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章 攘外必先安內

布置奢華的龍台寢宮內,燈火不住的搖曳。

「哦?成叔回來了?」

被陳忠這麼一攪,趙雍原本淺薄的困意瞬間全無,他索性起身,讓姒月替他換衣。

「國君你太累了,有何事不妨明日朝會再商便可,今日就早些就寢吧。」姒越跟著起身嗔道。

「不可,現在趙國正處危難時節,寡人身為一國之君又怎可貪圖一時之快。」

「傳,相邦、肥義、李兌、樓緩同安平君一起在北宮見駕。」趙雍對著寢宮外道。

「你先去沐浴,寡人回來再好好寵幸你。」輕吻了口少女的額頭。

說完趙雍便大步流星的出了龍台宮。

……

北地的冬日,日短夜長,戌時三刻的邯鄲城大部分庶民已經沉浸在了夢鄉。

趙王城,北宮內,整個宮室此時彷若白晝,燈火通明。

趙雍獨自盤坐在于上首。

下首左側依次盤坐著相邦陽文君趙豹,大司寇安平君趙成。

右側為肥義、李兌、樓緩三位重臣。

趙雍掃視著下首的幾人,他明白這五人便是趙國此時的頂層,亦是趙肅侯留給他的班底。

「成叔,此次出使韓國可還順利,韓侯對我趙國是何態度?」趙雍首先開口問道。

「回國君,臣不復所托,韓侯康願與我趙國再續盟約。臣辭別之時,韓侯當面許諾,若魏、秦兩國攻趙,韓國願與我趙國一同抗擊,鼎力相助。」趙成如實回道。

「好!有韓國在後方牽制,我趙國便不再畏懼兩國的威脅。」

韓康的選擇倒也明智,若是他听從秦、魏兩國的意見與趙人生出了嫌隙,那無疑是與虎謀皮,斷不可取。

如今的韓國亦需要趙國的力量與諸國互為擎制。

誰都不敢輕舉妄動,才是對身為弱者的韓國最好的選擇。

趙雍雖然對此早有預斷,但親口听到趙成說出來的感覺還是不一樣。

「臣剛回趙國便听聞,國君前幾日在宮中遭受了刺客的侵擾,如今刺客的身份可有查明?」趙成忽然憂心忡忡的說道。

現今趙雍屹然是趙國的精神支柱。尤其是他此次智挫五國聯軍,不費一兵一卒就將敵人拒于國外,那更是贏得了整個趙國臣民的歸心,就連原本不支持趙雍繼位的趙成亦是徹底臣服。

在這個特殊時期,趙雍的身體是絕對不能出任何問題,否則趙國面對的將是萬劫不復。

不待趙雍回話,肥義便接過話頭,朝著趙成拱了拱手道︰「肥義得國君令,已代安平君查明,此次刺殺行動乃羅網所謀。」

趙成的本職便是趙國的大司寇,專管刑律、緝盜。此次趙成出使韓國,肥義代行其職,固有此言。

「可查到其身後為何人所使?」趙成又問。

「不曾。」肥義無奈的回道。

諸臣听到肥義的話語,眾皆面面相覷。

趙雍看場面一度陷入尷尬的境地。

急忙把話題岔開道︰「此次與五國之戰,李兌當居首功,寡人欲加封其為亞卿,樓緩衛邊亦有大功,可加封長大夫。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李兌、樓緩原本的爵位便是上大夫,如今李兌的爵位直接連升兩級為亞卿,可見趙雍對他此次功勞的認可。

(此時除了秦國經衛鞅變法之後,爵位為二十等爵。其余諸國的統治層皆分︰卿、大夫、士三等︰卿又分上卿、亞卿、少卿,大夫又分長大夫、上大夫、中大夫。)

「臣不敢居首功,一切都賴國君所謀。」李兌適時的拍了個馬屁,隨後接著道︰「不過,臣當為一人請功。」

「哦?何人」

「中牟都尉廉程!此子在中牟城外不懼諸國威嚇,力駁諸使。若要以有功論,此子當居臣前。」李兌回道。

「廉程,可是名家之後?」趙雍覺得這個名字有點熟悉。

廉程他沒听過,但廉頗他可是如雷貫耳,後世鼎鼎有名的趙國老將,將相和的主人公。不過在趙雍的記憶里,廉頗此時應該還未出生,既然都為廉氏,莫非這兩個人有什麼關系?

李兌心中有些疑惑,不知國君為何如此發問。但是還是如實回道︰「此子本為中山苦陘名士廉成之後,後隨其父入我趙國為將。」

趙雍听完,了然的點了點頭︰「此子既有大功,當升任中牟國尉,授爵中大夫。」

(國尉在此時為一城的最高軍事長官,但官位沒有爵位來的權利大,國尉只是職!雖然肥義也是國尉,但肥義在趙肅侯是便是貴臣,爵位當上卿。)

「國君英明。」諸臣眾皆拜道。

……此次會議目的其一便是論功行賞,如此趙國才更具有凝聚力。

其二便是商議趙國今後的發展,雖然趙雍心中對趙國接下來的發展之路已有大致的雛形。

但是若想今後的政令通達,那就必須要得到帝國統治階層的認可。

當然趙雍若是以國君的名義強制實行他的計劃,以此時趙雍的名望趙國諸臣表面亦不敢有所反駁,但是背地里若有人弄虛作假湖弄趙雍那就不好了。

于是趙雍環視殿下眾人道︰「諸國雖退,但是我趙國的危機依然還在。」

眾人自是知道國君說的是什麼,相邦趙豹首先回道︰「若非此次不戰而屈人之兵,我趙國恐危矣。那樓煩王已數次遣使向我趙國索取大量財物,卻並未屯一兵一卒于燕國邊境。」

「胡人不可與之謀也。」趙成亦是憤憤的附和道。

「數日之前鄗地邊軍來報,中山那邊有異動。」趙豹接著說道。

「什麼!」眾人皆驚。

李兌更是直接起身回道︰「相邦此消息,可確信否?」

「千真萬確,我已反復確認。」說罷,便從袖袍內掏出一張白色的絲織物,「這是邊境傳來的消息,還請國君過目。」

陳忠接過趙豹手上的帛書,遞給上首的趙雍。

趙雍接過帛書,從頭到位細細看了一遍。內容約為趙軍斥候在鄗地發現中山長城駐軍異常,且多次派探馬出沒于中山與趙的邊境,估計有異變發生。

隨後將帛書遞給陳忠,讓他傳閱諸臣。

李兌趕緊接過帛書,一看之下駭然不已忙起身道︰「中山賊擄圖謀不軌,當……」

李兌話未說完,就被趙雍打斷︰「相邦覺得此事該如何應對?」

趙豹見趙雍面色如常,絲毫沒有慌亂的模樣,就這份膽識而言,對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來說已經實屬罕見。

「雖然邊關詳情未知,但以探馬來報,我趙國應當早作準備。」趙豹說道。

「肥義認為如何?」

「中山之心,我趙國路人皆知。但此次諸國將退,固臣認為暫不可輕舉妄動……」肥義考慮片刻,謹慎的回道。

「上卿多慮了。臣認為,中山圖趙之心不死,當率大軍痛擊之。」李兌有些不滿肥義保守的態度,對趙雍進言道。

李兌或許是剛剛得到趙雍的青睞,升到帝國的頂層,急于在趙雍面前表現。

趙雍並無回他,而是環視台下一周,見趙成、樓緩二人並無附和,他知道是時候做決定了。

「我趙國,自立國之初,內部便時時受中山、樓煩等胡人侵擾,至今已達極致。」

隨即趙雍加重語氣道︰「就連小小的樓煩都敢于勒索寡人!」

「固!寡人決定,當今該改變國策,結交中原諸國,以北方為重。重現我趙氏祖上簡襄之志!」

「國君英明!」殿下諸臣眾皆拜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