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零二章 你要是再不接受,咱就直接宣布駕崩!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這一天,對于大明朝的百姓是平平無奇的一天,但對于五城兵馬司和京營的官兵來說,這一天卻過得很是莫名其妙。

因為他們一大早就接到封鎖城門,封鎖各省前往京城的道路、關隘。

同時靖海軍、興武衛兩處兵馬也參與了全城戒嚴,將整個京城守衛的鐵桶一般。

在京城風聲鶴唳之時,遠在碎葉城的西征大軍也偃旗息鼓,靜靜的蟄伏著,像是在等待著什麼契機。

直至十一日中午,京城的禁令才解除,各地衛所駐軍才恢復正常。

老朱在確定自己劫後余生後很是興奮,但困意也隨之而來。

朱允熥听到後背傳來的鼾聲,輕手輕腳的將老朱背回臥室,親手為其蓋上被子才退出來。

「皇爺爺終于挺過這一劫了!」

朱允熥開心的哭著,躊躇滿志的去了前殿處理朝政。

文武百官早就被老朱關在衙門里,一夜過去後正好齊刷刷來到皇城上朝。

在他想來,不管自己能不能熬過這一夜,第二天的大朝會都是不可避免的了。

畢竟,就算他死了,總還得有幾個哭墳的吧?

在百官山呼千歲之後,朱允熥下達了第一道命令。

「大赦天下!」

文武百官一听這話霎時傻眼,一個個滿心不解的看向朱允熥,心道這都哪兒跟哪兒啊就大赦天下?

再者說,就算是大赦天下總得有個由頭吧?

「殿下,緣何大赦天下?」

朱允熥滿心的歡喜被這個問題直接給問住,老朱的事情不能說,那只能找個別的理由了。

「孤的第一個兒子降生,這事可不可以?」

眾人一听這話頓時服氣。

「臣等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皇族再添聖孫,實乃大明之福,社稷之福!」

朱允熥听著山呼海嘯一般的恭賀聲哈哈大笑,不過在笑過之後他趕忙給大赦打了個補丁。

「輕犯發配天山衛軍前效力!」

「重犯發配黃金洲軍前效力!」

本來還有些抵觸大赦的刑部尚書,一听這話頓時滿意的閉嘴了。

要是真一股腦的全都放了,大明不說大亂,地方上也會生出不少事端。

這樣一來就挺好,將這些罪犯全都發配的遠遠的,讓他們永遠沒法在大明折騰。

只是對于一些輕犯不太友好,估計有些輕犯寧可蹲大牢都不願意接受大赦!

朱允熥這個早朝開了很長時間,因為自打老朱臥床不起他就沒怎麼處理朝政,即使處理也只是挑一些緊要的先處理著。

因此,每一個官員手里都積攢了一堆事等著他解決。

朱允熥一連處理了一上午,可看著很多眼巴巴等著的官員,他只能揉了揉咕咕叫的肚子,讓他們吃完午膳再繼續。

下午時分,兵部尚書正抓著朱允熥商討在邊境興建衛所之事時,秦德順急匆匆的跑過來,滿臉喜色的看向朱允熥。

「皇太孫殿下接旨!」

秦德順這一聲公鴨嗓,將奉天殿內的官員嚇了一跳。

朱允熥雖然沒被嚇到,但也被秦德順這一出搞得有點莫名其妙。

「啥事啊?」

「皇爺爺不是睡著了麼,哪來的聖旨?」

「皇太孫殿下,這是大好事,您就趕緊下來接旨吧!」

「大好事?」

一眾官員听到這話頓時精神一振。

皇太孫都親政了,對于他來說還能有啥大好事?

如果非得說大好事,難道是老皇帝要退休了?

朱允熥見秦德順這個德行,心里頓時隱隱有了猜測。

「孫臣朱允熥接旨!」

一眾官員見皇太孫跪了,也趕忙有樣學樣的跟著跪下,然後各自豎起耳朵傾听。

秦德順見眾人都跪下,這才清了清嗓子,打開聖旨朗聲念道。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于民。」

「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

「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皇太孫允熥監國以來,文治武功,當世所矚。仁明孝友,四海歸心……」

「朕自感命不久矣,神迷志昏。為免誤于國事,特傳位于皇太孫朱允熥!」

「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

「新君更應惕立警醒,以天下為重……」

秦德順這封傳位詔書一念完,整個奉天殿都為之一靜。

文武百官的臉上有錯愕,有驚喜,有興奮,還有那麼一點點遺憾和惋惜。

他們憧憬這一天好久了,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之時,他們卻發現自己好像沒預想中的高興。

朱允熥倒是無所謂,因為從始至終他都沒將這個皇位太放在心上。

因此,在听到老朱有意傳位之時,他只是小小的驚訝了一下,然後就釋然和恍然了。

「孫臣朱允熥接……」

朱允熥剛要接旨,就被禮部尚書齊泰給阻止了。

「殿下不可!」

朱允熥不解的回頭看了一眼,想不通齊泰為何會阻止他。

「殿下,按照規矩您要推辭!」

「啊?」

朱允熥听到這話霎時傻眼,但有文化的官員則齊齊一愣,然後跟著齊泰一起勸諫。

「對對對!」

「齊尚書說的對,按照規矩,殿下確實要推辭三次以上才符合禮制!」

「誰定的禮制?」

齊泰听到朱允熥這般問,尷尬的說道。

「歷史上王莽、曹丕、司馬師、李世民等都是這麼干的……」

朱允熥一听頓時傻眼。

「全特麼是反賊呀!」

「孤可是皇爺爺嫡親的孫子,而且是順位繼承,理所應當,天經地義,為啥要效彷一群反賊的規矩!」

朱允熥這話一出,把整個奉天殿的人都給整不會了。

但規矩就是規矩,老皇帝一傳位你就樂顛顛的接旨,豈不是說明你早就盼著這一天了?

「殿下,還是謙讓一下吧,這樣對陛下,對天下臣民也都有個交代……」

按照朱允熥本意是不想這麼折騰的,但既然齊泰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也只能按照規矩來了。

「好吧!」

「孤是直接拒絕就行嗎?」

齊泰聞言搖搖頭。

「不行!」

「殿下得寫一份請陛下繼續執政的奏折,然後帶著百官去乾清宮請陛下收回成命……」

「這麼麻煩?」

朱允熥看著自己龍椅旁的一堆奏折說道。

「今天這麼多事呢,要不改天吧?」

「不行啊!」

「殿下今天必須帶著百官去叩闕!」

朱允熥听到這話暗暗嘆了口氣。

「唉!」

「形式主義害死人!」

「既然齊尚書這樣說,那就有勞齊尚書給孤寫一份推辭的奏折吧!」

齊泰聞言開心的接受命令,然後領著幾個禮部的侍郎跑一邊琢磨去了。

朱允熥利用這個空檔,又跟兵部尚書討論了下興建衛所的事情,當談論的差不多了,齊泰那邊也寫好了奏疏。

朱允熥見狀當即伸了個懶腰,然後意氣風發的朝著眾人大手一揮。

「走!」

「跟孤去乾清宮勸諫去!」

一眾官員听到這話,立馬喜笑顏開的跟著。

如果是其他朝代,百官肯定得掂量掂量,比如說老皇帝是不是真心想退啦,皇太孫是不是真想讓老皇帝收回成命啦。

然而,在大明朝根本不存在這種問題。

皇太孫登基名正言順,天經地義。

老皇帝讓位也絕不是假意客氣,而是實打實的干夠了。

因此,他們只要跟著皇太孫走個過場,就是妥妥的從龍之功!

乾清宮里,老朱正在郭慧妃的伺候下喝著加強版杏仁露,突然听到門外傳來一陣喧嘩之聲。

「啥情況?」

秦德順作為奉天殿親歷者,趕忙跑進來給老朱匯報。

「皇爺,皇太孫率領百官前來勸諫,請求皇爺收回成命繼續秉國!」

「哈?」

老朱一听這話頓時樂了出來。

「誰給那逆孫出的鬼主意?」

郭慧妃一听這話當場不樂意了。

「皇爺,您也把小熥熥想的太不堪了吧,小熥熥對您多孝敬啊,沒準是這孩子自己想到的呢?」

老朱聞言不悅的撇撇嘴。

「不是咱高看他,那鱉孫收到傳位詔書,不說樂顛顛的接旨吧,也絕不會想到勸諫咱這一層。」

秦德順聞言大拍馬屁。

「皇爺英明!」

「皇太孫殿下還真跟您猜的一樣,當場就要接旨啦。幸虧有齊尚書提醒,皇太孫這才知道有這規矩!」

老朱聞言不屑的冷哼一聲道。

「什麼狗屁規矩,不過是那群儒生整出來騙人的玩意!」

「咱都金口玉言的說要傳位了,難道還能有假?」

「你去跟他們說,讓他們趕緊滾回去干活,少來咱這兒整沒用的!」

「這……」

秦德順滿臉的為難,求助似的看向郭慧妃。

郭慧妃見狀暗暗點頭,隨即嬌嗔的對著老朱撒嬌。

「皇爺,您就全了小熥熥的一片孝心吧!」

「就算您不在乎這些虛名,可小熥熥如此年紀就登基稱帝,天下人心肯定是不服的,多給他攢點名聲總不是壞事……」

老朱轉念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所謂的三辭三讓,不就是給新君爭名聲嗎?

既然自己真心實意想退位,那就配合大孫將戲演全套吧。

「郭慧,你去替咱說一聲,就說咱真心想退,讓他們用心輔左新君!」

「好 !」

郭慧妃放下玉碗,扭動著腰肢去了殿外。

「聖上口諭!」

「朕真心想退位,諸位不必再勸,今後用心輔左新君即可!」

諸位大臣就跟沒听見這話似的,開心的磕頭勸諫道。

「請陛下收回成命,大明離不開陛下,天下蒼生也離不開陛下!」

朱允熥也跟著大臣們一起喊,只是喊了兩遍,他就不耐煩了,拉著郭女乃女乃去一邊嘮嗑去,只留下百官在乾清宮門口聒噪。

「郭女乃女乃,皇爺爺精神頭咋樣?」

郭慧妃聞言朝著他點點頭。

「還好!」

「皇爺醒來之後進了一碗仙露,精神頭已經好了許多。」

「允熥,你皇爺爺挺過這一劫,是不是就沒事了……」

朱允熥聞言搖搖頭道。

「不好說!」

「皇爺爺畢竟年歲大了,很多事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就算沒有天命牽扯,歲月也不饒人啊。」

郭慧妃听到這話立馬傷感的抹起眼淚。

「你皇爺爺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本宮也不活了,嚶嚶嚶……」

朱允熥聞言趕緊勸解道。

「郭女乃女乃要堅強!」

「您就算不為自己,也得為朱椿、朱桂他們想想啊,等皇爺爺沒了,孫兒就送您去蜀王、代王他們封地上養老,讓您享受一下兒孫的天倫之樂。」

郭慧妃聞言顯然有些意動,可一想到老朱,眼淚又撲簌簌的流下來。

「這些再說吧,我先進去照顧你皇爺爺了……」

「有勞郭女乃女乃了。」

「對了郭女乃女乃,朱桂被我關進錦衣衛大牢了,我打算敲打敲打他在放他回封地!」

郭慧妃聞言滿臉感激的看向朱允熥,嘴唇囁嚅著,想說點感謝的話又有點說不出口。

最後膝蓋一軟,朝著朱允熥就跪了下去。

「朱桂那個逆子給皇太孫添麻煩了,老婦替他向您請罪,嗚嗚嗚……」

朱允熥哪敢受郭慧妃這一拜啊,但也沒想著去扶她,而是提前躲開了。

「郭女乃女乃請起吧,我答應過皇爺爺,絕不對皇室宗親動手!」

「您要謝就謝皇爺爺好了,誰讓朱桂他們有個疼兒子的好爹!」

朱允熥說完這話就轉身離去,招呼一幫在乾清宮門口哭喊的官員回去干活。

喊幾嗓子意思下就行了,還真能喊一天啊!

百官也非常配合,看到朱允熥走了趕忙跟上,連眼淚都不用擦……

因為壓根就沒眼淚,他們剛剛只是在干嚎!

朱允熥回去也沒閑著,首先要將老朱的傳位詔書和他的勸諫詔書昭告天下,讓天下臣民都知道老皇帝想退位這件事,同時讓他們知道新皇帝是個大孝孫,非但沒接受傳位詔書,反而勸老皇帝繼續執政。

然後第二天再次重復這個套路,一連重復到第四次,老朱實在是不耐煩了,把朱允熥叫過去臭罵一頓。

「你個逆孫到底接不接受!」

「你要是再不接受,咱可就真不讓啦!」

朱允熥聞言笑嘻嘻的道。

「那皇爺爺就繼續當唄,孫兒沒意見,嘿嘿嘿……」

老朱聞言氣急敗壞的道。

「咱有意見!」

「咱這次瞞天過海騙了老天爺,還能騙老天爺一輩子?」

「咱要是不趕緊退位,老天爺遲早把咱給收了去!」

「你要是再不接受,咱就直接宣布駕崩,然後搬到孝陵去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