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1章 顧順的商業之路

顧順一手設計並找人施工的新家落成以後。

他跟女乃女乃搬離了以前局促狹窄的舊家,住進了寬敞的大房子里。

下城的房子基本都是用集裝箱改建的,不但造價便宜,而且施工很快。

顧順買的八個集裝箱圍成了一個口字型,上面還安裝了用來瞭望和偵查的瞭望台。

圍著集裝箱的外圍,距離一米的位置,顧順特意讓人挖了一圈壕溝,放上水。

既能起到護城河的作用,有人靠近就會發現。

沒事的時候還能在里面養魚養蝦,灌溉顧順的大棚。

因為這里在城外,有很多拾荒者和流民,更是一些極道走私和火並的地方,為了安全,顧順不得不謹慎對待。

女乃女乃看著這個新家,高興地笑逐顏開。

她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住上這種別墅一般的地方。

女乃女乃高興,顧順自然也跟著高興。

女乃女乃為自己操勞了這麼久,也是該好好安享晚年了。

兩個人收拾了很久,才將那邊的東西一件不落的全部搬了過來

生活漸漸也回到了正軌。

有了寬敞的空間,顧順將土豆、蘑菰的規模擴大了好幾倍。

四個塑料大棚都被種上了土豆,有著日光燈補光,以及顧順專門調配的有機肥料,土豆的產量實現了激增。

另外蘑菰也有了更多安放培養基的架子,一次性可以生產上千袋蘑菰。

由于規模擴大,顧順自己一個人自然忙不過來了。

所以顧順又讓女乃女乃去孤兒院領養了幾個孩子,一起幫忙干活。

之所以領養孩子而不是去雇勞工,主要還是孩子不用付工資,從小養大的話,最起碼的忠誠問題完全不必擔心。

為了能夠立刻干活,顧順找的都是些十歲左右的孩子。

這些孩子剛來的時候,還很听話。

不過漸漸的,見到顧順這個比自己小很多的孩子整天對自己呼來喝去,有了不滿的情緒。

特別是得知顧順也是領養的孩子,卻像是主人一樣,更加引起了他們的不滿。

顧順對于這種猜疑和嫌隙也沒有慣著,果斷重拳出擊,將這些孩子教訓的服服帖帖。

顧順自小營養充足,體格健壯,對上這些缺衣少食的孤兒院孩子,雖然年紀上不佔優勢,可是力量和智力上卻實現了碾壓。

再加上自己不令而信的天賦,再也沒有孩子敢忤逆顧順的權威了。

女乃女乃對于顧順相比起其他的孩子則偏愛的多,徹底把顧順當成了自己親生的孫子。

正是因為顧順,她們才有了現在的生活。

人手的問題解決了,土豆和蘑菰的產量也就迅速提升了上去。

顧順看著即將豐收的作物,自己吃肯定是吃不完的。

下一步便該思考如何將這些東西賣出去賺錢了。

再像以前一樣,跟女乃女乃出去擺攤,辛苦不必多提。

在沒有自保手段的前提下,每次都能拿出大批食物去售賣,長此以往不被惦記上才怪。

顧順上來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而是決定成為一個供應商。

掌握源頭的商品供給,從而逐漸控制下城的物資供應。

說干就干。

顧順先是找到了下城幾個批發市場的攤販,告訴他們自己是受某個組織的委托,每個月可以穩定供應一批蘑菰。

價格絕對比市場的進價要低廉的多,如果有合作意向,可以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試合作。

對于這批貨物的來源,顧順則以涉及機密,這個組織拒絕透露為由果斷拒絕。

這些攤販原本還有些顧慮,不過看著顧順提供的蘑菰要比外面采摘的新鮮上不少。

而且價格更低且供應穩定,便同意了與顧順的合作。

為了營造出自己背後真的有人的假象,以防被不懷好心的人懷疑,顧順聘請了下城一個中間人。

以他的名義委托了幾個帶有極道性質的賞金團,以武裝押運的名義走了一批貨,將一大車蘑菰從城東運往城西,在中途給這些市場分別卸下一批。

如此一來,這些批發市場的攤販對顧順背後隱藏的組織更加忌憚,甚至願意以市場價格收購,中間的讓利就當孝敬顧順的。

顧順自然樂見其成,價格高點,也能讓對方少起疑心。

就這樣,在他的經營之下,一條下城的蘑菰供應鏈逐漸形成。

顧順以生產和供應方牢牢佔據著市場利潤的大頭。

在顧順有意的傾銷和加大供應下,他在下城蘑菰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大。

一些與顧順合作的攤販也成了二道販子,利用自己的渠道進行蘑菰的銷售。

有了穩定的鋪貨渠道和貨源供給。

短短半年,顧順的蘑菰便完全壟斷了下城的蘑菰市場,讓顧順一家賺的盆滿缽滿。

除了蘑菰以外,顧順對于土豆的變現形式也極為重視。

作為一種非常珍貴的糧食作物,顧順一直牢牢管控著土豆的生產和銷售。

土豆這種繁殖能力和產量都特別強的作物,要想實現徹底的市場佔有,就不能讓別人染手自己的土豆種植和生產。

在種植上顧順只用自己人,從而避免了土豆苗外溢的風險。

在銷售上,顧順更是堅決不能讓一顆生土豆流到市場上去,否則,一但土豆被大範圍種植,他最大的市場資源優勢也就會蕩然無存。

顧順對于在下城售賣的土豆產品,經過市場調查和風土習俗的考究,最終選擇了兩種方式。

一種是售賣烤好的土豆。顧順提供的全部都是加熱熟化過得半成品,只需再稍加烘烤,便可直接食用。

另一種便是將土豆搗碎成泥,混合香料,灌成香腸,在大街小巷販賣。

這些土豆產品,就算是被消費者買回家,他也絕對種不出新土豆。

于是在下城的大街小巷里,突然出現了一些推著三輪車,沿街販賣烤土豆的土豆商販。

就跟顧順前世大街上的烤地瓜一樣,一顆顆土豆被放在三輪車後面的泥制烤箱里。

在烤箱排煙的上方還掛著一些烤的香氣四溢的土豆香腸。

「好吃不貴,老少皆宜,烤土豆烤香腸,價格實惠,每個只需5銅戈。」

賣烤土豆的全部都是一些十幾歲的孩子,喊著顧順教的話,走街串巷,吆喝售賣。

他們原本從事擦鞋、賣報、撿破爛等廉價低賤的工作,如今被顧順全部集合在了一起。

由顧順出資為他們提供賣烤土豆的工具和車輛,並且免費提供培訓。

賣土豆的錢扣除前期的工具費和成本費之後五五分成,多勞多得。

最關鍵的是,顧順為他們每個人購買了保險、每個月還有基礎工資保障,甚至每天還會提供一批免費的土豆供他們帶回家。

這樣良心的老板不多了。

顧順的所作所為讓這些孩子感激涕零,發誓一定會死心塌地跟著顧順賣土豆。

就這樣,大街小巷上,賣土豆的小販越來越多。

盡管下城人從未听過這種叫土豆的東西,不過每每走過烤土豆攤,聞著芳香撲鼻的土豆香氣,讓他們忍不住大咽口水。

而且幾乎快要听爛的廣告詞里一個土豆才5銅戈,低廉的價格讓他們決定掏錢買一個嘗嘗。

這一嘗不要緊,他們很快便被烤土豆軟糯沙綿的口感所折服。

「這東西太好吃了。」

「沒想到這種看起來土不拉嘰的東西這麼美味。」

很快,每個烤土豆攤前都大排長龍,土豆一時之間風靡下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