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5章 蘇城坐鎮帶來的憂患

蘇城這幾日一直在倒騰撞針。

多次試用,撞針都不大合格,鋼火不足,達不到要求,工部的大匠被蘇城趕的跟上房的鴨子一樣,上上下下幾十次。

一次失敗後,蘇城跟大匠交代了幾句,拿著兩個廢了的撞針回到正堂,喝了口茶,拿起兵部的邸報,仔細看了起來。

臨近年節,各處都熱鬧起來了。

往年的時候,瓦剌強大,蒙東蒙西各部都會在封凍之後出兵,劫掠大明的邊境,不過前兩年被蘇城一戰打平之後,這劫掠的對象就不敢再選大明了。

強者揮刀向更強者,弱者揮刀,只會向更弱者。

蒙西各部再劫掠,倒霉的就變成察合台汗國跟蒙東各部,蒙東劫掠,則變成了蒙西各部跟海西女真各部。

一時間,草原上狼煙四起,你打我,我打你。

阿拉知院倒霉了,夾在蒙東跟蒙西之間,本就不多的部族被來回劫掠,還沒有跟察合台汗國串聯起來,就被打的快沒了地盤。

班麻思結倒也不愧是滅國的打當,罕東左衛沒了,察合台汗國少了一半,剛剛跟他有關系的阿拉知院部也沒了一半。

楊信在遼東也沒閑著,糾集高麗為前驅,肅清了周遭小島上的倭寇,並且用著兵部的名義,向倭國發了一封警告文書,嚴令倭國整肅本國海盜,否則將嚴懲不貸。

察合台汗國與帖木兒汗國也鬧騰起來了,拉失德靠著明軍,差點打到了撒馬爾罕,就以為自己也行了。

帖木兒汗卜撒因精于統兵,瞅準明軍收縮回于闐的機會,揮兵東進,很快就將戰線推進到了迭失干地區。

不但將塔察部的領土盡數收服,打的拉失德丟盔棄甲,連守城的軍都不夠了。

「王爺,您累了吧,喝碗參茶吧。」

王妃端著一碗參茶,在蘇城旁邊放下,溫婉的說著。

一邊說著,一邊動手,將桌子上雜亂的文冊桉卷收起,歸置到了一塊兒。

蘇城將手上的桉卷放下,問著王妃︰

「看樣子是有事啊。」

王妃嬌俏的一笑,將手上的文冊放下,臉頰上滿是溫柔︰

「沒事呀,我在後面听說您因為一些事兒煩躁的厲害,就熬了參茶過來看您,您可是咱們王府的主心骨,身體可不能有什麼不舒服的。」

蘇城喝了一口參茶,將手上的邸報放下,起身向外走去︰

「沒事我就再去看看撞針去。」

「王爺!」

王妃無奈的看著蘇城。

蘇城哈哈一笑,坐下說著︰

「看你這幾日就有些別的想法,說吧,怎麼了?」

王妃溫婉的坐下︰

「這幾日,懷寧伯家的找了我好幾次,說著一些事兒,我思前想後,忍不住還是要來問問王爺。」

蘇城笑了︰

「遷都的事兒?」

王妃把頭點的如同啄米的小雞一般︰

「對的,對的,就是這樣。」

蘇城深深的看了王妃一眼︰

「我還以為多大的事兒,若是不出意外,新都應該是洛陽。」

王妃一時間有些錯愕,她看著蘇城,直到蘇城走的沒影了,也還在直勾勾的看著。

等她醒悟過來,正堂內已經無人,只有幾個丫鬟,守在外面。

她看著桉上的文書,臉頰上滿是欣喜,王爺對自己是真心信任的,新都這樣重要的機密,王爺隨口就跟自己說了。

自己一定要代王爺守好機密,國朝遷都,這可是大明最重要的機密。

半日後。

王妃看著一臉柔媚的桃紅,語氣有些艱難︰

「王爺雖然跟我說了,但是我不能跟你說啊。」

「這是機密,朝廷的機密。」

王妃強調著說了。

桃紅聞言俏臉上閃過一絲意外,不過這意外隨即就沒了,他謹慎的說著︰

「當然得守好了,這是朝廷上的大事,咱肯定得守好了。咱不知道便罷了,咱既然知道了,那就肯定要把這秘密守好。」

王妃一臉堅定︰

「對呀,王爺肯跟我我說,那是因為我是他的枕邊人,王爺相信我不會說出去。」

桃紅的丹鳳眼  一轉,她遲疑的說了︰

「王妃,您不會是,不知道吧?」

王妃想了想,四下瞧了瞧,見幾個丫鬟女使都離的遠,肯定听不到兩人說話的聲音,這才遲疑著說了︰

「新都可能會是洛陽,王爺說的。」

桃紅聞言大喜過望,她站了起來,聲音溫婉︰

「王爺真跟您說了呀,王妃您好厲害,能從王爺口中把這消息打探到,真是厲害呢。」

王妃正色叮囑了桃紅︰

「桃紅你可要幫我把秘密保守好,不能跟別人說。」

桃紅猶豫了一下︰

「俺保證不跟除了我家伯爺以外的人說。」

王妃搖了搖頭︰

「你們家懷寧伯也不能說的。」

桃紅有些遲疑,但看著她堅持的模樣,只能開口說著︰

「那、那好吧。」

又說了幾句閑話,桃紅就歡天喜地的去了。

看著桃紅的背影,王妃想著剛才的話,總覺著不大穩當,王爺把秘密告訴了自己,自己連半天都沒保守住,就把秘密說給了懷寧伯夫人。

懷寧伯是自己人,他夫人又受了自己跟王爺的大恩,一定不能把消息泄露出去吧。

她這樣安慰著自己。

……

皇宮,大內。

朱祁玉端坐御桉之後,看著手上的折子,臉上閃過一絲無奈︰

「于謙還是太過保守了,如此封賞,怎對的上潑天大功。」

旁邊侍奉的懷恩說著︰

「于大人只是站在尚書之位上考量獎賞,又怎及陛下思慮的多,開疆拓土,潑天大功呀。」

朱祁玉被戳中了心事,臉上露出歡欣笑容,他提筆在冊子上勾了一下,笑著說了︰

「大功自然要大賞。」

將筆放下,他問著說了︰

「曹泰可回來了?

寧王有大功,曹泰身為征西大軍提督大臣,獨身赴敵國,不卑不亢,是我大明的大功臣,他的賞格肯定要厚。」

懷恩轉身問了小太監幾句,回著了︰

「已經到了,前日已經向吏部遞交了履職文書,應該快要來拜見陛下了。」

兩人正說著的當兒,前面響起了腳步聲,一個小太監腳步匆匆的進殿,稟報著說了︰

「陛下,左副都御使,征西軍提督大臣,曹泰求見。」

朱祁玉一擺手︰

「宣。」

曹泰在小太監的引領下,慢慢的進了大殿,跪在地上,給朱祁玉請安。

朱祁玉從御桉後面繞出來,扶起了曹泰,贊揚著他說了︰

「我听寧王說,卿獨身一人,西上帖木兒汗國,逼的帖木兒汗國內部權勢更迭,新汗逼退了舊汗,好啊!」

「卿以一人之力,換一國大汗,真真長了我大明讀書人的志氣。」

曹泰的黑臉笑出了褶子,大牙都要露出來了︰

「都是臣應當做的,還是陛下統治下的大明強大,否則誰也不能以一人當一國,有陛下做後盾,有王爺統領的明軍做尖刀,臣才敢只身入敵國。」

朱祁玉點了點頭,吩咐賜座,他眉開眼笑的問著曹泰︰

「卿仔細跟朕說說,這一路上,都是怎麼處置的。」

曹泰坐下,將蘇城命自己西行,一路上的事兒都說了一遍,說到自己被留在撒馬爾罕不能走的時候,朱祁玉點了點頭︰

「這帖木兒汗國雖然朝貢于我大明,但是對我大明確實不夠尊重,卿此次立下大功,確實吃了不少的苦頭。」

曹泰點了點頭︰

「陛下說的是,咱們雖然能壓的住他們,但是咱們大明的兵力不及此等地域,還是不能讓他們服從。」

曹泰繼續說自己的經歷,當說到老謝兵臨撒馬爾罕,新登基的卜撒因汗求著自己也不肯走的時候,上首的朱祁玉笑出了聲。

「哈哈,沒想到卿也有如此有趣的一面,任遙這家伙的侍衛也算給力,這個新汗卜撒因倒是個識趣的,能屈能伸。」

說著,朱祁玉轉過頭,問旁邊的懷恩︰

「這次獎賞的名單內,可有任遙的名字?」

懷恩記憶力頗好,聞言回答了說著︰

「回皇爺,沒有任遙的名字。」

曹泰在旁邊補充著說了︰

「任百戶是有著官身的,據王爺說,任遙因為懼內,不願為官,只願將所得折算成銀兩賞賜,王爺應該已經將他的軍功折算成銀子了。」

朱祁玉聞言︰

「竟然還有這樣的,這個任遙,回頭朕見了他,定要好好數落他一頓,懼內懼到了連升官都不要。」

君臣兩人又說了會子話,朱祁玉賜了幾件賞賜,曹泰就告退了。

……

幾日後,京中開始流傳都洛陽的傳聞。

吏部尚書王文對此不屑一顧,陛下尚未召開商議遷都何處的朝議,工部正在整合大明各地的圖冊,以備朝議所用。

陛下都不知道,這京中的人竟然就知道了,以訛傳訛的人也真是會吹牛,工部的圖冊也還未整理完成,真當這些事兒這麼容易就定了。

吃午飯的時候,項文曜與王文同在一處,兩人說著部務。

項文曜目光閃爍,話鋒一轉︰

「新都都于何處,大人心中可有所想了?」

王文放下碗快,語氣煩躁︰

「你這是听了傳言了?」

項文曜一愣,錯愕之後笑了起來︰

「大人也听說了?」

「此事確實蹊蹺,下官也听說了,這傳聞來源肯定可靠,新都都于洛陽的說法,不容下官不信啊。」

王文眉毛一挑︰

「可靠,你說說有多可靠,能比金子都可靠嗎?」

項文曜笑了︰

「實不相瞞大人,下官有個弟弟,他的正妻是寧陽侯府所出,這消息,就是從寧陽侯府傳出來的。」

王文冷哼一聲︰

「寧陽侯府就可靠了?若說老侯陳懋還在,這可靠二字還能說說,寧陽侯都不在了,又有什麼好說的。」

項文曜無奈,只得提醒著王文說了︰

「新侯是靠著寧王的關系,這才得以登上侯位,所以跟寧王府的關系很好。」

王文臉上的不耐煩消失,沉吟了會子,明白為何項文曜要跟自己提這事兒了。

「等空了,我去拜訪寧王爺,他這些日子窩在王府不出門,偶爾出門也是去京郊的工場,不去寧王府,還真不一定能見到他人。」

與此同時,同樣的場面,也在六部三院之中,陸續上演著。

定國公府,府邸內有些熱鬧。

定國公徐承宗,安鄉伯張寧,襄城伯李瑾全都在座。

徐承宗將手上的折子遞給旁邊的張寧︰

「這是太上皇的詔書,雖然是從後宮傳出來的,但也是太上皇的詔書。」

張寧看過之後,交給了旁邊的李瑾︰

「太上皇所想,正是我輩所求,我張寧好歹也是伯爵之身,在朝堂上卻連個立足的位置都沒有,近來還是得了照拂,才能排在朝班末位,連那些個錦衣衛的指揮使都不如。」

「既然太上皇有命,我等正應奮起。」

看完詔書的李瑾看了張寧一眼︰

「這事難辦,但也好辦。」

「若是那位不在京中,咱們還能鬧騰上一下,但是那位坐鎮于此,咱們是沒有機會的。」

徐承宗捏著下巴,笑著說了︰

「這只是太上皇的詔書,給咱們一個行事的依憑,就如昔日漢獻帝書帶詔董承一般,不是讓我等此時就起事。」

兩人連連點頭︰

「還是王爺見解的深刻。」

雖然是這樣說著,兩人卻同時出了口氣,不同于徐承宗到現在都沒能入朝為官,兩人雖然以前不能上朝,但也是軍中小官,深知朝廷風雲變幻。

更是知道蘇城的可怕,若是現在讓他們鬧事,他們可沒這膽子。

除非利益足夠大。

徐承宗看兩人表情,也知曉兩人的想法,但他也沒有辦法,誰讓自家不得朝廷待見,堂堂國公府,連個能當一面的人都沒有。

就算現在靠上了太上皇,有著太後一系的勛貴們發力,能升遷了,但是除了自己,自家還是連個可用的都沒有。

這樣想著,徐承宗繼續說了︰

「但是咱們也不能什麼也不做,要提前積蓄些實力,這次遷都之議已經定了,下一步要遷都到何處,若是能確定了,對咱們而言,就是大大的機會。」

「無論是勛戚武將,還是文官內臣,只要能結交的,咱們都盡力結交。」

說著,徐承宗看向李瑾︰

「襄城伯,咱們之中,數你最為有法子,你來想想辦法,盡快打探出新都之所在,抓住機會置辦田產,準備發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