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4章 身份曝光,顧順竟是諾獎得主

顧順今年十歲,下一屆冬奧是在三年後。

說來也巧,顧順剛開始練習滑雪的時候,就是在冬奧之後。

那一屆冬奧,華國運動員的表現平平,並未取得什麼傲人的戰績。

所以國家才邀請侯磊出山,侯磊又找到了顧順。

顧順用一年就橫掃了世界,所有人都在期待,三年之後的冬奧,一個屬于顧順的時代將會在冬奧的舞台上徐徐展開。

之後的時間,顧順減少了練習滑雪的頻率,將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學習和研究上。

他的體育學分也很簡單的直接修了滿分,畢竟世界冠軍的分量在這里,體育老師不敢不給滿分。

在大學的本科學習,顧順並沒有像以前一樣貿然跳級。

雖然他早就達到了畢業的條件,可是顧順並沒有急于畢業,而是盡可能多的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不斷積攢著研究經驗和學識。

在此期間,他寫的上帝那些事第二部也順利出版發行。

並且在文壇和科學界又掀起了不小的風浪。

除此之外,顧順更多的是沉澱和積累。

他進入了除鄧布利多圖書館那段時間以外第二個靜默期。

一年後,顧順陸續完成了兩篇重磅的論文,一時之間猶豫起了究竟要發表在誰的名下。

一眾教授都非常照顧自己,無論發表給誰,都容易顧此失彼。

以自己的名義發表,也需要找一個掛靠的導師才行,這樣說不定也會引起誤會。

思來想去,顧順想起了自己許多年前發表論文曾經使用過的賬號。

決定將這兩篇論文發表在那個學術網站上。

于是顧順登錄了自己當年發表顧氏猜想所使用的賬號。

回想起自己當年不知天高地厚發表的這幾篇論文,竟然還被叫做顧氏猜想,有種黑歷史被別人發現的感覺。

論文發表後不久,一直關注著這個賬號的網站運營方立刻鎖定了賬號發布的ID和地點。

很快,一篇報道轟動了科學界。

顧氏猜想的作者時隔5年,再次更新發表了兩篇巨作,並且這次網站方面利用更新的用戶數據成功找到了作者。

據透露,顧氏猜想的賬號登錄地址位于華國水木大學。

水木大學瞬間成了全球科學界關注的焦點。

當水木大學校長看著各個教授著急忙慌送過來的報道,他自己也懵逼了。

顧氏猜想的提出者竟然在水木?

也就是說兩年前至今未被頒出去的諾貝邇獎屬于華國,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這個消息在第一時間引爆了圍脖熱搜和各大平台的熱搜榜。

正當外界對于水木大學獲獎而感到欣喜的時候,校方也立刻行動起來。

無數人都希望知道顧氏猜想的提出者,那個獲得的諾貝邇獎的神秘人究竟是誰。

竟然如此低調,隱姓埋名至今。

可是在調查了一圈水木所有科研和教學人員後,卻一無所獲。

這個時候,學術網站與諾貝邇評選委員會也帶著獎項和獎金親自登門。

在校方和網站的共同合作下,賬號的登錄地址成功被鎖定在了教授宿舍的一間公寓里。

當確認這間公寓的主人有可能就是顧氏猜想的提出者之時。

無論是校長還是知道這間公寓主人是誰的公寓管委會,都徹底驚呆了。

因為這間公寓正是學校當初送給顧順的那間。

顧順就是顧氏猜想的提出者?

這怎麼可能!

顧順今年才只有十歲,如果五年前,他提出顧氏猜想,那時候他才5歲。

5歲就提出了深遠影響整個學術界的理論,獲得了諾貝邇獎,這未免太過駭人听聞了。

所有人都不相信這是真的。

為了保險起見,他們還是敲響了顧順公寓的大門。

等待許久,卻並未有人開門。

一個教授這才想起來,兩天前顧順向自己請假,現在應該是去練習滑雪去了。

由于太過激動,他把這件事給忘了。

教授立刻給顧順打了電話。

電話接通,校長趕緊搶過電話,開門見山道︰

「顧順,那個顧氏猜想是你發布在網站上的嗎?」

「什麼?」接通電話的是顧順的教練侯磊。

他被校長急切的詢問給搞蒙了。

不久之後,侯教練火急火燎的將電話遞給了剛剛完成了一組訓練的顧順。

電話里,校長焦急而緊張的把問題又問了一遍。

顧順則輕描澹寫的回答了一個是。

瞬間,拿著手機的校長被這個驚人的消息驚得大腦一片空白,他語無倫次道︰「你現在在哪,我馬上過去接你。」

掛斷電話,校長激動地顫抖著手將電話還給了教授,隨即難以置信的宣布道︰「立刻封鎖消息,向上面報告,顧氏猜想的提出者找到了。」

「嘶~竟然真的是顧順嗎。」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我一早就看出他不一般,沒想到顧氏猜想竟然跟他有關。」

「真是天才啊!」

「不,天才已經不足以形容他了,應該叫神童。」

在場的人無不瞠目結舌,驚嘆連連。

顧順從狀元、到體育冠軍、再到諾貝邇得主,一個個驚人的頭餃讓所有人為之震撼。

為了保護顧順的安全,這個消息並沒有對外公布。

學校只是閃爍其詞的說經過調查,顧氏猜想是由水木各個學院的教授們共同提出的。

與此同時,顧順剛回學校,就被老師和教授團團圍住,無數掌聲和鮮花,詢問和請求接踵而至。

一個10歲的諾貝邇獎得主,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拿下了無數科學家渴望終生都不曾獲得的成就。

最終在所有教授的親眼見證下,顧順登錄了那個因為顧氏猜想而改名為顧氏猜想學術網站的站點。

至此,再也沒有人懷疑顧氏猜想與顧順的關系。

顧順徹底名動整個華國科學界,並成為年紀最小的首席科學家。

……

接下來的生活,對顧順來說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不過在他外出練習滑雪時,身邊跟著的人變多了。

學校里,教授們也對他更加客氣甚至是崇拜,已經沒人敢把他當作一個學生來看待。

在顧順入校的第四年,顧順十二歲了。

他馬上也要到了本科畢業的年紀。

當別的學生開始準備起保研或是考研的申請時。

根本不用顧順申請,他便直接被內定為了研究生,連保送程序都不需要走就直接留校。

水木可不願意放跑這麼一位年輕卓越的科學家。

在選擇研究方向和導師的時候,顧順犯了難。

別的學生因為擔心不被導師看好,而千方百計討好導師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連導師的面都見不著了。

原來是導師們希望自己被顧順選中,一個個擠破了頭在顧順面前刷存在感,從而能夠跟著顧順開展研究。

一個諾貝邇獎的得主選擇導師,你甚至可以直接指定你導師的研究方向,這個並不夸張。

顧順今天就真的遇到了。

顧順最終在深思熟慮之下,選擇了基礎物理學理論研究方向。

在應用物理學不斷取得突破的今天,顧順毅然選擇了罕有成果的基礎物理學。

顧順的選擇一下子振奮了整個物理學界。

所有物理學家都在期盼,這位顧氏猜想的天才究竟能否為人類開創基礎物理學的新天地。

在所有人的祝福下,顧順以近乎滿分的績點從水木畢業,並在畢業典禮上代表全體畢業生講話。

這篇講話被鐫刻在了校史館的牆上,成了水木永遠的印記。

也是在同一年,顧順在瑞思備戰冬奧的時候,成功察覺到了即將發生的雪崩,救下了不少一同訓練的各國運動員,再次名揚世界。

時間又往後撥了一年,顧順十三歲。

冬奧在號稱骯髒體育的棒子國開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