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55章 做點善事不易

燈籠,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手工藝品,市面上有專做燈籠的作坊在出售,隨處可見並不稀罕。

而春聯,普通人做不出來,尤其是目不識丁的清末鄉下。

能在家里貼上對聯的,不富即貴,要麼有權有勢。

因為能寫春聯的先生,在過年前夕普通人家請不起。

而春聯,它寫滿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恩,寫滿了對美好未來的渴望與憧憬。

紅紅火火的春聯,讓人覺得溫暖的春天腳步近了,好日子快了。

陳天華要寫春聯,必須要大紅紙和墨汁,狼毫。

他與阿華頂著寒風、劃著小船到紹興城里,去買紅紙,毛筆和墨汁。

墨汁在城里有專門制作的作坊,陳天華用木桶去裝,讓作坊里的人都看呆了。

這可不是用來吃的吧。

紅紙買回來之後,安排亭姐幼娟姐妹倆裁切成對聯大小,都要一致。

第二天,陳天華他們的對聯攤,就在年糕加工點旁邊開張了。

听說土根的水產商行在廟里,搭起免費的年糕加工和寫對聯點。

听說都不要錢。

貪小便宜是時下村民的普遍現象,西埠頭村里的人們,是一傳十,十傳百的,漸漸人聚多擁擠…

「排隊!按先後順序,不準插隊。對聯每家最多二對,年糕加工每家最多二蒸桶,超出的一律加倍收加工費!」

陳天華及時將指令發出,以有效措施穩定局面,首先要照顧的是貧困、小戶家庭。

大伙慢慢就去排隊,很多人在排,隊伍很長。

主要是做年糕這里,它的時間限制,快不起來。

有時候要從清晨一直排隊等到下午,有可能是第二天,做年糕的人家多、手工工序復雜,比較慢。

而寫對聯這邊,陳天華自己毛筆字寫小楷還馬馬虎虎,但要說寫對聯還差得遠呢。

他只好把三伯父法康請來幫忙,再請了一位私塾先生,每人每天管飯還有二塊銀洋,待遇優厚。

法康二話不說,邀上這位私塾先生,承擔起寫春聯這活,幼娟和亭娟在旁邊做服務工作,陳天華和阿華負責接待。

後面就是流水作業,讓先生們寫好的若干副春聯自己挑選一副。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歡聲 橫批︰喜氣盈門

一帆風順吉星到 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一年四季行好運 八方財寶進家門 橫批︰家和萬事興

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

年年順景則源廣 歲歲平安福壽多 橫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運隨春到 四季彩雲滾滾來 橫批︰萬事如意

丹鳳呈祥龍獻瑞 紅桃賀歲杏迎春 橫批︰福滿人間

……

每戶人家就二副對聯,多了沒有。

一會兒,人群中一片騷動聲,只見西埠頭村的里長大人,老舉人劉文杰先生也來了。

他可是當年紹興府考試中榜的舉人啊。

劉文杰先生在其大女兒劉玉芳的陪同下,也來參加寫春聯活動,為本村百姓做善事。

「哎喲,里長大人,您怎麼也來啦?哈哈…」

「本村有為青年陳天華,為村民義務加工年糕和寫對聯,這是積德善舉之事,作為里長理應支持,大家也該做些善事了吧。」劉文杰回答道

「好好,謝謝里長。」

「……」

劉玉芳後來也加入到了書寫對聯行列,她對這位義弟的善舉行為,大為贊賞。

前後有四個先生寫對聯,速度就快出不少,全村一百多戶人家,整整寫了二天才算完工。

年糕加工則要麻煩些,已經弄了三天,後面還有來排隊等候的村民。

吳老三他們從天朦朦亮開始,一直忙到天黑,快要伸手不見五指的境地才收工。

大伙直累得腰酸背痛,個個都說這樣下去吃不消,像林根這樣的大力士都搖頭晃腦的,其嚴峻形勢可想而知。

陳天華自己也非常清楚,雖然沒參與書寫,但兩手沒閑著,一直在遞東拿兩的,雙臂也是發酸。

亭娟姐妹倆二天下來,右手五指有點抖顫,筷子都夾不住……

怎麼有這麼多人呢?

究其原因?

「王屠夫家好像來過幾次,昨天是他大兒子,今天來的是他家小兒子,還有汪麻子家也是。」

「今天開始有陌生面孔出現,應該是附近村子的。」

「有鄰村的擠進來,本村的人意見很大,今天就發生過爭吵,明天估計會更嚴重。」

「听說有人在逗售生意,即幫鄰村的人家排隊或插隊,收取加工費。」

「有人在現場偷年糕,乘亂沒人注意就抱走一提。」

「……」

大伙七嘴八舌的說開了,大多數人都覺得做這善事,費錢費力還不落好,有些憋屈。

主要是吳老三,林根他們這些人中間,沒有一個人是識字的,來加工的都沒有什麼登記,亂哄哄的誰拿米來就燒火蒸,有重復來的就搞不清楚了。

陳天華听了臉色冷凌,雙唇緊閉,深邃有神的雙眸里透出一絲寒光。

為村民做善事的本意沒有錯,為那些窮苦人家做點實事,幫他們過個開心年。

但他決不是為少數人,來當冤大頭的。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有些村民的覺悟十分低下,貪小便宜的行為如此的污穢不堪。

有道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以誠心換真情,以霹靂手段對邪惡,以此為誡,樹立起我們商行的權威來。

想到這些,陳天華對于原計劃中的最後一天,重新給大伙做了安排︰

組成糾察隊,除了維護秩序,還要將這幾天貪圖便宜,破壞規矩的人家進行處罰。

例如王屠夫、汪麻子家,宋寡婦家等等按規定處罰,收取雙倍加工費用,尤其是哪幾個當掮客從中謀利的搗亂分子,給予嚴懲不怠,決不手軟。

至于鄰村來的貧苦戶,小戶人家也就不拒絕了,適當收取成本費用或物品,以示與本村人家不同待遇。

但凡不符合貧窮小戶條件的,我們堅決不接受加工,給最多錢我們也不加工。

大家都表示贊同。

翌日。

在年糕加工處排隊等候的人家越加增多,人員開始有些騷動,本村還沒有得到加工的,不滿情緒在擴開。

「嗨…吳老三,我們都排了二天了,都是村里鄉親,怎麼老是給外村的辦差呢?」

「這外村人都來佔便宜,把我們這些本村人都不放在眼里。」

「叫土根出來,他家前幾年沒吃了,我還送去一藍子紅薯呢,他現在有錢了,倒忘了村里人啦。」

「……」

陳天華覺得這樣下去,村民的不滿情緒漫延,對商行這次善舉行動,會帶來負面影響。

他馬上叫來吳老三,林根,阿華等人過來商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