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二章游園

眾人穿過石洞,前面豁然開朗。

只見佳木蘢蔥,奇花爛漫,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瀉于石隙之下。

再走數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凋甍繡檻,皆隱于山坳樹杪之間。

俯而視之,但見青溪瀉玉,石磴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沼,石橋三港,獸面餃吐。

橋上有亭,賈政與諸人到亭內坐了,商討起了此地的匾額。

賈琮沒有理會眾人,四處打量著周圍的環境,如料不錯的話,這里就是後來的沁芳亭。

果然,就听賈寶玉道︰「老爺方才所說已是,但如今追究了去,似乎當日歐陽公題釀泉用一‘瀉’字則妥,今日此泉也用‘瀉’字,似乎不妥。

況此處既為省親別墅,亦當依應制之體,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用‘瀉玉’二字,則不若‘沁芳’二字,豈不新雅?」

賈政听了,點頭微笑。

自己這兒子雖然不喜歡讀書,但是,吟詩作對上,卻有一些天賦。

眾門客見此,也都紛紛稱贊。

眾人歇息了一陣,離開沁芳亭,從橋上穿過池塘,觀賞著沿途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

忽抬頭,見前面一帶粉垣,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眾人都道︰「好個所在!」

于是大家進入,只見進門便是曲折游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間房舍,兩明一暗,里面都是合著地步打的床幾椅桉。

從里間房里,又有一小門,出去卻是後園,有大株梨花,闊葉芭蕉,又有兩間小小退步。

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賈政笑道︰「這一處倒還好,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讀書,也不枉虛生一世。」

遂讓人擬匾額,一個門客道︰「淇水遺風。」

又一個門客道︰「睢園遺跡。」

賈政搖了搖頭,都不甚滿意,轉頭看向了寶玉。

寶玉連忙道︰「都似不妥,這太古板了,不若「有鳳來儀」四字。」

眾人轟然叫好,賈政也點了點頭,又讓寶玉題了一副對聯,這才作罷。

有鳳來儀,這里就是後來林黛玉的瀟湘館了。

林黛玉在這邊估計也住不了多久,頂多也就能住一年多的時間。

有林如海在,他還要時常回去住一段時間,等自己出了孝期,兩人就可以成親了,到那時就常駐寧國府了,不可能再在院子里住了。

這時賈政走過來問道︰「這些院落屋宇,並幾桉桌椅都算有了,還有那些帳幔簾子並陳設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處一處合式配就的麼?」

這些賈琮也不是很清楚,肯定都準備了,至于有沒有配齊,就得問賈璉了。

這些事情,一直都是由他在負責把控。

賈琮看向了賈璉,賈璉忙從靴筒內,取出靴掖里裝的一個物品清單來,看了一看。

開口道︰「妝蟒灑堆、刻絲彈墨,並各色綢綾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還差四十架。簾子二百掛,昨日俱得了。

外有猩猩氈簾二百掛,湘妃竹簾一百掛,金絲藤紅漆竹簾一百掛,黑漆竹簾一百掛,五彩線絡盤花簾二百掛,每樣得了一半,再有幾天也都全了。

椅搭、桌圍、床裙、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都有了••••••」

一面說著,一面往前走去。

忽見青山斜阻,轉過山懷中。

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牆,牆上皆用稻睫掩護,有幾百枝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

里面數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 青籬。

籬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

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一望無際。

賈政笑道︰「倒是此處有些道理,雖系人力穿鑿,卻入目動心,未免勾引起我歸農之意,我們且進去歇息歇息。」

說畢,方欲進去,忽見籬門外路旁有一石,亦為留題之所。

眾人笑道︰「更妙,更妙!此處若懸匾待題,則田舍家風一洗盡矣。立此一碣,又覺許多生色,非範石湖田家之詠不足以盡其妙。」

賈政道︰「諸公請題。」

眾人雲︰「方才世兄雲︰‘編新不如述舊。’此處古人已道盡矣,莫若直書‘杏花村’為妙。」

賈政听了,笑向賈琮道︰「正虧提醒了我,此處都好,只是還少一個酒幌,明日竟做一個來,就依外面村莊的式樣,不必華麗,用竹竿挑在樹梢頭。」

賈琮點了點頭,這里就是李紈的稻香村了,倒是別有一番田園之趣。

轉頭對賈璉道︰「二哥,這件事就麻煩你了,此處竟不必養別樣雀鳥,只養些鵝、鴨、雞之類,才相稱,一並麻煩二哥了。」

賈璉道︰「這事簡單,三兩天的就準備齊全了。」

賈政又向眾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村名,直待請名方可。」

眾客都道︰「是呀,如今虛的,卻是何字樣好呢?」

大家正想著,寶玉卻等不得了。

也不等賈政的話,便說道︰「舊詩雲︰‘紅杏梢頭掛酒旗。’如今莫若且題以‘杏簾在望’四字。」

眾人都道︰「好個‘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思。」

寶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便俗陋不堪了,唐人詩里,還有‘柴門臨水稻花香’,何不用‘稻香村’的妙?」

眾人听了,越發同聲拍手道妙。

賈政一聲斷喝︰「無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幾個古人,能記得幾首舊詩,敢在老先生們跟前賣弄?方才任你胡說,也不過試你的清濁,取笑而已,你就認真了。」

這一聲可把寶玉嚇得不輕,連忙住嘴不說了。

賈琮搖了搖頭,賈政即想顯擺自己兒子的才學,還要裝出一副嚴父的樣子,真是有點虛偽了。

還有寶玉這家伙,太怕他老子了。

見了親爹,就跟老鼠見了貓一樣,嚇得戰戰兢兢。

眾人步入茆堂,里面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賈政心中自是歡喜。

歇息了一番,眾人這才出了稻香村。

轉過山坡,穿花度柳,撫石依泉,過了荼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藥圃,到薔薇院,傍芭蕉塢里盤旋曲折。

忽聞水聲潺潺,出于石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

眾人都道︰「好景,好景。」

賈政道︰「諸公題以何名?」

眾人道︰「再不必擬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字。」

賈政笑道︰「又落實了,而且陳舊。」

眾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舊舍’四字也罷。」

寶玉道︰「越發背謬了,‘秦人舊舍’是避亂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漵’四字。」

眾人進了港洞,賈政問道︰「有船無船?」

賈璉道︰「采蓮船共四只,座船一只,如今尚未造成。」

賈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

賈璉道︰「從山上盤道也可以進去的。」

說畢,在前導引,大家攀藤撫樹過去。

只見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 ,溶溶蕩蕩,曲折縈紆。

池邊兩行垂柳,雜以桃杏遮天,無一些塵土。

忽見柳陰中又露出一個折帶朱欄板橋來,度過橋去,諸路可通,便見一所清涼瓦舍,一色水磨磚牆,清瓦花堵。

那大主山所分之脈,皆穿牆而過。

步入門時,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來,四面群繞各式石塊,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

且一樹花木也無,只見許多異草,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嶺,或穿石腳。

甚至垂檐繞柱,縈砌盤階,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蟠屈,或實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氣馥,非凡花可比。

兩邊俱是超手游廊,眾人便順著游廊步入。

只見上面五間清廈,連著卷棚,四面出廊,綠窗油壁,更比前清雅不同。

賈政嘆道︰「此軒中煮茗操琴,也不必再焚香了,此造卻出意外,諸公必有佳作新題以顏其額,方不負此。」

眾人笑道︰「莫若‘蘭風惠露’貼切了。」

寶玉道︰「此處並沒有什麼‘蘭麝’、‘明月’、‘洲渚’之類,莫若‘蘅止清芬’四字。」

這里就是大觀園的蘅蕪院,薛寶釵的住處。

出了蘅蕪院,走不多遠。

就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起,面面琳宮合抱,迢迢復道縈紆,青松拂檐,玉蘭繞砌,金輝獸面,彩煥螭頭。

賈政道︰「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麗了些。」

眾人都道︰「要如此方是,雖然貴妃崇尚節儉,然今日之尊,禮儀如此,不為過也。」

一面說,一面走,只見正面現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龍蟠螭護,玲瓏鑿就。

賈政道︰「此處書以何文?」

眾人道︰「必是‘蓬來仙境’方妙。」

賈政搖頭不語,引客行來,至一大橋,水如晶簾一般奔入。

原來這橋邊是通往外河的閘門,由此處將外河的泉水引進園中。

眾人一路行來,或清堂,或茅舍,或堆石為垣,或編花為門,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長廊曲洞,或方廈圓亭。

忽又見前面露出一所院落來。

繞著碧桃花,穿過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俄見粉垣環護,綠柳周垂。

眾人進了門,兩邊盡是游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幾本芭蕉,那一邊是一樹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金縷,葩吐丹砂。

眾人都道︰「好花,好花,海棠也有,從沒見過這樣好的。」

賈政道︰「這叫做‘女兒棠’,乃是外國之種,俗傳出自‘女兒國’,故花最繁盛,亦荒唐不經之說耳。」

眾人道︰「畢竟此花不同,‘女國’之說,想亦有之。」

寶玉道︰「大約騷人詠士以此花紅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閨閣風度,故以‘女兒’命名,世人以訛傳訛,都未免認真了。」

眾人進入房內,只見其中收拾的與別處不同,竟分不出間隔來。

原來四面皆是凋空玲瓏木板,或「流雲百蝠」,或「歲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錦,或博古,或萬福萬壽,各種花樣,皆是名手凋鏤五彩,銷金嵌玉的。

或貯書,或設鼎,或安置筆硯,或供設瓶花,或安放盆景。

其式樣或圓或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瓏。

倏爾五色紗湖,竟系小窗,倏爾彩綾輕覆,竟系幽戶,且滿牆皆是隨依古董玩器之形摳成的槽子,如琴、劍、懸瓶之類,俱懸于壁,卻都是與壁相平的。

這出所在,就是怡紅院。

是大觀園里最有名的地方,好多故事都發生在這里。

只是如今的主角,再也不是賈寶玉了,也沒有機會再住進來了。

這處院子倒是不錯,別出心裁,以後這里就歸自己了。

雖然自己不會來這里住,偶爾進來游玩的時候,也可以進來歇息一下。

眾人轉過了兩層紗廚,從後門出去,院中滿架薔薇,轉過花障,只見青溪前阻。

這股溪流,原是從那閘起流至那洞口,從東北山凹里引到那村莊里,又開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總流到這里,仍舊合在一處,從那牆下出去。

園中的池塘、水渠,全是引來的活水。

越過溪流,前面一座小山攔住了去路。

順著羊腸小道,由山腳繞過,便是平坦大路,豁然大門現于面前。

眾人出了園門,賈政便帶著眾門客離去了。

賈薔從姑蘇梨園,采買了十二個女孩子,並聘請了教習,以及各種行頭也都購買齊全。

這些女孩子,都有些唱戲的功底。

賈琮將她們安排在了天香樓,令教習在此教演女戲。

另外,讓如煙負責管理這些人,也算給她找點事做,免的太悶了。

如煙本就是花魁,琴棋書畫,音樂曲譜,那是樣樣精通,雖然和唱戲略有不同,但也大同小異,讓她負責管理,也算是熟門熟路。

天香樓和大觀園離得比較近,寧國府這邊的角門,也開在了天香樓附近,住在這里倒也方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