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太快了,如今何瀟獲得詞條已經八年了。
藍星乃至火星,都因為詞條系統出現,悄無聲息的發生了真正意義上滄海桑田的變化,霍克島更是從無到有,成為藍星最頂級的勢力。
何瀟數了一下所有百科賬號編輯記錄,他總共編輯了1189個詞條,差不多平均3天就能編輯一個詞條。
當然,大多數都是難度比較小能夠在5天以內完成的詞條,只有極少數比較難的詞條,需要一個月甚至兩個月才能完成,到目前已完成最難的詞條是火星智慧生命靈人的詞條,難度超過1億,也是唯一超過1億的詞條。
在這八年里,何瀟也從一個輟學的大學生,變成了全球最富有最有權勢的男人。
雖然沒有結婚,也從來沒有公開的女友,但他過得很逍遙,其中細節,不足為外人道也。
但有一個問題,也越來越讓他覺得緊迫,就是時間過得太快了……
他有點理解為什麼當初秦始皇、唐太宗等很多著名的君王都那麼渴望長生,甚至有不少被反被丹藥毒死的例子……
如今他已經年近而立,正是身體和大腦最強健的時候,再過下去,就要走下坡路了,另外一方面,他的父母也越來越老了……
如果是凡人,無力阻止也就算了,但他明明有堪比造物主的能力,肯定不甘心讓父母離開這個世界,也希望自己能在身體和大腦開始走下坡路之前,實現長生,讓自己始終擁有最好的身體。
這幾年他一直都有鍛煉身體,有時候在藍星飛升游戲倉里,有時候在公爵府邸,有時候直接外出,身體一直都很健壯。
但是,壽命問題,始終是個大問題,之前對超能力的研究,也陷入了長期的停滯,除了身體素質強化等幾種基本的超能力,沒辦法獲得新的突破,比如放電之類的超能力,用詞條測試的結果,都是幾億難度。
雖然他已經完成過一個上億難度的詞條任務,但那一次屬于「超常發揮」,是火星的熱度,以及藍星與火星之間的信息差,等綜合條件在一起完成的。
而超能力,目前還在保密階段,也不方便大肆宣傳,很難完成同樣難度的任務……
至于長生,何瀟試過很多途徑的詞條,但難度都更大,這方面,他是有過記錄的。
最早一次的測試,他記錄的結果是︰
【長生果】……需要11345億閱讀人數;
【不死仙丹】……需要21742億閱讀人數;
【靈能飛升】……需要15232億閱讀人數;
【機械飛升】……需要2931億閱讀人數;
【基因飛升】……需要1595億閱讀人數;
這種測試只是大方向上的,真正如果想實施,肯定還要進一步細化,分解,調試。
而之後每一次測試,結果都經常有變化,最近一次的測試,他記錄的結果是︰
【長生果】……需要5億閱讀人數;
【不死仙丹】……需要20128億閱讀人數;
【靈能飛升】……需要13989億閱讀人數;
【機械飛升】……需要326億閱讀人數;
【基因飛升】……需要96億閱讀人數;
很明顯,由于這些年詞條效果的積累,加上人類科技原本就有的那一點點科技發展,降低了這些詞條的難度。
其中難度下降最大的,顯然還是科技側的兩條路線,機械飛升和基因飛升。
機械飛升的難度大幅度降低,應該最早是從腦機接口技術被研發出來、
但霍克島的腦機接口技術,其實只是分析和模擬腦波信號,讓大腦控制電腦,同時也可以虛擬的腦波信號刺激大腦,產生類似的效果。
它並不能做到記憶和意識上傳,更不能讓靈魂轉移到機器上。
而後來,火星靈人被編出來之後,它的「記憶分享」能力,再一次讓機械飛升的難度再一次大幅度下降……
但目前還有326億的閱讀人數要求,即便考慮分解詞條,也是短時間內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基因飛升這條路線,則是從火星原菌被發現的那一刻,難度就開始大幅度的下降,其中有幾種火星生物出現之後,其難度下降最明顯……
這證明,火星生命的某種或者某幾種特性,正是這條路線的關鍵所在。
這個推論,意義重大,讓何瀟可以讓自己的科學家們,進行非常有針對性的研究……
實際上,基因飛升這個詞條,只是測試出了一條路線。
想要突破,並一定真要完全按照當初編的這個詞條來進行,還可以根據當前已有的發現和研究成果,對詞條進行進一步的分解和調整,將其難度進一步下降。
早在霍克島登月的同時,之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就已經帶著火星原菌等一批火星生命或者其尸體,返回到了霍克島的月球基地研究中心,霍克島的科學家們,正在那里對火星原菌等火星生命進行研究。
之所以選在月球,是為了防止火星生命尤其是火星原菌等微生物,對藍星生態造成無法挽回的災難。
如今霍克島的月球基地,物資自給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每個星期都有專門的飛船「班機」,通過藍衛二中轉,在藍星和月球之間往返。
常駐人口已經達到1200多人,儼然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了。
霍克島科學院在這里建成的研究中心,可以說是設備齊全,人員充足,能夠長期穩定的生存研究,並且能夠隨時獲得藍星本土的支援,研究能力可以說不遜色太多。
雖然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是霍克島的科學家們還是爭著搶著要去月球,這可是千載難得的機會,是青史留名的記錄,隨便隨便一個研究結果,就能拿諾貝爾獎……
作為頂級的科研工作者,誰願意放棄這樣的機會呢……
最終這個研究團隊,以卡爾•愛因斯坦親自帶隊,集齊了231名霍克島最頂尖的生物等學科的專業人才,長期進駐月球基地,對第一批運回來的火星生命或者標本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他們都是藍星最頂尖的科研大牛,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被發回霍克島,送到何瀟手里。
比如火星生命「細胞」,完全與藍星生命不同,最顯著的特征是,它們擁有著比細胞壁堅韌度強大很多的「皮囊」,所以被命名為「囊胞」,這個「皮囊」非常特別,很可能正是火星生命能夠月兌水,並且經歷很多年還能保持完好並且復活的原因……
比如火星的生命遺傳方式,他們沒有DNA,只有類似RNA的由核糖核 酸經磷酸二酯鍵縮合而成長鏈狀分子,被命名為SRNA,意思是超級RNA……
比如火星原菌的SRNA的超強逆轉錄能力……
……
這些年里,何瀟的能力也見長了很多。
現在的他,記憶力超強,對各行業各學科,都有一定的了解,這些研究報告,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東西……
他根據這些研究成果,不斷的進行詞條測試,尋找正確的研究方向。
整整半個月時間,他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只有狄安娜不時會給他送來食物。
這些年來,狄安娜一直默默陪在他身邊,不過並不知道詞條系統的事情,只以為他在認真工作,對他很是敬佩,畢竟像他這麼富有的人,本來可以什麼都不干,還這麼勤奮,實在是難能可貴。
何瀟也沒告訴她自己的詞條系統,雖然足夠信任她,但是沒必要告訴她。
……
何瀟最先測試的詞條,是【長生基因藥劑】
一開始,這個詞條,他描述得比較模湖,詳盡度只有3%左右。
只是大概說,霍克島的月球基地研究中心,根據對火星生命的研究,獲得了重大突破,最終研制出了這種【長生基因藥劑】,它可以讓藍星人類獲得無盡的壽命,永生不死……
暫存,詞條閱讀人數要求是︰18.54億……
「太難了啊,如果繼續添加細節的話,必然會有一些新的內容也偏離現實,難度只會更高。」
他想了想,把詞條描述中的「它可以讓藍星人類獲得無盡的壽命,永生不死」改成了「它能夠將人類壽命延長到10000年」,詞條閱讀人數要求是︰12.33億……
他看了看窗外,又把「10000年」,改成了「5000年」,詞條閱讀人數變成了9.65億……
又狠了狠心,再次改成了「1000年」,詞條閱讀人數變成了8.64億……
「1000年應該也夠了,現在的關鍵是要降低詞條的難度,不用一次性就達成永生的模板,以後還可以編其他的詞條,繼續提高壽命嘛……」
他思索著。
「不行,長生並不能保證不老,萬一100歲以後,就老了,並且大病纏身,那可就麻煩了。」
他吃了一塊狄安娜送來的披薩,又在這一句的後面,加上了「並且永遠保持年輕身體的狀態。」
詞條閱讀人數變成了19.92億……
「好家伙,一下子提升了這麼多???好吧,我再改改……」
他想了一下,把「並且永遠保持年輕身體的狀態。」改成了「身體始終保持使用基因藥劑時的狀態……」
詞條閱讀人數變成了12.86億……
「好像還是不太對,得再改改。」
他又把「身體始終保持使用基因藥劑時的狀態……」改成了「身體會按照使用基因藥劑時的狀態以及剩余壽命的長度,緩慢得衰老……」
暫存,詞條閱讀人數變成了8.64億,回到了跟這句話沒添加之前一樣的水平……
這說明,這句話是最合乎常理的情況,也是現實世界原本的發展方向。
你可以不按這個方向走,但是需要增加額外的難度。
何瀟覺得沒這個必要,1000年壽命,他的青壯年狀態還能保持500年以上,暫時已經夠用了,他們父母也才50出頭,也還有100多年的相對健康的狀態,在這100年時間內,他應該能夠通過詞條系統,用其他的辦法,解決掉這個問題。
「癌癥是個問題,回頭還要解決一下,讓癌癥變得可以治療,100年以內,就基本無憂了。」
雖然加了這一句話,難度沒有變,但是詳盡度卻提升了0.05%……
其實何瀟的每一個詞條,基本都是采用這種測試的方法,不斷的補充細節,同時又盡可能的不增加偏離現實的程度,這樣才能以最低的詞條難度,完成他想要的效果。
他始終盡可能減少對世界不必要的改變,也能防止世界出現一些他沒有預料到或者不想看到的變化……
畢竟,詞條編得越詳盡,框架就越明確,系統推演的內容就會越少,大多數時候,系統只是補充一些細節,並不會越過原本何瀟設置好的框架。
除非何瀟的邏輯出現了問題,系統為了打補丁,才會推演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或者事情……
「8.64億,還需要繼續調整,降低難度啊!」
他嘗試著把詞條名稱以及內容里的「基因藥劑」的字眼,全部更換成了「基因手術」……
暫存,詞條閱讀人數變成了5.64億。
「噢,原來通過基因手術的方式,更容易達成這個目標……不過這樣的話,或許成本就要高很多了,不過不要緊,我也沒打算大規模推廣,讓全部藍星人都延長壽命……」
何瀟自言自語說。
哲斌不是他自私,他考慮過了,如果讓全部藍星的人,都享受長生不老的效果,那麼藍星很可能出現很大的問題……
現在所有的人都不死了,而你也不可能禁止他們生孩子,那麼藍星的人口就會迅速膨脹……
增長速度連馬爾薩斯估計都不敢想象……
雖然何瀟希望藍星人口增加,但以目前藍星的科技水平,估計很難養活這麼多人,到時候非但不能造福全人類,甚至可能導致人間慘劇。
而且,不管是基因手術,還是基因藥劑,成本和產能肯定都是有局限性的,產量很可能不能滿足所有的人需求,到時候給誰使用,不給誰使用,必然會爭得頭破血流。
這可是長生不老的「仙丹」啊,這世上有幾個人,不希望得到這個東西……
如果數量有限的話,恐怕又是一場災難,甚至可能會引發戰爭,甚至核末世……
保險起見,這種技術即便研究出來,也不能公開普及,只能秘密開展。
但這里又有一個問題,如果不公開,怎麼能夠獲得那麼多的閱讀人數完成任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