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王爺請問,微臣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韃知府恭敬道。

「我听說你認了順風鏢局掌櫃的公子做干兒子,並且江南城都在盛傳,你要將江南知府的位置讓予他,這事可是真的。」

拓跋韃面色一變,忐忑不安道︰「顧順的確是微臣認的干兒子,我跟內人一直將其視如己出。顧順這孩子生性善良聰穎,對大齊忠心耿耿,微臣認為他可以繼承微臣的官位,成為江南知府。

微臣一共兩個兒子,大兒子在戰場上戰死了,小兒子拓跋豪之前也染重疾去世,對我們的打擊不小。我年紀大了,也是該找繼承人了,所以是有那個打算。如果王爺不同意的話,微臣立刻收回成命。」

「不,韃叔世代忠良,為大齊效命,兢兢業業,我相信韃叔的判斷。顧少爺是韃叔你的干兒子,我大齊皇朝向來講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又有何錯。

況且先皇曾經就極力推動漢人與鮮卑之間的通婚與結誼,這種事情應該大力提倡才是。

本王只是在江南城走訪的時候,听到坊間一些傳聞便問問。本王非但不反對韃叔的做法,反而非常贊同未來將江南城知府的位置給顧少爺。

在本王看來,顧少爺是一個重情重義,武功相當出色,機敏又聰慧的人,江南城交給他,必然能為我大齊皇朝守好江南,甚至將來封侯拜相也未嘗不可。」

听到拓跋翰對顧順的評價,在場的韃知府與楚秀茹也都感到驚訝,王爺竟然如此看重顧順。

顧順今年才只有六歲,而拓跋翰論年齡也快二十歲了,兩人相差了十幾年,卻聊得無比投機,看來顧順這交際能力簡直拉滿啊。

「感謝王爺賞識顧順這孩子,微臣定不負王爺所托,將他培養成才。」

「小女子秀茹感謝王爺賞識犬子,有王爺這句話,奴家一定好好鞭策他,讓他早日堪當大用。」楚秀茹也微微頷首道。

拓跋翰重重的點了點頭。

經過昨夜與顧順的徹夜長談之後,他發現顧順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這也更堅定了他將顧家綁上自己戰車的想法,借著顧家在江南的影響力,以及江南的富庶,他就能在日漸火熱的王位爭奪戰中取得一個巨大的靠山。

自古無情帝王家,他雖然身為王爺,但知道一但參與到奪嫡中去,失敗的代價便是滅亡。

可他卻不得不這麼做,這還要從他的出身講起。

他的母親並不是鮮卑貴族,而是一名漢家女。

先帝在世時,曾經強推漢制變革,穿漢服易漢姓寫漢字,使用漢家的律法與制度治國,夢想鮮卑迅速實現民族躍遷和與中原部族的融合。

從一個落後還不開化的游牧民族,變成世代可以在中原統治的不朽皇朝。

自己的母親也是那個時候,被他的爺爺選中,嫁給自己的父親,也就是當今聖上的。

可是隨著先皇去世,那些鮮卑氏族早就對種強推漢制的做法深惡痛絕,于是這項漢化變革也迅速廢置。

在大齊朝廷的漢人一時之間成為鮮卑貴族和官員的眾失之的,嫁到宮廷里的漢家女子也受到了鮮卑和其他部族女子的針對和排擠。

拓跋翰的母親雖然是世家大族,可是因為母親的漢人身份,所以他自父皇登基後,在宮廷內受到的欺負比之張易安來說,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也是為什麼,拓跋翰對張易安格外同情的原因,彼此的經歷非常相似,都是不受父親待見,生母都被欺負,怯懦,屈辱卻又不得不隱忍,在他的身上彷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不過拓跋翰的性格更加剛烈一些,他選擇了反抗,並最終在父親眼前爭得了一個皇子該有的待遇和尊嚴。

本來,拓跋翰並不想爭奪這個皇位,當個好不容易才爭取來的閑散王爺,不問世事,雖說不能繼承大統,可是活的瀟灑自在不也挺好。

可是,之後發生的一件事卻徹底改變了他。

幾個月前,他跟著母親回家省親,一路上見到的餓殍遍野,匪徒遍野的景象深深刺痛了他。

他想不通,為什麼大齊會淪落到了這個樣子,鮮卑人逞凶作惡,欺行霸市,強搶民女,橫征暴斂,百姓怨聲載道,敢怒而不敢言。

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大齊的統治也會搖搖欲墜,直至轟然崩塌。

回去之後,拓跋翰立刻上書父皇,希望對天下行仁政,體恤漢民,休養生息,嚴懲作惡的鮮卑人,否則會有國本動搖,大廈傾覆的危險。

看到這封奏折,拓跋翰被父親大罵了一頓,同時將其從齊侯貶為豫章王,明升暗降。

豫章地處楚國舊地,雖然與江南相距不遠,可是發展程度跟江南比起來簡直天差地別。

大片的瘴氣沼澤,又濕又潮,人口不多,糧食產量也不高,經常有毒蟲和虎豹出沒,還有人聲稱自己看見過野人。

把這樣的地方當封地,等到父皇去世之後,他也就毫無出頭之日了。

這也促使拓跋翰決定去爭奪皇位。他小時候經常因為母親是個漢人,在諸多皇子中飽受欺負,這也養成了他要強的性格。

既然父親和那些兄弟們都靠不住,他要靠自己的雙手登上大齊的皇帝之位,改變漢人被欺凌的面貌,讓誰也不敢再小瞧他們母子。

在決定參與奪嫡之後,拓跋翰立刻行動起來,他要增強自己的政治影響力,讓父皇認可他的能力,才有機會被選為太子。

于是他一方面拉攏結交一些漢臣,一方面準備尋求一些外部世家和江湖勢力的支持。

不過這些世家大族同樣也是其他爭奪皇位的兄弟之間,爭相拉攏的對象。

奪嫡站隊,本身就是一場押寶的豪賭,輸者出局,贏者通盤。

那些世家大族各個都是鬼精的很,听聞拓跋翰本身在宮廷中,得不到當今聖上的看重,還曾因為上書觸怒了皇帝,貶去豫章當王爺。

自然沒人敢站在背後支持他。也正是此時,他在京城的不少門客向他推薦了如今名震江南的順風鏢局。

鏢局在江湖中不但是保鏢押運的行當,同時也擁有著不俗的武功勢力和江湖里的人脈,順風鏢局又是近些年來崛起的佼佼者,在江南的聲望無與倫比。

一旦得到順風鏢局的支持,也就坐擁了江南的富庶為自己的後盾,他爭奪皇位的競爭力也會大大增強。

為了搶在其他兄弟之前,將順風鏢局收于麾下,拓跋翰易容偷偷 出京城,獨自一人騎馬南下。

一邊四處視察情況,思考挽救大齊之道,一邊準備跟順風鏢局的掌櫃顧凡見上一面,商討彼此之間合作的事宜。

「王爺,我已經在江南城的悅來茶樓設下酒宴,還望王爺能夠屈駕赴宴,嘗一嘗江南的美食。」韃知府雖然好多年沒有待在京城,不過對于朝廷目前皇子奪嫡的激烈程度還是有所耳聞。

這個時候豫章王來找顧凡,肯定與爭奪皇位有關。

雖然韃知府想保持中立,不想摻和進去,但是拓跋翰畢竟是王爺。王爺來訪,禮數總是要準備周到的。

「不必了,此次本王來江南城,不是來游玩享樂的,而是專程為了拜會順風鏢局的顧掌櫃而來,沒想到他押鏢未歸,本王也不多留了。

本王準備去自己的封地豫章故郡看看,等顧掌櫃回來的時候,本王再來拜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