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六章 扶棺南下

此恩太重,賈瑜只能用照顧好林妹妹,然後讓嫡次子姓林來報答。

看著大紅金織蟒服和爵位金牌,賈璉非常的羨慕,自己這位二弟這是平步青雲,飛黃騰達了,才過多久,就從自己夢寐以求的三等將軍晉升成為一等寧國伯,有這樣的兄弟,自己以後要是遇到什麼事,也能有個倚仗。

得知賈瑜要在蘇州停留一段時間後,賈璉識趣的表明,自己可以先一步還京,賈瑜給了他五千兩的銀票,賈璉笑得合不攏嘴,開開心心的收下了。

第二天,揚州城外處刑台。

江家九族、七家鹽商滿門、二十多個落網貪官家中的男丁,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垂髫小兒,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足有上千人,全部被揚州大營的兵士押往城外的處刑台開刀問斬。

不能說這些稚子無辜,他們的吃穿用度,錦衣玉食,都是建立在別人血淚上的,要怪只怪他們的父輩踐踏律法,違抗皇權,揚州的老百姓被他們禍害的夠嗆,強搶民女,殺人放火,他們無惡不作,哪家手上不沾著累累的鮮血。

遠的不說,就說八大鹽商往關外販賣銅鐵一事,眼下這些銅鐵已經被蒙人和金人鑄成刀槍箭失,落在了自己同胞的身上,這要比賣糧食賣藥材更加的罪無可恕,完全是赤果果的資敵,僅憑這一點,他們就死不足惜,殺之不冤。

處刑官由江南東道首府金陵府的同知擔任,數萬百姓雲集在處刑台周圍的空地上,觀看這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景,有的人怕看的不真切,紛紛上樹。

這百姓有很多都是被他們坑害壓迫過的,眼見扣在頭頂的大山即將轟然倒塌,很多人都喜極而泣,更有甚者抱著冤死親人的靈位,死死的盯著披枷帶鎖的死刑犯們,牙關緊咬,目光如炬。

賈瑜披麻戴孝,以林文成公女婿的身份位臨現場觀看行刑,按照他的指示,七大鹽商的家主和揚州原知府、同知、主簿等主要官員被先一步押了上來。

看著在陽光下反光的屠刀,這些人自知再無任何的生路,大聲咒罵著林如海和賈瑜,各種污言穢語不絕于耳。

黃洪狀若癲狂,尖叫道︰「賈瑜!老子就算是死了,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馬邦遠、陳培、程浚等人不甘落後,也紛紛聒噪起來,像一群面對殺豬刀時,歇斯底里慘叫的畜牲。

賈瑜目光澹澹的看著他們,他懶得和這些將死之人計較,送他們上路是最好的反擊,接過金陵同知奉上來的罪狀,拿著自制銅喇叭走上前,深吸一口氣,大聲道︰「今有鹽商江、黃、馬、陳、程、汪、梁、孫八家,以及知府、同知、主簿等同謀,犯貪腐重罪、倒賣朝廷管禁物資、毒殺朝廷重臣,罪證確鑿,罪名成立,罪無可恕,奉聖上旨意,江家夷九族,其余七家滿門抄斬,剩下貪官家中男丁皆誅!」

距離處刑台近的百姓聞言一陣叫好,他們听的很真切,遠的百姓听不見,直接跟著別人一起歡呼。

「時辰已到,行刑!」

儈子手們把黃洪等人按在木樁上,摘掉他們背後的犯由牌扔在地上,最後一次驗明正身後,他們高高的舉起九環大刀,上面的鐵環抖動撞擊,奏響死亡的樂章,在黃洪等人最後的咒罵聲中,對準他們的脖頸,用力揮下。

黑紫色的鮮血噴涌而出,染紅了一大片地面,十多顆人頭骨碌碌的滾落,落在木地板上發出沉悶的聲響,儈子手的徒弟們上前撿起它們,往一邊的大竹筐里一丟,隨後提來水桶,將木墩上的血水沖洗干淨,兵士們接著把他們的父輩、嫡子們押了上來。

見主要的仇人伏誅後,賈瑜起身離開,拍馬回了揚州城。

回到林府後,賈瑜跪在林如海的靈位前,拜了三拜,沉聲道︰「岳父,黃洪、馬邦遠、陳培等人已經全部伏誅,您大仇得報,小婿本來想提著他們的人頭回來祭奠您,但小婿怕嚇到玉兒她們,請您諒解,明天一早,小婿和玉兒就帶您返回蘇州,和岳母她老人家合葬一處。」

隨後,眾人開始收拾東西,除了三百三十萬兩的銀票,林如海還留下來二百五十六抬嫁妝和一整個書房的典籍,這其中有不少足矣讓政老爹流連忘返,廢寢忘食的孤本手跡和名人字畫。

這些賈瑜不會賣,也不會送人,它們都是岳父留下來的珍貴寶藏,他要用這些來點綴他和林黛玉共同的書房:叢綠堂,永遠保存下去,傳與後世子孫。

三百三十萬兩的銀票很好攜帶,一直在晴雯那里收著,目前只有賈瑜、林黛玉、華伯和晴雯四個人知道,其他人一概不知,這筆銀子賈瑜會隨身帶著。

典籍和嫁妝就不好攜帶了,總不能一路帶到蘇州,再從蘇州帶回京城吧,賈瑜決定讓華伯和賈璉用貨船先一步把他們送回京城,二人自無不可,時值春天,風多水軟,大概二十日之內即可抵達京城。

華伯是京城人,當年曾在萬年縣任主簿,奈何因品行高尚,處處受人排擠針對,不容于官場,後主動辭官,機緣巧合下和林如海結識,林如海赴揚州任巡鹽御史時,他做為心月復幕僚一路追隨,十幾年沒有返鄉,家中早已沒了親人,用他的話說,此番回京就把老骨頭埋在故里了。

賈瑜想替他謀個一官半職,他本來就是解元功名,又和林如海在揚州暗流涌動,腥風血雨的官場中模爬滾打十多年,經驗豐富,以他的資歷,賈瑜托關系給他安排一個縣令,完全沒有問題,但他婉拒了,說想遵從林如海的安排,在賈瑜身邊任一幕僚,替他出謀劃策。

賈瑜同意後,他隨即去城外碼頭租賃了一艘貨船,臨時護衛們用馬車將嫁妝、典籍和其他要帶走的東西運了上去。

眾人在林府里用了最後一頓晚飯,隨即賈瑜賞了廚娘們每人二十兩銀子,打發她們帶著沒用完的食材離開。

沐浴更衣後,賈瑜和林黛玉來到靈堂,依偎在一起,直至第二日的清晨。

洗漱罷,用完買來的早飯,賈瑜、賈璉、華伯、李縱和位懷清五人把棺槨從靈堂抬到外面準備好的馬車上,府門口的街道上擠滿了百姓,他們默默的看著,一言不發,氣氛很是肅穆。

賈璉和華伯跪下來給林如海的靈位拜了三拜,隨即帶著吳嬤嬤的家人,直接去了城外的碼頭。

賈瑜對留下來看門的兩個老僕交待了幾句,讓他們守好府邸,給他們留下一筆銀子,隨後關上了林府的大門。

一切準備就緒,李縱帶著二十名護衛打頭陣,賈瑜一身孝服,牽著裝有棺槨的馬車走在中間,林黛玉到底是閨閣女兒家,這一路上人山人海的,不宜拋頭露面,她和史湘雲坐一個轎子,四個貼身丫鬟坐兩個轎子,隨行伺候的吳嬤嬤和王嬤嬤走在林黛玉轎子旁邊,位懷清則帶著剩余八十名護衛殿後。

在揚州百姓的眼中,巡鹽御史林大人是一位好官,此次他是為民而死,無數百姓紛紛涌到街道兩旁,拋灑紙錢,十里相送,一些受過恩惠或者大仇得報的人皆是跪地大哭,嘴里喊著「林大人千古。」和「林大人走好。」

賈瑜牽著馬車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跪倒一片,哭聲一片,賈瑜代岳父不停的朝他們鞠躬致謝,至揚州主城門口,新任的揚州知府帶著治下大大小小上百名官員伏地相送歿于王事的林文成公。

馬車隊停下,賈瑜走上前一一扶起幾名領頭的官員,新任揚州知府擦了擦眼淚,帶領百官朝林如海的靈位拜了三拜,隨後把賈瑜一行人送至城外二十里處才返回。

按照岳父喪事一切從簡的遺言,賈瑜並沒有讓人吹打喪樂和拋灑紙錢,要不是有那一百名護衛跟隨,他們一行人看起來和普通大戶人家送葬的規格沒有什麼區別。

接到消息,途中各府縣的官員們紛紛設了路祭,準備好茶水飯食,每到一處,賈瑜都要停下來代岳父謝過。

李縱帶人在前面一里處開路,路上所有可能會擋路的商旅馬車都被清理到一邊,一行百余人,策馬在平坦寬闊的官道上疾馳,一路朝蘇州而去。

至太陽落山時,馬車隊已經進入常州府境內,是夜,賈瑜引著林黛玉等人,在李縱和位懷清貼身保護下,下榻官道邊小鎮中最好的客棧,其他人則在其他的客棧歇息。

兩日後,馬車隊進入蘇州門戶之縣,蘇州知府引著一眾官員伏道恭迎林文成公魂歸故里,在他們的陪同下,眾人來到了林家的祖墳。

賈瑜親自拿著鐵鍬,給自己岳父在岳母墳墓旁邊挖金坑,二十來個林家的後輩見狀紛紛加入,一個時辰後,金坑挖好,再三修理後,棺槨緩緩放入,隨後就是封土。

眼見黃土逐漸將爹爹掩埋,林黛玉哭到不能自已,史湘雲緊緊的抱著她,跟著流淚,舉行完祭拜儀式後,林黛玉抱著自己爹爹的靈位,在賈瑜的陪同下,將其送入林家的宗祠。

婉言謝絕林家族老請他們留下來小住幾日後,賈瑜帶著林黛玉一行人回到林家祖墳。

賈瑜跪在賈敏的墓碑前前,點起金紙,輕聲道︰「姑姑,我是您的佷兒,現在是您的女婿,但我更想叫您一聲姑姑,以後每隔一年,佷兒都會帶著玉兒回來看望您和姑丈,等我們以後有了孩子,一定帶過來給您二老看看,家中老太太讓我代她給您多燒點紙,回到京城後,佷兒會讓人鐫刻您和岳父的靈位,日日夜夜祭拜。」

說罷,又對林如海的墓碑恭聲道︰「岳父,忘了跟您說,小婿和玉兒以後的嫡次子會姓林,傳承您的香火,萬事都有小婿在,請您二老安心。」

賈瑜牽著林黛玉跪下來拜了三拜,將淚流滿面的她攬入懷中,輕聲道︰「接下來這段時間,我們倆把這蘇州府內知名的寺廟全都走一遍,為他們二老燒香還願,然後我們再回京城,不要太傷心了,我會一直陪著你。」

「瑜兒,謝謝你。」

來到全蘇州城內最好的客棧,見賈瑜一身孝服,客棧掌櫃的有些不情願,賈瑜亮了亮爵位金牌,掌櫃的立刻給客棧內所有的客人結算了房錢,全請了出去,準備好幾間上房,恭恭敬敬的請賈瑜一行人入住。

晚上,蘇州知府攜同知、主簿等幾名主要的府衙官員來請賈瑜前去赴宴,為他接風洗塵,就憑他是兩元及第的新科探花和林文成公的女婿,就足矣讓這些封疆大吏們登門拜訪,以禮相待。

賈瑜婉言謝過,只道不便,他們也不強求,在得知賈瑜要在此停留一段時間燒香還願後,連忙表示現在就去給境內所有的著名寺廟下官牒,讓他們從明天起開始閉門,等待寧伯一一位臨。

第二天上午,眾人先去了享譽盛名的千年古剎—寒山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