雜志社工作。

王剛也知道,自己能進社,除了文筆好之外,也少不了邵敬文的忙前忙後。

「秉昆,這次你進社,可要好好把握,江遼出版社每年有一個推薦名額上大學。」邵敬文叮囑道。

李素華不解道:「現在不是不給上大學嗎?」

邵敬文解釋道:「不是不給上,是不給考,所有大學生都由單位和機關推薦,江遼出版社每年有一個名額去江遼大學深造,搶的人很多。」

李素華一臉激動,臉色潮紅道:「秉昆,你有機會上大學!」

王剛握著李素華的手,說道:「媽,你別激動,沒影的事,小心血壓。」

李素華深吸一口氣,默念佛經,慢慢平復心情,臉上不正常的潮紅也褪去。

「我家老疙瘩竟然會有機會上大學。」李素華笑呵呵道,感覺今夜做夢都會笑醒。

「媽,一個名額,出版社那麼多人,不可能給我,你也別抱太大希望。」王剛寬慰道。

「那也是有希望呀!」李素華笑道:「本來還以為你哥你姐有希望上大學,沒想到給你搶了先。」

王剛無語,沒影的事,也不知道老太太樂什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